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置不当,又被美国“将军”后,他似乎从公开场合中消 失了,有人说他善于“明哲保身”,也有人说他在“韬光养晦”以待晋升, 可是以陈守山所处地位而言,“有职无权”,正是具体写照。

附录二

神秘的“军事情报局”

据台湾有关资料披露,现制的“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是个新机构,它是 1985 年 7 月 1 日成立——由原来的国民党“国防部情报局”及“国防部特 种情报室”合并而成。这两个机构合并时的“情报局”局长是汪希苓,中将 衔,而“国防部特情室”主任是张健人少将。合并后,第一任的“国防部军 事情报局”局长由汪希苓担任,张健人为副局长。不久,汪希苓因“江南案” 受囚,张健人则退休,继任局长是黄世忠中将。

“国防部情报局”乃是由“军统”系统演变面来,它的前身为“军统局” 和“保密局”,至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则是赖名汤当“参谋总长”时 所成立。据说,曾任“警备总司令”、“参军长”的汪敬熙是第一任“国防 部特情室”主任。“情报局”与“特情室”这两个单位的工作内容完全相同, 都是“敌后情报作战”,分为两个机构的原因乃是以往情报特务“双轨制” 的传统所致,俾使其内部竞争,达到内部的制衡。但自两者合并之后,“军 事情报局”的权力已开始集中于“参谋总长”手上。

作战单位分为 9 处 目前的“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所在地仍是芝山岩老“国防部情报局”的旧址,其内部组织架构如下:(一)作战单位:主管均为少将衔。

(1)一处:政策规划以及总体情报作战计划。

(2) 处:情报研整与指导:研整之情报资料分别发送及呈阅“总统”、 “总长”、各军种。(3)三处:主管海外地区基地的发展、人事、作为、指导等。

(4)四处:“敌后”情报人员的发展与派遣。

(5)五处:主管“敌后武力”组织之发展。

(6)六处:主管心战策反及谋略。

(7)电子作战处:主管电波侦测、通讯截听、防制“匪波”、破解密码 等。“电子作战处”在台湾许多地方都设有军事情报专门电台。(8)交通中心:主管与“敌后”及海外基地的联络事项,包括联络办法的制定、通讯材料的送达、情报人员的进出等。

(9)情报研究室:主管专门作战计划之研究、情报资料之研整与汇编等。(二)行政支援单位:主管亦均为少将衔。

①人事室。

②军法处。

③后勤处。

④主计室。

⑤军事情报学校:由原“情报局干部训练班”扩大而成,校址在阳明山 碧湖农场附近。“军事情报局”的局长为中将衔,有两名副局长,分管政战及后勤支援。 除此之外,从 1988 开始,各军种强化作战业务,所有情治系统(包括安全、情报、治安警政)均纳入政战范围,因而各机构原来的“督察室”相继改隶, “军事情报局”的督察室也改名为“政战部”,其人员由“国防部总政战部” 统一调派,亦为少将衔。

在“国军”的军种分科里,有所谓“步”、“炮”、“装甲”、“政战”! 等兵科,但“军事情报”却没有专科,而是纳入“通讯”兵科,因此,“军 事情报局”的人如果穿军服,佩戴的军科徽章均为“通讯”。专业的军事情 报人员来源则有下列几类:①“情报局”时代的各期“干部训练班”,招考高中毕业生,受训期间 为一年半至两年半不等。②“国防部特情室”时代的“基干班”。

③“情报局”时代以迄目前的“军事情报学校”,为大学毕业生所办的 “文职班”、“军官班”、“特别班”等。④“情报学校”成立后所办的各种班次,基本干部受训两年,有专科毕 业学历。军事情报工作,由于接近权力核心,加以传统深远,各种班次种类杂多, 这个系统多年来一直有几个特色:①内部斗争剧烈,历任局长几乎都是干到局长之后即仕途结束,主因即 是被斗垮台。②军事情报工作由于机密度甚高,因而父子相承、夫妻相随等情况特别明显,据称,“军事情报局”内的“父子档”、“夫妻档”、“兄弟档”为 国民党一切机构之冠。③“军事情报局”在台湾的“权力等级”上排名极高,因而蒋介石和蒋经国对这个机构都甚为重视,局长任命均由他们自行选择,除此之外,他们 更是经常巡视这个单位。与美情报合作极多 六、七十年代初期,是“情报局”的黄金时代,当时仍是冷战时代,“敌我对峙”严重,台湾军队突袭活动亦经常进行,这些活动并非正面的军事作战,而是试探对方防务并藉机从事情报支援的情报作战的一部分,因此,这 些突袭,差不多都由情报局策划兼执行;除此之外,当时美国与中国关系尚 未解冻,美国的“中情局”、“国家情报局”等军事情报机构也都需要以台 湾作为军事情报搜集的重心,因而情报局与美国的情报合作极多,除了 U—2 高空侦察机的合作之外,尚有广泛的情报合作、人员代训、情报交换等。台 湾当局也曾意欲在大陆发展所谓的“敌后武力”。根据原则自行布建 不过,由于中国本身的稳定,以及后来美国与中国关系的解冻,上述的许多工作都逐渐有了改变。据透露,  80 年代以来,“军事情报局”的工作,主要的内容已变为:(1)由于两岸关系已趋向缓和,台湾军方已奉命不得挑起紧张,因而“军 事情报局”几乎已不再派遣自己的专业人员进入大陆,以免这种被称为“基 本同志”的自己人失风被捕,造成两岸关系重现紧张。

