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清 作者:容恪 完结-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筹谋累此身

这一夜风雪大作,胤禩早上醒来的时候,见院子里梅花枝头盖雪,分外清冷。

雅尔檀在他身后也跟着醒来,见他立在窗前向外望,神情有几分寂寞惆怅,便心上一颤,又想到昨夜自己使了手段才终于与胤禩成为真正夫妻,不由得又有些惊慌。

岂料胤禩提也未提此事,只平静的叫她一起起来用早膳。雅尔檀从胤禩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只好更加小心谨慎。

胤禩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一点积极性又被打回原形,此后的一连数日,他都是独自歇息在书房。雅尔檀心里发虚不敢阻拦,便任由他去了。

一晃眼年关将至,胤禛来了几封信,说是过年前一定回来,胤禩劝他不要着急,慢慢做事,免得胤禛看到那些蛀虫们便心头火大,气坏了身子。因为二人关系必须藏起,信纸上所写的,无非是一些兄弟情谊、家中闲话。

而十二月的中旬时候,胤禩没有等到胤禛回京,却在贝勒府里等来了另一个人。

年羹尧。

对于这位一生荣辱均是极致的康雍重臣,雍正外戚,胤禩却不知年家原来是汉军镶黄旗的包衣奴才,此时胤禛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年家还并未成为“四爷党”。而他的父亲年遐龄,年家这一代的领头人,在康熙三十一年早就升为湖广巡抚,此次年羹尧入京是为了来年赶考。

考取进士之后,他将会顺着他的大哥、年遐龄的长子年希尧的路子,从笔帖式这种小官做起,慢慢升迁,直到进入六部——很可能是年遐龄和年希尧都去过的工部,而后京官外派,成为封疆大吏,荣宠无限。

胤禩与那位年遐龄在朝堂上有过几面之缘,当时详谈甚欢,但是年遐龄恪守臣子本分,从不对康熙一家子有什么其他想法表露,虽说私下说不定如何,但是年遐龄这种作为是受到康熙认可的。胤禩也只与他合适的来往,不多也不少罢了。

而年羹尧入京赶考,却以年遐龄的名义与年希尧一起前来八贝勒府拜访,还送上不菲的年礼……这就让胤禩有点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年遐龄是个什么意思了。

兄弟二人在门口等小太监通传,胤禩正在书房里,练习书法。

不知是不是因为不是“本地人”的缘故,自小时候起,胤禩的毛笔字就怎么也写不好,总是歪歪扭扭、不成正形。康熙对这个八儿子再怎么不重视,在无逸斋里看见胤禩扭曲的字迹还是觉得十分丢脸,常常特命授课的师傅们多给胤禩布置练字任务。以至于后来的胤禩也养成了习惯,闲暇下来的时候,总是觉得多写几个字才对劲。

时间久了,他也慢慢发现这其中的好处了。练字的时候,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且可以安静想些事情,对于修身养性、养气凝神极为有好处。

冯景领着小太监进来通报的时候,他正好写完苏轼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笔尖柔软,刚好落下最后一笔。

“年希尧、年羹尧……”胤禩放下笔,“领过来吧。”

小太监应声而去,冯景忙不迭上前谄媚:“爷,您的字写的是越来越好了。”

胤禩忍住喷笑:“冯景,爷怎么记得……你不识字呢?”

“啊?这个……”冯景皱巴巴着一张脸:“爷还记得这事啊,其实……其实是这样的,苏培盛那个天杀的,老是在奴才面前说四爷写字写得多好,夸得跟什么似的,可是奴才瞧着爷也是经常练字,想来比起四爷也……也差不多了多少不是?”

胤禩伸手往他脑门上弹过去一个爆粟:“四哥的字写得比我的好多了,这回你可是猜错了。”

冯景瘪瘪嘴,忙着去晾干胤禩刚写好的诗词,胤禩端起一旁茶杯,刚刚抿了一口,就从窗户处看到两个年轻人并肩走来。

一个年纪稍长,斯文儒雅;一个与胤禛年龄相当,英姿勃勃。听说年希尧比年羹尧大了八岁,看起来果然是近三十的模样。

两个人站在一起,无疑出众的那个是年羹尧,这青年眼中有着蓬勃的情绪,和一眼便看得出的极强得生命力。像是一团火焰灼烧,让任何人都感受得到他的风采。

胤禩也有一刹那失神,心想这个年羹尧果然是个人物!怪不得能在康熙年间就出类拔萃,以不到而立之年便成为一省巡抚,比得上他的父亲年遐龄的几十年熬资历。

而如今,年羹尧站在他的面前了,不管他现在还有没有投向谁、有意投向谁,他都要为胤禛确保下这个人才。

胤禩拿出十二分态度,十分和蔼,在门口把二人迎进书房。年希尧不胜感激,慌忙道谢,又向胤禩介绍他的弟弟。

“这是家弟羹尧,去年才取了表字亮工,因为明年要参加会试大比,便叫他提前进京,现在住在奴才家里,还在读书。”

年羹尧站起来,利索打了个千,因胤禩是皇子,年羹尧又早晚要入仕,便也自称奴才道:“奴才拜见八贝勒!请八贝勒安!”

