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和-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真的应对却有些出乎预料……
思及此,孟清和睁开眼,一下坐了起来,看来,他还是小看了某些人。不过大军出征在外,内部生了乱子总是不好。暂且将此事压下,先收拾了鞑靼和瓦剌再说。
重新躺回榻上,长出一口气。
本次出征,从总兵官到麾下将领,都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明军征沙漠,始终绕不开一个重要环节,想要彻底灭掉敌人,必须先设法找到敌人。
北元如此,鞑靼也是如此。
想当年,蓝玉出征北元,在捕鱼儿海边找到北元王庭,十几万大军都快成雪地里的野人了。如果本雅失里和阿鲁台也打着一样的主意,各种躲猫猫绕圈子,难说大军要在草原转多久。
时间越长,路程越远,对明军越不利。
粮秣就是最大的问题。
现在可没有火车飞机,运送军需全靠牲畜人力。
征讨安南有舟师相助,船只顺流而下,速度和运量不说,牲畜的草料和运夫的口粮全能省下。
无奈舟师能南粮北运,却没法上岸。大军征沙漠,运送粮草只能依靠牲畜和人力。遇上大风雨雪天气,或是不慎迷路,大军恐怕会有断粮风险。
好在随军的粮草够多,暂时还不需要担心这些。
孟清和翻身,揪了一下铺在榻上的狼皮褥子,未雨绸缪,必须尽快想出解决办法。
话说,当年蓝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难不成也要效仿凉国公做野人?
恐怕魏国公那关就通不过,为难啊……
夜渐深,沈瑄回到帐中时,孟清和已然睡熟。
火光映在帐上,昂藏的身影不断拉长,铠甲…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国公?”
沈瑄解下腕上护甲,走到榻边,大手覆上孟清和的双眼,“无事,睡吧。”
“恩。”
迷糊的应了一声,孟伯爷又去会了周公,睡前所想的军粮一事,只等明日再提。
借着火光,沈瑄静静的看着孟清和,许久,才俯身啄了他的额际。
待铠甲全部解下,沈瑄侧身躺到榻上,连人带被揽进怀中,合上双眼,伴着帐外巡营兵卒的脚步声,也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百一十七章
鞑靼果真和征讨大军玩起了捉迷藏。
孟清和不知该佩服自己料事如神,未卜先知,还是找个没人的地方狠钉阿鲁台小人。明明被兀良哈斥候缀在身后,却率领鞑靼主力,接连几次逃脱追缴,阿鲁台之外,本雅失里和马儿哈咱都没这份本事
“四月了。”
骑在马上,刮过草原的风不再如三月时刺骨,孟清和心中的焦躁却更甚以往。
几十万大军出塞,携带的粮草再多,也总有吃完的一天。继续在草原兜圈子,运送粮草的民夫被远远甩在身后,长此以往,大军定然会遇上麻烦。
“伯爷,总戎下令全军疾行,日落前到胪朐河北岸扎营。”
孟清和点头,“知道了。”
传令骑兵猛的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向右军…方向飞驰而去。
“下令,骑兵上马,火…器…枪…矛…架…上战车,全体加速。”
“遵令!”
总旗和小旗吹响木哨,尖锐的哨声穿过草原,撕开朔风,如流沙一般,无垠的漫播开来。
兀良哈的骑兵在前方探路,运送辎重粮草的壮丁跟在大军之后。戈甲撞击声,包铁的车轮压轧声,马蹄声和军卒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连成一片。
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冰层下奔腾的河流,都在昭示着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冒着严寒出塞的明军,躲在草原深处的鞑靼,彼此都十分明白,双方注定将要一战。
鞑靼不可能躲到天涯海角。
再向西,就将进入瓦剌的地盘。遇上马哈木的军队,未必有全胜的把握。加上像秃鹫乌鸦一样盘旋在周围,等待机会的脱脱,阿鲁台比谁都清楚,不想走进死路,只能跨上马背,拿起枪矛弓箭同明军战斗。
可他更加清楚,同明军硬碰硬,胜算微乎其微。
阿鲁台的计划是将明军拖到漠北,设圈套进行伏击,再遣游骑…骚…扰…明军的粮道。若计划成功,不愁明朝不退兵。
“可行?”马儿哈咱有些迟疑,万一行不通,被明军察觉,很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
阿鲁台跳下马背,走到河边,随手抓起一块巴掌大的浮冰,狠狠咬了一口,“不这么做,等到明军追上来,大家都没有活路。”
脱火赤也下了马,解下马背上的酒囊,拧开盖子,喝了一大口,递给马儿哈咱,“喝一口,不知道还要走多久。”
马儿哈咱接过酒囊,皮帽紧压在额前,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太师,”脱火赤道,“不是我脱火赤不信你,可这次来的是谁,太师也清楚。魏国公徐辉祖,徐达的儿子!定国公沈瑄,他的杀名遍及整个草原,不及车轮高的孩子都知道。由他们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太师当真有把握能够取胜?”
