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说几句,说不定下次就没机会和你说了!”



“英国公有什么吩咐请尽管说吧!”李勣想说什么,他已经有点数了。知道自己阳寿将近,肯定有一些托付的。陈易也知道李勣肯定看出了他禀赋异于常人,以后大有可为,因此想将家事托付照顾一下。李勣如果想托付,那要托付的对像肯定是他的两个孙儿:李敬业和李敬猷!



还真没猜错,李勣没客套就直接说起了两个孙儿的事,“子应,老夫与你一向交情不错,也很是赏识你的才学,数次在陛下和皇后娘娘面前荐举过你,你年纪轻轻就身居朝中高位,老夫是没看错你!老夫也别无所求,只希望以后你能照拂一下老夫的两个孙儿!老夫唯一的儿子早逝,只留下这两个不成器的孙儿,只是他们老是让老夫失望,老夫在的时候,还可以管着他们不惹出祸端来,要是老夫去了,没人管着他们,照顾他们,真不知道他们会闹出什么事来!”



这话让陈易无语,李勣说的确实不假,原来的历史上,李勣死后没几年,李敬业和李敬猷兄弟俩不就起来造反了,最后落了个悲惨的结局,连带死去被埋的李勣也跟着遭殃,差不多被武则天拉出来鞭尸了。不过李勣这样说,他也不能表示点什么,忙客套地说道:“英国公不必担心。你的两位孙儿已经长大懂事了,此次小李将军随高大总管出征倭国,一定会斩获军功回来的,以后他们肯定会延续你的辉煌,继承你的英名,开创出一番成就,光宗耀祖的!”



“希望如此!”李勣微微摇摇头笑笑,还轻轻地叹了口气。



这次李敬业随高侃出征倭国是李勣向武则天推荐的,原本武则天并不同意李敬业随军出下,毕竟现在李勣的身体不太好。据陈易所讲有可能随时出现危险,出征倭国不是一下子就能回来的,要是李勣有个意外,李敬业可就送不到李勣的终了,这是大不孝的事。但李勣却一力坚持。希望让李敬业去磨练磨练,最终武则天还是同意了。李敬业得以以近江道行军总管的身份随军出征。而近江难波宫是倭国的都城。要是攻取了难波宫,擒获或者击毙倭王中大兄,那就是此次最大的功臣,李勣向武则天推测让李敬业也随军出征,就是想趁机捞取一下军功,为以后的晋升获取资本。



李勣知道。随着兵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火器的研制,大唐的军力会越来越强,外敌越来越少。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可打了!不趁这个时候,还有规模比较大的外敌存在时捞取大的军功,那太说不过去了!儿子早逝,没有人可以关照自己的两个孙儿,何况两个孙儿都不太成器,时常惹祸事,属于那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李勣期望此战能让自己大的这个孙儿有点建树,并让他得到磨练,纨绔之气消除,以后能挑大梁,重振李家雄风。



两人沉默了一小会后,李勣还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子应,你我虽然年岁相差甚大,但结识后性情相投,引为知交,老夫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今日有一些事想托付与你,希望你能帮老夫的忙,老夫感激不尽!”



“英国公太客气了,你尽管说,只要晚辈能做到的,一定答应!”



“老夫希望你能替老夫照顾一下这两个不孝孙儿,”李勣轻咳了几下后,深呼吸了两口,闪着精光的眼睛盯着陈易的脸,“老夫知道你心智大异于常人,来日不可限量,许多事只有你能做的到,各方面远胜我那两个不孝孙儿,希望以后你能帮携他们一二,老夫相信你能镇服住他们的,老夫也有遗言留给他们俩,要他们听从你的吩咐,任何时候不得有误,如果他们不听从,你可以任意处置!”



精力不太济,李勣不想再和陈易绕圈圈说太多的客套话,说了这么一会话,已经让他有点吃不消了,也拉下脸面直接就说明了意思,也不理会陈易会怎么想!



这话让陈易吃了一惊,赶紧推辞,“英国公太高看晚辈了,晚辈何得何能,如何敢当英国公这般托付,还请英国公千万别这样,以后晚辈一定会和你的两位孙儿多多交集,但不敢命令他们做什么!”



“子应,你就别推辞了,老夫知道,天下间只有你能让老夫放心托付这件事,你就答应了老夫的请求吧,老夫起来给你行礼了!”李勣说着,挣扎着想起来。



“英国公请躺着!”吓了一跳的陈易赶紧上前,扶住李勣,也不敢再推辞,只得答应:“英国公,晚辈答应你就是,一定不负你所托,负起管教两位李家孙儿的事,还请你放心,一定会照应好他们的!”



