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李太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不知怎么的话题就转到金星身上了。
“小公子今年已有十三岁吧,也差不多是可以进入书学或是算学的年纪……”
金星抬起头,看到姚老头视线看向师傅,而看到师傅似乎有些隐怒。随即才想到唐绍以前给自己说过,唐朝是有国子监的,下面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但这六学可是直接与学生的资荫挂钩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开放,而律学、书学、算学则向八品一下子弟以及庶人开放。
刚刚姚老头的虽说是自己到了上学的年纪,但是隐含的意思也就是在提出自己没有身份,不应像教育太子那样请先生在宫中教授。
而看这老头的意思,明显不是提醒师傅对自己宠溺过度,算是直接的指责了!金星真替这老头捏把汗,以师傅跟自己的关系,不发火才怪!
所以金星立刻喝一口酒将黏黏的胶牙饧顺下去后,道:“去书学呀?我看我就不必去占书学一个名额了,以前唐先生有给我拿了《石经》三体、《说文》和《字林》练习,练字的话,不用去不是也行吗?书学和算学的名额一共才三十,想要出人头地的庶人们都挣破了头皮,我就不参合了!”
李隆基气火退了不少,以姚崇这样的人都听出金星的讽刺,了解小徒儿的他又怎么会不明白!他的徒弟也不是能够欺负的!
姚崇微微变了脸色,他是没想到李白会说出这种话的。
金星此刻更高兴了,继续道:“至于算学……嗯,我学过《周隋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还有《孙子算经》,《海岛算经》计算一个岛的高度,想法的确很好,后面也应用到《周隋算经》当中的勾股定理,我虽然无法做到第一个想出这个,但里面说明的倒也简单,理解不难。《九章算术》的话也不难,师傅,我觉得在县衙里都需要有这么一个精通《九章算术》的才行,计算田地的面积,谷物粮食的比例折兑,摊派赋税,都很实用,如果百姓们也都会就好了,其实并不难的,如果百姓都会算这个了,只是没有这种方面的思维而已,那即使是个贪官也做不到愚民了!《孙子算经》……”金星摸着下巴。“很是有趣的书,不过鸡兔同笼的问题也简单。其实我倒是觉得既是一县之主,那么这些也是应当学的,即使不精通,也要了解个大概,如果说担心需学太多的问题……天下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可遍地都是,他学不会不表示别人也学不会!就拿我说吧,这些都是小意思!”
李隆基扑哧笑出声来,又听到小徒儿三条腿蛤蟆和两条腿人的论调,当初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也有这番言辞,此刻顶的姚崇瞠目结舌,还哪需自己生气了!
姚崇本就是良臣有用之人,李隆基也是一向敬重的,但是如果小瞧了自己的徒弟,他可不介意让对方受受气!
姚崇张张嘴,但话没有说出来。想说他是黄口小儿信口胡说?皇帝就在旁边坐着!难道又能考对方不成,他学的也只是皮毛呀,最多懂点《九章算术》的内容,自己看不懂的《海岛算经》他都说懂,自己又能考出个什么来!
只能说他小瞧李白,本以为是个不学无术不懂事的小孩子……但他的确是带了偏见的,想到骊山讲武时都能镇定自若,以前怎么就觉得这个孩子无用!
“小公子果然聪明过人……那小公子去太学如何?”
李隆基和金星都知道这位已经退让了。
姚崇那边继续说:“正逢元宵佳节,小公子不妨以此称赞一番如何?”
金星立马明白这老头今天就是跟自己找茬的。
李隆基倒是放心了,他觉得小徒儿做诗是绝对没问题的,所以那姿势几乎是要拿把扇子摇晃看姚崇吃瘪了!
姚崇当然时刻注意着皇帝的脸色,所以皇帝这么一放心,他就当成小公子很会作诗了,所以接下来就将小公子说到太学去读书就好,如此一来皇帝陛下也不会再有更多影响规矩的旨意。
他们都放心了,打算给他安排出路了,但金星不满呀!他这几年虽学的也不错,但从没将心思过多花在诗词上呀,因为他有超级作弊器,所以还自己去作诗干嘛!
李白的诗,虽然有带明月的,但没有颂元宵节的呀!别人倒是有不少了,但是又不能总剽窃别人的呀!
难道要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要,这里虽然有三个人,但他可不要跟这个老头成影!还是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算了,那不是说节日的!
随后,被逼的,金星突然想到了。
回头看看月亮,轻声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后还伴随着叹气。
老头没声了,师傅突然走到他身边,将人搂在怀中——
小学就会背的静夜思,他真对不起欢快的元宵佳节!
要知道此刻师傅是怎么想的,金星就更加羞愧地想要钻进老鼠洞了!
