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器-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听说吴忧也很推崇这个人,对于吴忧的眼光他还是很信任的,就相人这方面来说,吴忧的眼光的确独到,宁雁自愧不如。至少经吴忧之手提拔的军官从上至下至今仍是军中主力,能力自然没得说,难得的是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环境,还没有哪个起过二心的,其忠贞之心并没有因为吴忧不在就有所懈怠,光是这份心志就十分难得。



宁雁当然不认为只凭个人魅力就可以统帅军队,但是不可否认,吴忧在靖难军中留下了独特的特别深刻的印记,只要在军中走走看看,特别是灵州系的部队,总能发现那么点儿“吴”的影子。当然这些事情也就想想而已,自从吴忧出走之后,关于吴忧的话题很少有人提起了。军中的人很有默契地保持了沉默,民间则是什么版本的故事都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吴忧成为了神话般遥远的过去时,恍若流星擦过天际。好像从来没人认真想过,他有朝一日还会回来。



宁雁知道方略找他什么事情,他几乎是和方略同时知道了青城陷落乃至屠城的消息。方略不找他他也正准备去找方略呢。不过他赶到方略的大帐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有不少将领在他之前就到达了。人人脸上都是不忿的神色,显然青城的消息已经扩散开了。



宁雁心里揣度着,这种军事情报如果不是有人授意的话,这些将领是不可能知道底细的,要是这是方略做的手脚,故意泄漏出来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方略要有所行动了。要是这样的话,过一会儿可能会有重大部署变更,作为参谋部的主官,他一定会被问到。宁雁迅速在脑子里整理了一下敌我双方的资料,反复推敲几遍,直到确定无疑,胸有成竹,这才走进大帐。



方略的脸色很不好看,不管怎么说,这都算是自己的一次指挥失误,虽然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为将者使得治下的百姓遭到屠杀,这是一个一辈子都抹不去的污点。但是他没有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向阮香请辞。他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处理事情,而不是做那些表面的功夫。反而是阮香派人给他捎来一封书信,慰勉了几句,最后写道:“历经此事,群情激愤,民心、军心皆可用。窃以为进兵之机,或在于此。将军勿以为意,自行裁断即可。”



方略见人都到得差不多了,对宁雁道:“请宁先生为大家讲讲目前的形势,大家也好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到心中有数。”



宁雁对着地图道:“现在我们面对的敌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苏中招募的军队,主要部署在青城北部涟河——大鱼庄——连家铺一线,兵力为四万五千人,骑兵占两万人。以凤来城为主要补给基地,凤来城守军人数在六千人到一万人之间。这些部队主要以苏中原灵州嫡系部队六千人为骨干,泸州支援了部分军官,主体为淄州兵,一直对我军西线保持了较强的攻势,前几日攻陷青城的部队就属于这支部队。



“东线部队全部由泸州军队组成,估计数量在八九万之间,骑兵不少于五万。主要集结在两个地方——皋城和青浦县大营。其中青浦大营位置尤其关键,除了负责与苏中军的联系之外,还负责守护皋城和凤来城与泸州之间的后勤补给线。泸州军的后勤线长达五百余里,远至泸州,一旦被我切断,仅凭两城的粮草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多人马,这是敌人很明显的一个弱点,咱们看得到,敌人统帅也看得到,所以青浦大营至少有两万人的精锐部队依山险守护。皋城守卫严密,间谍难以渗透,城内情况暂时不详。有消息说曾经有人见过身着迷齐服饰的骑兵出入皋城,泸州部队是否得到了迷齐的支援还不能确定,却不能不防。东线至今为止只有小股部队活动,并没有大动作。按说泸州兵以骑兵为主,最利扰袭,且敌军远来,补给困难,利在速战,却至今没有什么大动作,必有所图,十分可疑。



“此外,还有种种情况显示,淄州我方控制区内,以沿海两县为主,正在酝酿一场暴动。泸州派出得力人员参与其中组织谋划,若是成功,将是我们的心腹之患,不可不防。以上只是一个概略的介绍,参谋部编制了一份详细的敌军序列表,过一会儿会发给大家。只限于大队长以上级别军官参阅,大家注意保密。



“我方军队部署情况诸位应该比较熟悉了。我军现在处于前线的部队都是新组建的二线部队。以两个支队的兵力驻兵粮县,牵制苏中军;以一个支队驻鱼浦县,监视沿海诸县。以四个半支队的兵力与泸州军对峙于老河口。一个支队监视东港,五千人驻扎淄州城,五千人驻扎富水城。青城兵力最为薄弱,原驻青城崔华大队是我军第一个全军覆没的大队,已经取消了其旗号。”