李勣都不顾及脸面,想对他这个晚辈的晚辈行礼了,他还能再推辞什么?只能答应。唉!



陈易相信,李勣和孙思邈、裴行俭等人有点类似,都是那种善相面的人,不然演义中不会将其传的神乎其乎的,老家伙一定看出了他的与众不同来,才不惜屈了身份将两个孙儿托他照顾的。事情这样了,他又怎么可以推辞?只能答应,只是如何管教这两个应该不是省油灯的家伙,陈易现在却没有任何办法。这两个家伙年岁都不比他小,又一直高傲惯了,李勣去逝后,会不会听服他还是个未知数。



李勣似乎知道陈易的心思一样,出声将候在屋外的李敬猷唤了进来。



李勣已经和李敬猷说过相关的事了,刚才又在外面偷听,一听到祖父唤他,马上就进来,扑通一声跪在李勣面前,听候吩咐。



“敬猷,老夫已经和你说过一些事了,今日当着陈大监的面,再吩咐你,老夫将你们两个不孝孙儿的事托付给陈大监照顾,老夫死后,有什么事你们都要听他的,不得有任何违反,你可明白?”



李敬猷以头触地,哽咽着道:“孙儿明白,请祖父放心,孙儿一定会听从陈大监的吩咐的!还请祖父不要太记挂这事,安心养病,待病好了,再和孙儿说这事!”



李勣不理会他,顾自和陈易说道:“子应,要是老夫的两个不孝孙儿做错了事,你不要顾及脸面,尽管训斥就是,今日他们也知道这是老夫的主意!呵呵,唉……如果有一天他们能有你的一半成就,老夫在地底下也安心了!”



陈易还未答话,跪在地上的李敬猷已经大哭了起来,“祖父,孙儿一定不会负你所望的!”



躺在床榻上的李勣也滚落了几颗泪。



………………………



十月十八日,李勣在府中溘然长逝,终年七十九岁。听闻此消息的武则天甚为悲痛,令太子李显率文武百官到李勣府中吊唁,并下诏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勣奉上忠,事亲孝,历三朝未尝有过,性廉慎,不立产业,临危守义,类文聘之怀忠;建策承恩,同奉春之得姓,”这是朝廷给予李勣的评价。李勣的墓冢将修成倒“品”字形的三个山头,象征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意思是为表彰他生前破突厥之战功。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李治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抵御外敌的“长城”。李勣一生,经战阵无数,极少有败绩,为大唐帝国的建立、稳定、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所得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大功成就,常推于别人,故而手下人尽死力。



李勣死后,其孙李敬业袭爵英国公,授其左卫将军、太仆少卿职,李敬猷补为左千牛卫郎将!



李勣病逝的时候,其孙李敬业正率大军讨伐倭国,战事刚巧展开!



第三百零一章进展顺利



东夷道的大军从安东都护府最南端的金浦京港,也就是差不多后世韩国釜山那个地方启程远征。



舰队的一千多艘战船以浩浩荡荡的气势,离开了金浦京港,绵延数十里行进,但并没有直接往正面往倭地行进,而是折向西,准备攻占对马岛后,再绕行至难波外海,避开倭国防守的正面,直接攻击倭国腹地,倭国都所在地近江难波宫,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水师舰队已经演练多次,虽然战船数量众多,但出发时候还是很有序的。



整支舰队分成三支分舰队,以李敬业为前锋舰队指挥官,率四百艘战舰航行在整支舰队的最前列;高侃率中军舰队跟随前锋舰队而行,郭待封率剩余的战船约六百艘殿后,策应支援,并押送大军所需要的物资。一千多艘战船以密集的队列在海面上航行,场面非常的壮观,要是有飞机航拍的话,飞行员都会被震撼的,可以说比后世时候航母带着一群驱逐舰、巡洋舰、护卫舰航行还要壮观,到底数量繁多,用肉眼都没办法数清楚。



出海的日子由水师军中非常擅长观测海面风向及天气变化的谋士选定,时候选择的还是非常不错的,舰队行进间,海面上风浪不大,出奇的平顺,大概只有三四级左右的西北海风,催着战船上鼓起的帆,以大总管高侃心中最满意的速度往东南方向行进。



高侃在营州任职多年,与高丽交手甚多,并在数次讨伐高丽时候,都有不俗的表现,这也使的他在薛仁贵被宣调回京后,得以继任检校安东大都护的职。并在任职后不久,即以东夷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率数万大唐水师将士,远征倭国。



