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武则天轻轻应了声,眉头有点皱起来了。



“娘娘,他们此行果然是负着刺探我大唐最新技术,及武器制造手段的使命而来,倭人自觉落后我大唐太多,想通过学习这些技术,迎头赶上,再与我大唐一争雌雄!”见武则天的眉头皱紧了,陈易趁势愤愤地说道:“娘娘,不应该再让倭人学习我大唐的任何技术,也不能再接受他们的遣唐使团,我大唐支持倭人的工匠还有技术等要全部撤回,我们不能养虎为患,吐蕃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相对于吐蕃人,倭人更是jiān诈狡猾,他们是不会满足的白眼狼。对付他们的最好手段就是兵锋,只有武力的威慑才会让他们真正屈服!”



“真是如此。看来倭人真的想继续图谋辽东,不甘心辽东之地落入我大唐之手啊!”武则天感慨了句,从坐榻上起身,走了两步后,在陈易面前站定,很严肃地问道:“子应,你是不是真的这么认为,对付倭人一定要用武力手段?”



“是的。娘娘!”陈易毫不犹豫地点头,“倭人习xìng就是这样,他们只佩服强者,只有将他们彻底打败了,他们才会臣服于你。我大唐水师在白江村击败倭国水师后,他们表现的比以往更恭敬了,并时不时派员来学习先进之技。这就是他们对待强者的态度,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超过我大唐,并在以后的某一天,以武力击败我大唐为最终目的,这些倭人细作供词足以证明这一点!”



武则天沉默不语,只是脸sè越来越难看。



打铁要趁热。陈易非常知道这个理,当下凑近武则天身边,继续说道:“娘娘,我大唐万不能容许倭王以‘天皇’之居,要是我大唐同意或者默许了他们的行为。那置我大唐皇帝和皇后于何地?臣服于我大唐的那些藩属国定会起离心之意,因此即使动用武力。也要阻止倭人如此做!”



武则天依然沉默不语,不过紧急的眉头已经稍稍舒缓了。



知道自己的话进一步打动了武则天,陈易越加的兴奋,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直盯着武则天,声音轻轻但很坚定地说道:“娘娘,依臣所见,要让倭人听服于我大唐,一定会对其动用武力才可解决,不然狡猾的倭人肯定会阳奉yīn违,或者直接抗命的!依臣所见,即使遣返倭人使团,下诏令倭王来长安问罪,倭王也是不会来,也不敢来!并且要加强军备,严防我大唐可能的攻击!倭人一定认为,与我辽东隔着大海,只要他们在沿海靠向辽东的一侧构筑防卫,我大唐就奈何不了他们!臣觉得,倭人抱着这饶幸的心思,我大唐就要做好准备,给予倭人以痛击。龙朔三年熊津江口的大海战,倭人的水师战船被毁大半,伤了元气,即使他们这些年花大力气再建,其战力也恢复不了初始状态,再加上这些年倭人内乱不断,国力大伤,臣觉得如今讨伐倭人正是时候。这些年倭人发奋图强,国力渐强,再过几年,国力会有进一步的增强,到时候再挥师讨伐,难度肯定会加大!”



“子应,你继续说!”心里已经被基本说动了的武则天,表面上却是不动声sè,声音轻轻地催促陈易道。



听武则天这口气,陈易越加的兴奋,继续顺着刚才的意思说道:“娘娘,依臣所想,对倭人绝不能手软,不然终成大患,我们必须准备对倭国的战事!要真的起兵事,我大唐一定要在很快的时间内击败倭人,不然物资补给可能会是麻烦!要很快就能击败倭人,水师是关键,臣认为必须要加快建设我大唐的水师,如果要征伐倭国,必须现在就加快建设水师的步伐,不能临时抱佛脚!当年渡海远征百济时候,我大唐水师的表现很不错,但面对能远洋到黄海的倭国水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加强水师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师的战力!我大唐的东面都是大海,大海中间有许多美丽富饶的土地等着我大唐去征服,去开发,海上的航运需要水师战船的保护,还有……”



“还有,那个,娘娘,想必你也清楚,一艘大船的运载量是陆上马车的几百倍,要是运送粮食物资从山东一带去广州,走海路比陆路快多了,而且以同等数量的人,行大船的比陆路车载运载量不知道要多上多少,同理,从山东运送物资到辽东熊津、鸡林州,走海路也比陆路不知道要快多少时间,而且物资运送的数量不知要多上几倍,大船、坚固的战船在许多时候具有非常重要的任用,要是水师舰队装备了数量众多的大船,坚固的战舰,不但可以轻松击败敌国水师,而且还可以护卫运送物资的大船,甚至自身担负运送物资及兵员的作用!”感觉到自己前面说的有点不太有说服力,陈易马上将话题转了回来。“娘娘,如果有一天我们要远征倭国。那运送的兵员及物资数量肯定不在少数,与征战辽东相比,倭国四面靠海,没办法从陆路获得补给,因此越加要准备足够的船只战舰,而且倭国水师一定会攻击我登陆的战船的,我们要有足够的力量击败他们,一定要加强水师的建设。未雨绸缪!”



