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第九更)



……………………………



陈易最后这句玩笑话惹恼了武顺和武则天,两女用恶狠狠的眼光把他瞪的无地自容,他只能“羞愧而逃”,在两姐妹的怒瞪中,从亭子中跑了出来,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了。



陈易被她们的眼神吓的落荒而逃,武顺和武则天也没办法,总不能追出去将他怒骂一顿,两姐妹各自怀着异样的心情,相互招呼着准备离去。



事儿说的差不多了,几人也都接受,也就结束了今天的登山之旅,两人在众侍女的搀扶下下了山。



陪着武顺和武则天下山时候,陈易没从她们脸上再看出羞怒,放了大半的心。



看情况今天武顺和武则天要他陪她们登山真的只是为了和他说三人间的事,在陪着两姐妹下山时候陈易有点恍然明白,但他依然纳闷,说这事不会躲到屋里说,干吗要冒着寒风上山,大动干戈的?真弄不明白女人为何这么不可理喻,把简单的事弄的这么复杂。



看着最后两姐妹相互挽着手臂进殿,悄声说着私话时候的样子,陈易也相信,他最后的提议虽然荒唐,遭到了武顺和武则天的“怒视”,但两女终是会答应他的建议,什么时候来个三人一起玩的游戏。说不定这次来华清宫泡温泉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浪漫”事情!



不过接下来几天的情况让他觉得他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接下来的几天,无论是武顺还是武则天都没让他在晚上时候过去陪她们,当然白天也没有,更不要说两人一起陪伴他了。这让陈易有点闷闷,期望的激情没有发生,心里不好过,身体也难受啊!



不过也幸好有一个秘密的伙伴,那就是上官婉儿的母亲郑婉频,他可以监守自盗,利用晚上时间,偷偷地潜到郑婉频的屋里去,与她欢好的。偷情,贵在一个“偷”字上。偷偷摸摸去的感觉分外的刺激,郑婉频是担心被人发现,陈易也怕不小心被人发现了形踪,每次都是偷偷摸摸、匆匆忙忙,但味道却是非常好。常常一会儿间就激情释放,事后非常让人留连。



当然陈易不敢每天都去找郑婉频。那样容易被人发现。而且上官婉儿也会经常回到自己母亲的屋里睡觉。有几天上官婉儿是和太平公主一道睡的,但也不是要每个晚上都陪伴的。更多时候还是太平公主一个人睡,太平公主一个人睡时候,上官婉儿就可以回来和母亲一道睡。在宫中时候自然不可以,也让上官婉儿多了些孤单,但现在母亲在身边。她也得以有机会多和母亲相伴。这也是郑婉频感激陈易的地方,虽然此行让她担着心。



能有机会与郑婉频也欢好几场,陈易觉得此行已经不虚了。



武则天来华清宫泡温泉,当然不仅仅只是泡温泉这么简单。除了休闲外,朝事当然也要处理。



华清宫离长安距离很短,基本不会影响紧急事务的传递,长安的奏报可以很快送达,武则天的命令也可以很快传出去。这段时间武则天并没令太子李显监国,她只离开长安一点距离,没必要让李显代为处理朝事的。不过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那就是武则天还不想让李显插手朝事,这也说明了皇后与太子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们平时看到的那般融洽。



这一点随行的大臣都很清楚,不只陈易清楚,连裴行俭、刘仁轨等其他人出看出来,不过他们都明智地选择了沉默,不在这件事上表态。前几任太子的遭遇所有人都看到了,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即位为太子并不是件幸运的事,反而可能是灾难,这一点在李显身上很可能再次应验。



陈易当然非常相信这一点,而裴行俭、刘仁轨等久经朝事,又有特别判断能力的大臣也是如此,只是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耐心,用不惹恼武则天的办法劝谏,让太子有更多历练的机会。对此武则天总是不置可否,或者以如今天下事太纷杂为由,拒绝他们的提议,也没有人敢直言相劝。



对于那些随行的大臣来说,能随御驾一道到华清宫泡温泉,是一种荣耀,让人羡慕的荣耀,而不只简单洗一个热水澡,泡几天温泉这么简单,虽然像刘仁轨这样性子耿直的人不希望太子的命运再如前几任那样,但如今武则天并没对太子采取明显不利举动,只是不经意的冷落时候,也没过多言语,毕竟太子也是一力推拒让他监国的。李显胆子小,做事谨慎,知道自己的母亲对他不放心,因此能推的事尽量推拒,以免惹事上身,重蹈几个哥哥的覆辙。太子自己都推拒,还有哪个大臣来提此建议呢?



裴行俭等人虽然说是跟着皇帝和皇后到华清宫泡温泉休养的,但他们在华清宫的日子里,依然要处理朝事,并且随时和武则天竟是朝政事务的!



