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荣华-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先下手为强,自有应得之罪。但你父王虽被儿子胁迫,可终究是想方设法地到了北京陈情。届时我也好。皇长孙也好,于此事都会如实上奏,替你父皇辨明的。”

尽管知道陈善昭从小就是老替人求情的老好人,可如今人却是东宫太子,这些年也不曾再听见陈善昭替什么获罪的官员求情,因而陈善睦说是这么说。心里却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只是存着唯一的侥幸想试一试。此刻听到陈善昭满口答应了,他竟是不可置信地愣了一愣。

“虽说你不是我嫡亲的弟弟,可咱们从小一起在文华殿读书,你又一直跟在我屁股后头叫一声昭哥,你父王又着实是被逆子连累,这个忙我自然会帮。”说到这里,陈善昭突然词锋一转道,“当然,要是你之前真的把京城周王府给烧了,然后又不听我的铁了心绝食,那就没那么便宜的事了!好了,这宫里你也赖了这么多天,如今好歹是有个准信,你回去吧,否则你家里弟弟妹妹就该以为是我存心扣着你了!”

见陈善昭说完便径直往外走,陈善睦先是一愣,张了张口想要说什么,可直到陈善昭出门,他仍然没能说出那句话。直到外头两个小内侍满面恭谨地进来说是要送他离宫,他回头看了一眼这自己住了好些天的屋子,忍不住在心里暗自念了一声。

“大恩不言谢,昭哥,你这情分我会记住的!”

代藩和周藩谋反的消息随着代藩被押送行在,周藩亲赴行在陈情谢罪,这偌大的风波算是在京城渐渐消弭了下来。而因为陈善昭的有意纵容,京城中留守的不少将领对燕王陈善睿此次未能随同北巡和北征颇有微词,再加上入大同平乱的阳和卫高山卫功劳不小,自然全都在大力宣扬陈善睿这两个旧部如何英勇善战,都是当年燕王提拔指引之功云云。相反陈善睿本人因为这猝尔平定的乱事,再想到陈善昭当日劝阻他离京的话,还有母后傅氏的劝阻,一时心中百味杂陈。

是他的旧部建功立业,这自然是好事。而且如今看来乱事不过两日而平,若是他快马加鞭赶过去,事情却早已经收场了,只怕真的要成为杀鸡用牛刀的笑话。可是,他真的在京城憋疯了!终于有了儿子是值得高兴的事,可孩子太小了,根本不可能分担他心中愁苦,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可能日日陪着孩子!

兴许是因为前头的事情只算是让人如释重负,并不算什么喜事,当东宫太子妃又有了身孕的消息渐渐流传开来的时候,京城上下顿时又议论开了。当今太子陈善昭仁善忠孝是早年就有名的,可除了太子妃,东宫其他妃妾少不说,名分都甚是低微,更重要的是,有传言说这些女子都不得宠。穷人家发了横财都想着纳妾买婢,更何况天家贵胄?然而,眼看太子妃已经有了两子一女,现如今又有了身孕,却也有人在背后指摘那些曾经建言东宫家务事的迂夫子。

“皇长孙文武双全深得皇上钟爱,太子妃又不是不能生,拼命管着太子爷有几个女人干什么,难道太子爷夜夜笙歌他们才高兴?”

这些小小的波澜或转折对于章晗来说早已经习惯,横竖当初陈善昭修书之际,还有人对她的专宠痛心疾首地上书,不止把她比作是妒妇,甚至直接就拿了武后作比方,结果人立刻被皇帝给打发到天涯海角数星星了、而那件事情的另一个后果便是陈善昭径直把太医院给他诊断的脉案送到了御前,直言他这个太子年少受伤,身体底子很不好,当清心寡欲少近女色,否则寿夭不永,而且如今东宫妃妾已经不少诸如此类云云。如此一来,原本已经在考虑从几个旧功臣家选些旁支女子充填东宫的皇帝,立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而章晗还知道,皇后亦是那时候在旁边助了一句话。

“皇上信赖那些跟着您南征北战的旧部,这是人之常情,但东宫非比寻常,不可让这些掌兵权的武将和储君有所关联。”

因而,即便是如今有了身孕,她依旧毫无意外地看到陈善昭夜夜都会到丽正殿来陪着她,夫妻俩从当年旧事说到如今的儿女,尤其是这一次陈曦能够发现信中玄机,收拾了这么一场大风波,更是被陈善昭神采飞扬地拿来自夸:“我就说过,咱们俩的儿子,自然是又缜密又**,关键时刻绝不会出岔子!”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哪有你这样夸儿子的?”章晗嗔了一句,可想到几个月不见陈曦,心中却不免生出了深深的思念,“他这么小便被父皇带着北巡,如今更是要监国,国事政务千头万绪不说,明刀暗箭更不少,早知道咱们就应该在他身边再放两个妥当可靠的人。”

“没事,不是还有你家心思灵动的弟弟章昶吗!”陈善昭嘿然一笑,继而便轻轻拍了拍章晗尚未显怀的小腹,“怪不得都说龙生九种各有不同,你大哥是有什么说什么直截了当最是冲动的人,章昶和你却有些像,倒是胆大心细。而咱们俩的几个孩子,晨旭显然是像我和你的优点加在一块,明月是机灵慧黠,青鸢还小瞧不出来,真不知道肚子里这小家伙是什么性子……对了,明月想要个妹妹,你说这孩子是男是女?”

