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蝌蚪在泉水的滋润下长得相当迅速,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已经有小拇指肚大小。黑乎乎的一大片在窗纱中游来游去,宛如打翻的墨砚一般,瞧上去相当喜人。

    倒是有嘴馋的黄鳝想过来。捕食,只是有窗纱阻隔,它们只能干瞪眼没办法。有些急躁的更是溜上岸去,想来个侧面攻击。刘军浩早考虑到这情况,因此把窗纱提出水面将近三四十厘米高,它们根本窜不进去。

    “慰问”完蝌蚪,张倩又把相机对准。屋檐下的燕子窝。见两只老燕子啄泥还没有回来,她就偷偷的站在凳子上,给人家尚未完工的别墅拍照留念。

    那一对燕子是一个星期前才。在这里安家的,当时刘军浩很是恼火,这两个家伙一点眼色都没有。你垒窝我不反对,可是位置总要选好吧。它们恰好把窝选在客厅门的斜上方,弄得每次刘军浩进出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燕子屎落在头顶了。

    最初他想指示悟空把鸟窝捅掉,让它们换个地方。垒窝。张倩坚决表示反对,直言万一捅掉后它们从此不在自家垒窝了怎么办。

    那样更好,省的烦人,院中的鸟窝已经够多的,他暗。中叽咕道。

    当然为了怕猴子自作主张毁掉燕窝,张倩也对。它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老婆不同意,刘。军浩这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燕子一天天的将别墅垒成。最近他进出关门都按照老婆的吩咐,尽量动作轻些,别吓着燕子。

    其实每天看这对鸟儿的生活习性也是一种乐趣,它们几乎每天天刚亮就飞出去揿泥筑窝,你来我往,一分钟也不闲着,星期三,那巢完全垒好。

    燕窝和粗瓷大碗很相像,外表看上去有些粗糙,可是里边却非常舒适。

    窝刚垒好没两天,就有一只燕子成天蹲在窝里边一动不动,静静地的孵蛋。另一只燕子也没有闲着,一趟一趟的从外边噙来蚂蚱、青虫、蝴蝶等食物。雌鸟的嘴巴一张,食物顺势喂进它的嘴中。这两口子的配合相当默契,等雌鸟吃完,雄鸟还会偷偷落在木盆上,把那太岁水噙些送上去给雌鸟喝。

    末了,这家伙用嘴巴仔细帮雌鸟梳理羽毛,砰砰它的脑袋,以示亲切。真有点相敬如宾的味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那对燕子完全适应周围的环境,平时他和张倩两人进进出出,或者在院子里活动的时候那鸟也没有什么异常反应。

    不过只要是悟空和豆豆一靠近,抱窝的那只燕子立刻会紧张起来,羽毛完全展开,咧着嘴巴喳喳的叫成一团,完全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虽然人家不欢迎,但是悟空却对那两只燕子很感兴趣,没事的时候就趴在窗户上吱吱乱叫,直到把燕子**的紧张兮兮为止。

    这家伙纯属欠揍,刘军浩敲了几个脑瓜崩后,它才老实下来。其实悟空并没有真的掏鸟蛋的意思,它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 * *

    刘广聚找过来的时候,刘军浩的舒适生活暂时告一段落。人家是喊他挖地基的,年前就听说村里打算盖宾馆。这些天没见动静,他还以为这计划又夭折了呢。

    现在猛然动工,总让人觉得有些突兀。

    “你以为我不想早点破土动工呀,这不是刚开春,咱们村其他人家都忙着地里的活,除了你,村里哪找得到一个闲人。现在不少人家麦地里的活已经摸索出来,这才有时间动工。”

    听他这么一说,刘军浩立马明白过来。前段时间小麦刚拔节,家家户户都忙着给麦田除草,确实抽不出时间。不过好像春上庄稼地里一直有活干,恐怕这人怎么也叫不齐吧。

    “给村里干活,一人一天二十块钱怎么样?”刘广聚交代完注意事项,又把工钱的事儿说明白。

    “还给工钱?”刘军浩有些惊讶,本以为给村里挖地基纯属义务工,没想到还按天算钱。

    “当然,总不能让你们白干吧。”春上租地收入不少,因此刘广聚的腰杆也挺直起来。虽说那租地的钱盖宾馆盖宾馆还有缺口,不过他不怕,等宾馆盖好,立马来钱。将近一年的工夫,绝对可以将缺口补上。

