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儿 作者:留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家洗漱了之后,李启烧了炕正准备睡觉,回来就看到宝儿在堂屋里转悠。拉了他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小宝儿眉眼弯弯,道:“准备拜堂呢?”
李启才发现,他拿了前阵子给他买的两个小铜人放到凳子上充高堂,也不知在哪里寻了节红布,正一端拿到自个儿手里,一端往李启手里塞。李启被他绵得无法,道是他小孩子心境,今日见了人拜堂起来玩心,只得陪着他胡闹。
小宝儿小脸严肃,自个儿担任了礼官一职,把那礼官的口令语气学得像模像样。看得李启忍笑不俊,小宝儿一个斜眼飞过来,李启只得收敛了笑意,陪他玩这拜堂成亲。
随着小宝儿的礼成,两人总算是送入了“洞房”。小宝儿闹了一天,也是累了,躺下没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前还硬撑着嘟囔什么“小崽崽”,李启也没听懂,只当他睡着了说胡话呢。便也拉了被子睡下了。
 
9、红莲

不知不觉宝儿已来了数月,村子里犹回荡着李定娶媳妇时的鞭炮唢呐声,便又迎来了新年的脚步。小山村一如既往的在大山深处,像是一个文静而清秀的姑娘,内敛而含蓄的存在着。
日子渐入隆冬严寒,李启在宝儿身上裹了一层又一层,宝儿单薄的身子被他裹成了个小圆球。在冬至过后,李启便停了学堂的课,等严寒过后,来年开春再复课。
新年将到,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透着喜庆的气息,人们脸上都是笑脸,都在为这个大团员的节日而准备着。李启往年对过年是没有什么特殊情感的,顶多是和莫大夫拼个桌囫囵吃顿饭也就罢了。后来莫大夫瞅上了小木匠,硬挤到人家小木匠家里去,李启便索性一个人往常怎么样也就怎么样。
虽然老李叔一家见他一个人,硬是要他过去吃团年饭,李启却是笑着拒绝了,人家一家人阖家团圆,他怎么好意思去打扰。今年有宝儿作伴,李启过年的热情却是空前高涨,早早的就准备了起来。
农家过年都是要自己熏腊肉,李启不会做,还专门去请教了李婶子。李启带了宝儿找去的时候,李婶子刚好也在做,便一边做一边细给他解说。李婶子大概实在心疼两人,担心两人过年吃不上腊肉,便道:“若是实在学不会,买了材料拿来给婶子做,反正我们家的也还没有熏,到时候一并熏了也无妨。” 
李启忙道了谢,表示自己先试一下,若实在不会,还得来麻烦李婶子。
做腊肉分三步,第一步是腌肉。小宝儿兴致勃勃的自荐表示也要参与,李启便匀了他打下手,递些作料之类的。李启拿了新买的猪肉出来用热水洗了装进盆里,猪肉已经切成了大小合适均匀的条状。
再在肉上分别抹了盐、生抽、糖、花椒粉,宝儿在旁边跃跃欲试的样子,李启便由了他,让他洗了手,拿了肉教他抹作料。两人通力合作,气氛倒是显得很是温馨,肉很快就抹好了。
这第二步便是风干。挨个儿给肉打了洞拿线穿好,在屋檐上挂几天,冬日风大,没几天也就干了。
过了约三日,李启取了肉下来,肉果然差不多已经干好了。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熏肉。在院子里搭了熏肉的架子,把风干的肉放到架子上,折了柏树枝,点燃了扑灭火苗,烟便直往上窜了。由于熏肉是不需要明火的,中途便需要人一直看着,免得明火窜了起来,把肉烧坏。
