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大赢家[综]-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高:“……”赵高这三年来常常生起的“早知现在(生不如死),何必当初(没有痛快赴死)”的念头再度冒出来了,而且这一次尤为强烈!这真的会死人的,十八公子!!
    “看看赵大人的思想觉悟有多高,他已经做好了身先士卒的准备,这很好,非常好。”顾青睁着眼睛说瞎话,然后身后围着一堆人都纷纷对赵高报以钦佩之情,在顾青身边还立着数名史官在奋笔疾书,赵高一脸木然,他曾想过真流芳百世,但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名垂千古啊!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赵高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了,在临上天灯前,十八公子做了最后的激励:“赵大人,这一次过后你就可以练就#不死之身#了,加油。”
    赵高,赵高生无可恋。
    更让赵高在大夏天寒彻骨的是,等他登上天灯,天灯被点燃,天灯带着他缓缓升空后,十八公子带着一大队人马呼啦啦的就走了,这是要任他自生自灭吗?
    有句话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赵高在这有预备要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回顾过往呢也是想了很多,他想十八公子,十八公子,十八公子……想到最后忍不住仰天长叹,又闭上眼睛泪流满面,罢了,不如归去!
    且说始皇陛下在统一中原后,雄心壮志未消,今年开始着手制定南平百越的战略,正召集心腹能臣在殿内商讨,就听得外面宫人喧嚷声。嬴政刚皱眉心生怒火,习惯性的叫赵高,可今儿赵高不在跟前,嬴政就想起他是被小儿子叫去试飞了,再叫宫人去探听,果然那喧嚷声是小儿子闹出来的,说是可载人天灯正朝这边飞过来了。这可是了不得的事,商讨战略的事先暂停,始皇陛下就带着能臣们出了大殿去围观。
    集体仰头看天上天灯在飞,都被震撼住了,谁说古人不想上天呢。
    可载人天灯就在大殿前降落下来了,又听闻是从章台飞过来的,嬴政龙心大悦,大臣们也纷纷觉得震撼加振奋,当然还夹杂着其他不随大流的情绪,毕竟在场的还有心里偏向于长公子扶苏为继承人的么。
    这先不说,得说说泪满襟的赵高。
    “赵大人?赵大人?”
    “啪!啪!”
    认定自己非死不可的赵高迷茫忙的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目可憎的十八公子,他似笑非笑的问道:“赵大人坐这一趟天灯感觉如何?”
    赵高再胡乱抹了一把泪定睛看,他现在已经落地了,不远处就是嬴政和一班臣子,他没死他竟然没死?再看似有不耐烦的十八公子,赵高昧着良心道:“下臣如登极乐。”
    可不是如登极乐吗?
    顾青若有所思的说:“我就说,宫人叫了赵大人好几声,赵大人都没从能不知不觉流泪满面的梦幻中醒来。”
    别怀疑,先前那疑似乱入的“啪!啪!”,正是宫人打赵高耳光发出的声音。
    不明内情的其他人纷纷露出向往之情,就连始皇陛下都带了几分跃跃欲试,而跟着十八公子搞科研的子弟们对赵高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将众人神情收入眼底的赵高……头往前一磕就晕了过去。
    大悲大喜大苦下,厥过去也是无可厚非的,别担心大家都当他是激动过头晕过去的,不知道赵高醒过来知道这点后,还会不会再晕过去?不过他这一晕,还真就错过了一场好戏——
    嬴政见小儿子又有举世新发明,那叫一个骄傲,再加上他来都来了,就叫他进来参政了。这看在众臣眼里,就是别有深意,嬴政宠爱小儿子众所周知,瞧瞧章台这两年热闹非凡的,背后可不就是始皇陛下在给小儿子撑腰么,其余公子,即便是长公子扶苏都不曾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说起长公子扶苏来,他也在其列——扶苏在两年前弱冠,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参政了——还为弟弟的发明露出与有荣焉的神情,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宛如芝兰玉树一般。扶苏的母亲是前楚国公主,是少有的美人,扶苏也跟着继承了嬴政和其母的好相貌,比起十八公子的肆意张扬,他则是更为儒雅,再加上素有贤名,就是那种大众定义里的公子模范。
    对嬴政让弟弟参政,扶苏仍旧是不骄不躁的姿态,也没有生出半分嫉妒之心,这让偏向于他的大臣们心里暗自赞叹了。再看似乎不情愿的,等到了内殿里就很干脆做自己事,在草纸上描描画画,还时不时把那珍贵如斯的纸张拿起来折风筝玩的十八公子,他们又吹胡子瞪眼了。
    这时候怎么就忘记那纸张还是人家十八公子发明的呢,人家想折飞机就折飞机,折完了就再发明更轻更薄更白的纸呗。没错,十八公子就是这么#有才华任性#!
