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锅甜味的腊八粥,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绿豆、桂圆和玉米熬煮而成,加入两块红糖,又甜又稠,十分受孩子们的欢迎。
未到寅时,姚家两姐妹便起床煮粥。煮粥是个技术活,不是把所有材料一起丢进锅里就行了,还要守着锅不断地用筷子搅动锅里面的材料,这样子煮出来的粥才粘稠才更香。半个多时辰的功夫,两种腊八粥都煮好了。此时,家里面的三个“大”男人才刚刚起床。喝着热乎乎香喷喷的腊八粥,几个人的身上都热乎乎的。姚青则是连喝了三大碗甜的腊八粥。
喝完了粥,几个人便开始收拾出门。今天是集体赶集的日子,姚红将要采买的东西列了满满的一张纸,全是为过年做准备的。因为是年前的最后一次集市,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了,大家集中在村口一起进城,看到姚家一行人后,纷纷礼貌尊敬地与闻人千叶打招呼。
“姐夫可真受尊敬!” 姚黄趴在姐姐的耳朵边说道。
姚红与有荣焉地笑着,看向闻人千叶目光中满是浓浓的情谊。感觉到了自家娘子的视线,闻人千叶回视过来,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粘在一起,姚黄身为旁观者,也感觉到了其中脉脉的温馨与柔情。
临近过年,集市上人流更多了,而且这时候大家大多舍得花几个铜板买些平日里不一定舍得东西。清水村的村民这一年因为卖花生,手头上的银钱比往年富裕许多,便可是劲儿地买年货。幸亏村长料到了这种情况,让有牛的人家全部套了车过来,否则,真怕到最后年货太多,回不了村子。
姚家难得一家人出来一趟,决定下不回村,在城里面歇息一个晚上,明天再雇个车子回去。闻人千叶不愿到集市与人挤,便带着两个小的去茶楼,采购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两姐妹。两姐妹先前往集市,在卖肉的铺子买了十斤肉,肥多瘦少,一扇排骨和几斤羊肉。两个人去了布庄,买了几匹鲜亮的布料和几匹素淡的布料,素淡的布料是给姚红和闻人千叶做衣服,鲜亮的布料是给姚黄和两个小的做衣服。两个人又去成衣铺子买了现成的几件棉衣——主要是姚黄懒得做针线,便撺掇着自家姐姐买几套现成的,也能少做点儿活。
“先把东西寄放到李大叔的杂货铺,我们再继续。” 姚红看着妹妹的小脸都被货物挡住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姚黄不觉得这么点儿东西重,但东西太多挺挡视线的,点头同意了姚红的意见。


、第五十三章 过年前

杂货铺的掌柜李大叔是清水村人,常常为进城的村民们帮点儿小忙,寄放货物这种小事更是时常发生,只是摆了摆手就让两姐妹把货物放在了铺子后院的角落。为了感谢李大叔,两姐妹在杂货铺买了近二两银子的东西,包括食盐、红糖和各种入味的香料,还买了一串五千响的鞭炮,为两个小的买了两包零散的鞭炮。
两个人前往卖笔墨纸砚的铺子为家中的三个读书人买了新的笔墨和宣纸,为闻人千叶买的是作画用的绵连生宣,给两个孩子买的是半熟的玉版宣。只这一项,就花去了姚红带来的一半银子,难怪农户人家很少有人读得起书,光笔墨和纸这些消耗品就是平常人担负困难的大数字。
买好了必须买的东西,两姐妹便随意地逛了起来。女人是天生的购物狂,这句话古今适用。姚黄跟着姚红身后,看着她在各个小摊子前流连,然后背后筐子里面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增多,姚黄决定,以后坚决不和自家姐姐逛街了。逛街什么的可是宅女的死穴啊。
最后意犹未尽的姚红买了几包糕点后被妹妹拉走了,都要到中午了,姐夫和两个小的还等着他们回去吃饭呢。
走进茶楼,说书人正在讲《封神榜》。讲到了“黄天化潼关会父”这一节,茶楼里的人全都听得入迷,姚青与小可早就听姚黄讲过,但仍得激动不已,差点儿趴到说书先生站立的台子边去。姚黄两姐妹不敢打扰众人,在小二的带领下,两个人轻手轻脚地坐到闻人千叶一桌。
桌子上摆着三碗茶和一盘点心,两姐妹估摸着三人吃了点心不会太饿,便没有催三人离开,一人拿了一块点心细细咀嚼。姚红和闻人千叶小小声地说着话。姚黄则听着说书人讲书,觉得他讲得比书中精彩多了。
“……却说界牌关黄滚,乃是黄飞虎父亲,镇守此关。闻报长子飞虎反了朝歌,一路上杀了守关总兵,黄滚心下懊恼,探事军报来,‘大老爷,同二爷三爷来了!’黄滚紧传令:‘把人马三千而成阵势,将囚车十辆。把这反贼缚拿,解送朝歌。’不知黄家虎将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说书人施施然地在茶楼众人的喝彩声和挽留声中走下台,姚黄讶异地发现。那人转进茶楼后院前隐蔽地看了闻人千叶一眼。