脱火赤的话已经相当客气。
事实上,他更想说,接连败在瓦剌和兀良哈手里,阿鲁台哪来的底气,一定能凭计谋战胜明军?虽然他和马儿哈咱的实力比不上阿鲁台率领的阿苏特部,可对上哈密的脱脱,好歹打了一场胜仗。反观阿鲁台和本雅失里,从去年秋天开始,接连吃了几次败仗,一路都在逃跑。
西边和东边去不了,只能朝北边跑。
本雅失里还时常脑袋发热,动不动就惹上几场麻烦。
如果不是他带人抢了瓦剌和兀良哈的商队,让鞑靼的名声一臭到底,至于像现在这样,满草原都是敌人,一个帮忙的都没有?
“此事我自有计较。”阿鲁台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他不能在马儿哈咱和脱火赤跟前露怯。不然,明军没追上来,鞑靼各部会先分…裂。
鞑靼各部之间本就存在分歧,若非用话“吓”住了马儿哈咱,他和脱火赤根本不会联合自己一起跑路,说不定还会在自己战败后投向明朝,求得一个册封。
名声好不好听无所谓,先投靠再…叛…走,被明军找上门,还可以再投靠。这样的手段,别说鞑靼,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都没少用过。
阿鲁台倒是也想这么干,无奈他还拖着一个本雅失里,鞑靼的新可汗。
想取得明朝的谅解,总要有个投名状,最好的投名状,不做他想,绝对是本雅失里的人头。换成马儿哈咱和脱火赤,自己的人头也大可借来一用。
想到这里,阿鲁台的神情变得阴沉。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将明军引到包围圈里,不求一网打尽,造成明军三成损伤就是胜利。
“太师!”
听到身后传来本雅失里的声音,阿鲁台转过身,单手扣在胸前,“大汗。”
本雅失里很兴奋,令人抬来两箱子皮毛和几袋鹿茸熊掌,拍着腰刀,洋洋得意,压根不像在逃命,“太师看看,这些如何?”
阿鲁台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马儿哈咱和脱火赤也是神情一变。
“大汗,这是哪里来的?”
“到上游饮马,遇上了二十几个女真。”
“女真?”
本雅失里点头,继续洋洋得意。
去他xx的得意!
阿鲁台差点磨碎后槽牙。
漠北哪来的女真?唯一的可能,就是从更北之地过来,绕过兀良哈驻地,穿过鞑靼境内,到明朝朝贡的野人女真!
这些女真人数不多,论开化,远比不上辽东的女真各部。但有一点,部落中的男人都极为悍勇,实打实的…战…斗…狂…人。
“大汗。”
“啊?”
“离开土剌河流域之前,大汗不要再随意离开。”
“什么?”
“臣会派人跟着大汗。“
阿鲁台不想再和本雅失里多废话,拍拍手,立刻有几名壮汉上前,“太师!”
“跟着大汗。”
“是!”
鞑靼壮汉们单手握拳,一捶胸口,几乎是把本雅失里“叉”了下去。
远远的,还能听到本雅失里的叫嚷。这位明显具备死到临头犹不悔改的独特性格。
阿鲁台回过身,就见马儿哈咱的手按在弯刀上,刀身已经…抽—出一半,大有想砍人的意思。
脱火赤正拉着他,但双眼也在泛红。
“别拉着我!”马儿哈咱头顶冒火,该死的完者秃,是觉得鞑靼的敌人还不够多,还不够天憎人厌?
若在以往,阿鲁台还会劝上几句,现下,他自己都想…拔—刀子。
不是顾忌明朝大军就在身后,此时杀了“大汗”会引起乱子,他绝对两刀砍死那个蠢货!
“冷静下来。”阿鲁台咬牙道,“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等解决了身后的危险,再来解决眼前的麻烦。”
阿鲁台的话已是相当明白,解除了明朝军队的威胁,马上就是本雅失里的死期。
本雅失里死了,拥立谁做新可汗,大家可以商量。
商量不下,就各凭本事。
“好!”
马儿哈咱和脱火赤同时点头,与阿鲁台达成了共识。
纵观古今,能众叛亲离到如此地步,脑袋有幸成为部下结盟的条件,本雅失里称得上一声“了不起”。
铁木真泉下有知,黄金家族出来这么一位,不被气活,也得被再气死一次。
永乐七年四月底,明军沿胪朐河西行,继而北进。途经忽兰忽失温,进入土剌河流域。
在土剌河中游,明军斥候发现了鞑靼骑兵的痕迹,继续追踪,很快咬住一支三百余人的鞑靼骑兵。
魏国公徐辉祖下令,遣先锋追击。兀良哈的壮汉一顿砍杀,尽皆…斩…首,只俘虏鞑靼百夫长一名。
“鞑靼主力在何处?距此地还有多远?”
被明军俘虏的百夫长是个硬骨头,金银利诱,高官厚禄,丝毫不为所动。军中的锦衣卫充分发挥职业精神,马鞭沾了盐水,舞得虎虎生风,依旧是一条有用的情报都没得着。
“硬汉子,纯爷们!”
