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了。这些人员级别是不可能高的,与陈易这样的朝廷三品大员根本不能比,他也不可能直接去管理及训练这些人员。这个不对外公开的机构除了陈易这个最高主官外,也临时拼凑了一些其他的官员,这些人都是军中的各级军官,他们才是直接管理、训练的官员。



有几名人员对陈易主要负责,一个名叫张虔勖的中郎将,还有一个叫杜孝升的中郎将,另外还有一我叫刘敬同的中郎将。这三个中郎将是他的主要助手,三名中郎将之下还有六名郎将,再就是几百名以各种方式招募过来划过来的初级情报人员,这些人将在三名中郎将和六名郎将,还有一些专业级的“教官”教授下,学习情报刺探、侦查与反侦查等专业技能,争取培养出一系列合格的间谍出来。



陈易虽然不是专业级的人员,但一些理念上的要求还是可以提的,后世时候007的系列的电影看的多,一些手段还是可以参考的,特种作战的影视作品也看的不少,一些技巧也是可以拿来用的。他也在和张虔勖、杜孝升、刘敬同等人的几番商讨后,制定了一系列训练的规程。



准间谍们的训练已经开展了三个月,训练的情况陈易并不直接参加,他只听取张虔勖等的人汇报,不过所有的训练工作他都有数,因为那些待训练的人员里面有一些是他指配进去的人,目的就是监督并掌控这个新成立机构的所有情况。



陈易也知道,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将张虔勖、杜孝升、刘敬同等人调教好,让他们唯他令是从。这些人掌握好了,那整个机构就控制住了。无论正式成立后机构会被命名为什么,陈易觉得只要他做的好了。这个神秘的机构都会在他的掌控之下,即使有一天他离职了,也对其有影响力的。



人员训练开始了几个月,陈易也想检验一下训练成果。而这个时候,一件刚好发生的事让他有了一试手下这些人员能力的想法。



倭国遣唐使抵达了长安。一向对小日本有非常大仇恨的陈易,马上想到了派手下儿郎去监视遣唐使团,将所有人都监控起来,并给他们使一些绊子,让倭国使团这次遣使来空手而归,不让他们得到任何他们所需要的。



倭人派使团到大唐来的目的。陈易这个穿越人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明白,他们当然是想学习大唐先进的东西。因为后世时候对日本人的仇恨,陈易不想让倭人得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甚至还想鼓动武则天,让朝廷组织大军讨伐一下倭国。狠狠地揍他们一下,以报后世之仇。甚至将他们灭国了。



小日本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倭人从大唐学去了太多的东西。这是让他们慢慢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倭人遣唐使团的到来,让沉迷于温柔乡中的陈易清醒过来,觉得他这只小蝴蝶应该再表现一下,将倭国遣唐使团的命运终结掉,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倭人的历史也终结掉,就当为后世的中国人做一件好事吧。



自贞观四年时候倭人第一次派遣唐使来大唐至现在,已经是遣唐使团的第六次来华了。这些年倭人来唐的频率还不低,上一次即第五次来大唐时候间为麟德二年十二月。回倭国时间为乾封二年十一月,当时的大使守大石,副使是坂合部石积。



这次遣唐使的意义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



龙朔三年,苏定方率军征讨百济的时候,与倭人在熊津江的白江口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此役兵力占优势的倭军与百济联军惨败,最终没能力再在辽东立足,全部撤回了军队,并且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在靠近百济与新罗方向构筑了数道防线。此战成就了刘仁轨的名望,但相对于其他方向的战役,此战的对手是从来没入大唐将领眼的倭人,其重要程度及辉煌程度完全不能与对高丽、突厥、吐蕃相比,大唐的史料上对此也没太多记载,不过却让倭人吓破了胆。



因为大唐对倭国没有领土的渴望,唐军并没向倭国进军,次年大唐的使者郭务悰、刘德高出使倭国,向倭人宣示了大唐皇帝的旨意。第五次遣唐是为了送刘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倭人遣唐使大使为河内鲸,据陈易及其他一些人的猜测,与第一次遣唐使一样,倭人的第六次遣唐使也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造成的唐倭关系裂痕而派出的,虽然他们是打着贺“贺平高丽及青海的目的而来”。



有一点陈易不知道的是,这些年倭国政局并不稳定,从前些年的齐明女皇病逝到中大兄皇子即位,倭国内动荡程度不低,可以说这几年倭人是‘群龙无首’,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称制’的方式处理朝政后,局势才慢慢稳定下来。这些年倭国内局势不稳,倭人最怕大唐趁此出兵灭了他们,因此就频繁派出使团来大唐,期望他们的低姿态及讨好,还有示弱能让大唐放弃对他们的关注。



大唐这些年的军事力量表现的太让人害怕了,倭人如何不害怕?他们知道凭倭国的力量,是完全不能与大唐相抗衡的。倭人的第五、六次遣唐使团都负有这种使命。河内鲸除了负有修好与大唐的关系外,还负有向大唐讨教更多先进技术的使命,这次使团来的总人数有六百多人,各方面的人才都有。



虽然与其他大唐朝臣一样陈易并不知道倭国内情况的变化,但他因为后世的仇恨,就是想在长安狠狠地教训一下倭人。



第二百六十四章要教训一下倭人



ps:感谢秋水※人家、天魁葬魂皇书友的月票!



