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醉-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倔强的!



李旦这性格可能与他年纪小,没亲眼见识过武则天对付他几个哥哥的事有关,不然像李显一样会被吓倒的。没有受到惊吓过,性子不会改变太多。武则天的这些儿子,应该说性格都有点类似她的,挺是倔强刚烈,这一点在李弘、李贤身上可以充分看出来,要不是李显被惊吓过多,表现也应该如此。



原来的历史上李旦那般胆小,并不是天生如此的,依陈易所想只不过被武则天吓的太多了,才变成那样的。要知道,连自己的妃子刘氏被召进宫,就莫名其妙失踪这样的事都发生在他身上,不被吓半死还真的奇怪了呢!原来历史年李旦耳闻目睹并亲身经历了那么多事,如何还不知道自己当皇帝母亲的厉害,让他当皇帝都推三阻四,万分不情愿的,要是没有见到过武则天的狠毒就变成这样,那就不是武则天的儿子了。



陈易这番话让武则天再次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她才长长地叹了口气,脸转向陈易,目不转睛地盯着看。陈易也没避让,就这样与武则天对视着,眼光中没有任何躲闪和畏惧的神色,一副坦然的神色,最终武则天脸上绽出了点笑容,声音柔柔地说道:“子应,还是你解本宫意,能如此评价两位皇子。这一点比敏之强!敏之他是数次劝本宫,改立相王为太子,说相王年岁小,让他即位,本宫可以继续代为执掌朝政,待他成年了再归政就行了!本宫可是知道,他如此相劝,是有自己的目的在里面的!他一向与旦交好,与显关系差些,不然也不会有恶言相向的事发生!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旦到底年轻,与显相比较,更没有处理朝事的经验,凡事都要求于本宫!”武则天说到这里,看着陈易,很严肃地问道:“子应,不过本宫还是想问问你,你说说看,敏之所说的那些理由有没有道理?”



如今已经是非常时刻,面对陈易和贺兰敏之这两位她最倚为亲信的大臣,武则天不再隐瞒自己的想继续执掌大权的想法,直接说明了意思,希望能从他们这里问询到一些可行之策。她相信贺兰敏之和陈易的聪慧是可以给他以意见的!



“有一些道理!”陈易没否定贺兰敏之所说的话,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又说了自己的意见:“只是娘娘,相王如今也十三岁了,再过几年也就马上成年,可以亲政了,即使娘娘人代为执掌朝事,也没几年就要归政了!相王要是性子不变,长大懂事后定然不希望娘娘继续代他处理朝事,想自己亲政的,那样会起很大的纷争都不一定!而现在的太子柔弱,一切都以娘娘的话为尊,想必他当了皇帝后,也是如此的,娘娘有什么吩咐,他也不会不从!即使娘娘想归政于他,他也不一定会受,军国大事肯定会咨询于娘娘的!”



“唔!”武则天应了声,却没接着说,一副犹豫不决的神色。



见此陈易也马上继续说道:“娘娘,如今陛下身体每况愈下,太子奉令监国处理朝事,陛下仙去后的善后事项娘娘都安排好了,要是再起变数,不是还要重新做安排?那样会越加引的人心惶惶的,乱中出错,谁得益也不知道!臣觉得如今的情况下,娘娘还是力求安稳为好!要是陛下驾崩了,娘娘可以代为拟一诏,以陛下的口吻让太子尊谕,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得咨询娘娘决定!想必陛下入病前肯定有过这样的吩咐,大臣们都觉得陛下肯定有这样的遗嘱留下来的!”



陈易半明不明的话让武则天身子猛然一震,眼中刹那间冒出了精光,虽然精光一闪即,但近在咫尺的陈易还是清楚地看到了,他心里在嘀咕,自己又出了一个被武则天采纳的馊主意了,这个女人,一定会拟一份这样的遗诏起来,让自己在李治驾崩后有继续执掌军国大事的权力!



第四十一章李治驾崩



李治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谁都看的出来行将不治。不过疾病的恶化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慢性疾病,迁延太久的病不太可能一下子急变,人马上就没了性命的!李治也是一样,在长久的昏睡中,他的身体慢慢的变坏,一点点失去他原本就早应该没有的生命,这个过程长的很让人焦心。



这个过程在一些人眼中太长,但在大多的人心目中却是太短了,即使是武则天,也是期望李治能迟些日子断气,她也时不时地央求陈易,想尽办法延续李治的生命,只要他还有气就行了。



陈易嘴巴上虽然答应,但减药的过程却是没有变,在逐渐减药的过程进行了一半后,所有一切都是不可逆的了,即使同恢复药量,也不可能让李治的性命延续很久的了。



李治病情恶化,知道情况的人都清楚皇帝的病已经不可治,但消息却是被严格封锁,除了朝堂上地位特别高的那少数几个人外,其他的人都是不清楚皇帝的病情到底如何了,这些知道情况的人当然也不敢随便乱说,但无论是谁,都在为皇帝驾崩后的事作打算和准备了。



