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村人比较迷信,认为很多东西都有神掌管,什么灶王爷、老天爷、土地爷、井王爷,火神爷等等这些过年的时候都是要磕头的。而且磕得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是给谁磕得呢……

    “封建迷信”赵卫东的媳妇听了这个解释撇撇嘴说道。

    “倒也不全是迷信,井水越用越活,和流水不腐是一个道理,在井里养几条鱼不但可以活水还能防止水中滋生虫蚊,所以以前人们才将这鱼当成井王爷的”刘军浩说着将西瓜抱起来,顿时一股凉意从指端迅速传到手臂,随后在蔓延到全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

    随着他的手起刀落,“砰”一声脆响,西瓜裂成两半,鲜红的西瓜瓤显露出来,指甲盖大的西瓜子黝黑透亮仿佛墨玉一般,无数汁液溅在桌子上,顺着桌子面往下流,不大一会儿,地上的蚂蚁就被甜味吸引过来,聚了一大片。

    “都是自己人,各拿各的吧,别等着我让!”刘军浩说着自顾自的拿了一块放到嘴里,大花皮那种特有的沙沙的清甜味儿立刻就钻到嗓子里。

    “真好吃……”小家伙也当仁不让的上前去抢了一大块。

    “很甜,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地道的西瓜了,”就连赵教授也忍不住的开口称赞。

    这西瓜和超市中卖的不同,属于自然熟,吃起来沙沙的,口感非常好,吃在嘴里,凉在心里。超市中卖的西瓜都是在半熟的时候摘下来的,这样耐放,虽然看起来也很红,但是吃起来却有些发皮,嚼起来好像吃棉花一样。

    几个大人还有些顾忌形象,小浩宇则完全放开架子,狼吞虎咽的吃着手里的,眼睛还骨碌碌的盯着桌上的,任由鲜红的瓜汁儿顺着手指往下淌。

    小家伙计算的很好,一半西瓜切成八块,这里却有五个人,就是说吃得慢的最后要有两个人少吃一块,他可不能落后,因此小家伙胡吃海塞,将嘴巴撑的大大的,连西瓜子都来不及吐,直接吞到肚里。但是他一块没有吃完已经将小肚子吃撑得紧绷绷,再也吃不下去,敲起来还梆梆作响。

    西瓜子刘军浩也没有浪费,而是专门放了一个竹筛子,让他们将瓜子吐在里边,这大花皮西瓜子个头大,淘净晒干后配上五香佐料在锅里一炒,吃起来特别脆香。

    中午的时候他们就直接在枝繁叶茂的大杨树下吃起饭,饭菜仍然是家常便饭,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红烧鳝鱼、冬瓜鲫鱼汤,然后有熬了一大锅绿豆汤就算齐活了。

    虽然这些都是很平常的饭菜,但是赵卫东夫妇还是吃出不一样的感觉。院子里没有风扇,他们吃的汗流浃背的,心中却有说不出的舒爽。

    吃过饭后,刘军浩原本想将剩下的半个西瓜切了,却被赵卫东摆手拒绝,连说自己吃的太饱了,现在啥也吃不下去。

    于是乎,几个人就坐在大杨树下乘凉,手中拿着蒲扇随便扇着,相当惬意。

    “浩宇,你不是说要向你刘叔叔汇报成绩吗,怎么玩忘记了?”这个时候赵卫东的媳妇开口冲在丝瓜秧下捉蝴蝶的儿子说道。

    “哦,我忘了,你们等着,”小家伙立刻蹬蹬蹬的跑到屋里,将自己的书包拿出来,从里边翻出一张报纸让刘军浩看。

    原来这个小家伙写的作文竟然上报了,作文的内容就是他在刘家沟的经历,虽然语言有些简单,但是里边却充满了童趣。

    “好,想不到小浩宇还是作家呢,还在作文里夸我,刘叔叔没白疼你,”刘军浩自然不乏赞誉之词。

    正说着呢,毛孩子却过来玩了,他走到门口看到院子里有客人就想转身离开,却被刘军浩叫住,给他切了一大块西瓜说道:“你这熊孩子跑啥跑,过来和浩宇玩,”

    刚开始两个孩子彼此还有些陌生,但是小孩子熟络的快,很快就找到共同的话题,也不顾天热,在院子里瞎胡闹,一会儿捉黄鳝,一会儿喂火头,玩的不亦乐乎。

    不过他们很快又对赵教授养的两只斑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到外边捉蚂蚱喂它们。

    刘军浩院子的草地上以前也有不少蚂蚱,可是自从弄了十几只小母鸡后,那些蚂蚱几乎就绝迹了,现在这群小母鸡胆子也日渐增大,除了下蛋的时候和晚上回来外,其他时候都在外边刨食儿。