要教训倭人,并且不失去大唐的体面,让诸蕃寒心,陈易必须慎之又慎。



这件事他不能事先将目的完全禀告武则天,许多手段只能私下而为。在做事的同时,不断向武则天灌输倭国的可恶,他们的狼子野心,将他们在百济一带所做事的恶果成倍地放大,最终让武则天及大唐朝臣们对倭人起厌,并将他们视为威胁。断绝倭人遣唐使的到来,不让他们学习大唐的先进技术,各种制度是第一步要做的,陈易觉得这一点他必须做到。当然这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对于倭国,他的最终愿望就是占领其地,让倭地成为大唐的领土,让这个低贱、野蛮的民族从地球上消失,不让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祸害别人,就把后世的仇恨放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来报吧!



如今大唐的国力是倭人根本不能相比的,唐朝时候,汉人的血性尤在,就让当有血性尤在的时候,狠狠地虐一把倭人吧。不过陈易也知道,如今大唐朝廷上对倭人都是轻视的态度,没有人把他们当一回事,更没有人把他们当作威胁,倭人的地位远不如突厥人、高丽人、百济人、吐蕃人。白江村的战役胜的很辉煌,但这一战的辉煌都没让刘仁轨感觉特别的骄傲,刘仁轨在此战中所立的战功也没让其他将领眼红,在所有大唐将领当中,都把击败突厥、吐蕃、高丽人作为他们的荣耀,倭人,他们还不配成为大唐的对手,没有人将他们当作获取军功的对手来看待。



而现在倭人抱着学习的态度,把大唐当作天朝上国看待。时不时派遣唐使来朝贡一次,趁朝贡时候偷学各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技术、制度,从大唐皇帝直到各级官吏,都把倭人这种行为看作对大唐的尊敬,当作臣服,当作收获荣耀,因此无私地将先进的技术、制度传授给他们,并为此沾沾自喜,就如对待其他外藩一样,抱着施恩的态度惠泽他们。甚至派出工匠等技术人员援倭,以助他们发展国力。这是万万要不得的,陈易必须阻止这种行为,并且要想尽办法,挑起事端。让大唐君臣、百姓对倭人厌恶,直到引起纷争。甚至发生战争。



陈易相信。如果大唐与倭国发生战争,凭借大唐现在的军力,倭人是无论如何不能抵挡的,收拾倭人,比收拾突厥人、高丽、百济人应该轻松很多,只要能将兵员送到那几个岛上就行了。装备了火器的大唐军队,又有数不清的名将存在,放眼如今的天下,没有任何势力能匹敌。倭人更无法相比。



这两年,大唐对外并无大规模的战争,放眼周边,没有什么势力敢挑战大唐的权威,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当然就是没战乱,百姓不会受苦,军中将士不会成批地失去性命,军费开支可以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好方面就是,没有战争的洗礼,不经过实战的锻炼,军队的战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没有强大的外敌挑战大唐的权威,军队就没有大规模战事的磨练,战力会跟着下降。那就拿倭国开开刀吧,顺便可以再做一些事,趁机提高大唐水师的战力,甚至让水师成为可以远洋作战的海军。



要让对倭人抱有怀柔态度的武则天,还有大唐朝廷上那些文臣武将对倭人产生恶感,及至厌恶的要拿他们开刀,这其中要做的“坏事”太多了,陈易觉得他任重而道远,要知道现在的倭国遣唐使团来大唐后还真是一副谦恭的神态,没人会对他们产生恶感。这种时候,要毁了倭国使团的声誉,让世人都认为他们可恶,及至有深仇大恨起来,最终兵戈相见,有点难以上青天。



不过陈易却兴致满怀,他相信他能创造奇迹的。他也相信,河内鲸会成为一个让大唐和倭国都记住的人,正是这个率团来访的倭人,引起了大唐与倭国之间的仇恨,他会因此被历史记上浓重的一笔。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陈易早已经在行动了!



