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雕龙刻凤-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当真就不跟你说这么多了,”谢成文爽朗一笑,“你以前也是做竹木雕刻的?”



“是啊,两个月前还在岛城古玩街上摆地摊,卖点手艺养家呢,”谢斌有点感慨的说道。



“竟然还是同行,真难得,那现在做什么?不做雕刻了?”谢成文问道。



“嗯,岛城比不了南都,赚点钱刚够生活费,总得找个能养家的工作呢,是不?”谢斌这话水分很大,其实要说按照他在岛城时的收入,已经算是高级白领的水准了,要是再时不时的发点横财,谢斌养家是绝对没问题。只是谢斌有了异能,又发现了一条更赚钱的路,自然不愿意继续摆地摊了。



谢斌不怕摆地摊,但是却怕因为摆地摊而被别人看不起,尤其是他还没有娶媳妇呢。要是人家因为他的工作而不愿意嫁给他,他上哪里哭去?



“唉,这一行都不太好干啊,还不如那些打着古玩的名义卖工艺品的呢,”谢成文感同身受的叹道。



谢斌点点头,这倒也是,岛城那里看不出来,可是这朝天宫内的小贩们,生意格外的红火,甚至好多人知道这些都是赝品,也愿意花个几百块买两件玩玩。真品咱买不起,赝品还买不起?好多人就是抱着这样的心里到这些著名的古玩市场来买东西的。还有一些就是纯粹出来旅游,买点纪念品而已。



这南都的朝天宫和首都的潘家园一样,已经不单纯的是一个古玩市场了,而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人们来到这里总要想到这地方看看,然后花个三五百买点小纪念品。



当然,还有一些就是纯粹的肥羊,存着到古玩街上来捡漏的念头过来,然后喜滋滋的捧着一大堆赝品回去了。



有人问了,这个年代,还有这样傻的人?您别说,还真有这样的人,但是不能说人傻。毕竟古玩这一行,需要很专业的能力和知识才能玩的转。可是好多人喜欢古玩但是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怎么办?自学!好多人在网上在书店自己学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能力可以了,自信心爆棚,就想到这里闯闯。



结果自然不用说,这是新手变成老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打眼交学费那是必须的,就是那些有名的行家们,那个不是从打眼吃药摔跤交学费一路走过来的?您问问马先生有没有摔过跤?就连郭沫若那样的人都有过打眼的经历,更别说其他人了。



几乎每一个雄心勃勃的想要进入古玩行的人,都要经历这样一段时光,有的人甚至玩了一辈子都还在不断的打眼。而且现在技术发展的非常快,造假的也与时俱进,而且也成为一个行业,专业造假。古玩街上的大部分货物,都是从那些地方出来的,据说在豫南某地就有这样的作坊,手段非常高明,几乎是随着鉴定技术的进步而更新自己的技术。这大概就是“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爬墙梯”吧。反正制造赝品这个行业,是随着古玩行业的兴起而同时兴起的,大概只要古玩行还存在一天,赝品行也就会存在一天吧。



谢斌跟谢成文聊的久了,两个人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不过毕竟是才认识,还没到可以交心的地步,说话还是留着三分。



晚上谢成文邀请谢斌到他家去吃饭,只是谢斌觉得还是有些仓促,只好拒绝了,独自回到酒店。



第二天早上四点多,谢斌起床后一个人慢慢的溜达,溜达到夫子庙。夫子庙也有古玩市场,口碑也不错,而且这里游客更多,也更热闹。



因为是礼拜天,谢斌竟然看到了传说中的“鬼市”。现在商业条件比较宽松,不像以前那么多限制,鬼市已经几近绝迹,一般人也不会起那么早来逛鬼市了,最多也就是夏天的四点左右出摊,这个时候的天色已经大亮了,主要客户就是那些起早的老人和一些喜欢猎奇的行当人。



谢斌也去转了两圈,跟古玩街没什么区别。或许前些年鬼市上还有些生坑的好东西,但是现在却很少了。话说国家要是想抓你,你就是半夜出摊也照抓不误。



等到五点多点的时候,河畔的人已经很多了,起早的游客,锻炼的老人,跑步的练功的很有朝气。那些小吃摊也都开始营业了,这里可不仅仅是南都小吃,几乎全国各地的风味都能在这里找到。



五点多的太阳已经起了老高,远远的照射过来,把秦淮河畔的薄雾映的很是美丽,配上各式各样的仿古花船和街边的仿古店铺,谢斌仿佛穿越回到明朝一般。



谢斌循着香味走到一家包子铺,门面不大,但是干净整洁,南都汤包四个楷体大字写的也很劲道,可能是管理处找人给这些商户们写的。话说在恢复休整秦淮河畔的时候,国家可是下了大力气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秦淮盛景。这一带从街面到街道再到河畔,都是按照明末清初的江南街市商肆风貌进行休整的,在谢斌的眼里,这地方真的很漂亮。谢斌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在这地方买一套房子,有事没事就到河边逛逛看看花船什么的。