    更何况,始皇陛下这当爹的都没说什么,反而是一脸纵容呢,这无意间秀的父子情让底下见识过#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大臣们牙疼脸酸。
    好在十八公子淘气归淘气,人家也没有影响大家议政:嬴政对百越势在必得已久,能臣们都很清楚这一点,对百越的战争不可避免,关键在于该怎么攻打?又得派多少万军士?钦点谁为将领?
    秦国并非第一次打仗了,先前十年灭六国时大大小小的战役数十次,结果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吧,要说将领们没产生什么自傲心理,那都不科学。所以现如今在攻打百越时,也不是没有照搬了当初攻打六国时的一些策略,把百越当其余六国一样刷了。
    顾青一边在草纸上做各种让人眼花缭乱,还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计算,一边一心二用的听大臣们各抒己见,在将领屠睢请命时,抬起头来漫不经心的瞧了屠睢一眼,笑嘻嘻的说:“屠大人还真是个急性子,我以为上次父王设宫宴时,你被热豆腐烫了满嘴包能让你磨磨性子呢,现在看来也不过尔尔,不过往好的方面看,屠大人你贡献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条谚语呢,已经收入到《谚语大全》里了,真让人羡慕啊。”
    屠睢:“……”
    其余大臣们:“……”这没什么可值得羡慕的吧?不,再仔细想想说不定还真的能流‘芳’百世呢。
    “胡亥!”二十四孝父王不走心的叫了小儿子一声,语气里似乎带了责难,下一句就是:“你有什么想法?”
    大臣们心中呐喊脸:陛下您认真的吗?十八公子光顾着折纸风筝了!
    “想法还真有,”十八公子大言不惭的接道,然后语出惊人死不休的说,“我们为什么要发起这场战争呢?”他说着有意无意的停顿住了,将底下大臣们的神情尽收眼底,微微叹口气:“你们以为我会说‘我们要仁爱,要和平’吗?别天真了,再说你们要夸口说我仁厚,我自己都要笑了。唔,这确实挺好笑的,哈哈。”
    嬴政:“……”
    扶苏:“……”
    大臣们:“……”好冷!但他们还真说不出什么辩解的话来,因为人家十八公子是真有自知之明,他和仁厚半点边都沾不上。倒也不是说人家就是暴虐,人家只是性格乖张,做事特别不按常理出牌而已。
    就拿两年前的坑儒一事来说——哦,这里的“坑”并不是坑杀,而就是坑骗的坑,又或者叫栽了个坑的坑,栽坑里了的自然是儒生了——当时有方士卢生和侯生鼓动部分儒生非议秦国政事,还讥讽、评议始皇陛下的暴戾,律法中就规定了国人不能“以古非今”,也就是禁止以吹捧古代的形式来影射朝政,更何况这里都已经非议到陛下身上了。所以没什么好说的,不仅方士卢生和侯生被抓捕,参与非议朝政的儒生们也以“犯禁”为罪名缉拿,等待御史判刑。
    这件事到这里还没什么问题,谁让他们犯法了呢,可不知道怎么的这一行为就好似冒犯到了天下所有的儒生,他们放弃了他们所谓的中庸之道,开始口诛笔伐,就连先前始皇陛下去泰山封禅一事也被他们出来说事儿,说什么嬴政泰山封禅,完全并非儒家的“封禅”,简直是四不像。
    儒生们还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一点都不觉得疼,要知道当初六国灭,秦国大一统后,从齐燕来的儒生方士们把儒家的“封禅”改头换面的修改了一遍,盛传自古帝王莫不举行封禅典礼。
    哦,关于这点人家儒生还有理有据了,说当时齐燕来的儒生会这么做那都是被压迫的,现在他们醒悟过来,#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多么的有气节啊!
    始皇陛下自然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全国的儒生都抓捕到咸阳来,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天子之怒”!
    当时嬴政下命令时,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在场,他们都感受到了嬴政的熊熊怒火,扶苏上前劝谏就被嬴政骂了个狗血淋头,而就是这次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十八公子在陛下心中的份量,以及十八公子的乖张。十八公子穿花拂柳般的过来,轻飘飘的来了句:“杀了他们多没意思,照我看不如就让他们生不如死好了,对此我有一个很有趣的主意,父王你一定会喜欢的。”
    然后,嬴政就把这件事交给十八公子了。
    顾青对儒家没有恶感,但他这个人吧,唯一的缺点就是护短,而这次儒生做的事触到了他的逆鳞,他怎么能不好好招待他们呢。
    被羁押到咸阳的儒生们被悉数放了出来,十八公子代始皇陛下昭告天下:“你们不必再担心受怕了,我父王已经赦免了你们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赵高,把这个成语记下来——你们为什么一脸不屑,你们儒家不是说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吗?现在我就在以德报怨啊。那么是这样,你们自己说了你们是诸子百家里最有气节的一家么,但这种事口说无凭——哦,赵高,把这个成语也记起来,今天我创造成语的灵感真是如泉涌呢——要有实际的证据来证明,但凡你们证明了你们是那么那么那么的有气节,唔,还是一样活罪难逃,但聊胜于无(这次不用十八公子说,赵高自动把这个成语记下来了),对吧?”