在倭国遣唐使团抵达长安前,打探到消息的陈易就向武则天请命,让他再去接待倭国使团,并执行特殊任务。在提议设置专门的情报机构时,陈易曾向武则天提议,要监视居于鸿胪寺驿馆,也称四方馆的所有外藩使者的动向,防止他们做坏事,打探不该打探的事,窃取不能让他们知道的东西,武则天当时没什么犹豫就答应了,并让陈易布置这事。



只是此后一段时间,陈易布置的人并没从中搜集到什么非常有用的东西,主要是现在大唐对外并无战争,这些诸藩的使节没太多事要打探的,他们的动静也不是很大,根本不需要严密监视。



但倭国的遣唐使团规模实在太大了,有六七百人之多,如此庞大的使团,没有人会将他们不当一回事的,武则天也是如此,陈易一提派人监视倭国使团来长安后的动静,武则天几乎没什么考虑就答应了。只是她也吩咐陈易,不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来,失了大唐上国的脸面。



陈易自然一一答应,并趁机向武则天说起了大唐军队征服百济时候,倭人的可恶行为,揭露倭人想图谋辽东的狼子野心,向武则天陈述了倭人派使团来大唐的最终目的,表示不应该再向他们传授技术和各种制度,并派遣工匠等行为。



对于陈易连续的一系列建议,武则天并没马上表态,只是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回答陈易说,她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在武则天面前讨了令,并得其特许可以秘密行动的授权后,陈易马上布置了下去,令张虔勖、杜孝升、刘敬同及其他几位郎将,马上指派人手,乔装成鸿胪寺的各级官吏及四方馆内的服侍人员,当然还有一大批人化装成游荡的附近的闲民,还有那些叫卖摆摊的商者等各种闲杂人员,准备严密监视即将抵达的倭国使团,将他们大部分的人行踪都掌握住。



这次陈易几乎将所有训练的间谍人们都派上场了,要监视庞大的倭国使团所有成员,没有几百人是完不成任务的。第一批开始训练的间谍人员有三百余名,以三百余人监视六百多人,虽然说人数比例上差了一些,但已经可以完全满足了,毕竟倭国使团成员不可能一窝蜂到处乱窜的。



高丽被平后,原高丽户近十万,计五十万人口被安置到内地,主要在河南、河北道境内,长安、洛阳附近也安置了一些,陈易手下的一些人也化装成高丽人,还有百济、新罗人的样子,出现在四方馆的周围,这些人平时不被人注意,但他们可是监视四方馆动静的最好人物类别之一。反正就是这样,出现在鸿胪寺四方馆附近的闲杂人员,很可能就是陈易手下负的特殊使命的“间谍”人员。



倭国使团抵达长安当日,陈易并没去迎接,因为对于小日本人他没有任何的好感,何况几年前唐军与倭国还有一场大战及几场小战过呢。再且他的身份远比倭国使团正使河内鲸高,倭国在大唐君臣中的地位也使得倭国的使团不配大唐派出高级别的大臣去迎接。陈易现在的官轶是从三品,兼任多个重要职务,除非有与大唐国力相等的使团来访,或者一些有特别身份的人物,或者他自己自愿去的,不然无须他去迎接的。



迎接倭国使团的任务交给了鸿胪寺的少卿去负责,从四品的少卿去迎接也是给足了倭国使团面子。



河内鲸率倭国使团抵达长安后,第一时间向接待的鸿胪寺王姓少卿递交了照会,想尽快见到主政的皇后武则天,但被拒绝了,那名王姓的少卿以这段时间皇后娘娘忙于事务,有太多的朝事要处理为由,让河内鲸在四方馆里等待,等待皇后娘娘什么时候有空的召见。



这一点河内鲸并没感觉什么,这是很正常的事件。反正使团来长安,一呆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以后有的是机会见到大唐的最高统治阶层,包括病中的皇帝、实际执掌大权的皇后娘娘,还有太子,大唐的所有朝臣他应该能见到。河内鲸觉得他应该马上去拜会一些人,那些在朝堂上很有影响力的人。还有,这次总负责接待倭国使团来长安事务的陈易也要首先去拜访一下的。



在出使大唐之前,及来大唐的途中,河内鲸可是细细研究过现在大唐朝堂上的情况,虽然因为情报的关系,不可能完全清楚大唐朝堂上的情况,但那些重要的事儿却能打探一二,对陈易这个这些年名声雀起的人物也是有所闻,但没太多关注。不过在抵达长安后,听迎接的鸿胪少卿讲,陈易是负责他们在长安一切事务的官员,他马上感觉到这个人物的重要性了,对于他们倭国使团的重要性,在打探了一番陈易的相关情况后,马上准备去拜访。



但出乎意料的是,河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