“不必如此客气!”胤禩亲自前去虚扶,不料年羹尧似是没看见一般,直到胤禩真的碰到他的胳膊,才顺势而起,面上恭恭敬敬:“家父远在湖广,也常跟奴才说八贝勒姿容气质都是卓然,身为皇子却平易近人,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胤禩重新坐回主位,面上似笑非笑,“年大人夸赞了,年大人是国之栋梁,皇阿玛十分器重,不知年大人在湖广一切可好?”

两人方才的小动作年希尧并未看到,仍是谦和笑道:“家父一切都好,身体也康健,因为要过年了,还特意叫羹尧送年礼过来。”

“年大人太客气了,一别已是几年,还时常想念他的风采。”胤禩叫冯景收了礼单,慢悠悠啜饮一口茶水,才漫不经心道:“年大人的一双公子才是才学出众,不知羹尧乡试成绩如何?”

年羹尧笑的自信又爽朗:“奴才不才,取了解元头名。”

胤禩额角青筋突突欲起,这种表情……第一名还叫不才,叫其他人怎么混?他余光瞧见年羹尧眼中自负,大感四哥的不容易,这般人才的确是人才,却是个骄傲的人才,驾驭也要费不少心思啊!

罢了,年羹尧这时候也不过二十一岁,顺风顺水,文武双才,自然会年轻气盛些。他何必和个傲娇青年认真置气?大头还是交给胤禛费工夫去,他只要把年羹尧拉拢住了,等胤禛回来再交给他,不就得了?

打定主意之后,胤禩便笑得极为亲切:“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年家一门忠烈,皇阿玛也是十分看重的,羹尧此次入京赶考,想来几年之后,朝堂之上,又要多一位股肱之臣了。”

这赞誉极高,年羹尧也觉得有些受宠若惊,到底是还记着自己如今的白身身份,又有几分惶恐:“奴才愧不敢当,八贝勒看得上奴才,是奴才的荣幸。”

胤禩笑吟吟问:“既然如此,羹尧可愿常来贝勒府坐坐,与我交个朋友?”不等年羹尧回答,他又自己下了决定:“咱们年纪相近,我瞧见了你就欢喜。就这么说定了,亮工以后可要常来常往。”

从羹尧到亮工,胤禩自发自觉的又接近一层。年希尧还有些发懵,年羹尧则是惊讶,他心智聪慧,立刻反应过来,作欣喜又不安状:“这……这怎么使得,奴才实在担不得贝勒爷如此对待,贝勒爷若是有什么吩咐,只管说上一声,奴才定当竭尽全力。”

“怎么会。”胤禩做足了姿态:“亮工如此人才,我也是惜才爱才之意。我府上也清净,并无人员往来,亮工若是方便,便是搬过来静心读书也无妨。”

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拉拢了,年希尧顿时慌张,又强作镇定道:“贝勒爷折煞羹尧了,他不过是个功名白身,实在当不起贝勒爷如此看重。”

听到年希尧有拒绝之意,胤禩迅速收起笑容,故作不满薄怒之色:“爷只不过是想要交个伴儿,你也要三推四阻的么!亮工,你自己来说!”

年羹尧不敢在这里触怒胤禩,任是如何聪明也现在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答应:“这……这自然是奴才的荣幸,奴才只有高兴的份。”

胤禩这才重新露出笑容,又亲切问了些琐事,年希尧与年羹尧均是惴惴坐立不安,等到傍晚,胤禩流露出留膳之意,二人便连连告辞,急急忙忙的走了。

胤禩也不挽留,却亲自送到门口,态度亲亲热热,对年家兄弟的亲近之意表露无遗。

等到年家马车在巷口拐了个弯消失不见,冯景站在胤禩身后,冒个脑袋忍不住问:“爷……这年……年羹尧,真那么有能耐?”

胤禩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冯景嘿嘿一笑:“奴才觉得,那个做弟弟的,看着倒是一表人才。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

“这话说得!”胤禩嗤笑出声,抬手又给冯景一个爆粟。“去,找个府里面眼生的,不常在街面上走动的,出去给爷问个事。”

冯景忙把捂着脑袋的手放下,乖乖应声:“爷,您说。”

“出去打听打听,年希尧兄弟两个人这几天……都跑谁家去了。”

“喳!奴才这就去!”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这章我想起个名字叫“墙头等红杏”……两层意思,你们懂的。不妨猜一猜?