    夏天草从树林中虫子多的是,因此这群小母鸡有的是食物,每次回来都吃的饱饱的,就连赵教授洒在院子里的玉米粒它们都不屑一顾。

    “大热天的,就别瞎跑了,这斑鸠喂点菜青虫就行,豆角秧上多得是,你们找找看”刘军浩却有些不放心,刘家沟到处都是水,两个小孩子这么出去很让人不放心。

    听了他的建议,两个孩子倒是没有反对,开始到架子上找菜青虫,不大一会儿,他们就将豆角架子弄到了几个,当然也捉了不少菜青虫,而且个顶个的肥。

    两个小家伙兴致勃勃的喂起斑鸠来,话说这两个斑鸠的命还真大,被雨水中泡了大半夜都没有冻死,在赵教授的喂养下竟然一天一个样,现在身上已经长满了灰白色的绒毛,看起来特别精神。

    它们刚睁眼就看到的是人类,所以对两个熊孩子也不害怕,而且还“唧唧”的张着嘴巴要青虫吃。

    “爷爷,这斑鸠送给我吧,我带回去让那些伙伴们看看,”小浩宇越喂越开心,最后产生了长期喂养的念头。

    “你弄回去喂它什么,市里边可没有虫子呀?”

    “喂它大米、绿豆,鸟儿都吃得。”

    “不行,这东西还小,吃粮食根本不能消化,它会饿死的”还没等赵教授开口,毛孩子已经率先反对,在喂鸟这一方面,他算是一个小专家。

    “那……等养大了再说吧”小家伙心有不甘的说道。

    “养大了也不让你带回去,上次带的几个鸟才两天功夫就死了,你还哭了几天呢,还要养鸟?”这次却是他妈出口反对。

    话说那次刘军浩给这小家伙捉的几只冒失鸟让他兴奋了几天,带到家里后,就兴高采烈的让那群伙伴来他家参观。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几只鸟都被玩的萎靡不振,最后相继死去。为了这事儿,小浩宇还哭了几次鼻子呢。

正文 第三十七章 鸭子变成鹅

    “妈,你看大白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家伙看到院子外的一群“大白鹅”嘎嘎的叫着从院子前走过,禁不住欢呼着冲它们跑去。

    “这不是鹅,是大白鸭”毛孩子这个小屁孩跟在后边纠正道。

    “嗯,鸭子怎么长得跟鹅一样?”小浩宇歪着脑袋,有些困惑的瞅着他爸爸,想让赵卫东给他解释。

    “这个……”赵卫东看着那群在院门外唧唧喳喳的大白鸭,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然,他对家禽的认知也相当有限,就眼珠子一转道:“问你刘叔叔,他知道……”

    “很简单”看小家伙目光转向自己,一脸的求知欲,刘军浩笑着说道:“你上前去踹它一脚嘎嘎叫的就大白鸭,昂昂叫的就是鹅了,”结果这小子真上去踹鸭子去了,追的那些鸭子在路上嘎嘎叫着乱跑,最后扑扑楞楞跑下水沟才算了事。

    天气稍微凉爽一点,小孩子就要到河边玩,于是一众大人商量了一下,也一起过去散步。这个时候正是河边的小动物们活跃的时候,他们这一路不知道惊飞了多少水鸟,每次都是刚走几步,就听到路边的草丛中扑棱棱飞出几只大鸟,而后又落在更远处的草丛中,小皮则欢叫着冲上去追赶。

    要说这孩子真是十万个为什么,每次看到觉得奇怪的东西都问个不停,“刘叔叔,这里的水怎么这么清呀,我看到的水都是混的”

    “你从哪里看到的水?”

    “他说的是市里的金明湖呀,每年都花费不少钱治理,可是钱虽然花了却不见效果,湖里的气味仍然很难闻,主要是人们经常在那里乱扔垃圾,好好的一个湖给毁了”赵卫东跟在后边解释道。

    一众人走累了就在柳树下随便一坐,闲聊起来,农村人没有那么多讲究,根本不会嫌弃地下脏。

    事实上这草地也不会脏,坐在上边柔柔的好像棉垫子一样。

    这个时候又有几个人谈笑着走了过来,看穿着应该也是趁着星期天到刘家沟来游玩的人。这些人都认识刘军浩,因此经过他的介绍很快彼此熟悉起来,他们谈论的是工作上的一些是是非非,刘军浩倒也插不上嘴,只能兑个耳朵听着。

    小浩宇却是个不安生的主,非要和毛孩子去芦苇丛中捡鸟蛋,说是想弄一些回去煮着吃,但是却被刘军浩制止了。

    芦苇丛中虽然说有很多水鸟蛋,但是却也有很多水蛇,毛孩子见惯了倒不怕,可是这个小家伙见个鸭子都能认成鹅,万一被吓到了怎么办。

    可是他的努力很快就被小皮给破坏了,它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擒出来一个青白色的鸟蛋来,丢在众人面前显摆。这鸟蛋个头和鸡蛋差不多大小,刘军浩一眼就认出是一种水鸭子蛋。

    小浩宇这下说什么也不干了,非要去芦苇丛中捡鸟蛋,没办法,只得随他的意思。其实几个大人也都产生了兴趣,顺水推舟的跟了上去,还有一个人拿着相机不住的拍照。

    这水鸭子窝倒是很近,就在不远处的草丛中,不过位置却非常巧妙,上边恰好有一个大树根遮挡,非常隐蔽,如果不是小皮领路,恐怕众人打死也发现不了。

    窝有小锅盖那么大,里边躺着十几个碧青色的水鸭子蛋,小家伙看到了立刻扑上去,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一溜烟的包了进去。