    动工那天恰好是星期天,村里那些熊孩子一个不拉,全部过来凑热闹。

    开挖之前,先放一挂长鞭,然后众人破土动工。

    刘军浩这些日子歇的浑身**,正想活动活动筋骨。现在有了劳动的机会,他自然干劲儿十足,抡起铁锹呼呼挖个不停。

    正挖的起劲,突然听到“咔嚓”一声,还以为铁锹挖断了呢,赶忙停下来查看。哪知道铁锹面一点问题都没有,倒是土里边冒出一股白浆。

    “知了!”毛孩子眼尖,一下子就清楚那土里边是啥东西。

    听他这么一喊,村里的孩子们都来了劲儿,挨个在土堆里扒起来。别说,挖出的知了还真不少,不大一会儿,人人都捡了七八个。

    “小浩叔,你赶紧挖,这地方树根多,知了肯定也不少,多挖一些中午炒着吃。”毛孩子惦记着吃,因此在旁边催得紧。

    这熊孩子倒是对知了相当了解,知道它们在地下的时候靠吸食树根的汁液生活。刘军浩靠近树根一侧挖土,果然挖出不少知了,几乎是两三铁锨准能挖一个。

    几个孩子都看出异常,纷纷跑过来捡。

    就这样,挖土捉知了两不误。

    “小浩,快停下”挖的正起劲儿,突然刘广聚冲到他身边紧急叫停。

    “广聚叔,啥事儿”刘军浩抬头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现在身体已经完全活动开,越挖劲儿越大。

    “你小子,只顾低头挖沟,怎么就没有抬头看线,这都斜到什么地方了?”刘广聚用手指了指地上的石灰线,又好气又好笑的叫道。

    汗……他扭头一看,本来笔直的地基沟被自己挖成弧形,地表撒的那层石灰水线早挖断了。都怪毛孩子,这家伙让他顺着树根挖,挖着挖着就忘了在挖地基。

    他抬起铁锨,准备重新把这块地垫上,哪知道只用铁锨铲了一下,突然感觉下锹处坚硬无比,应该是挖到一块大石头。

    “这里怎么会有石头?”他略带好奇的将石头上的土扒掉。那石头刚露出了一个角,刘军浩立马感觉到不同。

    石头的质地看上去不同寻常,似乎是汉白玉。石面被打磨得相当平整,上边还隐隐约约雕刻着一些东西,可惜被泥土完全覆盖,根本看不清是什么。

    “小浩,你赶紧挖呀,又在傻愣什么?”刘广聚刚熊了他一顿,结果一扭头,发现这人竟然尥蹶子不干活了。

    “广聚叔,你过来看,我挖到一块石头。”刘军浩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把石板上边的泥土扒净,只见上边出现一个繁体刘字。

    “石头有啥稀奇的,咱们这地下多得是”刘广聚口中应着走了过来。

    “不是,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上边有字。好像是块石碑!”当越来越多的字迹显现出来的时候,他有些惊讶了,因此声音特别大。

    “啥好东西?”他这一嗓子叫的突然,工地上的人都听到动静,纷纷丢下铁锹围上来。

    “都让开一点,让开一点,小孩子别在这里碍事”刘广聚看呼呼啦啦围一大圈子人,自己根本挤不进去,赶忙开口叫嚷。

    听他一喊,那些小孩子才勉强让出一道缝隙。

    “我的妈呀,这是龙……”刘广聚把石碑上的土又蹭掉一些,就显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

    “龙头!”围观的人再次惊呼起来。

    消息传得很快,不大一会儿,半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了。不少游客听说这稀奇事儿后,也拿着相机赶来。

    为了看清这块石碑的本来面目,刘广聚决定先挖出来再辨认。他喊了几个人小心翼翼的挖掘,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石碑终于从土里边挖了出来。大概在里边埋的年份久远,洁白的汉白玉碑已经蒙上了一层土灰,看上去有些破败。

    登时被放在空地上后,刘广聚那边弄了两桶水在上边仔细冲刷一边,然后又用抹布擦拭干净。这下,石碑的本来面目才显现出来。

    “小浩,那上边写的啥字儿?”这个时候,二麻子低声问道。村里人识字的不少,可是认识繁体字的却寥寥无几。刘军浩以前经常练习书法临摹字帖,因此对繁体字略有涉及,勉强能够认出个七七八八。

    “凤凰起祥落宝地,刘氏一脉瓜结子……”这句刚念出口,刘军浩就觉得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

    “族谱,这是咱们老刘家族谱上面的前两句”老牛头突然在外围高声叫道。听到他的声音,人们纷纷让路。

    经他这么一说,刘军浩也回想起来,以前好像听老人们背过这首诗的。眼前的石碑为什么会刻上这首诗,莫不是它就是了记录先祖刘二娃生平的石碑?