“说的有些理!”武则天点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走了两步后,感叹了一下,又道:“子应,你所说这些本宫觉得很有理,不过这些事事关重大。本宫还要问询一下其他人的意见!这样吧,关于倭国的事,关于水师建设的事,你回去后写份详细的奏本送上来,让本宫好好看看!”



“是,娘娘!”知道武则天有点被自己说动了。陈易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水师的建设早就和武则天说过了,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对水师、海军并没太多概念,除了军中相关人员,对这军种普通没理解、不重视。即使军队中的将领,许多人对水师的观点也是可有可无的。更不要说武则天这样的女人。陈易相信他以前和武则天说的,说的当时这个女人可能记在心里,但事后就淡忘了,今天因为他说的多了,又起了心思,要是不趁热打铁敲定什么事,那说不定过些rì子又没戏了。待一会回去后,他肯定花一番jīng力,将要加强水师建设的奏本写好,尽快呈上来。



如今兵部的事务他管了一部分,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提这建议,应该是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当然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他一个人的提议影响力是有限的,必须要联合其他人,其他在朝中很有影响力的大臣一道提出这个建议,人越多越好。



他也在陪着武则天说了一会事,武则天有困意起来,想休息一会后,告辞出来往裴行俭的府上去。



自裴行俭从安西归来,并在短时间内位居政事堂后,陈易与他并没有过密的交集,主要是怕落人口实,被认为有拉帮结派的嫌疑,特别是怕武则天起这样的想法,因此除非有要紧的事,平时其他没太多的来往,许多事都是在官衙或者朝堂上交流。



不过今rì说起要征伐倭国的事,说起水师的建设,武则天又有点被说动了,他还是想马上和裴行俭商量一下,让这位出名的战将,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他的挚友,一道商量一下这事。



裴行俭并没意外陈易的来访,只不过他认为陈易只是和他商量对付倭人的事,并没料到陈易要和他商量加强水师建设的事,不过在听了陈易一番详细的解释后,也终于明白了事儿,也认可了陈易的建议。“子应,某赞同你的提议,即使不对倭国使手武力,也要加强水师的建设,不说其他的,就是当年恩师率十多万大军通过水师战船东渡黄海,在百济熊津江登陆,水师强大的战力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要是没有强大的水师,远征百济的使命根本不可能完成,某也认同你所说的,东面还有许多美丽富饶的岛屿等着我们去开发、占领!因此要加强水师的建设,并努力做好远征倭国的准备!”



“真高兴守约兄与我同一想法!”陈易哈哈大笑。他是知道,后世时候的台湾岛,如今还没入大唐君臣的眼,并没纳入大唐的实际治下,那个地方还被称为流求,并不归于大唐实际治下,所住的大多是土著居民。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如何可以放弃不要呢?要占领那里,必须要有强大的水师战船才可,裴行俭认同他的提议,并愿意和他一道上表向武则天呈请,让陈易很高兴。



不过裴行俭的主要关注点并不在这,流求什么的他没太大的兴趣,他的关注点是在如何对付倭国上,一番话后,马上就将话题转到了倭使团的事件上!



“子应,你认为,皇后娘娘会如何最后处断倭人更改国名及以‘天皇’自称事件?你认为娘娘会真的决定远征倭国吗?”裴行俭严肃地问道。他对武则天会紧张这样决定并不抱很大的期望!



但他知道,武则天的心思陈易是知道的,因此今rì想探个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第二百七十六章沉不住气



陈易最后是迈着轻松的步子离开裴行俭府的。他告诉裴行俭,他一直在鼓动武则天对倭国一战,武则天有点被说动了,他希望裴行俭也能在这方面向武则天进言,尽快让事儿成为板上钉钉。



加快水师的建设与远征倭国其实是两件相关性很大的事,两者都应该尽快提上日程,不能拖延。



陈易言:当年倭人与百济联合阻止我大唐登陆熊津江的举动表明倭人是不愿意看到我大唐占据辽东的,他们一定会想办法与我大唐争利,以后大唐与倭国终有一战,要战不如在倭人虚弱时候,要是等以后倭国强大了再战,那我大唐付出的代价将会大很多。如今我大唐国强民富,前两年辽东、青海两地的战事都没拖垮国库,百姓的生活也没受到多在影响。对倭国的战事规模不可能超过当年远征百济,也不可能比征战高丽、吐蕃来的大,现在举行战事,就当给子孙后代清除一个祸患吧!



