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很快冷静下来,整理好衣服和发髻后,快步走了出去,吩咐将朝中那些重臣传进宫来,她有要事商量!——



接下来的rì子,前方的战报像雪片一样传回到长安来,在平壤城被我攻占后,有更多高丽城池被我大军攻占,或者守将向我大军投降。高丽境内的南馀、大行、乌骨、辱夷等重要城池相继落入我大唐军队之手,残存的高丽军队抵抗力在急骤下降,高丽人大势已去。



此时辽东的战事还没结束,许多地方战争还在继续,甚至攻守很激烈,我大军控制的地方占高丽国土三分之一都不到,城池也没过半,战事还将继续进行!而一些投诚的高丽力量,也要严加防备他们,特别是泉男生、泉献诚父子,他们手上的兵马在作战时候虽然有损失,但总人数还不少,有数万之众,是一支完全不能忽视的力量,必须要对他们加以防范,加强控制,让他们不敢有异心,又不得不为大唐卖命。免得我大军得胜之际,却被他们背后插了一刀,惹出千古憾事来。



辽东道的大军除一部继续留在辽东,即后来时候中国东北的地方继续与顽抗的高丽人作战外,大部军队都在大总管李勣的带领下,快速越过鸭绿水、萨水,往平壤方向进发!泉男生、泉献诚父子所领的人马,也跟着李勣往平壤而去。泉男生和泉献诚父子都是随李勣的帅帐一道行动的。这是李勣所作对他们的防范措施,这两个主要人物控制在身边,这些投诚的高丽人,兴不起风浪的!



作为整支大军的总指挥,李勣一定要到平壤去,虽然平壤被攻占了,他麾下的主要将领还是要到那里集合,接受高藏的投降,这是一位主帅应该得到的荣誉。抵达平壤后,再按朝廷新的旨意行事。



但出乎大多人意外的事发生了,也就在李勣率大军往平壤城方向进发之时,朝廷发布了一份特别的诏令:除高丽国,在辽东地设安东大都护府,安东大都护府下设三个大都督府,分别为熊津大都督府、安东大都督府及鸡林州大都督府。安东大都护府治所暂设在平壤,安东大都督府治所在辽州,熊津大都督府治所在熊津,鸡林州大都督府在鸡林州,即原来新罗的国都金城!



在这份诏令下达之际,朝廷命令留守熊津的一万余唐军及新近征召的、以原百济人为主组成的一支新军约三万人,由扶余隆率领,快速开赴鸡林州,准备接管原新罗的国都。



而在诏令发布的同时,几路大军的大总管都收到朝廷的密旨,准备逼迫新罗人,自愿除国内附!



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第一百十七章准备结婚



“启禀陛下,娘娘,臣觉得如此做,大为不妥!朝廷不能在这个时候宣布除新罗国,设立鸡林州,那样会让人觉得我大唐背信弃义,趁火打劫,会失信于天下人的!”



大明宫,宣政殿,朝会正在进行,右相刘祥道越众而出,反对朝廷下令除新罗国,设立鸡林州都督府的决议。在他当众站出来反对后,有许多大臣也跟着出来,支持他的决定。



不过支持朝廷此决定的大臣更多。原本这决定就是李治、武则天在和一众朝中重臣商议后做出的决定,商议时候支持武则天做出此决定的人,都在朝会中站出来批驳刘祥道。其中最慷慨陈词的就是司戎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姜恪,这位任兵部尚书的人,甚至与刘祥道当众辩驳起来。



“陛下,娘娘臣觉得,高丽战事结束后,不能放任新罗一国坐大,应趁我大军取得空前的胜迹,士气正盛时候,一举将新罗的事也解决了,以免留下后患,”姜恪在陈情后,转身刘祥道,但语气依然是向皇帝和皇后陈情的味道:“前些年,新罗王对我大唐朝廷的号令就阳奉yīn违,此次跟随我大军作战,也时常不听号令,在攻打平壤时候,更是为了抢功,还与我大唐军队出现争执,差点起了内哄,这还是我数万大军还在辽东的情况下发生的,要是我大唐退出了辽东,没有威胁存在,新罗人还会听服于我们吗?不可能!这一点前方的将领最清楚!说不定他们会趁战后辽东混乱,趁机占领更多的地盘,向朝廷提更多的要求,到时势大不可控,那就不是以简单方法能解决的事了!如今新罗人军队倾巢出动,金城空虚。正是逼迫其除国内附的好机会,相信身处平壤的金法敏不会不听服的!”



