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和-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
刚说了两个字,陈瑛突然顿住了,头上冒出了冷汗。
“陈都宪为何不继续说下去?有物证可当堂拿出,本官绝无抵赖。人证的话,本官却想问一句,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可是连皇子一同监察?就算御史可弹劾皇子不法,但无确凿证据,无皇令,就可监视皇子的一举一动?此是何道理?陈都宪掌管的是都察院,可不是宗人府,更不是刑部大理寺!”
话声落地,殿内落阵可闻。
对陈瑛弹劾他的罪名,孟清和没有太多争论,如果真和陈瑛逐条辩解,才是傻到冒烟了。
毕竟,军马他的确留了,沈瑄最近一段时间的赏银都是他收着,和朱高煦朱高燧通信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小秤交易,私定盐引纳粮之数,根本没有争辩的必要。
边塞军屯和商屯种植的作物不同,价值自然不一。如果都按照一引纳麦的数量兑换,傻子才干。对此,永乐帝心知肚明。这不是贪赃枉法,只是在合理范畴内鼓励商屯,更多的充实军粮。整个边军系统都是如此操作,敢揭开这个盖子,边塞各地的镇守指挥就能和陈瑛势不两立。
立身不正,欺压族人,更是无稽之谈。当他孝友的名头是假的?只要派人到孟家屯走一趟,马上就能真相大白。即便孟广孝和孟清海要起幺蛾子,有孟重九和孟清江等人在,也会把他们按下。
余下的,就是好龙阳……摸摸下巴,这个也能成为弹劾的罪名,孟清海倒是真没想到。翻遍太……祖成法和大明律,也只是规定同姓不婚,却没说同性不婚。
这些罪名看似条条致命,但想以此定他的罪,砍他的脑袋,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按照高皇帝的行事原则,总要依法办事。
再者,陈瑛太自信了,甚至可以说是自大。
如果只朝孟清和开火,任凭孟清和有几百张嘴,最轻的结果也会是降职丢官。但他却把皇帝的义子和亲子都牵扯进来,妄图一网打尽,这就不是想把别人拍死,而是自己往深井里跳。
旁的不说,当着皇帝的面,说他干儿子品德不好,亲儿子言行不妥,缺少教育,这不是找抽吗?
没登上皇位时,朱棣身除了是北疆的藩王,还是宗人府的右宗正,秦王朱樉,晋王朱之后的宗人府第三把手,皇室内部的婚丧嫁娶,陈情录罪,宗室教化,都要经手。
说他儿子立身不正,惟德不修,不是啪……啪…打老子的脸吗?
孟清和又瞄了陈瑛一眼,暗中摇头,这位的职业生涯,果真是用生命子奋斗啊!
“陈瑛。”
朱棣的声音没有多少起伏,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压得陈瑛抬不起头来、
“臣在。”
“兴宁伯之前所问,你有何话说?”
“臣……”
陈瑛伏在地上,心头剧颤,他没有想到,孟清和竟是如此难以对付!
解缙等人也是表情数变。
真以为言官就无敌了?
既有中旨发出,证明军队出塞出自上意,不通报朝廷,必定是秘密行动,怕是连北京巡按御史都不知情。陈瑛把这件事摊开来,无疑是告诉皇帝,他在北边有人,负责秘密暗通情报。
这是犯了朱棣的大忌。
陈瑛以为自己是谁?锦衣卫?就算是锦衣卫,未得天子敕令也不敢随意安…插…人手,百分百是在找死。
何况,纠察百官是御史之责,胆敢监…视皇子却是重罪!
孟清和同朱高煦兄弟通信属于私交,陈瑛敢举人证,就坐实了他监…视皇子的罪名。拿出物证,三人信中的内容全无不可告人之处,且有锦衣卫报告,朱棣早已知晓,陈瑛真敢拿出一两封来,那就是私自截留皇子和朝廷二品大员的书信,谁给他的权力和胆子?
还是说,他想造反?
陈瑛挖了个坑,想让孟清和掉进去,不想孟清和比他更加深谙此技,最终掉进坑里了,变成了陈瑛自己。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人犯我一寸,我断人两尺!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人教导,孟十二郎时刻不敢忘。陈瑛意图置他于死地,他自然不会对他客气。
陈瑛不死,死的就会是他!
“陈瑛,你还有何话说?”
朱棣又问了一句,陈瑛除了跪地顿首,无一言可辩。
“臣有罪!”陈瑛垂首,眼中闪过一抹阴狠,“但臣参兴宁伯数罪确有其事!尤以兴宁伯同定远侯私授金钱,图谋不轨,臣有实证,请陛下明察!”
陈瑛知道自己今天是栽了,但他临死也不忘拉上孟清和。
“大胆!”