率军出发的高侃可是意气奋发,在营州任职多年,一直为没太多机会升迁而烦恼的他,觉得这是他施展抱负,一展才华的好机会。倭国的战力他是知道的,与高丽人相比差的太多,他完全相信凭借他麾下的五万余人马。就可以攻占倭国领地,将倭国击败,倭王擒获,这一战他根本没想过会败,他觉得这是一辈子中最难得的机会。因此是小心再小心,决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手下将领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全力以赴,严防出现异常情况。



大军出发的时候是好天气,行进中也是如此,并且一直没遇到大的波浪,风向也很配合,越加让高侃他坚信这一次战役将会很顺利地进行。



舰队从金浦京港出发四天后。攻占了对马岛,占领对马岛后,水师战舰继续出发,向西航行一段后。又折了个方向从赤间关南的海峡进入倭国内海,准备直抵难波城外,对倭国都展开攻击。



近江难波宫离难波海距离不远,正是潜伏在倭地的那些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让朝廷决定了此战开始就直接攻击倭国都,先攻占倭国都,擒获或者击毙倭王后,再消灭其他地方的倭队,彻底控制倭国领土。大军过了赤间关海峡后,高侃下令前军指挥李敬业所领的分舰队,加快速度前行,准备打响率先攻击难波的战役,争取在敌未来得及作出应对前,就将难波攻下,将倭王中大兄及其他倭国内重要的大臣们抓获,给予倭国以致命打击。



进入赤间关海峡后,风浪越加小了,但行船速度也慢了下来。



不过指挥水师将军的李敬业并不为此担心,经历了刚开始非常痛苦的晕船后,他已经敢于整天站在指挥舰上吹海风了。海面上波光粼粼,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不数闪耀的亮光,无数和海鸟绕着战船上下飞翔,战船驶过处,放眼望过去,大大小小的海岛在远处零散地分布着,这让战胜了晕船,并且率领前锋舰队取得了几场小规模战役胜利的李敬业心情非常好!



他能心情不好吗?就在两天前,他率领的前锋舰队奉大总管高侃的令,攻击航行途中的对马岛,伺机占领这个通往倭本岛的中继岛屿,以供我后续大军及补给船只中间的停靠。



原本以为会遭遇一场恶战,守岛的倭军会拼死抵抗,不敢大意的李敬业率领五千大军对对马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结果却让他非常意外,先锋大军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在我大军冲上岛之时,岛上的一万多居民即全部投降,我登陆的大军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对马岛。



这个岛还是挺大的,只是住民并不多,原来岛上有数千倭军队驻防,但在几个月前全部被抽调回本土防御了,这也使得唐军不需要花费什么气力,就占领对马岛。接到李敬业的通报后,高侃也下令,将这一万多人收押,待战事结束后,全部押着回内地。



对马岛上留八百名军士守卫,并令这些军士们押着岛上的居民,修建简单的海港设施及房屋等建筑,以备我军所用。



舰队继续前行,直抵赤间关海峡,准备进入倭内海。在抵达赤间关海峡近处时候,李敬业所领的前军舰队在海峡外与一小部的倭水师遭遇,这是一支正在训练并负有侦查情况的倭国水师战船编队,他们在发现让人恐惧数量的唐军战船驶进时候,根本不敢接战,拼命逃跑,但如何逃的过航速远比他们的船快的多的大唐战舰,李敬业率麾下几百艘战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非常轻松地将其全部歼灭,共计毁敌船二十五艘,没有一名倭人逃脱,我军零伤亡。连续两战的巨大胜利让李敬业有点飘飘然了,觉得此次出征已经完成了祖父的嘱托,回去后可以向自己那位可敬又让人害怕的祖父交差,甚至可以吹牛了。他也相信,随着战舰编队驶进倭国内海,战事将频繁发生,他会有更多的战功立下的。



不过高侃并没给李敬业太多的表扬,反而一再告诫,绝不能因为初战的胜利就对倭人生出轻视之心,一定要加强戒备,严防任何可能出现的异况,越接近倭地,越有可能与倭军水师或者倭国渔船相遇,我大军行踪暴露的可能性也会越大。要是我水师舰队的行踪暴露,倭人肯定会加强这个方向的戒备,给我大军的登陆作战带来极大的麻烦。



李敬业领教过高侃的“残暴”了,在接到提醒后,丝毫不敢大意。



有驻倭国的情报人员绘制的海图,舰队在相对来说海况更好的倭内海行驶,还是挺顺利的。



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天气之故让季风转变,在进入倭内海后,风向变成了北偏东风,我舰队顺风而行,速度也是很快,连操桨的水手也省了力气。这一路行来并没遭遇到了什么大的风浪袭击,几场不大不小的风浪也因为处置得当,没有千万任何的损失。在根据海图对比发现已经进了倭内海深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