姜恪一副傲然的样子,他是此议最强烈的支持者,甚至比初始提议者陈易还要坚决,他在武则天面前陈情时候,完全是一副黑社会老大的无赖横样,表示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一举将新罗事解决掉,将辽东全境纳于我大唐实际的治下,免得辽东再起兵事,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不讲信义。



那里已经有百多万汉家儿郎葬身了。此次出征,同样有数不清的大唐将士命丧他乡,不能再让伤心事继续上演!金法敏在我大唐军队的威压下,不可能不听服的,要是其“自动”上表请附。那没有任何人会说大唐背信弃义,失信于天下的!



即使新罗人不愿意自请内附。我大唐逼迫其除国内附。也没什么不可以的,高丽都是我大唐以武力将其平灭的,不听话的新罗人,即使用兵事解决他们的问题,也没什么不可以,何谈不讲信义呢?



辽东原本就是中国人的地盘。汉时四郡包括现在整个辽东半岛,我们现在重新将辽东纳入中国的实际治下,变成大唐的领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合情合理的!



姜恪的威望很高,他站出来发言后,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支持,而刘祥道并没继续陈情,独自站在班列中思索了!确实姜恪所讲的都是很有道理的,前隋时候,炀帝就大举兵事,力图恢复汉时四郡,太宗皇帝时候,也大举兵事讨伐高丽,准备恢复四郡!前些年百济被平了,现在高丽也被灭了,虽然说灭这两国都有不同的理由,但理由都是人找的,最终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还不是为了将那块富饶的地方纳入汉人的治下,成为中国的领土,新罗人yīn奉阳违,拿他们开刀也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刘祥道沉默后,反对的人差不多也都偃息旗鼓,没几人站出来陈述反对的理由了!



见此情况,难得来坐一次朝的李治缓了神sè,帘后听朝的武则天也松了口气!



今天出现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都是朝议后,朝臣们争论结束后,才颁布决议的,而这次朝廷并没朝议此事,就向天下颁布了,因此才有决议颁布后,朝臣们站出来反对的事发生!



不过今天差不多也算达成共识了,没多少人反对朝廷的这项决议了。诏令已下,大唐的军队已经开始新的行动,新罗人的命运没办法改变了,再过一些时候,整个辽东都将是汉人的地盘了!



看到此况的陈易也很高兴,很自然地站直身子,露出得意的神sè。今天他虽然也在朝常上列班站队,但因为位卑言轻,朝会时候也站在差不多朝臣队列的最末尾,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为了避免被人太注目,他懒得站出来陈词,还低着头矮着身子,反正武则天的眼睛也找不到他。



朝会结束后,他也趁机快溜,免得又被武则天留下,要他帮她做那些特殊的服务!



离大婚之rì已经没多少时候了,他不想在大婚前,与其他女人发生点什么!即使要发生什么,也要在大婚以后,那样心里会少些对贺兰敏月的内疚!——



在这次朝议后,朝廷设马上宣布了安东大都护府各级主官的人员任命名单。



改任为平壤道行军总管的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因战功被提升为右威卫大将军,并领检校安东大都护、平壤道安抚大使职,总理战后安东大都护府的事务;以泉男生为特进、右卫大将军、检校安东副大都护兼辽东大都督、平壤道安抚大使,玄菟郡公。刘仁轨领熊津大都督。原新罗王金法敏被授以鸡林州大都督,并特进、左卫大将军,到长安述职面圣,鸡林州的事务交由其弟、右骁卫大将军金仁问负责。



自年轻时候一直在长安的金仁问深得李治和武则天信任,此次他在得皇帝和皇后面授机宜后,已经从长安出发,准备回金城,以鸡林州副大都督职,全面负责鸡林州事务。



没有人会怀疑这位在长安呆了几十年、一直作为大唐与新罗之间联络人使用、并在许多场合表现了对大唐忠心的原新罗王子的忠诚,而金仁问在出发前一再对李治和武则天保证,他一定会将鸡林州的新罗人安抚好,不会让皇帝和皇后失望的!