(2)由于“直遣”停止,对大陆的情报工作,主要是依赖电子作战,包 括截听、破密等。近年来,“军事情报局”大力强化“电子作战处”,可以 经由卫星、载波电话的截听等搜集到极广泛的军事情报。

(3)强化“海外基地”的建立。据了解,由“军事情报局”在差不多的 国家都有这样的据点,这些据点不透过外交途径建立,也不请求地主国同意, 纯粹是“军事情报局”根据“地下工作”的原则自行布建,因此,有时候失 风,会被地主国发现而遣返或驱逐,香港即是个例子,“情报局”时代,它 的地下组织曾多次被查获而驱逐。这些“海外基地,除了在当地搜集中共的 军事情报资料外,另一重要工作即是吸收大陆人士作为(情报细胞)。”(4)对大陆的情报工作,目前以吸收大陆人为主,“海外基地”以及金 马“情报局”工作站的人员,在吸收到了之后(金马主要以吸收大陆渔民为 主),一般都就近施以两个星期左右的训练,训练重点不外军事情报的搜集 方法以及未来联络的方式等。除了特别重要的情况外,双方未来的联络都以 通信为主。“军事情报局”在某些地点也找到了一些“敌后志士”,设立了 “情报电台”,但因电台发报极易被侦测,危险度太高,因此,这些电台设 置了之后,一般都只联络一次,用以证实可以联络得上,然后即停止发报, 开始潜伏,以备将来有特殊需要,他们才能拍发“预警情报”,发挥作用。(5)据透露,自开放探亲后,常理上,“军事情报局”必然藉机大量派遣情报人员进入,或者利用探亲人士来发展情报组织,其实则否。一位“军 事情报局”高级人士表示,一个未受过专业情报训练的人进入大陆工作,由 于心理负担,行为必然怪异,很容易被大陆的反情报人员识破,因此,情报 局极少利用探亲人士从事情报工作;同时,利用探亲人士从事情报工作,被 捕获后,很容易造成政治后遗症(例如大陆停止对台胞开放等)。但这并不 表示近年来“军事情报局”从未直接派人进去过,“情报局”直接派人大都 是找一些绝对安全的人士(例如华侨等)。

(6)早年,“情报局”曾试图在大陆发展“敌后武力”,但几乎全无效果,甚至没有意义,因此,此种“敌后武力”的工作已告停止。 根据一位娴熟情报工作的人士表示,“军事情报局”已吸收大陆人从事情报工作,再由这些人发展组织。不过,他认为,大陆的社会形态与台湾不同,它们除了少数大都市之外,人口流动慢,街坊相熟,反情报工作容易展 开,台湾情报人员去后很容易被识破,这也显示情报工作的不易。这位人士 甚至指出,1988 年,一位情报局退休的“督察室”副主任回大陆探亲,一到 故乡,大陆即有来人出面接待,并主动表示知道他过去的职务,尽管态度友 善,并无刁难,这也显示出大陆反情报单位对台湾情报部门的熟悉。

这位人士透露,“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乃是一个独特的机构,它与各军 种的情报署并无隶属关系,纯粹自行作业,也不受“国家安全局”管辖。由 于它总计专职可聘雇人员多达 4000 人,而且电子设备良好,已有自足的情报 收集能力;加以海外基地多,活动亦相当活跃。自 1989 年大陆政治风波之后, 台“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的工作重点,逐渐转往介入大陆“学运”及“民运” 的方向。

(全文完)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