这段时间武则天每天都宿在金銮殿内,李治与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也都时常陪伴在边上。因为要负监国的事务,李显白天不一定有时间过来,大多日子都是呆在东宫,只能晚上时间过来作陪,而李旦“闲着无事”,则整天陪侍在李治身边。



陪侍的活可是挺累的,连武则天这样斗志昂扬的人都觉得很累,更不要娇生惯养的李显和李旦,兄弟两个都累的要命。李显更苦。不但要处理朝事,忍受贺兰敏之等人的白眼,及陪侍在李治身边外,还要时不时被韦氏索取。精力不济的他如何满足的了韦氏,每次都是匆匆而就,留下遗憾,不过韦氏这段时间却没怨言,还对李显非常体贴,侍候的也非常好。



在李治病情越来越重的时候,李显和李旦差不多都累的病倒了。他们实在是累。



不过意外间却有好事降临了,在李治处于弥留之际,太子妃韦氏却意外地发现怀孕了,这让武则天还有李显都大喜过望。



成婚快四年了,韦氏的肚子终于有反应。如何不让人欣喜,李显似乎变了个人一样。累的感觉全然没有了。即使要处的事比原来还多,晚上和李旦轮流守候在李治身边,也全都抗了下来。幸好武则天也体谅,让李显时不时回去陪伴韦氏一下,以作安慰和奖励,并亲自派人打理韦氏的孕期生活。



李显得到武则天的照顾。可以偶尔在晚上时候回所居的东宫,陪伴照顾一下韦氏,这样李旦陪侍在李治身边的时间更多了。为了避免落个不孝的罪名,觉得很累的李旦。依然整天陪侍在李治身边端汤送药,没有一句怨言。武则天看在心里,母爱使然让她也不禁心生怜意,时常劝李旦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但李旦却坚持不接受,并说他这个当儿子的已经不孝了,父皇多年病在榻上,他早就该在榻前端汤送药了,只是一直没机会,如何父皇的病更重了,他如何还敢偷懒。武则天虽然感觉到了李旦话中对她的一些责怪,但怜其孝义,没有加以责怪,并对这个儿子的个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李治挨过了盛夏时节,在天将转凉之际终于将耗尽了身体内残余的最后一点精力,从各方面的身体情况看,驾崩只是这几天的事。在预料到李治行将驾崩,武则天这才将李治的病情在朝会上宣布了,并让所有在京七品以上的大臣,全都在金銮殿外候着。



从昨天晚上开始,李治的情况就急促恶化,有呕血出现,大小便也完全失禁,心跳呼吸都曾暂停过,不过在陈易和几位太医的施治下,还是恢复了过来,但所有人都知道,所有的药物只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李治更多时候。陈易和太医们也都与武则天实话实说了,他们已经无能为力,再也没有更好的药物可以施救,李治的驾崩只是时间问题,随时可能发生。



武则天没对施治的陈易发怒,却是将所有怒气都发泄在太医们身上,已经有几位太医被拉出去当众杖责了,但这也丝毫改变不了现实,虽然还有太医开出药方,但李治已经灌不进任何汤药。



其实没有药物的中毒,李治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依陈易的诊查,李治不但患有多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都很不好了,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药物中毒后,施以特殊的一些药物治疗,让李治的“生命”多延续了几年。如今李治已经有肝硬化情况出现了,出现的呕血应该是肝门静脉破裂后出现的症状。



因为事态紧急,谁也不知道皇帝会什么时候驾崩,驾崩后又会发生什么,宫中禁军全部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左、右羽林军日夜披挂巡逻,陈易已经秘密指示李多祚及自己安排的多名手下,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严防宫内任何的异常情况出现。同样的命令也传到了镇守南衙的左、右金吾卫军中。东宫的太子左、右卫率也全部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中。只不过宫中虽然一片紧张忙碌,戒备森严,但宫外却没什么动静,不知道情况的百姓依然如平常一样生活着。



金銮殿内,聚集着不少的人,政事堂的所有宰相,还有一些年事已高的宗室王,都被武则天召到金銮殿内。殿内数名太医在手忙脚乱地为李治诊病,不少宫人低着头,拿着东西在来往地忙碌,除了坐在李治榻边的武则天时不时低唤几声外,没有任何人敢发出声音。



天已经慢慢黑了,武则天及李显、李旦及所有等候的大臣都没有进食,全都守候在殿内殿外,等着李治的殡天。武则天坐在李治榻边,拉着李治那干瘦的手。满脸哀容的低声叨唠着什么。



太子李显、相王李旦,还有不知所措的太平公主及李素节等非武则天所生的子女全围在李治身边,裴行俭、刘仁轨、薛元超、陈易、贺兰敏之等政事堂的诸多宰相分列在病榻的左右两侧稍远点地方,静静地躬身站着,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李治在傍晚时候吐了好些血后,沉沉睡去,所有人都担心皇帝就此睡去,不再醒过来了。不过在子时将近时候,李治却神奇般地清醒了过来,甚至难得地睁开了眼睛。还能稍稍转动头,打量围在身边的人,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皇帝的回光返照,而不是情况好转了!



