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安然估计这是赵奎的秘书,就说:“我姓林,临海区政法委的,赵市长有事找我,让我到他办公室一趟。”

听说是林安然,赵奎的秘书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最近这姓林的小伙子在机关里可是热门的话题,许多人都想见见他是不是比别人多长一个脑袋。

他热情将林安然引到赵奎的办公室门外,说:“赵市长在里面等着你呢。”说罢伸出手轻轻敲了几下门。

里头传来赵奎的声音:“进来。”

秘书轻手轻脚推开门,把林安然让了进去,然后对赵奎说:“赵市长,林安然来了。”

赵奎没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而是坐在了会客厅这边的沙发上,刘大同也坐在一边,俩人显然在谈事。

看到林安然,赵奎招招手,指指自己对面的沙发,说:“小林同志,坐,坐吧。”

秘书转身离去,轻轻把门带上。

刘大同盯着对面沙发上的林安然,像要看透他一样,足足盯了半分钟,才说:“小林,在京城饭店里我们可是见过一面了。”

他虽然已经肯定在听涛房见到的人就是林安然,但还是试探一下。

林安然知道自己不能再否认了,而且实在也不需要否认,于是微微一笑,抱歉道:“那天晚上我喝多了,在刘市长面前失礼了,还希望刘市长多多包涵。”

见林安然没有否认,赵奎大为高兴,哈哈一笑说:“年轻人嘛,喝多几杯也正常,况且你当时是休假,也不知道会碰到刘市长嘛。”

说着目光移到刘大同身上,说:“老刘,不能跟小年轻计较啊。”

刘大同脸上又堆满招牌式的笑意,说:“哪能呀,我高兴还来不及了。我们滨海市藏龙卧虎,之前我居然没发现小林这样的人才,是我的疏忽啊。”

林安然对他不陌生,在铜锣湾村就见了几次。刘大同给人的印象是极和蔼的,见谁都三分笑,不管对方职位高低,一概显得客气,和李亚文不同,李亚文虽然只是区委书记,官架子却不小,而且说话喜欢粗声粗气,没刘大同那么斯文。

对于赵奎,林安然则是第一次打交道,毕竟是一市之长,没什么接触的机会。风传这人挺有才气,从前是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后来调任到滨海市当市长,在搞经济方面有一手。

滨海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赵奎的杰作,从上任第一天开始,赵奎就盯着钱凡的干扰,运用自己一切能调动的权力,终于得到了国家的批准,把这块集中了滨海市所有优质工业的区域建了起来。

可以这么说,滨海市的所有能拿到台面的大企业,都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其他县区由于受钱凡的支配,都在轰轰烈烈搞农业,搞畜牧业、水果种植、家禽养殖之类的东西,唯独这位于临海区和东阳区之间的开发区,在全力发展工业。

这是赵奎自己的一块自留地,也是他的试验田。开发区集中了赵奎最信任的官员和得力助手,就连刘大同,现在也分管着开发区。钱凡之所以不插手开发区,也算是给了赵奎一点点喘息的空间,他也明白,做人不能太绝,赵奎好歹是个市长、市委的副书记,赶狗入穷巷对钱凡自己也是不利的。

赵奎人长得像个白脸书生,只不过已经是中年发胖,他比刘大同还年轻,个头比刘大同要矮几分,刘大同是工人出身,年轻时候卖力气干活,长了一副牛高马大的好身板。

秘书又进了办公室,这回手里拿了一杯茶,放在林安然面前,看了他一眼就出去了。

赵奎语气温和所:“小林,喝茶,别拘谨,就当是和长辈聊聊天好了。”

林安然当然不会拘谨,再大的官自己也打过交道,何况只是一个市长,他端起茶,喝了一口,夸道:“好茶,赵市长的茶好喝。”

赵奎哈哈一笑,对刘大同说:“我看小林是个人才,可用,你看,当着我们的面,还能开玩笑。”

刘大同目光在林安然李脸上身上不停来回打量,对赵奎的结论,他十分赞同,不住点头,甚至那么一瞬间想,自己儿子如果有这小伙子一半大气,恐怕也不用自己操那么多心了。

林安然知道赵奎找自己绝对不是只为了请自己喝一杯茶,于是干脆主动说道:“赵市长、刘副市长,你们找我,是为了开发区集装箱码头的项目审批?”

