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之种瓜得瓜-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诚举着热帕子正往自己后背贴,很久没这么使劲干活了,每天身上的关节都跟拿锤子凿了一边似得,怕李凡担心,杨诚也不敢声张,只能天天半夜自己偷偷烧些水,贴一贴算是解解疼。“啪”帕子没拍好,一下掉到了地上,刚想回身捡,就对上了自家么么的眼睛,杨诚有些无措,拿着帕子直直的看着李凡,解释道:“凡儿,我……”。
李凡摇了摇头,抬腿迈进了屋,拿过帕子在热水里过下,也不说话,就那么一点点给自家汉子敷了起来,身后热腾腾的劲让杨诚舒服的想叹气,但一想到自家么么的样子又有些小忐忑,不知道为什么,杨诚竟有些罪恶感。
长手一抓,拉过自家么么的胳膊,杨诚盯着李凡道:“凡儿,对不起”。
手上动作没停就着杨诚的手,把手里的的帕子贴在了杨诚的胳膊上,李凡摇了摇头:“说什么对不起?要说也应该是我说,是我没用”。
“哪有?凡儿”杨诚有些着急,连忙反驳道。
抬手打断了杨诚的话,李凡咬着下唇:“怎么不怪我,我身为一个男人,却一点不能为你分忧,整个家一直都靠你撑着,我做什么了?享受着……享受着你给的温情,心安理得,我……”。
话还没有说完,就一把被杨诚扯进了怀里,杨诚狠狠的搂住了自家么么,摇着头道:“别这么说,别这么说,不是这样的,你很好,什么都会,能逗小实开心,能教导小清小白做人识字,还能给我和几个孩子一个家,这些我一个人做不了,不是你也做不了,只有你,只有你能做”。
李凡没有哭,只是用力狠狠的搂紧了杨诚的背:“别去了,诚子,我真的怕…。。真怕有一天,你走上了我爹妈的老路,我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我该怎么活”?
“好,听你的”把头埋进小么么的肩窝,杨诚保证道:“不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会陪着你,等你走了,我再去找你”。
抬头望了望一脸严肃保证的杨诚,李凡这才松了松表情,伸手道:“拉钩”。
“……”
无奈的跟着自家小么么拉了钩,看着杨诚一脸宠溺样,李凡勾着嘴角又强调了一遍:“说好的,明个不准去了,咱们上街看看,寻摸寻摸有什么好点子”。
“恩,好”随手捡起掉到地上的帕子递给李凡,让小么么继续给自己敷着,杨诚大力的点了几下头答应着。
作者有话要说:我的后台在30号依然抽着,等好了会给大家评论的,文章慢慢转到美食文了,李凡也开始担起责任了,人总要经历些什么才能长大,所以说。。。。。。找男人千万别找个温室的花朵,还是让他老娘好好呵护他那脆弱的儿子吧!
、第五十章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留下杨白和阿莱看着杨清,李凡就带着小实和杨诚一起上街了,已经想了好几天,但开什么馆子一直没有头绪,好在,这些天也不算白过。杨诚去上工,李凡和杨白便在家里拿灰把外面墙皮修了修,窗户用朱砂漆刷一遍,桌子凳子也是,刷成了亮红色的红木式家具,屋里的墙,买了些石膏,打成腻子滚一遍,白墙,青砖地,配上亮红色的桌子凳子,倒也看起来像模像样的。
不过,屋顶上破破烂烂的瓦片倒是真让李凡头疼,买新的吧,一个租来的房子实在是不值个,不修,看着也太破了,后来,还是杨白想了个方法,把厢房上好一点的瓦片,跟门房上破的换了换,在保证厢房不漏雨的基础上,在前面撑了个面子。也算是将就着能看。
滇州城里没有集,集市都开在城外面,城里都是些大型的市场,因为常住人口多,每天也都生意兴隆的很。杨诚抱着小实走在后面,李凡嘴里念念叨叨的走在前面,不时的回头看后面的哥俩一眼,在保证俩人不丢的情况下,四处打量着。
不得不说,这南方跟家那里还是不一样的很,尤其滇州临海,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几乎都离不开海鲜,集上卖海鲜的商贩差不多就占了四成,李凡找准目标蹲在一个摊子旁边,问道:“老板,虾多少钱一斤”?
摊老板手里指着一个个的报了一遍:“小的三个铜板一斤,大的五个铜板,螃蟹也五个铜板,都是早上新捞回来的,小哥你要哪个”?
李凡砸了砸舌,心里不住的大喊着便宜,在东北自己买斤裙带菜都要三个铜板,这可是虾啊,一边指着大虾让老板称两斤,一边下定决心等回家的时候一定要晾个十几二十斤的虾干回去,自家吃不了哪怕去县城卖都是合适啊!