朱高燧终于忍不住了,就要上前狠踹陈瑛一脚,却被沈瑄拦住了。
沈瑄站出来,朝堂上又是一静。
七梁冠,貂蝉巾,广袖朝服,云凤四色花锦绶,腰束玉带,昂身而立,如苍松翠柏,玉面修容,似君子谪仙。
“禀陛下,臣有奏。”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定远侯站了出来,大殿内顿时一静。
解缙等人的神情变了,杨士奇和杨荣微微摇头。
武阳侯徐增寿,信安伯张辅等武将看向陈瑛的目光,根本不像在看一个活人。朱高煦和朱高燧嘴边都带上了冷笑,就差对陈瑛说一句,你死定了。
孟清和咂咂嘴,突然有点同情陈都宪。
惹自己就算了,顶多落得个充军发配,至少性命无忧,怎么偏偏想不开,还要拉上沈瑄?
沈侯爷是能惹的吗?死到临头还想拉沈侯爷做垫背,简直是嫌开往阎罗殿的火车速度太慢,蹦高喊着要改乘飞机。
当真不是一般的,想死啊。
摩挲了一下手中的笏板,他是该帮陈瑛死得快点,还是退后一步看热闹就好?
不管怎么说,陈瑛咬住的主要对象是自己,只围观不参与,实在不符合他的性格。
于是,孟清和迈出的脚又收了回来,距离稍后,站在沈瑄身旁,等着沈侯爷对陈瑛发起攻击,他立刻助攻。
“陛下,”沈瑄朗声道,“臣有奏。”
见沈瑄站出来,朱棣心中所想同大部分朝臣一样,陈瑛蹦跶得太过分,连一向在朝堂上不怎么出声的沈瑄都不能再忍。
今日之后,陈瑛这把刀,没法继续再用了。
不趁手,总是自作主张。
为人骄狂,不体圣意。妄图在立皇太子一事上指手画脚,超出了为人臣子的本分。
陈瑛以为自己是谁?
离了他,就没人能帮朱棣在朝堂上砍人了?未免太看得起自己!
况且,陈瑛为何会急吼吼的跳出来支持长子,永乐帝一清二楚。
无非是担心飞鸟尽良工藏,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
但陈瑛却料错了一件事,如果他不是这么急着跳出来,朱棣不会急着杀他,他自己乱蹦跶,只能死得更快。
朝班中的文臣,心思更深。
嫡长子,文皇帝。
朱棣冷笑,看向跪在地上的陈瑛,又扫过列在左班中的解缙等人,双眼微眯。
他还没死!
高皇帝至古稀之龄,方才大行。他不过四十有四,仍当壮年,依旧上得了马,拿得起枪,杀得了人!
这些人就如此迫不及待,等不得了?
还是说,这其中也有自己儿子的主意?
就算真立下了皇太子又如何?只要他没死,立了,照样可以废!
朱棣面色阴沉,这些时日,解缙等人鼓动京城军民耆老上表请立皇太子,他压着不批,就是给朝中提个醒。不想还是有人硬要往死路上走,怎么,真当他做了皇帝就会手软?
永乐元年刚过去多久?是不是法场上的血干了,让他们忘记了刽子手的刀有多利?
朱棣迟迟不说话,脸上怒意昭然。
没人会傻到以为皇帝的怒火是因沈瑄而起,很明显,跪在地上的陈瑛等人才是起火的源头。
龙有逆鳞。
不小心碰到了,不见血,不会善罢甘休。
良久的沉默之后,朱棣终于开口道:“定远侯有何言,尽管道来。”
“禀陛下,臣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瑛私营家将,窥伺皇子,窥探军机,污蔑朝臣,有犯上作乱之嫌!”
声音铿锵有力,正气十足。话落,尾音犹未绝,仍在殿内回响。
满朝文武都有点傻。
定远侯在奉天殿中说话的时候不多,完全就是沉默寡言的最佳典范。
今日竟然当堂弹劾朝臣,还是弹劾都御使,言官?
武将中出了一个兴宁伯,足够让文臣们头疼了,定远侯也要仿效行之?
文臣参武将,这是常态。
武将参文臣,也不是说不过去。
但是武侯弹劾言官,简直是要逆天!
沈瑄的亲爹是侯爵,干爹是皇帝,兄弟是皇子,洪武帝是他干爷爷,成国公是他挚交,信安伯是他好友,皇帝的小舅子被他踢出府门,照样笑呵呵给他说好话,宫中的徐皇后更是视他如亲子!
勋贵,武将,皇亲。
诸多身份集合在一起,一旦沈瑄的战斗力爆发,和他对着干的百分百就要倒霉。
打嘴仗,找死。
斗殴,死得不能再死。
陈瑛突然后颈发凉,他突然意识到,敢惹上兴宁伯,牵扯出定远侯,意图向朱高煦和朱高燧身上一起泼脏水,绝对是向天借了胆子。
脑袋发热的同时,他偏偏忘记了,胆子再大,刀子砍下来,照样要死。
“臣参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陈瑛犯上作乱!”
沈瑄话落,孟清和立刻附议。
痛打落水狗,这技能,他熟!
定远侯和兴宁伯先后呼应,一人给了陈瑛一棍子。嫌不过瘾,顺便又踹了两脚,专往脸上踹,不留个脚印绝不算完。
陈瑛弹劾孟清和的几项罪名,直接被扔到一边,不屑于提起。
从根本否定陈瑛的品行,将他彻底打落在地,狠狠盖上一个犯上作乱,乱臣贼子的大戳,谁还会揪着孟清和同沈瑄私授金钱的事情不放?