在来的第四天,武则天就宣召他们一道议事了,商议的依然是倭国的情况。



“各位爱卿,要是不出所料的话,待来看春后,天气转暖之时,倭国的战事就可以结束,今日本宫想问问各位爱卿,要如何处置倭国事务?”武则天笑吟吟地看着在场的几位大臣,“各位爱卿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你们有什么建议尽管可以说来!”



在来华清宫前,朝会时候已经在讨论如何善后对倭国的战事了,出乎陈易的意外,许多大臣并不支持实际占领倭地,反对对那一片岛屿实施占领,他们的意见是,击败倭国。将倭王及其手下的主要大臣都擒获,倭军大部歼灭,那此战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我大唐扶持一忠于我朝廷的倭人为王,尊我大唐为宗主国,岁岁进贡,永远不与我大唐为抗就行了。他们反对采取与安东、青海、西宁一样的举措,在倭地设置都护府,派官员治理,派军队驻防。“孤悬海外的几个贫瘠岛屿。占领之无意义,只会给我大唐带来负担,”这是许多朝臣们共同的心声,连政事堂的一些宰相也是这种想法。



其实朝廷上这种声音占主导地位并不奇怪,在许多大唐朝臣的眼中。倭地实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番对其动武主要是因为其以“日出之国”相称,喻指大唐为“日落之国”,倭王自称“天皇”,这些称呼挑战了大唐的尊严,失了大唐的脸面,忍无可忍之下才对其动武的。并不是为了占倭地,那一块地方远比不毛之地的吐蕃还不如,没什么人想要占领其的。



要知道,现在的流求。也就是后世台湾那个非常大的宝岛,还依然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大唐中央政府并没往流求岛上派遣官吏,驻军,几乎所有的朝臣们都对其无视了。主要原因是来往太不方便,来往海峡两端的船只经常因风浪之故而倾覆,没人觉得其是宝岛。即使现在大唐实际统治的琼州岛,也就是海南岛,也主要用来流放犯错误的官员,朝中官员闻琼州色变,流放到那里为官,差不多等同是极重的处罚了,更不要说与大陆相隔更远的流求,还有倭地,没有人对这些岛屿感兴趣。



有时候连陈易也觉得是这样,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如大型海轮、飞机的情况下,实际占领倭地的投入产出比实在让人不放心,有可能那一个地方会让大唐投入很多财力,却没办法从那里收获什么,会将大唐的财政拖跨。但因为后世时候中日两国之间永远不能磨灭的仇恨,让他坚定了一定要对倭地实施实际的占领,将那一片岛屿永远成为大唐的实际领地的念头。



当下马上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娘娘,臣觉得对倭地依然要采取如安东、青海、吐蕃一样的策略,对其地实际的统治,派官员治理,将大量倭民内迁,对留驻的倭人实施汉化,一定要让他们认同自己是唐人,而不再是倭人!要是放松对其地的统治,战后我大军就撤出倭国,那倭地在一些有实力头人的带领下,倭国力量可能很快就恢复,重新成为我大唐之患!我们万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



陈易话说还未完全说完,刘仁轨站了起来,对武则天施一礼道:“娘娘,臣赞同陈大监的建议,不过臣还有一些其他观点!”



“刘卿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吧!”



“臣觉得辽东半岛初始时候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力的状况可以借鉴在安置倭地上,要是倭地上有几大势力彼此相争,那其力量必定相互削弱,并且都会寻求我大唐的支持,如此情况下,倭地再也没有可能成为我大唐的威胁,并可岁岁进贡,我大唐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财力、物力支持,就可以将倭地控制在手中,”刘仁轨说着,抬起头看了武则天一眼后,下了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所以臣觉得,最好的手段还是以夷制夷好,而不是派大军实际占领,那样很可能会是个拖累!”



一听刘仁轨如此说,陈易有点着急了,赶紧争辩道:“娘娘,刘相公说的虽然挺有道理,但臣依然如以前的观点,那就是在占领倭国全境后,设立直接管辖治理的都护府,派官员管辖,将倭境直接置于我大唐的治下。那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国土,产出一定很丰富的,一定不会拖累到我大唐!以夷制夷之道对付倭人不一定有效,就如辽东原来的三国,我大唐也很难对其控制,对高丽的征战不是费了这么多年功夫,无数的汉家子弟血染沙场才将其灭了吗?大隋都因此而亡的!”



陈易的话让武则天刹那间动容了,但她并没表态,还想听听其他人所讲!



“刘爱卿和陈爱卿所言皆有理,不知道还有哪位爱卿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什么想法尽可以提出来,今日本宫洗耳恭听!”