李隆基忍不住一阵内疚,毕竟是十二三的少年,怎会不想家,不想家人,何况是上元节……“床前明月光”吗?显然不是此刻所见情景,李隆基当然会想到没有陪伴在他身边的时候,小徒儿是怎样在寝殿里孤独的情景,地上之霜又是怎样萧肃的心情……平时看起来很高兴的小徒儿从没有在他面前表现出孤独想家,是一个人偷偷的吗?对着明月思念故乡,他是不是不该让小徒儿背井离乡,离开父母身边……
此刻外面的喧嚣,却只让李隆基觉得更加的孤寂与不舍。
氛围这么一下子冷下来可让金星大大的意外……因此更加的心虚,抬头看师傅的表情,才意识到“思故乡”是不是说的太严重了一些,自己此刻可真是背井离乡呀!
因此这逛花灯到了最后居然是沉闷的气氛往回走,在人稀少看到灯火辉煌的丹凤门时,金星犹豫了半天终于开口了。“师傅……”
“小白想父母了吧?”
“还行,师傅,那个,我那首诗只是随便说说的,故意在那老头面前装可怜,谁让他瞧不起我来着!师傅不用往心里去!我很喜欢跟师傅在一起,呃,跟在师傅身边让我觉得有存在感……”
“存在感?”李隆基的注意力被转移开来,心情也好了不少。虽听小徒儿的口气是真的没怎么想家,但他还是记在心里了。
金星说的存在感不乏是一种雏鸟情节,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见到的人,那第一眼英武的剑客形象可是深深扎根在他心中,既有崇拜向往,又有亲切依赖之感,所以总让他觉得只有在师傅身边,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这里才不是一场梦而已。
金星抱着李隆基的手臂没有回答而陷入深思,而李隆基则对“存在感”一词只能开始自我理解。存在之感?是说,是在说明是为自己而生,而存在的吗?
某皇帝的想法不得不说太自大了一点,但人总会以自己为中心,何况这位被尊为天子的人,这么想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了!
因此,这个词在李隆基耳中,简直就相当于表白了!

第七十一回 安家落户

过了十五后两天,杨钊跟另外两人便出发去了邢州,跟李殷一起送他出长安的时候,明显看到这小子忐忑之色却强作镇定,对比之下倒是让金星称赞起自己兄长李殷来。
青莲也传来信息,老爹李客将会在二月初抵达,金星一思量,这不正是要在自己生日之前来嘛!因此格外想起爹娘爸妈来。
本以为节日都过去了,却没想到正月最后一天还有个晦节。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而正月的晦日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唐代,也可以说古代都是很重视的。
晦节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送穷”,意思就是送走“穷神”,蕴含着人们希冀能够摆脱穷困生活的愿望。“穷神”相传是黄帝后裔颛帝的一个儿子,人称“穷子”,穷子死在正月晦日,祭祀他逐渐相承成俗。
晦节的时候就是扔掉陈旧衣物,喝肉粥,用柳条青草编缚而成的车船,在车船上装上穷神路上食用的“干粮点心”,拜祭一番之后将车船整个烧掉。
金星见此真是相当无语,即使亲眼见过老天爷他儿子,金星也觉得太迷信。
过完正月,金星有了松口气的感觉,师傅再也不用整天忙着祭祀宴会的事了,而如果他知道后来二月初一被定为中和节的话,会更加庆幸加节日的圣旨不是自家师傅颁布的。
不过正月里师傅其实也有事情忙的,关中地区自从去年秋天开始就不下雨,正月的时候不得不派人去赈给,而且因为这个还到宗庙里去祈祷祭祀一番。后来又有姚老头上疏僧尼太多伪滥之事,等金星从师傅那里听说的时候,还俗的人已经有两万多人,这让金星感慨一番不事生产的人太多,又不是少林寺峨眉山的和尚尼姑,还是都还俗的好!
正月里最为严重的事就是奚和契丹不安分的事了。契丹这名字金星当然是熟悉的了——丐帮帮主萧峰嘛——而奚却是第一次听说。奚与契丹都是鲜卑族,宇文部的分支,不知道脑袋抽了还是什么,反正不消停地一起犯边,李隆基不得不派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薛讷去讨伐。
虽说那边开战,但金星觉得长安一点征兆都没有,大街上照样热闹,流动人口仍很大,客栈酒楼酒肆仍财源滚滚。
元宵节那天一首《静夜思》让李隆基又搬回了绫绮殿住,这事让杨钊知道后十分恼怒,但冲着金星发火时又像是打在棉花上,因为金星正费事地用胶牙饧磨牙,没空理他。后宫里面的事其实当然也瞒不过外面那些朝臣们,宫里面的太监们小费收的特顺畅,所以姚崇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不由得老人家捶胸顿足一番——都是他惹的事!