沈瑄和孟清和站出来了,作为另外两个当事人的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没有继续保持沉默的道理。
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十分清楚,归根结底,兴宁伯会有这场无妄之灾,定远侯被无辜牵涉其中,起因在于自己。
兄弟俩很是默契,前后脚出列,行礼,给架在陈瑛脚下的火堆狠狠泼了两桶油。
敢做,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
让这老匹夫找麻烦!
烧不死你也要扒层皮!
朱高煦当殿再提就藩一事,朱高燧高声附和,当着老爹和群臣,兄弟俩一脸的愧色,不弹劾陈瑛,只是一口咬定,兴宁伯和定远侯无辜受累,都是他们的关系。真要问罪,也该是问他们的罪,同定远侯和兴宁伯无干。
“父皇,儿臣同兴宁伯确有书信往来,却多为屯田及戍卫边防之事,并无不可对人言之处。”朱高煦道,“儿臣竟不知,如此亦是罪过!儿臣知错!”
朱高煦说完,朱高燧继续补刀:“禀父皇,儿臣已令人将平日所写书信收到一起,可到殿上与诸公一观。诸公若还觉得儿臣同兴宁伯有密谋,儿臣自愿领罚!不过,”朱高燧冷笑一声,“也请诸公将与同僚的书信借给小王一观,不用他人,只陈御史同解学士即可,也好让小王知道,什么才叫君子之交。以后与人书信,也好有个参照,免得陈御史这般忧国忧民之士劳心劳力,派人密切关注小王的一举一动!”
朱高煦所言是诛心,朱高燧明摆着是要杀人。
话说得直白,话里的意思却拐了几个弯。揪出了解缙,也坐实了陈瑛犯上不敬的罪名。
自父皇登位,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收敛了不少,但这不代表他们会任由别人骑到头上去。他们不找别人麻烦就好了,上杆子找他们麻烦,觉得日子太平淡,想找些刺…激?
听朱高燧点出自己的名字,解缙不免冒出了冷汗。但压力再大,也必须咬牙挺住,这个时候露怯,就是不打自招。
朱高炽不能再保持沉默,他十分清楚,等到父皇开口,一切全都晚了。
舍了陈瑛,保全解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父皇,陈瑛胆大妄为,请以严惩!”
见朱高炽的举动,朱棣眼中流露出一丝失望。
如果他早一步站出来,永乐帝还不会如此失望。但是现在……朱棣摆摆手,“不必再说,朕自有主张,退下吧。”
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朱高炽抬起头,片刻,重又低下,无声的退了回去。
他知道,因为之前的犹豫,他又错失了一次让父皇改观的机会。
一步错,步步错。
错在他自己,怨不得任何人。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看一眼,也不再多言。
偏偏陈瑛知道自己必没有好下场,干脆破罐子破摔,仍是咬住沈瑄和孟清和不放。
朱棣眼中闪过不耐和杀意,攥紧拳头,换成在军中,陈瑛早已血溅三尺。
看着如…疯……狗一般的陈瑛,沈瑄冷声道:“本侯同兴宁伯几番同生共死,情如家人,既是本侯的家人,何来私授一说?”
“家人?”陈瑛面露疯狂,眼中却带着阴狠,“定远侯同兴宁伯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吧?”
沈瑄表情更冷,“不简单又如何?同陈都宪何干?”
“定远侯是承认了?那汉王同赵王……”
“够了!”
打断陈瑛的不是沈瑄,而是永乐帝。
天子一怒,陈瑛注定粉身碎骨。
“陈瑛,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
揪住瑄儿不放,就是想拉高煦高燧一同下水?
此人,当真该杀!
“来人,拖下去!”
奉命进殿的大汉将军扣住陈瑛,摘掉乌纱,除去官袍,抓着两条胳膊,将他拖出了殿外。
永乐帝甚至没当殿宣判陈瑛的罪名,他的去处既不是刑部也不是大理寺,只能是诏狱。
大汉将军把人拖下去后,锦衣卫立刻接手。
纪纲单手按在绣春刀上,站在陈瑛面前,笑得让人头皮发麻,“陈都宪,久仰了。”
自今上登基以来,诏狱中的一半住户都是拜陈瑛所赐,不料风水轮流转,今天就轮到了陈瑛自己。
该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纪纲叫来一个校尉,如此这般吩咐一番,校尉领命而去,纪纲回头,又对着陈瑛冷冷一笑。
如陈都宪这般人物,进了诏狱,自当好好招待,才不会堕了锦衣卫的名头。
谁让陈都宪大胆包天,惹了不该惹的人,走这一遭,也算种因得果。
陈瑛被锦衣卫带走了,站出来支持他的几名朝臣自然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降级,丢官,流放,充军。
最倒霉的一个,直接被关进了刑部大牢,秋后问斩。
罪名不用找,现成的摆在面前。
污蔑大臣,窥…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