下篇文想开网游,不晓得现在全息网游有人看咩?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泥鸿记雪前

冯景找的人晚膳后就回来报告了,年希尧这几天可是忙得很,带着年羹尧走遍了朝中大臣与皇子们的府邸,不过年关临近各家各户都走动频繁,年家兄弟俩也就不是什么出头的了,算下来,胤禩不过是年家拜访的皇子之一而已。

而四贝勒府主人不在,他们也送了一份年礼过去,胤禩便有意叫冯景去问了,得知礼物与送给他的那一份也差不多。看来是统一制式,并不是单独特别他一个。

这之后第二天又下了一场大雪,胤禩便以看雪赏梅为由,邀年羹尧到贝勒府来一叙。年家打得好算盘他岂能不知?又想得好处又不想真正付出,墙头草也没有讨好这么多家的!年家不想招惹,他就逼得所有人都以为年家早上了他的船,已经和他成了一伙!

对于这种情况,年羹尧一定是不情愿的,年希尧既然带上他到处拜访,必然是有第一:带他出来见识人脉;第二:叫他看看现在形势……这么两个意思的,从这一点也看得出,年家……或者年遐龄本人,对这个二儿子期望很大。必然不希望他这么早就认定了谁,或者投在谁的门下。

真正的纯臣太少,所以康熙六十年,也不过出了一个张廷玉。更多的,还是如同索额图、明珠这样,妄想着从龙之功,或者投到个好主子门下,为家族兴盛某个福利。胤禩这般把年羹尧拖上了船,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八爷党”——除非年家这么早竖立胤禩为敌人,与他老死不相往来。

可说到头了,年家虽然是明朝明朝官宦世家,年遐龄曾祖曾任大明辽东锦州指挥使,之后祖父年有升,父亲年仲隆,因于崇德五年至七年松锦会战中被俘,全族被收入汉军包衣佐领下,成为满人奴才。如今只有年遐龄一个颇得上意,成了湖广巡抚,还辛辛苦苦、极为低调,哪里会去开罪一个八贝勒?更别提胤禩身后一定支持他的胤禛,以及现在还隐约连在一体那庞然大物的太子了。

所以胤禩的邀请一来,年羹尧不得不来。不仅要来,还要开开心心的来,否则又是一顶大帽子:胤禩邀请的又不是你父亲年遐龄,而是你一个汉军旗出身的解元,就敢对主子爷拒绝往来?他还没那么大的能耐。

年羹尧不仅来了,还带来了礼物。这一天的下午,胤禩与他坐在书房里,年羹尧亲自煮茶,端了敬给胤禩。

胤禩接过茶杯,见杯内茶水芽叶细嫩匀齐,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叶底又色绿如玉。不由叹道:“好茶!”

年羹尧颇有得色,介绍道:“这是湖北的名茶恩施玉绿'①',每年仅有几斤,今年的除了上贡之外,也只有奴才好不容易得了一点,想着今日来赏景,怎能没有好茶相伴?故此献给八爷尝尝。”

胤禩饮了一口,入口滋味甘醇,让人回味流连,也觉得年羹尧此举十分讨喜,笑道:“你倒是有心了。”

他忍不住再饮一口,这才把茶杯放下,笑眯眯道:“亮工啊,走,咱们出门瞧瞧雪景去。”

年羹尧眼皮子突的一跳,见胤禩笑的十分亲切。听说八贝勒府上花园很是精致,却不知为何不在府上赏雪而要外出?而且胤禩似乎……称病不出很久了吧?

他预感不佳,跟着胤禩出了门,上了马车,马蹄声哒哒响着,胤禩与他在车厢里详谈甚欢,年羹尧与胤禩都不是会让气氛尴尬的人,在一块说些不涉及敏|感地带的政|事与国事,年羹尧在年遐龄身边多年,耳濡目染,竟也侃侃而谈,并且极有自己的见解。胤禩与他聊了一路,只觉得此人果然是真有才干,无论如何,一定要拉过来帮上胤禛的忙。

这么一来,倒也气氛融洽。马车的目的地并不远,只走了两条街,便在一座府邸前停了下来。年羹尧先行一步下了马车,望着牌匾上三个大字便是一怔。

贝子府。

年羹尧飞快转动念头,回忆起年希尧几天之内给他讲解的京中形势。能够与八阿哥相交亲近的贝子,大概也就是这一年大婚后出宫建府的九阿哥与十阿哥了。听说九阿哥与十阿哥因为年纪相近,从小就处在一块。而八阿哥八面玲珑,自然也与之都算关系不错。

胤禩带着年羹尧直接往里走,门口的小厮便层层随着他们往里走而传递消息,待得走进正院,小太监声音尖细已经喊道:“八贝勒到——”

胤禟与胤礻我当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喜迎上来:“八哥!你怎么来了?”

胤禩也有几年没好好与他们见面了,一晃眼两个毛头小子就娶妻了。他总以为自己心理年龄大些,相处着也是把自己当哥哥看,宠溺着他们,如今见孩子都长这么大了,他也为他们高兴。

他与两个混小子一起坐到上位,含笑看着,口中嗔怪:“大过年的,开了宴会也不去我那边递个贴子?”

胤禟嘻嘻一笑,胤礻我挠挠脑门,嘿嘿笑道:“八哥,我和老九早就想去看看你了,可是听说你一个都不见……我们也是想着让你好好养病不是?”

胤禩往下面位置上瞟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