赵奎没料到林安然倒是直接得很,开门见山就把话挑明了,他略沉吟片刻,问林安然道:“小林,你对集装箱码头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见解。”

在京城,林安然就预料到回来必须面对刘大同,早就找了相关的资料看了一次,况且他是本地人,对于滨海市的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赵奎的集装箱码头项目其实很有必要,目前滨海市港务局一共有四个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偏偏新建成的开发区里没有港务局的码头,而且现在港务局的码头一般都是散料码头和矿石码头,没有一个规范的集装箱码头。

对于承载着滨海市招商引资重任的开发区来说,一个优质的集装箱码头显然是非常需要的,不但能降低物流成本,也能让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硬件建设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林安然把自己这些想法一一向赵奎和刘大同阐述,从航道分析到港口基础条件,再分析到集装箱码头的意义和作用,把两个市长说得不停点头。

等把这些都说完,赵奎一拍大腿,说:“人才!如果我们滨海市干部队伍每一名干部都有小林这样的水平,我看滨海市用不了五年就能重新夺回全省经济前三甲的位置。”

刘大同说:“小林,你现在在政法委,我看是有点浪费了。有没有意思到新的岗位上锻炼一下?”

意思已经相当明显,赵奎肯定和刘大同商量过,如果林安然是人才,就要拢络到自己这边,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大计发挥作用。

这种机会当然是千载难逢,对林安然来说,政法委的工作确实虚了点,但刘大同和李亚文是死对头,自己如果接受了刘大同的建议,那么等于和李亚文从此分道扬镳了。

见林安然不吭声,赵奎说:“小林,听说最近你要到党校参加培训,培训完了后,按照规定是到临海区的街道挂职的,但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安排你到开发区的鹿泉街道,任副主任实职,不用挂职回来再等安排。”

鹿泉街道是开发区工业最多的一个街道办,整个开发区只有三个街道办事处,其中鹿泉是最有名的,可以说是滨海市工业含金量最高的一个街道,里面集中了赵奎这几年的得意之作,其中占滨海市工业半壁江山的“五朵金花”都在里头。

五朵金花包括了滨海市机械制造业领头羊金星农机厂、电器行业的领头羊环球电器集团、石化龙头南滨炼油厂、南海省最大的模压木家具制造企业碧丽集团,除此之外,还有滨海市目前最大的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紫荆花集团。

开发区比普通的县区都要高半级,到鹿泉街道任职副主任,这个位置其实是个正科职位。从个人角度来看,林安然其实赞同赵奎的政见和发展道路,像钱凡这样过于倾斜农业,的确没能将滨海市的港口优势发挥出来。

但是出身限制了钱凡的眼光,知识也限制了他的经济意识,导致滨海市的经济逐年在下滑。

到开发区任职,对于自己也是一件好事,不但一步跳过了挂职的程序,又能提拔到正科位置上,即便开始只能任职副科,但谁都知道,只要在这个职位上当上一年半载,正科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况且还能接触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不用整天围绕着那些案子打交道,做做招商引资,其实也蛮好。

林安然想了一阵,点点头说:“我服从组织的分配和安排,如果能为咱们滨海市的经济发展做一些实事,我非常愿意。”

赵奎满意地点了下头,说:“但是这之前有个条件,你得和刘副市长再上一次京城,拿下集装箱码头的项目,拿下了,去开发区任职的事情,由我来办。”

话说到这里,已经是铁板钉钉了,只要林安然能让项目顺利获得批准,那么他就得到了一次飞跃的机会,在别人还字挂职的时候,就已经任到了正科实职。

“行!”林安然咬咬牙,反正叶文高曾经给自己许过诺,滨海市的项目也并非不合政策,只是审批的项目多,押后审批而已,只要自己找何源和叶文高,优先处理一下恐怕不是什么难事。

“什么时候出发?”

刘大同说:“我也刚回来,三天后再走,你也先回家看看,跟家人说一声,如何?”

林安然又道:“那我上党校学习的事情岂不是耽搁了?”

赵奎哈哈一笑,知道他是明知故问,还是答道:“不用去也可以,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去上完剩下的课程,你的京城之行就是你最好的答卷,比在党校交什么学习总结要有用多了。”

第147章李亚文的冷淡

再次从京城回来,已经是大半月之后。

集装箱码头审批的事情办得相当顺利,通过林安然的关系,叶文高比以往任何一次接触都要热情,这让刘大同大为感慨。

在京城这段时间,从何源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说叶文高估计要外放到某省当省长,估计仕途上又要上一台阶。

林安然倒没从叶文高的言行里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后者依旧是那副淡定若素的风格,好像那些关于他要高升的流言与他没有丝毫关系。这份淡定让林安然很是佩服,叶文高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很多官员可以在排场和规格上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严,叶文高却不然,即便他骑着自己那辆破自行车,依旧气势逼人。