宁雁微微一笑,继续道:“现在我军还有十个整编满员一线支队随时整装待发,还有公主的虎卫军一个完整支队的兵力也作为预备队没有动用。这些部队的部署情况现在还属于军事机密,必要的时候大家自然会知道。”



宁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向方略一点头,表示自己讲完了。



方略道:“我再补充两句。苏中军里有不少淄州豪族招募的私兵,而且苏中扩军也得到了宁家为首的淄州豪族暗中大力支持,其新军军官部分来自各家子弟。当然这对于咱们来说不完全是坏事,至少我们的敌人相当明确,只要这次战役能够打胜,相信淄州豪族将再也没有力量给我们捣乱。而且这些豪门子弟平时娇纵惯了,虽然有一定的训练,但是毕竟没有经历过战火的考验,战斗力只能说一般,他们所在的地方也是敌人软肋之所在。”



方略看了宁雁一眼,想看看他对于涉及到自己家族的事情有什么反应,宁雁冲他一笑,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方略满意地点点头,对众将道:“诸位对我军下一步行动有何看法?”



旁边早闪出呼延豹来,道:“这有何难?只要以上将提一旅精锐,攻克青浦大营,即可截断东西线敌人之间的联系,苏中军自会成为孤军。然后此部队向北继续攻略,牵制泸州军,后续部队则配合青城军,自东向西压制苏中军,青城军则自南而北,苏中无法逃入云州,和泸州的联系截断,只能与我军决战。如此我军有必胜的把握。只要敌西线崩溃,东线必然不能坚守,泸州的后勤补给线将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他们只有退兵一条路可走。若是退得慢,也只有吃败仗的份儿了。”



呼延豹一口气说完,见方略微微点头,心下得意,这个计划是他和手下参谋官、各个队长研究了形势,商议之后得到的结果,自以为已经颇为完美了。另外几个将领都若有所思,却都没有开口。以往呼延豹以作战勇猛著称,这次好容易有一个表现自己战略眼光的机会,他当然迫不及待表现一番。呼延豹一转头却看到吕晓玉似笑非笑站在那里,对自己的计划并没有什么兴趣的样子。



呼延豹见众人表情各异,却没人说话,他眼光一转,正好瞅见了纳兰庆,两人平日里颇有些交情的,便冲他努嘴儿,希望他为自己说两句话。



纳兰庆见他挤眉弄眼的,不禁好笑,只得站出来道:“末将有话讲。”



方略一向喜他沉静有智慧,见他说话,笑道:“纳兰将军有话请讲。”



纳兰庆道:“呼延将军所言有理,只是过于疏陋,若能稍做变动,谨慎行事,未尝不可行。若是——”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呼延豹,心想方略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隐忍了这么久,所图一定不小,不可能仅仅是消灭苏中、驱逐泸州军那么简单。弄不好方略的胃口好得可能想连泸州军一起吞下呢,顺势挥师杀入泸州,一举平定泸州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么方略的意图竟然是再吞并泸州?纳兰庆犹豫了,这个设想太过于大胆,而且很难说阮香现在的实力够不够支撑这么一场注定旷日持久的战争。



看着方略殷切期待的面孔,纳兰庆觉得自己考虑得还是不够成熟,朝方略行个礼道:“末将还没有考虑好,再想想罢。”便退在一边。



宁雁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暗赞道:“果然是个谨慎多智的将领,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讲。看来公主说他将来有望独当一面确实不错。”想到这里,他又看了看杨影,这也是个会动脑子的将领,,不知道他有什么见解。



方略见纳兰庆没说出什么道道来就下去了,并不因此而看轻他,相反倒是更加重视他。这种一发现新问题立刻纠正自己看法的态度很合他的脾气。纳兰庆属于那种一点就透的人,对于命令的领悟和执行能力也很强。方略很想让他在这场战役中挑起更重的担子。



杨影走神了,他有些挂念纪冰清,两人的关系现在是半公开的,就差谈婚论嫁了。方略对此不置一词,但是却将纪冰清远远调离,省得整天在一起,两人都没心思打仗。同时打定主意,一旦这次战役结束,一定找个机会让两人把婚事办了。只是这种话却不好和公主说的,只好找个机会暗示杨影一下得了。



于成龙和沈月都是淄州旧将了,议事的时候站得也比较靠后,方略不问,他们也不说话。方略倒是很尊重他们的看法,他们在淄州军队里影响很大,都是做过军团长的,都有过辉煌的时候。他们的名声也是真刀真枪打回来的。沈月才四十岁不到,鬓边就见花白了,遇事总有些放不开,也许是前一阵子淄州兵叛乱的事情还让他耿耿于怀吧。但是方略可是老早就听说沈月这人是以用兵奇诡著名的,只要解开了他的心结,他应该正是发挥才能的时候。于成龙则是自打吴忧走后就有些消沉,对官兵十分苛责,幸亏都是他的老部下,他的徒子徒孙辈儿的,倒也没出什么事。