一些行军总管及高丽的降将分别被任命为都督、刺史等职,更多的降将被令到长安任职。



泉男生的儿子泉献诚被授以右武卫将军,进京任职。



泉男生战后将领军在辽东镇守,但被任命为右武卫将军的泉献诚却并没有被授以安东大都护府的职务,也就是说他是要到长安任职的。将他们父子分开,并让泉男生的许多手下去长安任职,这无异于对泉男生釜底抽薪,力量被瓦解了大半的泉男生肯定不敢乱动的!



这可以让人理解为朝廷对泉男生的特别重用,但李勣知道这是拆解其力量的高明手段。高藏被俘,泉男建、泉男产不知去向,反抗我大唐的力量已经差不多烟消云散,结不成一块了,残余的力量中泉男生所主导的是最大的,把他的力量瓦解了,再把残余的力量各个击破,那辽东就会慢慢安宁了。



泉男生当然知道其中的要害,马上上表陈情,表示要在战后和其他人一道,进京面圣!



作为整个大军总司令的李勣随便想想就猜的出来这计策是什么人想出来的,他也知道在战事慢慢平息后,朝廷还会有更多的命令传来,许多人会被留在安东,但一些不适合留在安东的人会被召至长安为官,特别是新罗的那些人,朝廷肯定会有特别的安排,他坐等朝廷接下来的命令就是了。



朝廷的密令接连而来,李勣也马上执行,并将许多事交由新任命的检校安东大都护薛仁贵负责!



朝廷颁布设立安东大都护府的诏令收到了让人意外的结果,许多原本还在摇摆的高丽守将,在闻听此事后,马上派人来和我大军接洽,准备归降!



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大军连取数十座城,包括南苏、木底、苍岩等大的城池;再加上连同诏令在安东大地上传播的是平壤被攻破,高丽王高藏被俘的消息,这让更多的高丽守将失去了坚守的信心,我大军过处,几乎没有什么顽强的抵抗遇到,原高丽所属之地的北面,即后世时候中国的东北一带,已经大部在我大军的掌控之下,暂时还未被我大军完全控制的地方只剩从鸭绿水至萨水之间的那块地方,及浿水东南方向,而我辽东道、平壤道、浿水道大军已经分别从北及南两个方向往这块地方进军。



薛仁贵领军急袭平壤的时候,是快速的突进,并没有恋战,为了避免麻烦还特意避开高丽军队把守的城镇,也就是说部将士突进到平壤的途中,基本没和高丽人发生过战斗,鸭绿水、萨水两条大河间及浿水东南方向高丽城池内的守军也基本完好无损,这一片土地的高丽人肯定要解决的,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不让反抗的高丽人有苟延残存的机会。



战火继续在辽东半岛上燃烧,不过许多计策的始作俑者陈易,却将注意力从关注这场战事上收了回来,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好好结婚了。大婚rì期将至,他要好好去准备结婚了!



第一百十八章哥结婚了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这是周礼中关于婚礼的规定,唐朝时候的婚礼制度也严格安排周礼而行。除了这五项程度外,还有一最重要的步骤,那就是亲迎,也就是将新娘子迎进家门。“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说媒人前往女方家说媒。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问名,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姓氏、出生年月rì时等,报于男家,用于宗庙占卜婚姻吉凶,所谓的合八字也就是根据双方出生年、月、rì、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



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纳徵即男家往女家送聘礼。



请期,选rì子,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rì期。



许多礼仪并不需要陈易亲自去做,他要全程参预的,主要是亲迎,就是成亲rì期到了,前往韩国夫人府,将自己的老婆贺兰敏月迎回家就可。



所有礼节中,有一道程序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要执雁,无论去女方家做什么。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使者都要拿大雁去,这是必不可少的礼节程序!



为什么要执雁呢?雁为候鸟,秋南飞而chūn北归,来去有定时,从无失信,以此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且雁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终到孤老;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yīn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yīn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陈易对这些不懂。幸好身边的那些人懂,他只是按照边上的人提醒做事就行了!作为媒人的是阎立本,原本陈易还在为请什么媒人而发愁,这家伙自告奋勇地来请命了,让陈易很是惊喜。不过想想也只有阎立本合适,身份地位都高。又与双方熟,除了阎大师,再没有其他合适的人了!



傧相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陈易在为傧相人选发愁时候。王勃那家伙也跑过来自请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