项目的事情办妥了,刘大同和赵奎自然就要兑现承诺。回到滨海市,赵奎找钱凡沟通了一下,将自己从临海区调一个干部到开发区鹿泉街道的想法和他商量了一下。

以林安然的级别,本身轮不到要赵奎找钱凡去商量和讨论,赵奎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临海区的区委书记是李亚文,而李亚文和钱凡关系密切,为免在调动中和钱凡派系的人产生什么摩擦,跟钱凡先沟通一下可以省却许多麻烦。

钱凡对于提拔一个副科级的干部没什么很大的兴趣,他对林安然的事情略有听闻,毕竟最近关于这个小伙子的事情在官场上穿得沸沸扬扬,既然赵奎有意要将这个小伙子放到开发区,也就由得他去。没必要为了一个科级干部和赵奎红脸,钱凡是官场老手,并非那种鸡毛蒜皮事情都要死斗一番的蛮汉。

既然赵奎要搞工业,就由得他在自己开发区一亩三分地上搞吧,总得给这个市长一点点发挥的空间,否则自己就显得太过于专横独断了。

其实在开发区的权力布局上,钱凡早就下了手。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任和书记是副厅,许多地方的惯例都让书记进入市委常委班子,钱凡对开发区却是给了副厅的级别,却没给管委会主任兼书记王增明进入市委常委会。

王增明在政见上和赵奎是一路人,都看重工业发展,在这一点上,很不招钱凡待见,必须得压住不让他冒头。

这样一来,开发区管委会的管理格局上就显得有些怪异。分管开发区工作的市领导原本是常务副市长赵云亮,赵云亮病倒后是刘大同接受,而刘大同只是个没入常委的副厅副市长,却要在工作上指导和自己同级别的王增明,位置显得有些尴尬。这也是赵奎急迫要给刘大同解决常务副市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奎和刘大同对林安然很是器重,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但林安然深知,只要赵奎履行了承诺,把自己送到鹿泉街道副主任的位置上,自己不可避免又卷进了滨海市的派别之争里去。

这种忧虑终于在回来后的第二天变成了现实。

拿下项目审批的林安然凯旋而归,滨海市乃至临海区的官场早已泛起了阵阵涟漪,对于林安然的去留和前程,许多干部都在身后悄悄议论。

有人羡慕说,还是小林有本事,认识个大京官,为市里立了大功,你看,马上就升官了吧?

也有人酸溜溜说,这姓林的小子也真是懂得见风使舵,那根枝头高就攀哪根,懂来事呐。

这天,林安然回政法委交销假条,打算交了假条就到党校去报到,没想到刚走到大堂,大门外就停住了一辆三菱吉普。林安然认得那是李亚文的车,想避开又太明显,干脆迎头走了过去。

他和以往碰见李亚文一样,热情叫了声:“李书记早上好。”

没想到李亚文仿佛没看到他,两眼正视前方,目不斜视从他身边走了过去,让他多少有些尴尬。

当时大堂里还有一些别的干部,李亚文的态度多少有些做给别人看的成分。秘书杨奇提着包跟在李亚文身后,偷偷回头瞄了一眼林安然,投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从前遇见李亚文,这位临海区一把手对林安然的态度显然要热情许多。如今自己的猜测成了现实,虽然早有思想准备,林安然心里还是觉得不是个滋味。这位冷冰冰的书记,哪里还有半分当初在酒桌上当着范光的面介绍自己时候的热情亲切?

不过可以安慰自己的是,在避风港海鲜市场一案中,林安然对李亚文也算是看了个透。自己不过是李亚文的一颗不足为道的棋子,随时可以作为弃卒使用,李亚文是那种很现实的领导,凡事感情摆在第二,权衡关系轻重才是第一。自己大可不必自作多情,认为李书记对自己是多么关照多有感情,即便是离开临海区,心里也不会愧疚。

况且,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林安然确实被赵奎打动了,在滨海发展的规划上,林安然认为他比钱凡要有远见得多。既然做官站队不可避免,选择一个自己站得舒服的队伍比站在一个让自己违心做事的队伍里要安心得多。

赵奎比钱凡要年轻,假以时日必然走得比钱凡更高,站在他这一边,对自己的前程并无坏处。

如此这般一想,林安然就释然了。

这天晚上,尚东海又冒了出来,死拉着林安然吃饭喝酒,说是为他提前庆祝。

地点还是他们聚会的老地方,湾仔酒店。

但是让林安然出乎意料的是,开席后没一会,杨奇推门而入。

杨奇的到来多少有些戏剧性。今天早上在大堂碰到李亚文,杨奇给林安然递了一个很复杂的眼神,里面有许多内容,一时间林安然也无法解读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