宝儿和李启两人抽了矮凳坐到那儿,李启一边添松枝一边教宝儿些诗句,时间倒也容易打发。到了日暮时分,揭开盖子,架上的腊肉便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松枝清香味。李启不禁一阵恍惚,这便是娘亲怀恋的味道吧,果然很温暖呢。
宝儿在旁边兴奋的欢呼,小脸满是满足。李启揉了下他的头顶,果真是小孩儿心性。撤了架子,两人协力把肉挂到厨房。留了一块下来,李启说是晚上尝鲜。
晚上做了蒜苗炒腊肉,可能由于自己有参与制作,连宝儿都多吃了半碗饭。
随着年关的接近,李启考虑了一下,还是带了宝儿去镇上一趟。既然准备认认真真的过一个年,那就要好好准备,该买的都要买齐了才行。
恰逢李安在乡下采买了货物要进城,便邀了两人坐他租的拉货的马车一起去。进了城,大约大家都在忙着办年货,城里的人特别多,都是挤过来挤过去的。李启担心与宝儿被人群冲散,本想托了李安代为照顾,等他买完了东西再来接他。
可是宝儿却不太情愿的样子,他也不闹,就拿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瞅着李启。最后果然欢欢乐乐的抓了李启的手臂跟了去。李安在后面纳闷,心想李夫子好是宠溺这个小表弟。
街上人实在太多,李启刚开始还注意了宝儿是否跟着自己,后来见宝儿紧紧拉了自个儿的衣角跟着,便放了心。看到一个买红纸年画的小摊子,便过去买了几张红纸,打算回去剪了福字帖门上。
卖红纸的摊子旁边是个老伯摆的捏面人的小摊,一团白乎乎的面团在他手里揉捏几下,便成形成了个小人,再拿了画笔随便点那么几笔,小人便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了。宝儿眼睛瞪得大大的,小嘴张着,看得目不转睛,不知不觉的就松开了拉着李启衣角的手。
等他回过神来,茫然的盯着来往的人群,不明白他只是看了会儿捏面人,仲宣怎么就不见了。一个人无措的被人群推挤着前进,单薄的身影显得很是无助。
不知道走了多久,一个穿着白色描金缎面华服的公子走到宝儿面前,笑的温文尔雅,道:“小公子可是和家里人走丢了?”
小宝儿像是忽然又忘了怎么说话似的,嘴里只知道喃喃重复:“仲…宣。”
那公子听到这两个字,仿佛明白似的,温笑道:“我带你去可以找到仲宣的地方罢。”
宝儿抬起头,愣愣的看他,那公子直接拉了宝儿跟了他去。
李启离了红纸摊子不远便发现宝儿不见了,无奈人流太多,硬是挤了半天,等他好不容易挤过去的时候,宝儿已经不见了。心里一紧,忙四处找了开来。
直至暮色四合,李启却还是无半点头绪,心里自娘去后,第一次涌现出恐惧的感觉。小宝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他的心里发了芽,生了根,变得必不可缺。突然想到李安在聚禩酒楼当个小管事,对镇里的消息应该灵通,便又振奋了精神向聚禩酒楼跑去。
到了聚禩酒楼,远远的就看到宝儿走在酒楼门口的台阶上,两只手撑着下巴,大眼骨碌转着看着来往的人群,仿佛一只被主人遗弃的小狗。李启高高提起的心瞬间松了下来,心里涌现出一大股失而复得的喜悦。走了过去,把小宝儿一把拥进了怀里,心,终于踏实了。
结果今日也没买成什么东西,倒是两人都被吓得不轻。最后还是李安借了酒楼老板的马车送他们,说是反正他明天也还需再回去一趟,也是顺便。李启知道他是担心自己不肯接受才这么说的,心里很是感激。
回到家的时候,宝儿已经累得在马车上睡着了。李启向李安道了谢,抱了宝儿进屋放到床上,才去烧了水端来,绞了帕子给宝儿擦手擦脚。解开他的衣襟准备给他脱棉衣的时候,却发现衣襟里放了方白色的蚕丝锦帕,上面用红色的朱砂绘着一朵盛开的红莲。
李启看到红莲,眉头蹙了良久,是他们吗?