不过想了想,谢斌还是觉得自己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种生活。谢斌甚至早早就在关注着那些海景房了。只是海景房的价格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起的,而且还都是高层。



不过现在谢斌有钱了,或许买一套海景别墅才是最适合的吧。想想那种前边是花园,后边是沙滩的别墅,谢斌觉得自己的心突然加速起来。



当然,不管是楼房还是别墅,那要等到回岛城之后才能决定,现在他更关心碗里的豆腐捞是怎么做的。



豆腐捞就是豆腐脑,是南都人的别称。不过这里的豆腐捞除了脑子鲜嫩爽口之外,汤汁更有特色,除了木耳蛋花紫菜等等之外,还额外加了什锦,全称就叫“什锦豆腐捞”,意喻这前程似锦。当然,味道确实是很不错。



而一笼小笼包也让谢斌吃的胃口全开。这汤包皮薄馅多,入口鲜香,汤汁浓滑可口,确实不愧是名扬全国的美食之一。



第八章四宝斋



第二卷第八章四宝斋



谢斌在早餐店刚刚吃完早餐,连嘴角都没擦呢,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走过来,礼貌的朝谢斌笑笑,“小哥,我这里有一幅画,要看看嘛?文征明的,珍品!”



谢斌一愣,心里暗笑,这些小伎俩耍到他的头上来了,真真有意思,他谢斌从十八岁开始闯荡,这些行当里的勾当,什么样的没见过。不过谢斌今天心情不错,不愿意板着脸拒绝别人,笑着点点头,“可以啊,只要是真品,其他都好说。”



谢斌知道,这位肯定是在自己逛早市的时候缀上自己了,不过这些人也就能蒙蒙那些不懂行的或者贪心的,想蒙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男人从背后鱼竿包里取出一幅画卷,要递给谢斌。



谢斌指了指桌子,男人不好意思的笑笑,心里却暗自警惕,心思恐怕碰上了行家,不过又想到行家也是人,自己的手段让多少自诩行家的人吃过药了,连他自己都数不清。



谢斌用餐巾纸将手擦的干干净净,然后才轻轻拉开系着的红色绸带,小心的铺开画卷。



刚刚铺开一小截,谢斌凝视一下,然后又卷上,将绸带原封不动的系好,然后微笑着一伸手示意男人收回去。



“怎么?”男人不明所以。



谢斌微微一笑,“看不明白,您换个地儿吧。”



男人愣了一下,看看谢斌微笑的脸色,只能收起画卷,匆匆离开。



等男人离开,谢斌才微笑着摇摇头,对付这些人必须要小心翼翼才行。从刚开始男人直接递给谢斌画卷,被谢斌拒绝,让他放在桌子上。这是古玩行里一点小规矩,好多人都理解,但是有的时候人们稍微一大意,就着了这些人的道。



还有谢斌打开画卷时,先把手擦干净,这一个是必须的手续,因为画卷这东西受不得脏污,包括汗、油等等,要不是身边没有手套,谢斌就会带上手套再打开。



另一个也是怕这个男人耍赖,要是不擦擦手,他说不定会说你刚吃饭完,手很脏,把他的画给弄脏了。



还有,看出那画是赝品,也别直接说是赝品,说个看不准或者看不懂就行了,他们也是要凭这个混饭吃的,您说的那么直接让对方下不来台,万一要找你麻烦的话,谁也防不住。



反正在古玩这一行里,万事小心,别说面对这些陌生人了,就是熟人你也得小心。倒不是说熟人会坑你,而是万一出了事,双方都说不清。就说这瓷器,两个好朋友相互赏玩,结果交手的时候不小心摔碎了,你说这事算谁的?



这就跟朋友借钱似得,一定要算清账,该写欠条的一定要写,不要说不好意思怎么得,出了事你找谁说理去?



谢斌付了帐正准备离开,一个也在吃早餐的老爷子叫做了他:“小伙子,稍等,过来坐坐?”



谢斌扭头一看,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爷子,鹤发童颜,气色很好,穿着一身白色的练功夫,脚下一双黑布鞋,看上去挺有味道。不知道的会把他当作什么武林高手或者世外高人啥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小姑娘,十二三岁,扎着一条马尾,正感兴趣的望着谢斌。



谢斌迟疑一下,笑着问道:“老先生什么事?”



“嗯,先坐,”等谢斌坐下才接着问道:“我刚才看你看那幅画的时候,只打开一小截就合上了,为什么?”