    看他要全部弄走,刘军浩赶忙制止道:“给水鸭子两个吧,不然这个窝就废了,水鸭子不会再往里边下蛋了,有了这个窝以后就可以隔几天过来收一次鸭蛋了。”

    水鸭子和家鸭习性相似,如果食物充足,就能够一直产蛋,一年下来能产一百多个呢。只是水鸭子窝不好找,一般都在茂密的芦苇丛深处,人迹罕至。

    ***

    赵卫东这次来刘家沟倒也不是完全抱着游玩的心思,而是父亲已经打定主意在这里养老了,马上要开始盖房子,他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没有,顺便将自己特意央求搞设计的朋友画出的一副乡村小屋效果图给赵教授看看。

    刘军浩也将脑袋凑过去,那图画的倒是很漂亮的视野相当开阔,放眼望去,远处绿油油的青山环绕,再近处是一条浅浅的小溪,上面是一条三四米长的木板桥,桥边还栽着几颗歪脖柳树,几只小鸡仔树下悠闲地泡着食儿,再近处就是院子,红砖绿瓦,屋舍俨然,带有明显的四合院风格。

    “漂亮是漂亮,不过不像是在农村住的,倒像是市郊的别墅。我住不习惯,还是找村里的泥瓦匠自己随便盖一个吧。”赵教授翻看着一下后面的几张图摇头说道。

    刘军浩也觉得这图有些别扭,估计这设计师没有农村的生活经历,满脑子的诗情画意,以为农村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呢。

    其实赵卫东两口子考虑的这件事情还早着呢,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现在地里都是活,除草、施肥等等,村里的劳力根本闲不下来。盖房子的事儿等到了秋收以后再考虑也不迟。

    赵卫东夫妇和小家伙是第二天才走的,走之前自然也是大包小包的带东西回去,就连刚刚熟的大西瓜刘军浩也给他们摘了一个。刚开始赵卫东还一个劲的推辞,最后在赵教授的劝说下他才将西瓜抱上车。

    每次来都连吃带拿的,就连自家的老人也住在刘军浩家,可是给他钱又说什么也不收,这让他们夫妇两人挺不好意思的。他们夫妇都是实在人,路上一直商量下次来的时候给人家带点什么东西,这样他总不能不收吧。

    可是想到买礼物他们两人又发愁起来,因为刘家沟好像什么都不缺,那些高档的营养品虽然电视上广告的特别厉害,可是真实效果有多好,却又让人嗤之以鼻。

    更何况刘家沟的环境养人,营养品也根本用不上,看看赵教授就知道了,他在家的时候高档的营养品根本没有断过,可是还落下一身的毛病,现在倒好了,面色越来越红润,好像年轻了十来岁。

    天气依旧是热,但是日子却越过越悠闲,刘军浩家的西瓜也到了成熟期,把洋槐树压的更弯了。碧绿的大西瓜吊在树上沉甸甸的,让每次来参观的城里人在啧啧称奇之时都想要掏钱买一个尝尝稀奇。

    当初如果不是赵教授劝阻,刘军浩差点把这几棵瓜秧拔掉,现在虽然结了大西瓜,但是他也并没有怎么在意。西瓜这些天虽说基本上每天都熟上一两个,可他和赵教授雷打不动的一天消耗一个,哪里有多余的西瓜卖呢。更何况西瓜那么便宜,就是卖才能卖几个钱?现在刘军浩有了黄鳝这个固定的收益项目后,已经不怎么看重这些小钱了。

    于是乎多出来的西瓜就直接切了,放在井水中冰着,谁到院子里来都送上一大块,当然西瓜子是要留下的,他准备炒着吃呢。

    刘军浩这瓜用自己的泉水浇过,吃起来特别沙甜,吃过的人自然交口称赞,是吃了还想吃。炎热的夏季吃上一大块沙沙的冰镇西瓜,能将一身的暑气都驱散,确实是一大享受。

    可惜西瓜并不多,每次也就是一人一块而已,大人们还好说,虽然有些口馋,但也不好意思常来吃西瓜。村里那帮熊孩子就不管了,差不多一两天来报道一次,弄得刘军浩这里快成暑期幼儿园了,结果西瓜他自己倒是没有吃多少,有一大半被这群熊孩子吃到肚里。

    不过这些东西刘军浩也不在意,西瓜种出来就是让人吃的,吃了也就算了,还能怎么样,反正自己又不准备卖钱。

    话又说回来,他那几颗瓜秧还真能结,到现在为止,至少一颗瓜秧上吃掉了五六个西瓜,可是瓜秧上半大的西瓜仍然挂了不少,而且那些黄色的小花也开的喜人,大有一直持续下去的趋势。

    看这个苗头,一颗瓜秧最少能结十几个大西瓜,这个数量并不算多,村里有人种出的大花皮曾经最多结过二十二个西瓜。但是如果考虑到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