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中午吃饭的时候,两口子都伸着筷子往白菜里边夹,那些鸡肉鱼块根本没人动。无奈,最后全部便宜了小皮和豆豆。这个两家伙倒是没觉得油腻,美美的饱餐一顿。

    午饭后,他们提个水壶坐在。太阳下,喝着清香扑鼻的菊花茶,感觉确实不错。再远些,辛勤的土蜂子已经开始忙碌着筑巢,在头顶嗡嗡的飞来飞去。

    难得悟空也没有在院里闹腾,而。是老老实实的蹲在石板上给刘军浩梳头。只是这家伙的梳头技术实在不怎么样,一会儿工夫把他的头发弄得乱糟糟的,张倩直笑说是鸡窝。

    “咕嘟……咕……”突然鸡笼里边传来一。声怪叫把正在梳头的悟空吓一跳。

    两人扭头一看,却见一只水秧鸡子懵懵懂懂的从。鸡笼里边窜出。这东西猫了一冬天,刚刚接触到太阳时似乎还有些不适应,不住的伸曲着脖颈摇晃。不过等看到不远处的人类,水秧鸡子才清醒过来,扑闪着翅膀就要飞跑。

    这鸟显然忘了自己翅膀被剪的事实,此刻根本无。法飞起。见没办法逃走,它又一溜风的钻进鸡笼中。

    想不到水秧鸡子这么早也苏醒了,刘军浩看到。这情况,很有些诧异。印象着春天很少见到它们的身影,只有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才会在河滩上出现。

    张倩在院里坐。了一会儿,才施施然的站起身子。过年人歇的有些慵懒,第一天上班什么没干就觉得浑身乏力。

    趁着天气好,刘军浩想下午骑上赤兔去河滩上转转,算是春游。不过看到那些在鸡笼中探头探脑的水秧鸡子时,他又有些发愁。这些鸟尚未驯服,等下院里没人,肯定要顺着水道眼溜走。

    让小皮在家里守着,琢磨了一会儿,他只能出此下策。可是转机一想,却又不妥,如果它们全部炸窝,小皮恐怕拦不住。更何况,他还想趁天气暖和,领着小皮出去撒个欢儿。

    有了,扔到石锁中,随水秧鸡子怎么折腾,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想到这里,刘军浩快速打开石锁将这十来个家伙全部裹入其中。除了自家的豆豆外,它们是第二批享受这待遇的。

    水秧鸡子刚到石锁中明显有些发愣,不过很快就适应下来,一个个伸着脖子乱叫。听那声音,似乎在欢庆春天的到来。

    见它们完全适应,刘军浩才放下心,回头骑上赤兔马,顺便把小皮、豆豆和猴子一起领上。

    蓝天、白云、和风、绿水。刘军浩一路走来,心情特别舒畅,伸手在马背上一拍,然后叫了一声:“驾”,赤兔嘶叫着狂奔起来。

    冬日太冷,刘军浩一直把它拴在院里。现在猛然出来,这家伙是撒着欢儿的沿河堤狂奔。

    小皮一看赤兔加速,也跟着狂奔,还时不时的扭头冲主人叫一声。

    刘军浩没觉得有什么,反倒是赤兔不忿起来,步子迈的更快了,瞬息超过小皮。接着就是小皮再次加速赶上来……

    就这样一马一狗你追我赶,沿着河堤一路朝南行,等刘军浩反应过来,豆豆和悟空早被拉的不见踪迹。

    他赶忙叫停,等了五六分钟才看到那两个家伙的影子。

    河堤上虽然已经泛绿,不过只是一些刚长出的嫩芽,和石锁中相比,季节上要晚上半个多月。

    刘军浩翻身下马,随便找了一片白草垡子坐下,然后把赤兔的缰绳一解,任由这家伙在河堤上吃草。

    小皮先围着主人转了一圈,大概觉得没什么意思,就摇着尾巴下到河滩里边。至于豆豆,直接朝他的怀中一躺,然后把眼睛眯了起来。大好的天气竟然用来睡觉,这家伙真像自己。

    没一会儿工夫,小皮又从芦苇荡中钻出来,嘴巴上还噙着一只野兔子。它的捉兔子水平日渐高涨,这次竟然没有咬死,而是噙着顶花皮过来的。那兔子放到面前时还很欢实,扭头想逃走,再次被抓回来。