“去吃饭吧。” 闻人千叶似乎没有察觉到说书人对他的注意,一手抱起小可,一手扶着姚红,对几个人道。
五个人来到百味居,小二认得姚黄。也知道姚家是长生果的供货商,十分热情地招呼五个人。姚黄拣了一处靠墙的位置,几个人点了几样好菜,都是平常吃不到的,一盘花费的费用不小。不过难得一家人下馆子,只要开心。银钱什么的也就不在乎了。除了姚红抱怨了一句太浪费以外,其他四个人都吃得非常开心。
吃喝间,一个身穿襦服的中年男子走进酒楼。正是在茶楼说书的先生。说书人径直走到五人桌前,冲着闻人千叶做了一礼,“三公子。”
“你是?”闻人千叶疑惑地放下筷子。
“小人佟科祎,曾经在四爷跟前做过清客。”
所谓“清客”,实际是幕僚。闻人千叶仔细打量眼前的男人。确实有几分眼熟,是自己父亲的幕僚。应该是受了闻人家那次变动拖累,才会到了这个北方城镇做说书先生。
站起身,闻人千叶让小二开了一个包间,邀请佟科祎进入包厢喝酒许久。姚红喂着儿子,时不时朝着包厢的方向看几眼,眼中流露出淡淡的担心。姚黄看在眼里,拍了拍她手以示安慰。姚红回以一笑,她想通了,丈夫原本就不是普通人,自己只要在他背后支持就好,其他不用管太多。
四个人吃完饭后让小二上了一壶茶慢慢等待,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闻人千叶和佟科祎终于从包厢内出来。开门的瞬间,姚黄眼尖地看到佟科祎将一封信收进了袖子里。
“相公,天色尚早,我们是先逛一逛,还是找个客栈休息?” 姚红迎着闻人千叶。
“先找个客栈休息吧。等吃完晚饭,我们一起逛夜市。”
“好。”
还没有到过年也不是过节,安平郡的夜市并不热闹,两个小的玩得并不尽兴,早早就回客栈休息了。第二天一早,闻人千叶带着一家人在城内和附近玩了一圈后,便返回了清水村。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回到家中以后,五个人都觉得自家家中最舒服。要过年了,虽然家里只有两个小孩子,但该做的事儿还是一样不能少,大扫除啦、准备各种吃食啦……姚红则忙着给大家做新衣服,虽然没了成衣,但买的衣服始终不如自己做的贴身舒适。姚黄也帮着姚红分摊,只不过她不是很喜欢做女红,因此只给两个小的分别做了一件后便没有再做了。姚黄自己懒得做却喜欢在姚红身旁指手画脚,将一些现代的构思传达给姚红,姚红按照姚黄提出的点子做,效果颇为不错。特别是两个小的衣服,又精神又可爱,被村子里的其他女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让幕后推手的姚黄得意不已。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各家各户要祭祀灶王爷,将他哄开心了,免得上天告状。两姐妹提前一天做好了糖瓜。糖瓜是用黍米熬制而成,先将黍米谷子泡透了,等它们长出白芽,把发芽的谷子连水磨碎了,这些连汁带水的碎谷子,就是制作灶糖的“酶”;把黍米煮成饭,晾一会儿,等不太烫手后,放入制作了的“酶”,拌和均匀了放起来,经过一段类似“发酵”的时间,黍米饭里的淀粉便转化为饴糖,即灶糖了;把稀稀的糖取出,在热锅里煎熬成半干浆糊状,取出后,晾一会儿不烫手了,就把它搓成条状,放到屋外冻一夜,成品糖瓜便完成了。
一大早起床,两姐妹就开始布置祭祀的用品,等完全妥当后,便将主场交给了三个“爷们”。没办法,女人是不能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最重要的一步是“扫房”,南方叫做“掸尘”,为了明堂净几、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全家人一起动手,闻人千叶带着两个小的清扫庭院和屋子里边角旮旯的蜘蛛网——这一工作很轻松,姚黄布置聚灵阵时顺手设置了一些小的防护和防尘阵法,使得蛇啊虫子啊之类的不能靠近姚家大屋,蜘蛛网和灰尘之类的几乎没有。三个爷们随意清扫一下,工作就完成了。两姐妹的工作要繁重一些清洗各种器具和拆洗被褥窗帘,这些天天气放晴,暖阳照在人身上很温暖,院子里晒满了清洗后的床单被褥,原本一天工夫就能晒好,姚黄偷偷施了风系法术风干,不到半天功夫,床单被褥就晒干了。姚红觉得惊讶,闻人千叶则了然地看了姚黄一眼,他以为姚黄是用内功烘干的被褥。晒过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躺在上面舒服极了。