拿好虾,走了老远李凡才拎了拎手里的篮子跟杨诚示意道:“这也太便宜了”。
“恩,比咱们那里的河虾大得多了”杨诚也砸了咂舌,点点头道。
“嘿,这味,哪里是河虾能比的。小实,等回家嫂么么给你爆大虾吃,可好吃了”。李凡摸了摸正动也不动死盯着虾篮子的小实笑呵呵道。
吸了吸嘴边的口水,小实忙伸出了自己的小手要跟嫂么么拉钩,这些天嫂么么做饭很不积极,小实都好几天没吃到好东西了。
嘿嘿笑着碰了碰孩子的手指头,一转身,李凡就被街边一摞一摞的粉丝干给吸引了。旁边的摊老板是个大爷,李凡过去翻动了下有些疑惑,竟不是粉丝,不禁细问道:“老板?这是什么东西”?
“啊!小哥外地来的吧!这是干米粉,要是赶路的话,小哥多备一些,走上一个月的路都不带坏的,吃的时候拿水一煮,辣椒一拌,简单省事可比上外地下馆子要便宜多了”。老板见有人光顾生意忙跟着李凡介绍道。
李凡动了动眼睛,嘴上却有些不屑:“老板要向你说的这么好,怎么老半天都没有一个生意上门啊?可别蒙我,这东西我吃过,拿水煮之前还得泡上4;5个点,出门在外的人哪里有时间弄它啊”!
“哎!哎!”摊老板让李凡说的有些尴尬,但到底还是做惯了生意的人,听完也不生气,哈哈两句道:“小哥吃过,我也就不虎你了,不过,我还真是劝你尝一尝这米粉,自家做的,劲道的很,那旁边备考的考生都上我这来买来,回家煮着吃去,便宜还实惠”。
“考生都来买这东西他们都吃的惯啊?”李凡皱着脸,一副不敢想象的样子看着老板问。
“怎么吃不惯?小哥是北方来的吧?”老板倒是有些奇怪了,看着李凡点头才明白的点点头哈哈笑着说:“我们这落脚的考生都是南边过来的,这边几乎不种面,都吃米面,这米粉什么的才是我们这边的主食,不瞒你说,就是状元都吃过我家的米粉”!
“状元都吃过?”李凡有些惊讶的喊了一句:“还真是我寡闻了,老板,你便宜些给我称上五斤,我回家也尝尝去,看看这状元吃的米粉好不好吃,要是好吃明个还来买”。
摊老板赶忙高兴的给李凡称了,说了老半天也不算白说,终于是把生意给做成了。
李凡拎着米粉拉着杨诚就往家走,没走几步回头偷偷看一下,果然刚才在旁边绕来绕去的几个学生都上前去买了不少米粉,李凡暗笑了句,心里才终于是天晴了。
杨诚抱着小实跟在李凡后面,不禁有些奇怪,这还没逛完呢,怎么就回家了?不过也没答话,一直跟着走进了家门,才看着哈哈大笑的李凡问道:“凡儿怎么了”?
“哈哈,想到法子了”李凡还是忍不住的多乐了几句,惹得杨白跟阿莱都探头出来看才开口答道。
“法子?嫂么么,你想到卖啥了”?杨白一听也兴奋的忙问道。
“恩”李凡点了点头,提了提手里的干米粉答道:“看着没,咱就卖这个”。
“这也不挣钱啊?你没见刚才那店老板一个时辰估计都卖不出几斤”杨诚听到自家么么的话有些吃惊。
“啧”李凡斜眼看了下杨诚,万分不屑道:“等着,看小爷给你拿这破米粉做出一道惊天动地的美食”。
说完也不管目瞪口呆的众人,提着东西就进了厨房,杨诚倒好,早已习惯了自家么么的跳脱,第一次见的阿莱倒是惊了个够呛,探头探脑的往厨房张望了好一会才小声问杨白道:“小白?不,不用去看看李凡哥吗”?
“不用看,嫂么么就那样,走,咱俩还是上屋去看着二哥吧!”杨白对着阿莱总是不自觉地话多,平时不屑于解释的话都能跟阿莱说上半天。好在阿莱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劲。还任由杨白拉着自己的手就进了屋。
留下外面小实坐在自家大哥怀里有些奇怪的问:“大哥,阿莱哥哥啥时能成小实嫂么么啊”?