    “小皮,放了它。”年前兔子肉吃多了,刘军浩现在实在没吃兔肉的意思。还不如把这家伙撒在芦苇荡中,等秋里养肥再抓。

    小皮虽然不解,不过也忠实的执行主人的命令。那兔子倒像是吓傻了,等爪子松开后竟然不知道逃跑,还是悟空跳上前对它吱吱一阵乱叫,这东西才飞窜而出。

    一直在河滩上坐到下午四点多,刘军浩领着自家的动物们回去。刚进院子,他忙将那群水秧鸡子撵出来,谁知道一进石锁傻眼,这些家伙正围着池塘一个个伸着脖子怪叫呢。

    那声音听着很奇怪,“嘣咚……嘣咚……”节奏感相当强。

    这是什么意思……叫春、求偶!?现在这个季节,求偶似乎早了点,刘军浩相当不解。

    更让他不解的还在后边,只见它们叫了一阵子,一条十来厘米长的黄鳝游到水秧鸡子跟前。这家伙突然脑袋如同闪电般的伸出,继而将那黄鳝吞入嘴中。

    黄鳝自动送到嘴边?他越看越糊涂。不说石锁中的黄鳝,就是后院水沟里的那些也变机灵了许多,现在用网兜捉的难度很大,偶尔有水鸟飞进后院捉鱼的时候也要费大半天的工夫。

    可是眼前的景象却颠覆了他的认知,惊讶之间有一条黄鳝游过来,直直的送到水秧鸡子嘴下。

    水秧鸡子捉黄鳝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他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究竟。只见那些鸟儿伸着头紧盯水面一动不动,好像石刻的雕像一般,有黄鳝过来的时候它们才探头啄食。

    莫不是这叫声?声音听起来很耳熟呀,印象着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刘军浩又看了一阵,才渐渐醒悟过来,应该是水秧鸡子的怪叫把黄鳝引到跟前的。

    至于那声音……黄鳝,他一瞬间醒悟过来,总算想起这声音为什么如此熟悉了。

    因为这本是他们小时候钓黄鳝经常发出的,只不过水秧鸡子发出的声音悠长,他一时没想起。

    刘家沟沟多水多,平时除了下沟里捉黄鳝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黄鳝钩钓。那黄鳝钩一般都是用废旧的雨伞伞骨或者自行车辐条做成。首先把伞骨的一端放在磨石上使劲磨,一直磨成细尖为止。磨好之后还需要用手钳握成鱼钩状。

    这是制作黄鳝钩最关键的一步,剩下的就很简单,另一端弯曲成一个圆环,上边系上一条红绳,主要是为了醒目,防止黄鳝钩被黄鳝拉入草丛中找不到。

    等到钓黄鳝的时候,直接往钩上穿一条蚯蚓就可以。

    沟边、田埂、河滩,总之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黄鳝。黄鳝和其他鱼儿不同,它们很少在深水中生活,更多时候则是沿着岸边钻洞生活,尤其是那些用石头堆垒的沟岸,黄鳝洞更多。只要把带了饵料的黄鳝钩扔进洞中,不出五分钟指定有黄鳝咬钩。一个洞中一般能钓到两条,最多的话曾经有人钓过十七条。

    不少人钓黄鳝之前都喜欢把大拇指和食指握成一个环半放入水中,然后轻轻弹动。利用空气和水的摩擦会产生一种“咕……咚……咕……咚……”的声响。

    刘军浩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曾经问过别人,人家告诉他这样可以把黄鳝引出来。

    后来他试了几次,毫无效果,就以为这不过是人们以讹传讹罢了。怎么可能只用手弹几下水就能抓到黄鳝,如果是那样,黄鳝早被抓绝。

    可是现在听了水秧鸡子的声音,他才感觉到不是人家的方法不行,而是自己弹指的水平不到家。

    看着一条条黄鳝随着声音窜出,刘军浩越发怀疑,这声音真有这么大的魔力,他也蹲在池塘的另一边尝试。

    许久没有玩弹指,手指倒有几分僵硬。不过很快刘军浩就熟练起来,手指很有节奏的在水中响动,只是比起水秧鸡子的叫声还要差几分。

    手指弹得发麻,也没见黄鳝游来,就在他准备放弃尝试的时候,突然一只筷子长的黄鳝悄无声息的游了过来。

    刘军浩猛然伸手一抓,已经把那家伙抓出水面。

    这声音……还真行!刘军浩又试了几次,效果越来越好。他这池塘中黄鳝多得是,几乎是隔三五六分钟就有一条上钩。

    等刘军浩过足手瘾才猛然想起水秧鸡子的事儿,这些家伙在石锁中呆了大半天,恐怕黄鳝又吃掉不少。

    算了,当是为刚学这招教的学费,等下张倩回来一定要给她演示一下空手抓黄鳝的本领,到时候老婆指定两眼冒星星。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梅花有情,年年留香

    第二百五十六章 梅花有情,年年留香

    张倩放学刚回来,刘军浩就拉着她去后院看绝招。没曾想只一会儿工夫,又找不到弹指的韵律了。不过他很快找到感觉,徒手从水沟中抓了一条黄鳝出来。

    “这个也可以?”看到老公神乎其技的手法,张倩也大叫着要学。

    那啥……刘军浩一直以为这种弹指手法是简单易学的,可是到了老婆手中,这似乎难度陡然增大,手把手教都不行。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引来一条黄鳝,可是张倩的手刚伸出,那黄鳝已经快速游回水中,这让她大呼遗憾。

    “黄鳝为什么会对这种声音感兴趣?”末了,张倩又问出一个问题。

    “这个……”刘军浩一愣神,说实话,。他还真没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只知道声音能把黄鳝引过来。