在所有人的注目和惊异中。李治竟然脸上露出一淡淡的笑容,并且嘴巴慢慢地一张一合着。像是在说话。“陛下。你要吩咐臣妾什么,请尽管说,你有任何要求,臣妾都毫不犹豫地去做,即使失去臣妾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满眼是泪的武则天拉着李治的手,很轻又很温柔、很坚定地说了这几句话后。附下身子,将耳朵凑在李治嘴边,想听他说些什么。



此时李显、李旦及太平公主三位子女,还有所有进殿候着的大臣。殿外候命的大臣全都跪伏在地,但没有人敢发出声音,连李治那张嘴巴的闭合声及含糊的唇舌动作声音殿内多人都能听到,只是听不清李治到底表达什么意思。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滴的武则天,也从榻上起身,跪在李治的身前,低声央求道:“陛下,你的吩咐臣妾记住了,你安心静养,会好起来的!”



而此时的李治竟然神奇般地摇摇头,眼中有泪滚落出来,眼光也人武则天身上移开,落在李显身上,惨然一笑,即不再动作了!



武则天跪在地上,以头触地,哽咽着道:“陛下请不要担心,臣妾一定不负你所望,严格教导太子,让辅佐他继位,勉励他当个好皇帝,以续我大唐盛世的雄风!太子不能决断的事,臣妾会尊陛下所托,代为处置的!陛下……”随着武则天的一声长呼,李治眼中的神色刹那间收住,随即慢慢地闭上,原本微举的手也软了下来。



候在一边的两名太医马上一左一右地上前探查李治的气息,相对摇摇头后,面对跪伏在地的武则天、李显、李旦及众大臣宣布皇帝驾崩。



宫中顿时哭声一片,跪在李治榻前的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三位嫡生子女及李素节等人全都以头触地,嚎啕大哭,武则天更是哭的不成人形,全靠武团儿等几名宫女搀扶着,不然都瘫在地上了。



其他大臣也跟着抹眼泪或者哭泣起来。听到宦官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后,跪在殿外的所有官员,也都齐声哭泣。宫内候命的宫人以很快的速度将白色的帏幔拉上,灵堂也很快就布置了起来。数不清的宫人从两侧走出来,为跪在殿内的诸人披麻戴孝。殿外的官员们也都在宫人的帮助下戴上了孝,因为早就预料到这些天皇帝将驾崩,李治的身后事一个月前就在悄悄准备了,宣布李治殡天后,宫内也没有慌乱,那些为丧事做准备的宫人也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金銮殿的殿门也全都打了开来,候在殿外的所有官员按等级高低排列进来,全都跪在李治的灵前。



凄惨的声音钟鼓声远远地传来,大明宫及太极宫各钟鼓楼也同时敲响了丧钟,向宫内外宣布皇帝的驾崩,随即全城的钟鼓声都鸣响了!各宫的宫人们在以极快的速度,在各殿内拉上了帏幔,这些表示丧意的白色帏幔直到李治的丧期过后才会被除去。



皇帝病逝后,停灵七天即下葬,这一切全因太宗皇帝李世民驾崩前的遗训:“属纩之後,七日便殡,丘太子即於柩前即皇帝位,依周、汉旧制,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寻常闲务,任之有司!”当年的李治,即是在李世民的灵前即位为帝,成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李治驾崩后依然如此,众臣跪伏在李治灵前后,也将马上宣布皇帝的遗命,令皇太子即位。



只不过当年李世民病逝前神智还清醒,有遗诏立下来,宣布传位于太子李治,令长孙无忌、禇遂良等几位顾命大臣辅佐,但李治久病不醒,没机会拟遗诏,哀哀哭泣的众臣都在注目前接下来武则天将要如何宣布太子的即位。



在众臣的期盼中,伏地哭泣的武则天在武团儿等几位侍女的搀扶下起了身,面对众臣而立。



“诸位爱卿,皇帝驾崩,本宫甚是哀痛,恨不能随陛下而去,然,陛下临终前交付本宫的事,本宫不敢有负所托!陛下沉疴已久,无遗嘱立下,只是临终前匆匆吩咐本宫几句,令本宫代陛下拟传位诏书,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