陈易的这番言语让裴行俭触动很大,在微微思考了一会后,也同意了陈易的建议,表示一定会上表奏请朝廷,尽早讨伐倭人。得裴行俭的支持,陈易当然大喜,在回府后也将狄仁杰、张柬之等他倚为亲信的人召来,对他们说明了这件事。在这些资历不深,但天资聪慧的人面前,陈易讲的更加详细,将国与国之间的策略都详细地讲了一番。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之争,不可能有永远的朋友的!”陈易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句后世时候不知哪个政治家所说的名言,再斩钉截铁地说道:“倭人的狂妄,倭人的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不趁其虚时候将其灭亡,以后我大唐定会受其害。所以一定要让皇后娘娘下决定,举大军讨伐倭国!”



此时的陈易心里已经燃起了熊熊的复仇之火,他要为后世的人报现世之仇,现在已经有正大光明的理由,接下来的时间内他只要制造出一些持续的刺激,对大唐君臣们的刺激,到时一定会让武则天及朝臣们恼羞成怒,对倭人恨之入骨,下决心举大军讨伐倭国的。



第二天陈易又和贺兰敏之商量了这事,他这位血气方刚的大舅子。很快就被他鼓动了起来,答应向武则天上表请求讨伐倭国。为了这件事陈易又先后拜访了李世勣、姜恪、刘仁轨、郝处俊等朝中大佬,不同程度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至少没有人明言反对出兵讨伐倭国。



接下来的时间内,有多份奏本送到武则天面前。建议朝廷加强水师的建设,准备讨伐倭国。要是倭王一意孤行。依然以“天皇”之居,不愿意赔偿我大唐在白江村战役中的损失,不将那些流亡在倭国的原百济、高丽、新罗王室成员送归,那朝廷就应该举大军讨伐,不过武则天暂时未表态。



因为大唐的驱离,倭国遣唐使团正使河内鲸。副使坂合部石积不得不在二月中的时候率领使团成员灰溜溜地离开了长安,他们带来的国书没有被大唐接受,被迫带了回去。



第六次遣唐使团的命运已经与原来历史上记载的完全不同了。随团而来的那几百名原本想留在大唐留学的年轻士子,不得不随着使团回倭国。第五次遣唐使团留在长安学习的那些学生,也都被中止了学业,随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回倭国了。原本要来大唐学习的大队人马,却在抵达大唐后不到两个月就随团回国,早两年来的留学生也一道回去,其中的内幕只有使团的少数高层人员知道,那些普通的团员是不知情的,他们很是很是茫然,但也只能随团归去。



不只倭人不解,连许多大唐官员也不太理解!



……………



“子应,倭国使团离开长安了?”



仙居殿内,一身轻便春装的武则天轻声问身前的陈易道。



“娘娘,倭国使团离开了!”陈易低声回答道:“臣已经派人一路监看着倭国使团离开长安,他们一路的行程也有人监看!”



看到陈易欲言又止的样子,武则天追问了一句:“是不是你安排了人手,一路跟着倭国使团到倭国去?”



“是的,娘娘,臣安排了一个十几人的小组,一路跟随着倭国使团行进,他们准备在倭国使团渡海返回之时,扮作艄公、船工等身份的人,一道踏上倭地,打探情报,将倭国内情报弄清楚些!如今我们掌握的倭国情报实在可怜,万一真的对倭国起战事,不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的,因此以后还要再加派人手,争取打探到更多倭国内情报!”



“唔,说的有理,这事就由你安排吧,有什么事你及时向本宫禀报即可!”



“是,娘娘!”陈易答应了声。



武则天走了两步,走到敞开着的窗户边上,看着外面盛开的各色花儿发了一下呆,再轻问陈易道:“子应,现在婆逻道大军已经行进到了何处?”



“娘娘,据昨天传回来的军报,大军已经在伏俟城近集结,再过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出发!”



“唔!看来战事发生要在几个月以后了!”武则天感叹了句,又转身看了看陈易,笑笑:“子应,你看各色花儿都开这么艳了,春天都到了,天也不再寒冷,呵呵,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