不过金星大可放心,因为就这么几天,他师傅的“播种”已是非常成功的,到了十一月的时候,宫里面又多出来三个小皇子!
但这个时候当然是不知道的,最近金星关心的只是在长安买房子的事情。
迟到了一个多月的白瑶月光终于出现了,年前来的诺言果然没有实现,看到白瑶出现瞪视月光的模样,金星就知道是这位“幼稚”的老男人故意的——但月光却理直气壮地说本来早早赶过来是担心他一个人过年寂寞,但知道了李殷到了长安,所以他们也就不急了。
这位门主当然又被他徒弟修理了一番,几天不准进房!
这二位来的时候是直接进入皇宫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李隆基虽极为不满,却也没表露什么,只是不准此二人住在宫中。有月光在,当然也不用像李殷一样住在客栈当中,而即使月光不愿意,李殷还是在白瑶说服下带着李殷身边一起过来的以及刚被老爹派来的五名管事八名护卫住进了圣门“办事处”。
但买处自家的宅邸是势在必行的了,白瑶来了更好,有他在,圣门也能帮忙快点找一处代售的足够大的地方,然后金星就意识到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原来买房子也有如此多的说法!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家宅,“宅者,人之本,人者,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威”,这些金星是理解的,然而还有许多不知道的。先不说风水问题,只说需要忌讳和提倡的五虚和五实。一虚宅大人少,二虚宅门大内小,三虚墙院不完,四虚井灶不全,五虚宅地多屋少。此五虚是避忌的,其实金星觉得这五虚倒不是迷信,也是有些道理的,宅子大了人却少显得空荡,当然他们李家是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的,所以尽可能地买大宅就行。墙院如果不完整容易遭贼,井灶不全那吃食就出现问题,这绝对是个大问题。
另外的五实就是提倡的了,一实宅小人多,二实宅大门小,三实院墙完全,四实宅小六畜多,五实宅水沟东南流。五实跟五虚是对应的,只是水沟东南流的问题金星不是很明白,不过猜测可能是跟亚热带季风有关,不能让臭水沟的味道传入房屋里嘛!
总的来说这是百姓的标准,明显是提倡节俭的。
再说风水,据说还有《宅经》这种专门的书,此外《地形志》,《宅吉凶论》,《相宅图》等等什么都有,更不要说什么《黄帝宅经》、《孔子宅经》、《淮南王子宅经》、《九宫宅经》、《六十四卦宅经》、《刘晋平宅经》等等,为什么叫“黄帝空子淮南王子的宅经啊,因为他们有名!想不到这个时候就会利用名人效用!
还有金星也会为之挑眉的《李淳风宅经》了,李淳风呀,这个人名可是距离现在不远唐太宗年代的——金星总会忽略他自己是李白,而他师傅是唐玄宗李隆基!
当然这些个事情都可以雇专门的人帮忙看,而且他们打算的是买现成的宅子,所以还是比较省事的。白瑶来了三天之后金星就被拉去看房子,有专门人士带领,转了一遍之后就敲定了,房子在长安的南边,跟青莲的李府差不多大。就是脏了点,这是一位外地升迁的官员十多年前建造起来是以为能长住京城的,但仅是住了几年又举家离开了,此后这里就只留下老奴看守代售中。
两名管事买了二十个丫鬟和小厮,以及两名带着副手的大厨,收拾了新宅邸,第三天就搬了进去,金星虽预留了房间,但只是偶尔出来住一次,这个偶尔是极偶尔,即使每天他都一大早跑回来跟白瑶练武,师傅也丝毫不心疼,而且还说宫里面吃的更好一些,弄给他补身体!
并没有对宅邸动过一草一木就这么住下来,不过倒是有不少家具是需要买的。席、床、榻、几、案样样都需要配置,管事护卫们两人一间,其他下人们三到到五个人一间,其实仍空出许多房间,金星本觉得这么多房间可以每人一间,以后人多了再挤一挤,但他的说法说出来一秒就立刻被众人否决,这让金星检讨自己哪出了问题……主人的房间,即使没来住也是要空出来的呀!剥削的地主阶级呀!
买家具的时候金星可是时刻跟着的,因为他知道这东西可是有贵有便宜,那什么细腰圆凳还是算了吧,他们最近花了不少钱,能省就省——他实在被宫里面花钱如流水给刺激到的!
家具方面,其实金星挺喜欢屏风,这种东西还是主要存在于贵族之家,当然皇宫里面的那可是一个比一个漂亮,画面屏风最为盛行,山山水水,人物鸟兽什么都有,上次难得逛青楼还看到画着春X图的,当时金星都没好意思看!另外,屏风画面旁边一般还都带着吟咏的词句。屏风的样式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