姚红抱出在城里面买的红纸,裁出两个长条一个短的横条,姚青和小可一个拿着砚台,一个拿着毛笔跑到闻人千叶的面前,催促他写春联。闻人千叶一挥而就,笔力苍劲有力,字迹行云流水,如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分外好看。姚青喜滋滋地将春联读了一遍,“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四季如意”。带着小包子就把对联贴在了大门口。
姚红拿出剪刀开始剪窗花,她的手非常灵巧,不一会儿,几张窗花就剪好了。两个“福”字,两张“喜鹊登枝”,两张“年年有鱼”,两张“花开富贵”……分别贴在三间卧室和堂屋的窗户上,让屋子里的喜气霎时提升了一倍。姚黄在一旁看得羡慕不已,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她就是学不会剪纸,只能看着一副副漂亮的图案在姚红的手中展现出来,羡慕地流口水。
“都在家啊!” 李四婶挎着小篮子走进院子,姚红急忙起身迎接,“四婶,快进来做。”
“不用了,家里事儿多,我还要赶回去呢。” 李四婶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土碗递给姚红,“家里炸了一些丸子,送来给你们尝尝。”
姚红急忙接过碗走进厨房,出来时,大碗中的食物换成了黄澄澄的酥肉。
“四婶,这是酥肉,味道挺不错的。你拿回家让四叔和大哥、二哥还有云恒尝常。” 姚红将碗放进李四婶的篮子。


、第五十四章 过年(上)

“酥肉?怎么做的?” 李四婶只愣了一下便想明白又是姚家两姐妹发明的新鲜吃食。这半年多来,两姐妹发明的吃食在清水村流传开来,大大丰富了清水村村民们的餐桌文化。
“将面粉调成糊,加入两个鸡蛋,然后用五花肉包裹着面糊,用油炸成金黄……” 姚红详细地解说了酥肉的制作过程,“酥肉的保存时间不短,可以就这么吃,也可以同其他蔬菜烧起吃,还能够做汤……”
李四婶连连点头,双眼发亮,想到家中还有一块五花肉,决定回去就试着做酥肉。
“大丫啊,你相公现在有空吗?” 李四婶问道。
“当然有空,四婶,你找相公有事?”
李四婶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能不能请闻人公子帮我家写副对联啊?”
“咦?云恒不写对联了吗?”李家往年的春联都是李云恒写的。
“那臭小子的字哪有闻人公子的好看。” 李四婶道,“我把红纸都带过来的,你能不能帮我说一下?”
“放心吧,四婶,相公肯定帮你写个特别喜庆的春联。” 姚红边说边看向闻人千叶,闻人千叶含笑点点头,姚红便让李四婶把她带的红纸拿出来。
有眼力劲儿的姚青跑进房间拿出笔墨砚台,姚黄帮忙把红纸铺好,闻人千叶从容地走到桌子旁边,提笔挥毫!
李四婶高兴地拿着写着“福星高照全家福省,阳光耀辉满堂春”的春联离开了。过了不久,张三嫂跑来姚家求春联,接着是曾大娘、翠花嫂子、祥子婶……村民们全都跑到姚家来求春联,这两天,闻人千叶比姐妹两个还要忙碌。村民们不好意思空手上门,都会带一些吃食或小东西。姚红就算不准备年夜饭,这些吃食也能够凑成两桌了。
终于到了三十这一天,吃过早饭,五个人提着篮子上山给姚家二老扫墓。敬上三柱香,姚黄默默地跪在姚红身后,心中道:姚大叔、姚大娘,你们和你们的二女儿在下面相聚了吧?我不是有意占据你们二女儿的身体,但既然已经占据了,我会担负起她的责任,帮你们照顾好你们的大女儿 儿子。我保证。姚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磕了三个头,姚黄抬起头,一阵风刮过。将燃烧着的纸钱刮上半空,仿佛坟墓中的两个长者的回应。
祭拜过父母,五个人下山,此时太阳刚刚升到半空,驱走了冬日清晨的寒意。洒在人身上,送来丝丝的温暖。一路上遇到了好几批上山祭祖和扫墓的村民,相互点头致意,没有多说话。
回到家中后,两姐妹开始准备年饭:腊肉香肠昨天晚上就已经煮好,现在只需切盘;同样切盘的还有白斩鸡与卤牛肉。姚黄淘米做饭。年饭的量一定要多,至少一家人必须吃到“破五”(初五),意味着来年的食物充足。一年温饱不愁。
姚红要做的不多,几个热菜与热汤就够了。蒸全鱼,用两斤左右的全鱼,辅以火腿、冬菇、冬笋和鸡汤等。清蒸以后,鱼身点缀红、黄、绿各色菜丝。色、香、味、形、器俱全,汤质鲜香。原汁原味;吉祥长年菜,。将芥菜洗净切放入滚水中汆烫去除苦涩味,放进鸡汤内熬煮至芥菜软透,寓意长命百岁;八宝饭,这是两个小的最爱吃的……
姚黄在过年前找陈阿木做了一张大的炕桌,此时堂屋中的土炕烧得热热的,菜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