    刘军浩仔细往下辨认,果然如此,那首诗后边详细记载着刘二娃的生平,很多事情以前都听老人们讲过。

    他的文言文算是个半瓶子,好歹这碑文写的并不算复杂,大致意思还能够看明白。

    不过这石碑怎么会在村里边埋着,刘军浩又纳闷起来。正思考着,突然刘启华大叫一声:“这里还有一块石碑”

    众人又赶忙扭头朝地基中望去,只见随着他的铁锨挖掘,刚才放汉白玉碑的空地下方又显现出半块石碑。

    “赶紧挖上来看看写的啥,小心点别把石碑弄碎了”刘广聚一挥手,当即又有七八个人拎着铁锹走过去。

    事情一桩接着一桩,真让人应接不暇。

    第二块石碑的质地明显不如第一块,等上边的泥土清理干净,刘军浩也终于知道了石碑挪动的原因。

    到底还是因为洪水,说的是嘉靖年间,大河泛滥,刘家沟全部被淹。洪水过后,整个村子都没了踪迹,连刘家的祖坟也被泥沙填平。当时记载刘家先祖的石碑被恰好被冲到了现在埋藏的位置,后代人以为是祖上的“指示”,就把村子整体搬迁过来。

    洪水把石碑冲走,刘军浩怎么看都觉得有些玄乎,不会是先人为了保持神秘,特意糊弄他们这些后辈的吧。

    “洪水能把那么大的石碑冲走吗?”刘启华那边已经率先将疑问问出口。

    “这有啥,五八年涨大水咱们村中间那盘磨都被冲走了半里地远,后来水消退了我们几个人又重新抬回来的。”刘五爷跟着接口道。

    听他这么一说,几个小辈没了声音,碾盘都能冲走,更何况是一块小小的石碑。

    “都拿着铁锨挖,看看这下边还有啥东西没有”随着刘广聚一声令下,村中的棒劳力都又开始忙乎起来,

    时隔数百年,重新见到祖上的石碑,刘军浩心中也直叹奇妙,冥冥中真的有上天注定这一切。

    众人七手八脚的把那块地来回翻了几次,却没有再找到其他东西。不过有这两块石碑足够,那边几个老人已经商量着要修建祠堂的事儿了。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物圈

    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物圈

    这两块石碑对于来刘家沟游玩的游客来说并不算什么,只能算是文物。可是对于村里的老人们而言,这次的事情是天大的事儿。以老牛头、刘五爷为首,几个辈分高的人已经开始张罗着建祠堂,继家谱了。

    除了他们几个外,年轻人倒没有多大的反应,最多茶余饭后多些谈资,其余时候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刘军浩也觉得这事儿闹得有点过大,人家一般都是后代有了名人才继家谱的,哪像他们这个小村子,基本上往上查八代还是农民。现在继家谱,总感觉有点搞笑。

    晚上回家的时候他把这想法一说,张倩也表示赞同。不过这话只能在家里说说,出了门还是不说为妙,否则肯定会被老人们说成是数典忘祖的。要知道那天刘启华搬了半天砖,刚想坐在石碑上休息一下,结果被他老子看到了,立马被骂的狗血喷头。

    两天时间,地基全部挖好,接着就是倒地骨垒墙等等一通忙乎。年轻一辈人中基本上都对这泥瓦匠不怎么感兴趣,因此他们现在只能够打打下手。

    十来天时间,一溜十间平房。拔地而起,矗立在堰塘旁边。用刘广聚的话说这只是一期工程,先看看效果,如果租住的人多,他们过些日子还要在旁边继续加盖。

    对于房子是否能租出去,刘广聚。倒是丝毫不担心,还没盖好,已经有几家早早的打过招呼了。

    这十几天,刘军浩一天都没有。闲着。他力气大,因此和石灰的重任就交到他手中。刘军浩也没有推辞,毕竟真让自己动瓦刀,还没那本事。

    和灰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半个技术活,沙子、水泥、石。灰需要按照一定得比例和匀实。年前翻修自家房子的时候刘军浩就在和灰,因此算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活干起来相当轻松。

    不过十几天下来,手套也磨破了四五双。以前细嫩。的大手上磨出几个老茧子。张倩看得相当心疼,直说这二十块钱咱不挣了,还是找个理由在家休息吧。

    知道老婆关心自己,可是他还是每天按时上工。。这活别人都能干,自己为什么不能。

    干活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不觉得,现在闲下来,他觉得两个膀子好像灌了铅块一样沉重,整个脊背肿胀着疼。晚上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睡不着,无奈,张倩爬起来找了瓶红花油给他涂抹。

    在家歇息两天,刘军浩的精神头才完全恢复过来。到这一刻,才感到在家呆着是一种享受。

    泡上一杯蜂蜜水,坐在院子里养起神。月前种下的果树全部成活,那梨树现在已经开了一树白花儿,葡萄树、枣树也抽出嫩芽,看这情形,估计今年要全部挂果。

    等茶水放凉,他刚端起来喝了一口,猴子却凑到跟前,端着大碗讨要。

    这家伙相当精明,主人泡茶的时候它已经看到了,里边放的有蜂蜜。猴子其实知道那芦苇管中藏有蜂蜜的,只是被土蜂子蜇过几次,它现在相当畏惧,这才老老实实等着主人给它弄。

    一口水也稀罕,刘军浩很是无奈的给它倒了半碗。

    猴子顿时老实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