“这个,”谢斌组织一下语言道:“我看到了那幅画上的钤印,感觉不对,就没再继续看。”



“钤印?”老爷子想了想,摇摇头道:“不会啊,我怎么没注意到,老实说吧,上次我也看到过那幅画,虽然也感觉不对,可是却不知道是那里不对,犹豫半天才狠下心来拒绝,你是怎么看出铃印有问题的,我记得三个钤印都很逼真啊?”



谢斌点点头,“确实很逼真,但是却还是露出了机器雕刻的痕迹,所以一看钤印就不需要再看了。”



老爷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唔,原来问题是出在钤印上,怪不得呢,你怎么能能看得出那是机器雕刻的印章?”



谢斌微微一笑,“那啥,晚辈也是玩雕刻的,虽然只是竹木雕刻,可是对机器雕刻的作品很敏感,一眼看破也不算难事。”



“这样啊,难怪,小友是这里人吗?”老爷点点头随后又问道。



“不是,只是来这里旅游的,”谢斌对这位老爷子的感觉很好,也没隐瞒。话说一个人对别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就像谢斌面前的这位老爷子,给谢斌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文尔雅,和善可亲。这是跟谢斌的爷爷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但是却让谢斌很是心折。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怎样怎样,还有人说从某人身上看到什么逼人的气势等等,这都是一个人的面貌语言行动等细节方面给外界造成的综合印象,而这些细节又是一个人所处的地位做事方式以及心里活动的外在体现。



谢斌识人的眼力是怎么来的?就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积累对比所得出的结论,只要不是那些经过训练或者像谢斌一样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人,很少有能够骗过谢斌的。有些高明的骗子是怎么屡屡得手的?而且受害者还都是一些高智商的人群?答案只有一个人,当人们习惯于以貌取人的时候,就很容易被骗子利用,巧妙的技巧和逼真的演技,很容易让好多人栽进陷阱中而不自知。



谢斌昨天忽悠谢成文的时候,第一句外行到极致的话,一下子就让谢成文把谢斌当成了一个菜鸟。要说谢成文也算是久经考验了,可是谢斌那一句话实在太过震撼,让他一瞬间就失去了警惕,不然还是能看出一些倪端的。



刚才谢斌跟那个下套的小混混做交易的过程,被旁边的这位老爷子看在眼里,第一印象就把谢斌当成了一位眼力高明的字画玩家,因为谢斌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内行,尤其是画卷只打开一小截就确定是赝品这个举动,更是引人浮想联翩。



而谢斌对这位老爷子的第一印象也非常好,不但看外貌,还有穿着行为等等。就像这位老爷子,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轻声无语,吃完后筷子都整齐的放在一旁,而且手指甲修剪的非常整齐干净,看人时的眼神柔和而细腻,表情不算太丰富,但是却很真挚。



这样的人,哪怕是骗子,也是一个非常有教养的骗子。再加上旁边那个静悄悄吃饭的小姑娘,这对爷孙俩给人的感觉非常好。不过写吧对老爷子还是没有说实话。谢斌对老爷子隐瞒的事情就是他刚才看那幅画的时候,并不是看出钤印有问题才确定是赝品的,而是感觉不好,这画缺灵气,尤其是文征明画卷中笔触细腻,色设妍雅的灵气,然后才怀疑是赝品,最后看出钤印有问题。



但是这话不能直接说,因为这样的话一般都是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嘴里说出来的,谢斌这么一个小辈要是这么说,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装或者恃技而骄的感觉,尤其面对的还是以一个老爷子。再说了,谢斌对字画的研究并不算深,只是自己精通写字画画而已,鉴定不是他的长项,所以也不敢在老爷子面前托大。



不过这老爷子却不算放过谢斌,笑着的问道:“小友有时间吗?”



“什么事?”谢斌现在却警觉起来,毕竟两个人还是陌生人而已,也说不定这位就是一个驰骋江湖多年的老油子呢。话说以前混江湖的那些老人们,那可都不是一般人,不说别的,这演戏下套的本事可非同小可,让人防不胜防。



“呵呵,是老头我唐突了,”似乎看出了谢斌的戒备,老爷子轻轻一笑,“我叫赵正奎,嗯,在夫子庙开了一家小店,前天收了一幅画,感觉很不错,那人要价也不高,就收了下来,只是一直没能确定是不是真品,所以想麻烦小友帮忙看看,怎么样?”



这个,谢斌还真没想到这老爷子会提出这么个问题,让他鉴定字画?这,不是他不愿意,实在没这个能力啊。这位老爷子能把店面开到夫子庙,显然也是行家了,可是他都没办法鉴定的作品,自己这个三流玩家能看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