孟清和见识过锦衣卫的手段,对这名鞑靼百夫长十分佩服。
取得定国公的同意,带着…酒…肉…去了中军,瞅一眼被…捆…在柱子上的壮汉,笑眯眯的拿出腰牌,又对看守他的步卒低语几句,步卒点点头,放了他过去。
拍拍步卒的肩膀,孟清和道:“听说你火铳用得不错?得胜回京之后,神机营扩充,可以去试一试。”
“伯爷看得上卑下,是卑下三生有幸。然卑下父兄皆是魏国公府家将,只能辜负伯爷厚爱。”
“家将?”孟清和咂咂嘴,“可惜了。”
人各有志,总不能请求。况且,挖魏国公府墙角,承担的风险也着实大了点。
徐皇后的娘家,皇帝的大舅子坐镇,能不惹还是不惹的好。
鞑靼百夫长被…绑…了两天,粒米未尽,水倒是被泼了不少。傍晚的冷风一吹,浑身像结了冰碴,滋味当真…销…魂。冷饿交加,晕都晕不过去。
突然闻到食物的香气,顺着抬起头,看到了一张笑眯眯的脸孔。
一身铠甲,看盔缨和腰牌,还是个军官。可这幅样子,实在不像能在战场上拼杀的,比起军汉,实打实更像个酸丁。
“不打算说点什么?”
百夫长嘴巴紧闭,一声不出。
“真不说?”孟清和举着碗,“说了,着些都是你的。”
壮汉意志坚定,死也不说。眼睛却不自觉的瞄向碗里的羊肉,一眼,又是一眼。
许久,拔不出来了。
“硬汉。”孟清和翘起大拇指,“本官最佩服的就是硬汉!”
话落,在百夫长…饥…渴…的目光注视,拎起一片半个巴掌宽的羊肉,送进了……自己嘴里。
一边嚼一边发表评论,“味不错,就是煮得老了点。”
鞑靼壮汉:“……”
围观中的步卒:“……”
这位到底是干什么来了?
孟清和好似没看到鞑靼壮汉要杀人的目光,找了截还算干净的木头,盘膝作下,拧开酒囊的盖子,半口酒,三口肉的吃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问,“我不问你鞑靼本部在哪,只问你的出身,这用不着隐瞒吧?”
“……”
“告诉我你是鞑靼哪个部落的,这块肉就是你的。”
“……阿苏特。”
“阿苏特?”孟清和眯了下眼,“鞑靼太师阿鲁台的部落?”
壮汉又不说话了。
孟清和没再继续问,打了个饱嗝,站起身就要离开。
走出两步,突然又停下了,拍了一下脑袋,从碗里拿出最后一块羊肉,笑呵呵上前,啪一声,贴到了壮汉的胸前。
位置很不错,胸大肌。
“本官是守信之人。”
贴实了,确定不会掉下来,退后两步,单手托着下巴,满意的点点头,转身离开。
这次是真走了。
鞑靼壮汉从没像现在这么痛苦。
羊肉近在咫尺,不低头都能闻到香味,可就是吃不着!肚子一阵阵轰鸣,几乎能把人…逼…疯。
步卒目送稍显清瘦的背影远去,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难怪能和锦衣卫做朋友,兴宁伯果真了不起!
中军大帐中,徐辉祖写就送往京城的奏疏,放下笔,看向站在下首的沈瑄。
“真能让那鞑靼人开口?”
不等沈瑄回答,帐外亲兵回报,左…军…副将兴宁伯求见。
“进来。”
徐辉祖的声音有些沙哑,在草原上转悠了两个月,一直找不到鞑靼主力,他也着急得上火。
亲卫放行,孟清和大步走进帐中,行礼道:“属下参见总戎!”
“免。”徐辉祖抬首,“可问出了什么?”
“回总戎,尚未。”
徐辉祖有些失望,却也能够理解。连锦衣卫都搞不定,凭他一个武将,想让人开口,也是为难。
“总戎,属下虽未问出鞑靼所在,却知他出自阿苏特部。临时想出一计,或可借此寻到鞑主力踪迹。”
“讲。”
“属下请总戎准许,放了那个鞑靼百夫长。”
“放了?”
“放了他,暗中遣人跟着他。”孟清和道,“若属下没有料错,前方应还有鞑靼的小股骑兵。”
徐辉祖和沈瑄同时目光一凛,“你是说?”
“鞑靼的地盘就这么大,再跑又能跑去哪里?”孟清和道,“西边有瓦剌,西南有哈密,北边是荒原,无论往哪里跑,结果都可能是死路一条。”
“继续讲。”
“属下一直在想,若属下是阿鲁台,当如何应对眼前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设下圈套,引对手落入陷阱,聚而围歼,以增胜算。”
“可有实据?”
“并无实据。”孟清和道,“这只是属下的猜测。若前方再遇上小股的鞑靼骑兵,且一触即溃,鞑靼设伏可能性便高达五成。趁遇鞑靼骑兵时放出被俘之人,令他同鞑靼汇合,或许能找到阿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