“是男是女哪有这么容易断定的?”章晗哂然一笑,可想着当初隐隐怀疑自己有身孕时,正在看此前在陈善昭书房中无意找到的一本《卫公兵法辑本》,还说是宋先生留下的,她便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真要猜,我倒希望是三弟四弟那样的英武男儿,当然,得是三弟那样的磊落汉子,别像四弟那样看不开!”

“这样明月可是要失望了!”陈善昭不禁哈哈大笑,旋即便目光炯炯地说道,“看父皇从军中传来的消息,应昌那边应该已经打起一场大仗了!”

“父皇从前虽说亲政,但每逢军国要务却总是振奋非常,这一次好容易逮着机会,那些自不量力的虏寇恐怕是有难了!”说到这里,章晗渐渐收起了笑容,“可虽说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代藩周藩都没能酿成大祸,可我只怕父皇打得兴起一而再再而三。只希望这一次虏寇望风丧胆再不敢犯边!”

一则是因为皇帝毕竟渐渐有了年纪,而将兵在外,若遭遇什么事极可能出乱子,二则是打仗着实开销巨大,尤其是亲征!

第三百五十六章天子托长孙,定国公受任

皇帝于应昌先后大败鞑靼和兀良哈人,斩首千余,传书大捷!

毫无疑问,这个消息自然先到北京,然后又由信使八百里加急传到了京城。一时间,此前因为皇帝骤然亲征而始终有些不安的人们立时心里安稳了,不但安稳了,酒楼饭庄中题写大捷诗的,上书颂圣的人也更多了,至于家中有人从军的,则不停地打听这次战事折损如何,毕竟功劳再好,也要有命去享受才行!就连如今有身孕的章晗,亦是因为父亲也在从征人群当中,于是异常关切那一道简简单单捷报之外的细节。

等到皇帝身侧随军两位大学士写了详尽的奏折回来,章晗方才了解了此番大战的过程。这一战父亲章锋虽未如此前开平大捷那样大破敌军,但功劳只在皇帝的定策和辽王陈善嘉的勇武之下,浑身披创多处,她在庆幸父亲终究平安的同时,心里不免满是记挂。

皇帝此战竟不是先征鞑靼,而是直接兵临兀良哈问罪,待其三部首领迫于兵威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厮见,又答应率军为齐军前锋之后,皇帝方才表示不追究前事,却把这一支送上门来的兵马差遣到了答剌海子说是要设伏。然而,留下兵马将兀良哈三部的妇孺全都驱赶到了大宁城的南门之外后,皇帝却根本没有直接去答剌海子,而是只带偏师于清平镇故城驻马,继而让镇守开平卫总兵章锋和辽王陈善嘉分别绕行三石山和曼陀罗山,把得了兀良哈部报信,打算在此将计就计于答剌海子迎头痛击齐军的鞑靼兵马一举圈了进去。

一番激战之下。鞑靼太师乌鲁哈落荒而逃,麾下死伤众多,辎重牛马等更丢了无数!兀良哈人见阴谋败露,亦是交出了好几个亲鞑靼的贵族。重新选了新首领,一时间大宁亦是随之平静了下来。

而宣示大捷的皇帝并没有立时还北京,而是在入了喜峰口之后。一路西行巡视诸关口,又让人急召在北京监国的皇长孙陈曦伴驾西行。这一走便是从天气渐寒的八月一直走到了开始飘雪的十月,一行人竟停在了宁夏。好在宁夏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称,皇帝并未带太多兵马,定国公王诚又未雨绸缪,趁着风调雨顺,仓廪全都是盆满钵满填了个丰实。总算还应付得下这骤然多出来的两千余人。而陈栐带着陈曦住的不是别的地方,正是王诚的宁夏总兵府。

女儿出嫁已有九年,王诚在宁夏镇守已是六年有余。当初在京城闲情逸致保养极好的他,如今被风沙吹了多年,看上去已经苍老了许多。此时他陪着皇帝站在总兵府的回廊下头看天上那片片洒落的鹅毛大雪。却是笑着对皇帝说道:“皇上莫非真打算在臣这儿过年不成?”