    要不上网查查?想到这里,他又回。屋登上网络,不过这信息可不容易搜索。换了几个关键词终于找到一个帖子,上边说这声音是黄鳝发*期求偶发出的声音。

    刘军浩看了怎么都觉得是瞎。掰的,不过这也确实是目前唯一能查到的解释了。

    只是水秧鸡子如何会模拟这声音?刘军浩思索了。半天,最后得出一个自以为合理的答案:它们也是在长期吞食黄鳝的过程中找到的规律。

    至于人类这招是不是跟水秧鸡子学的,那就无从。考证了。

    过了新年,日子一天快一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刘军浩院里子的平添了不少绿意。那些杨树、楝树、洋槐等已经长出细嫩的芽尖,至于桃花的花骨朵虽说仍未开放,可是却也是一树清香。

    一个星期的时间飞驰而过,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

    外边盛传的风。俗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不过在大青山,最流行的仍然是正月十五吃饺子。

    刘军浩这边早有准备,吃过饭,他就骑着电动车带上张倩赶到镇里边。过年时候已经和张妈商量好,元宵节不回市里边过了。不过该准备的东西却不能少,他们今天的头等大事就是买烟火,等晚上让村里那帮熊孩子过来闹腾。

    街上人太多,推着电动车不好走路,刘军浩准备把车子推到老郭那里,让人家帮忙照看一下。谁知道刚走到拐角处,就看到赵光明挥手冲他大声叫嚷:“小浩,快点过来,我今天摆摊的时候就在找你。”

    “找我干啥?”刘军浩上前笑着打招呼,看到这货面前铺了一条长长的塑料布,上边摆满烟花,就隐隐猜出他的用意。

    “装傻充愣是不是,当然是让你买烟花,哥们这不趁着十五到城里边进了些烟花爆竹,准备挣两个烟钱。张老师,赶紧过来选,你们选的超过一千块,我给你按成本价卖。”

    “扯蛋,我买那么多烟花干啥。”刘军浩发现赵光明真是天生的生意精,什么发财的门路都没落下。当初买枣树的时候人家帮了不少忙,他一直想着找机会还人情,现在见赵光明卖烟花,他准备在这里多选些。

    手花、箭子、手雷、蝴蝶等等只要摊子上有的,刘军浩一律先拿了一板。不到五分钟,他跟前堆了一大抱子,对这个大客户,赵光明也乐得合不拢嘴。

    旁边有几个买烟花的人纷纷侧目,暗中叽咕这人是谁,买起烟花没个完,真以为这些都不要钱呢。

    张倩也觉得捡的有些多了,只是当着外人的面,她不好出声反对,就悄悄在后边拉了几下他的衣袖。

    “没事,咱们村那么多孩子,买的太少害怕不够放。”刘军浩明白老婆怕花钱。不过横竖就一次,自然要热热闹闹。

    一会儿工夫,六百块钱扔出去。不过买的烟花真不少,单是杂七杂八的箭子就装了满满一纸箱。他们两人根本没办法弄回去,只能找村里人帮忙。

    到晚上天刚黑,有些心急的孩子已经围到刘军浩门前讨要烟花。看样子村里真藏不住事儿,一下午的功夫,都知道他买的烟花多了。

    刘军浩并没有立刻开始分发,而是让他们继续等待。自己这院子周围虽说空旷,但是却容易引起火灾。水沟前南面是树林,西边是几亩麦田和七八个麦秸垛,东面更有他和赵教授两家的硬柴堆。

    年前小泽宇他们人少,刘军浩在旁边看着自然不怕出事儿。可是今晚不同,到时候估计有二三十个人过来玩,人多手杂,万一注意不到引起火灾就麻烦了,因此刘军浩想着等下领他们到麦地里玩。

    反正现在的小麦刚刚开始拔节,不怕践踏。

    真像他事先猜想的那样,不但孩子一个不拉全到,连大人们也来了许多,连带的还有不少游客。

    几个人连抗带抬,终于把烟花全部搬进麦地中间。

    首先点燃的水桶粗的“天女散花”,单这一个就一百五,赵光明说是按成本价给他算的。

    不过这烟花也确实不赖,喷出的火花将夜空完全照亮。

    农村的烟花自然没办法和市里边燃放的相比较,不过却更多了几分热闹的气氛。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麦地中一片欢声笑语。

    正放的带劲儿,突然那群孩子惊叫起来,接着四散逃开。

    “发生了什么事儿?”刘军浩一把拉住毛孩子。

    “你家悟空拿手花轰人”这孩子赶忙朝身后一指。

    只见悟空正在空地上又蹦又跳,手中的烟花不住追着几个孩子撵。那手花虽然喷出的只是火星,但是粘在身上也会将衣服烧出个大洞。

    这家伙,一刻都不安生,刘军浩赶忙上前紧急叫停。

    元宵节过完,热热闹闹的新年总算告一段落。一年之计在于春,村里不少人家开始忙碌起来。

    刘军浩的日子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