    ——没错,就是这么的逻辑死。
    ——那么,要如何证明那么那么那么有气节呢,这还真是个问题。
    
    第212章 秦皇'四'
    
    “为了能让你们心服口服——其实你们的心服口服对我来讲,其实什么都不是——所以我打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请注意在这里我丝毫没有讽刺你们是乌龟王八蛋的意思,不要误会了。那么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我们就用这三点来验证儒生的气节。”
    十八公子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瞧瞧不仅自创成语了,还引用了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所著的《韩非子·难一》里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再有还引用了儒家地位里仅次于孔子的孟子的话,多么见多识广,如果这番话中讽刺意味不是也跟着一套一套的,那似乎就更完美了。
    但人家十八公子主要目的就是讽刺啊,所以接下来他就说了“我说错了,在‘威武不能屈’上你们就已经输了,瞧瞧这是当初齐燕儒生的联名上奏,上面的阿谀奉承话我都听不下去了;再有先前部分儒生非议政事被按律抓进监牢后,上演了一出出#狗咬狗一嘴毛#的好戏,互相揭发的名单都在这里了。在‘威武’下你们‘屈’的那么快,孟子知道吗?”
    顾青说着,先有赵高声情并茂的读上奏赋,辞藻华丽,歌功颂德,另附上联名名单;再有御史大夫冯劫将记录名单展开了,上面不仅记录了谁揭发谁,还记录了揭发内容,以及在被关进监牢里多久后就开始#不打自招#。
    “榜上有名”的儒生们脸红脖子粗了,谁知道这是被气的还是臊的。互相揭发的儒生们神情就更有趣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十八公子还一派天真烂漫的对赵高说:“我刚刚是不是又说了个俗语,狗咬狗一嘴毛?你记下来没?”
    这记俗语自然会记出处,想当然的参与进来的儒生就会成为背景板,还不是好的那种,不过这也不失为一种会“名垂青史”的方式,不是吗?
    儒生们显然不会这么坐以待毙,他们不知是谁嚷嚷了句:“士可杀不可辱!”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怎么就侮辱你们了?难道你们互相揭发,互相攻讦的事不是真实发生的?”顾青偷换了一手好概念,他这么很有道理的一说,儒生们都无言以对了。
    赵高静静的做书记官不说话,倒是御史大夫冯劫从一开始十八公子出口成章,连带自创成语时就有些不大好了:这时候呢,胡亥这位备受始皇陛下疼爱的公子基本上没出现在人前过,但人不在朝野,朝野上到处都是十八公子的传说,传闻里历久弥新的就是十八公子有口疾这点了,甚至还有人认为十八公子是小哑巴什么的,不可谓不是三人成虎。可这叫有口疾?那朝野中就真找不出几个比他还能言善辩的了,难道是历经磨难,把口吃的毛病纠正过来了?这么想想还真是很励志呢。
    不知不觉,十八公子又靠能让别人脑补出花的技能提升了好感值,可喜可贺。
    转回正题,现在三大原则里“威武不能屈”阵亡了,那接下来只要测试“富贵不能淫”和“贫贱不能移”了。
    顾青眨了眨眼睛,冲冯劫冯大人露出纯良无害的笑容:“冯大人,我要设私宴,你来吗?”
    冯劫想都不想的就答应了,光是想想私宴冯大人就已经满口生津了。
    不要说冯大人不矜持,想想这时候连蔬菜就只有五种,而且连菜名都认不全,再想想麻辣鸡,酸菜鱼,不,光想西红柿炒鸡蛋就够了。
    说起来顾青入主章台后所做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发明创造各种厨具,还说服了在穿越前是厨师的柔夫人来做秦菜开拓者,如此一番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等始皇陛下开宫宴招待朝中大臣时,据说当时吃的眼泪与口水横飞,原本国家被秦国灭掉而被“诏安”来秦国不情不愿当官的大臣们,吃完第一盘菜对秦国那叫一个死心塌地,死而后已。
    如此描述呢,是接地气的写实,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
    如果想听有文采的描述,那,“朝闻道,夕死可矣。”
    再次转回正题,就十八公子接过了处置儒生们的事情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