“怎么,嫌朕带来的人太多,吃空了你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陈栐打趣了一句,见王诚含笑不语,他便沉声说道,“唐时改府兵为募兵,结果倒是强军了,但募集的兵马全都是坊间逞强斗勇的浪荡子弟,一时裨将可以凌节度。小卒可以凌裨将,一旦哗变,下属不能制。而前宋的厢军禁军,想要兵不知将,将不专兵,可最后还是军中乱了根子。一时只两代便让了别人,虽仍称宋,但早已不是赵家江山。朕起自军中,不希望辛辛苦苦操练出来的兵马却烂在子孙后代的手里。朕好几个儿子,善昭是长子,若非因为他早年受伤不宜习武,朕绝不会让他这么文弱。善嘉和善睿却都是少年出入战场,杀出了赫赫威名。现如今,朕已经带到孙子这一辈了。”

对于陈曦这个皇长孙的表现,皇帝显然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尤其是陈曦这一次奉命在北京监国,面对代藩之乱以及周藩一直没消息,却能在关键时刻集思广益,采纳最合适的建言,最终让代藩之乱两日而平,周藩则是入京陈情告罪。他并不急着见自己那两个处境迥异的弟弟,但这并不妨碍他当着王诚的面表示自己对嫡长孙的赞赏。

“朕从晨旭两岁多开始,便教导他诗词武艺,亲自教他如何握笔,如何握剑,看着他第一次临完一张像样的帖子,看着他第一次练完一套完整的剑法,哪怕是当年的善睿,因为朕常常奉命征伐,在他小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在他身侧。善昭这个长子聪慧天成,又肯用心下功夫,假以时日,只要他能一直这么好好磨砺,不说当一个太平天子绰绰有余,就是乱起之时,他应该也能力挽狂澜!”

皇帝在自己身前这么盛赞皇长孙,王诚何等人物,自然能够明白。然而,他的面上却流露出了深深的欣悦:“皇上能得贤孙教之,此皇太子之幸,皇长孙之幸,亦是全天下子民之幸!”

尽管王诚对于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很是松了一口大气,预备回头再给王凌写信时婉转点醒一二,但他怎么都没料到皇帝竟然准备让自己教导皇长孙,而且是实战演练!他张了张嘴想要推辞一二,可看着陈栐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思量再三。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下来。等到皇帝二话不说让人把陈曦带了来,指着他便看向了陈曦时,他知道这一回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了。

“晨旭,你的武艺兵法是朕亲自教的,但剑舞得再看似密不透风,兵法说得再头头是道。却及不上实战。定国公声名天下皆知,朕这一次带着你一路巡边到了宁夏,其中有一个缘由,便是让你拜定国公为师,好好学一学真正的兵法和武艺。”

见陈曦当即眼睛大亮,竟是上前一步下拜行礼,王诚连忙伸手去搀扶,口中连道不可。然而,托着那犹自稚嫩的臂膀,他原本只用了三分力,却没能把陈曦给扶起来,一愣之下连忙又用了两分力,等看到陈曦起身之际涨得脸上通红,显见刚刚也在运劲相抗,他不禁莞尔笑道:“皇长孙小小年纪,功底已经很扎实了。我的些微名声,大多数是人以讹传讹吹出来的,但既是皇上吩咐,我自当尽心竭力!不过如今江南尚是初寒,北边却是天寒地冻,若是真的要实战,皇长孙可是要做好吃苦头的准备!”

“我不怕苦!”陈曦几乎想都不想便吐出了斩钉截铁的一句话,“皇爷爷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皇帝一时哈哈大笑,上前轻轻摩挲了一下长孙的脑袋,再次重复了一遍从前提过的话,“只要你能够有始有终跟着定国公学这几个月,等回京之后,朕就为你加冠!晨旭,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行,不要让朕失望!”

“是!”

陈曦使劲点了点头,可看着皇帝离开的背影,他忍不住又流露出了微微的惘然。他还是第一次一离开皇宫便是小半年,见不到从小带大自己的皇祖母,见不到父亲和母亲,见不到弟弟妹妹,心里其实远没有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镇定。直到肩头突然按上了一只沉稳有力的大手,他方才陡然之间惊醒了过来,一抬头就看见了定国公王诚那张微笑的脸。

“皇长孙,等春暖花开你回京的时候,太子妃殿下应该就会给你添一个弟弟或是妹妹了。有皇长孙这样的长兄,其他皇孙可就能轻松多了!”

“轻松多了?”陈曦微微一愣。他一直都是特别的,但也一直都是孤独的。从小吃的这些苦头并不容易,他也曾深夜躲在被子里哭过,那时候祖母傅氏也对他说过,只要他这个皇长孙能够文武全才出类拔萃,就能给他将来的弟弟们树立一个榜样。而现如今,王诚说的却不是榜样,而是轻松,这让他微微有些疑惑。

而王诚只是一时有感而发,自然没有继续解释。然而在他的心中却不无感慨地想到,幸好太子独宠太子妃,如今二子都是太子妃所出,长幼相差五岁,足可使得幼子尚未成才,长子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更何况此番皇长孙陈曦监国之时处变不惊,只要他尽力让陈曦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场和残酷,等回京之后,皇帝便不会再有任何的左顾右盼了!这不但对陈善昭及其将来的儿子有好处,对陈善睿和王凌亦是有好处!

有时候断了念想,便能认清局势!

PS:今天继续两更……争取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