齐信、钱才等将领都在前线或者后方统兵运粮,并没有参加会议。



还有几位因战功新提拔上来的军官,也都没有说话,他们还不太适应在这种涉及数十万军队调动的军事会议上发言。



一见冷了场,宁雁觉得该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对方略的战略他还是有点儿把握的:苏中一定要灭,这是勿庸置疑的,不说他是公主心中的一根刺,就是他现在所处的位置也让靖难军老大不舒服,展不开手脚,这块石头是非得搬开不可的。当然泸州也不能便宜了他。一次吞掉泸州是不可能的。泸州赵家可不比淄州郝萌,泸州兵精将勇,将士用命,又有久负盛名的赵扬谋划指挥,外加其他势力虎视眈眈,没有几年的时间不可能完全收服。天幸赵扬这次从他的老窝跑出来了,又不知道在发什么梦,至今没有大举动,骑兵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这让靖难军有了足够的时间,得以在局部地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打疼赵扬是有把握的。



宁雁咳了一声,见众人都看向他,这才道:“咱们的敌人虽奸狡,其实都不足为虑的。我观敌人有九必败。诸位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苏中,只会逞匹夫之勇,一匹夫耳。其新募士卒,训练不足,仓促扩军,未经阵仗,兵多而无用,此其必败者一;“淄州豪族半心半意,相互猜忌,未见其胜,已见其败,此其必败者二;“将无威信,军心疑惑,既无远计,只图眼前小利,青城屠城之举,可见其为禽兽之师,虽凶必败,此其必败者三。



“再说赵扬,此子虽有虚名,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其人乳臭未干,经验少欠,军中威信不举,领兵在外,不得独断专行,多受肘掣,这次强要进兵也是与其兄意气之争,意气用兵,智者不为也,此其必败者四。



“我观泸州军,外则将帅各怀鬼胎,面合心离;内则兄弟争权,令出多门,此其必败者五;“冬季粮草稀缺,不利马军采牧,泸州军恰恰是以骑兵为主,强要用兵,粮草不济,而战场多选在我军腹地,运输线漫长单薄,一但被击破,,泸州前线将士尽皆饿死,此其必败者六;“精锐士卒尽集于狭窄地区之前线,后续部队难以为继,纵深浅薄,一旦溃败,必定片甲回不得泸州,只料胜而不料败,此其必败者七;“骑兵利野战、速战,最不利攻城持久战,本应趁我立足未稳,部署不到位之时充分发挥其优势,抢占有利地形,截断我军粮道,打乱我军部署,但是自开战以来,泸州军却犹豫不前,开战已有一月有余,未建尺寸之功,兵疲师老,将士倦怠思归,此其必败者八;“公主身负密诏,秉承大义,名正言顺,匡扶朝廷,泸州出于一家之私心,逆风而举,悖逆不伦,民心不附,又勾结外敌,自寻死路不说,累得百姓又要受苦,终究难逃天下人悠悠之口,此其必败者九;“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从容部署兵力,现在部署已毕,营寨严密,进可攻,退可守,已然立于不败之地。以逸待劳,以多凌寡,以精锐之师对疲劳之众,胜败早已一目了然,纵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们了。若我是赵扬,现在赶紧溜走还能逃得一条性命,否则的话,恐怕小命都难保全。听说那位赵扬公子号称‘光华公子’,想来是极漂亮的,不管哪位将军捉住他,还请记住不要伤了他的脸蛋哟,毕竟美人难得嘛。”



听到宁雁讲的最后这句话,大帐内顿时一片哄笑声,众将好像都看到赵扬已被擒住一般,紧张的气氛随之烟消云散。



宁雁微笑着站在那里,不再言语,他对方略使个眼色,那意思——我的戏已经演完了,下面该你上场了。



方略暗暗对宁雁竖了一下大拇指,不愧是军师,说的话就是听着顺心解气,好像吹口气就能把敌人吹走似的。当然能把胜败之机看得这样透彻,表达得这样明白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杰了,至少口才这一点上,方略承认自己是赶不上宁雁的。当然方略也知道宁雁的话是掺了水分的,具体掺了多少,那只有上了战场才能验证了。不过这番略有些夸张的话对于提振士气还是很有作用的,所以方略也只是微微一笑。



见众将的劲儿都被鼓起来了,方略知道现在是下达军令的好时机。他面容一肃道:“众将听令!”



坐镇皋城的赵扬显然没有方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