杨诚憋着笑,弹了弹小实脑袋答道:“看样是快了,等啥时你见着你三哥跟阿莱亲亲了,你就能叫嫂么么了”。
“哦!”小实郑重的点点头,认真把大哥的话记在了心里。
而在厨房忙活的李凡越来越是一脸兴奋,或许大家都能想到,李凡想出来的点子,就是后世开满了全国的过桥米线店,名人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过桥米线,这并不是一个笑话。
在一想到每个过桥米线店里大横幅一样的传说,李凡就禁不住的乐,这简直就是专为考生专门预备的吗,不管以后会不会出现陈世美那样的混蛋,但现在这帮赶考的考生有几个不是抱着金榜题名后孝顺父母,答谢妻子的想法来的呢。十年苦读,说起来简单,但一个有考生的家庭会为此付出多少恐怕只有他们本人知道了。而且,听摊老板提起状元,就很难让李凡不想到前世名震中国的“状元饼”,甭管是不是纯的,但凡在在考生考试之前要是碰上了,估计都能吃上一块,不为别的,就是为讨个吉利也要吃,谁管你纯不纯。但真正的状元饼怎么做,李凡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最主要的是名字,大不了换个豆馒头叫状元饼,肯定都会有人买。
越想越乐,最后在厨房里李凡都板不住的笑出了声,允许自己放声大笑的笑够了,泡着的米线条也开了,放了一些小清吃剩下的鸡汤把米线下到里面煮开锅,这里是没有前世品种那么繁多的增香剂的,想留住客,只能是料足实惠,所以,为了提鲜,李凡往里下了不少大虾和裙带菜,在从后院摘了把油菜下到里面,别的料家里还没有就不往里放了,等在一开锅就算是做好了。
又炒了大虾,这是刚才答应小实的,可不能食言,要不小崽子能折腾死你。
把面条分了5碗,又给杨清熬上鸡汤参粥,才招呼着阿莱,杨白拿着碗摆到桌上去。
阿莱端着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真是喷香,但是这里面又是菜又是面的,倒底是主食还是菜啊?心里想着,也没憋着往后一窜就跟李凡问了。
“当然是主食了,连着菜就着面一起吃,一会你们细尝尝,看看咱们就卖这东西怎么样”?李凡拍了下阿莱的小脑袋,这几天,自己是越来越喜欢这孩子了,人好,还知道感恩,处熟了又是很活泼的一个孩子,跟着杨白倒是配得很,今年小白16了,阿莱刚15,所以对于他俩的事,杨诚跟李凡虽说很看好,但也没提,一是大舅他们还没点头,也不能定亲,二是俩孩子还小,不着急。
作者有话要说:看文愉快,各位!!!!
、第五十一章
这顿中饭,一家人都是带着八分希望两分品鉴的状态来吃的,但一口下肚,家里人的心就都放到地上了,面条劲道,面汤鲜亮,里面吃几口还能吃着个大虾,面条吃腻了还能在嚼几口油菜,真是好吃的让人把汤都想喝下肚。
最后,连小实都吃了满满一大碗面条,不用说,李凡也知道,肯定是成了。一边杨诚拍了拍肚子问李凡道:“凡儿,咱就卖这一种面条吗”?
“恩,我还想在搭些小炒,最好还能卖状元饼,但我也不会烙饼子,还得在想想”。李凡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状元饼?”杨诚一惊:“吃完考状元吗?上哪里能弄到这饼子的配方啊”?
“真是傻大个!”李凡哈哈一笑:“谁说一定要状元饼的配方啊!只要拿一种这里没有的饼子,咱们给它冠上名不就得了”。
坐在一旁啃大虾的阿莱一听倒是眼前一亮 ,跟着李凡说道:“李凡哥,我会烙酥饼,是我舅娘教的,可好吃了,你说能不能当状元饼卖”?
“酥饼?啥样的?”李凡一听忙转身问阿莱。
站起来揉揉肚子,阿莱来了兴趣拽着李凡道:“走,李凡哥,现在咱就做去,可容易了,而且这是西北的饼子,咱这肯定没有”。
也没顾得收拾碗,俩人就又钻进了厨房,鼓弄了老半天,等成品出来了李凡才知道,原来就是老式的千层酥饼,里面就是最最普通的糖馅,但这也够让李凡兴奋的了,里面馅料一换,外面点个红点不就是翻版的“状元酥”吗!
哈哈乐着拍了两下阿莱的肩膀,饭馆还没开业就给他封了个“面点大厨”的名号。反观阿莱一听自己做的东西有用更是高兴的嘴都咧到南墙了,虽说李凡他们一家人好心收留了自己,但要是让自己一直白吃饱下去,早晚有一天,阿莱会禁不住愧疚离开的,但现在可好了,自己的手艺能给李凡哥帮上忙,在这里住着,平白无故的享受着他们的恩情,总算是能还一些了。
确定了目标,第二天,李凡一早起来就给几人分了工,杨诚去街上买瓷碗和小碟,在跟卖米线那老板谈谈生意,签个长期合同,(咳,李凡特别强调,一定要官府认证的),杨白和阿莱在家用石磨磨些花生酱,核桃酱之类的酥饼馅料,而李凡自己交代完就拿着钱袋出门了。
走在街上左走右走,李凡才找着目标,就是给人代写书信的识字先生,参照前世的模式,李凡也准备把过桥米线的传说,挂到自家墙上,不过,宣纸的肯定是不行了,两天就坏,所以只能请写字好看的先生写下来,在送到木匠那里让他照着笔画刻到竹子上,等做完了一串,弄成竹帘挂在墙上,既不坏还美观。
凑上前去看了一番,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字写的真是有一手。写字的先生叫韩秦,是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看着李凡不住的在自己摊子前面张望有些好笑的问道:“小哥,是想写字吗”?
“啊?”李凡哈哈一笑对着先生说道:“恩,我想请先生给我写一些个巴掌大的字,行吗”?
“巴掌大的?这……做什么用啊”?韩秦有些吃惊,这么大的字肯定是不能写家书了吧!
“额”挠了挠脑袋,李凡把自己的打算给说了出来。倒是韩秦一听笑道:“我朝的书生都会刻竹简,小哥要是觉得我写字还可以,这东西我倒是能帮你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