10、过年

在紧锣密鼓的过年筹备中,很快到了腊月下旬,中途李启又去了次镇上买年货,却是再不敢带宝儿去了,只托了莫大夫代为照顾。宝儿可能上次也是被吓到了,回来几天都是形影不离的跟在李启身边,时刻离不得身。这次进城,倒是没有再坳着要跟去。
其实关于过年,李启确是没有什么特别印象,只记得脑子里时不时的回荡的小时候每到过年娘亲摸着他的头给他唱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娘亲说,那是寻常普通人过年做的事,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李启以后能过上这种普通人的生活。李启努力的实现着娘亲的愿望,斩断过去的一切联系,把自己变成一个寻常人。他成功了,不是吗,现在他有个娘亲梦想中的温暖的家,有宝儿这个家人。
在喝了腊八粥,祭了灶王爷,把屋里屋外通通除了一遍尘之后,宝儿与李启迎来了大年三十除夕夜。李启发挥浑身煎炸煮炒的功力,做了一大桌子的菜,这顿年夜饭,在两人的温馨甜蜜中吃得分外满足。
吃完了年夜饭,本来寻常人家是要祭拜祖先,祈求保佑子孙殷荣倡盛。宝儿失去记忆,对过去一无所知,李启却是打算与过去完全斩断联系,两人便直接省了这一步。民间习俗,大年三十除夕夜,都是要守岁的,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虽不至于一夜不睡,但起码也要到子夜时分。
两人左右无事,在堂屋坐着闲聊,桌子上拜了瓜籽儿水果点心之类的零嘴,时不时的抓一把磕了打发时间。没一会儿,宝儿便恹恹欲睡。李启看他无聊,想起那日买了准备剪福字的红字还没用,门上也只帖了驱邪的年画与对联。
便拿了红纸出来,寻了把剪刀,教宝儿剪纸玩儿。最后纸废了不少,却是什么像样的东西都没剪出来。宝儿沮丧的垮了小脸,最后干脆丢了剪刀,眼睛水汪汪的,控诉的盯着李启,意思是这个根本就剪不出什么东西来。
李启看他的样子,很是好笑,他自己火候不到家,倒是怪到他头上来了。便笑着拿了剪刀,另寻了张红纸出来,剪刀在他手里不断的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不一会儿,他停了剪刀,打开手上的红纸,便出现一对小人儿出来。
只见其中一个小人笑得憨态可掬,头上扎着可爱的的童子小髻,另一个小人儿望着童子小髻的小人,笑得让人如沐春风。这两个相连的小纸人,正是李启和宝儿。宝儿爱不释手的接了小纸人在手里把玩,刚才还垮着的小脸哪里还见半分沮丧。
一脸灿烂的笑容,大眼亮晶晶,红艳艳的嘴角大大的咧着,看着李启的眼睛里仿佛能够甜出几点蜜来。
李启不由自主的靠近了宝儿,抬起他尖细的小下巴,嘴巴凑了过去,在他的嘴唇上翻转碾磨,舌尖顶开他的贝齿,在他的嘴里温柔的翻搅,尝遍每一个角落,仿佛真能够尝出蜜来,最后卷了他的舌一起共舞。
宝儿在李启凑过来的时候,便瞪大了眼睛,只知道愣在那里任李启为所欲为。心口处不知为什么,嘭嘭嘭的跳个不停,小脸憋的通红。直到李启的舌头闯了进来,宝儿的大眼更是惊愕的睁大,心里急切的述说,他的嘴巴不能吃的,却是半分都动弹不得。
若说上次只是浅尝辄止的一个亲吻的话,那这次便真是情人间的炙热问候了。李启知道,他的心丢出去了,丢给了这个看起来傻傻的,忘记了一切,天真的什么都不懂的小宝儿。
心里叹息,宝儿他,现在还不懂什么是情爱啊。
一双小手抚上他的额头,企图揉开眉间的皱褶。李启看向小宝儿,他大眼盯着自己,脸上自然的流露出担忧之情。不禁舒心的出了口气,有什么关系呢,宝儿不懂,他懂,他教他就是了。他们两人,是要一直在一起的。
这时,屋子外面传出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爆竹声,子时到了,新的一年,也到了。李启拉了宝儿走到门口,抬头看那漫天的焰火把漆黑的天地照得亮堂堂的犹如白昼。今年的除夕夜,有一人陪伴,他不寂寞。
李启怕宝儿累着,看完了焰火,便带了宝儿睡下了。睡前宝儿在被子里不老实的磨蹭了半天,李启给他掩了几次被子都被他给撩开了。
而小宝儿寻思的是,李启好像很喜欢吃他的嘴巴,他先前好像不开心的样子,那让他吃一下嘴巴就开心了吧。最后飞快的在李启唇上碰了一下,再埋头睡下,终于老实了下来,他怕李启嘴着又要继续咬他的舌头。
李启看向那个偷袭了他把自己裹成个虫茧的小家伙,小宝儿总是能给他意外之喜呢。
第二日是年初一,按例是要吃汤圆的,寓意团团圆圆。两人起了个大早,包汤圆。馅儿是早就做好了的白糖芝麻馅儿,中间放了白糖、芝麻,并掺了碾碎的炒花生提香。汤圆搓成细长的条,包的时候一手拿长条一手纠剂子出来,大拇指在中间捏一个凹再用小勺子舀一点馅儿料放进去捏好便成了。
小宝儿哪包得来汤圆,就拿了汤圆粑粑在边上捏圆搓扁的玩了开来,李启也由了他高兴。最后汤圆没包成一个,倒是扭了一串不知名的物体出来。还好有李启在,要不两人准得饿肚子。
汤圆盛的时候都是盛双数的,不能落单,寓意好事成双。当然,吃也是要吃双个的才行。最后李启吃了六个,小宝儿嗜好甜食,居然比他还多吃了两个。撑得动也动不了,敞了白花花的肚皮躺在椅子上,就像是那脱了水的青蛙。
初一按照习俗是不能出门的,须在自己家里,不能去走亲访友。说的是,初一的时候去到别人家里,会把别人家的财气带走。所以基本上,初一的时候,都是自家人在家里玩叶子戏,打牌九之类的消遣。
李启和宝儿两人是玩不了那些花样的,李启干脆拿了个连环出来教宝儿解连环。这还是当初宝儿刚来的时候,拿给他玩过的,可他那胡乱一起的乱解一通,怎么可能解得开。
两人手里的是最难的九连环,若要解开,共需要三百四十一步。这连环看起来难,若是知道了诀窍,却是三两下就可以解开的。李启说了二十字口诀,“上俩下一个,再动后一个;上一个下俩,再动后一个”,揽了宝儿在胸前,手把手的捉了宝儿的手一一示范。两人之间显得亲密无间,一天倒是很快打发过去。

11、吃醋

过了年之后,接下来便是拜年。家里亲戚较多的人家,正月十五之前都是一直忙着去别人家拜年,或者接待来自家拜年的客人。李启和宝儿两人少了那些牵连挂碍,倒也是省了不少功夫。
想到老李叔一家帮了不少忙,平时对他们也诸多照料,特别是上次宝儿丢了那回李安更是帮了大忙。老李叔和李婶子年长两人许多,论辈分也是长辈,去给他们拜个年也不为过。散元宵之前,李启特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