第三百十五章不知道娘娘认为臣之观点如何



(第一更)



听武则天再次这样说,裴行俭站了出来,奏道:“娘娘,依微臣所见,对倭地的处置应当与安西、安北、青海、安东一样,而不应在战后放任其不管,臣觉得朝廷应该尽快颁布诏令,组建大都护府或者都护府!而不应再扶持新的任王重新治理倭地,趁乱而占其地,实是最佳选择……”



“要是将倭军打败,倭王归降后就退出倭地,倭人一定会贼心不死,死灰复燃到时就成大患了,即使是我大唐扶植的倭王也可能会起二心……”



“还有,扶植几方势力相争也并非不好,但高丽、新罗的教训不可不警醒,万一哪势力过于强大,脱离我大唐掌控,尾大不掉那可是麻烦事……”



“倭地与安东大都护府虽然隔着大海,但从安东乘船到倭地也只不过几天的海程,远比从凉州到安西近,即使从长安出发到安西也不一定比从长安到倭地方便,因此以倭地不方便来往就放弃如此大的疆域,实是说不过去!如今我在安西地驻有大军,每年耗费也不少,一些时候,并不能计算投入产出比,而是战略需要!外患没有,不让强敌存在,很多时候远比得到财物来的划算,若有一天倭国重新强大,不断对我安东骚扰,为防倭人的骚扰,我大唐水师要做出防备所需要的花费就不知道有多少,不如趁现在占了倭地,在可以很快完全占领倭境之际一劳永逸地占领其地,以免后患是最人佳之策!”



裴行俭在安西呆了很多年,对安西的艰苦环境记忆犹新,他觉得比安西艰苦的地方不会多,倭地也远不及安西。朝廷既然不愿意放弃安西。而是采取大力气牢固对西域地的统治,倭地也不应该放弃!陈易所说是正确的,是我大唐的国土就不应该放弃,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实力强大,疆域开阔啊?开疆拓土是任何一个武将都渴望做的事,他也如此,倭地既然被征服了,那就一定要占领之。



放眼这些年以来,被我大唐占领的地方都没有什么地方放弃的,有例外的只有贞观九年的吐谷浑。当年李靖征讨吐谷浑后。朝廷下令复建吐谷浑汗国,虽然此后吐谷浑一直听我大唐朝廷的令行事,但事实证明那时的决策还是错误的,复国而立的吐谷浑最终还是被吐蕃灭了,青海之地落入吐蕃之手。要不是苏定方之功,将青海的吐蕃人击败。青海如今说不定还在吐蕃人手里。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相似的错误可不能再犯,即使现在付出点代价,派一部军队及官吏占领并治理倭地,过了几十年,倭地就将成为大唐的领土。边患可以一劳永逸地解除掉,何乐而不为呢?



裴行俭的话让陈易听着很舒服,他欣慰于朝中有与他相似观点的人,也马上站出来附和了裴行俭几句。表示我大唐征伐而重的领土就不应该放弃,不然将士们的鲜血就白流了。占领倭地,东边的威胁就可以不要去管了,边关完备所省下来的花费可是个巨大的数字。



不过依然有人坚持不同意见,裴行俭和陈易的话说完后,郝处俊站了出来,发表不同意见:“娘娘,臣觉得刘相所言甚是有理,倭国与安东隔着辽阔的大海,风暴盛行,来往甚是不方便,就从倭国数次遣唐使团的遭遇情况就可以看出来,经常是九死一生。要来往安东与倭地,注定是非常艰难的,即使有我水师的战船也是如此,臣觉得最少花费也最方便的就是在战后放任不管,任倭人自相残杀,削弱彼此的实力,那样任何一方的势力都会寻求我大唐的支持,而我大唐可以得渔翁之利,如此几年后,倭人各方面力量必定大减,到时倭地还不是全凭我大唐说了算?”



听到各人陈述的意见都不尽相同,武则天微微地皱起了眉,在看到陈易还想站出来说什么时候,对他使了个眼色,不明所以的陈易还是听从了武则天眼色的示意,没有继续站出来发表意见。



裴行俭也不是直肠子的人,不会在这种时候站出来与人争论,武则天对陈易使的眼神他也看到了,也就选择了沉默,没有再站出来发表意见。



见裴行俭和陈易都如此,刘仁轨、郝处俊等人也没再继续说。见众臣没有新的意见,武则天也没再问询,让众臣们散了,但也嘱咐他们,回去后再好生想想,毕竟倭地不同于其他任何我大唐有过征战的地方,是孤悬于海外的一片岛屿,要采取的措施肯定要和其他地不尽相同。



陈易在随裴行俭等人出去后,又被武则天身边的宫人唤了回去。



“子应,关于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