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这么大的雨,起来也没什么事儿可干。他们夫妻俩出奇的默契……躺在床上继续睡觉,谁都不想起床做饭。

    “你饿不饿?”睡到接近八点的时候,张倩有些饿的受不了,使劲儿推了一把睡的跟死猪一样的老公,想让他出去做早饭。

    “不饿,”刘军浩拉了拉被子继续睡。

    “我饿……”张倩伸手将被子掀起。

    “那你去做饭吧”刘军浩哼唧了几句,又钻进被窝中。

    “算了,我也不吃了。记得抽屉里还有一袋饼干,我吃点饼干喝杯水就行。”张倩刚坐起身子,觉得外边冷飕飕的,顿时也绝了做饭的念头。

    “别吃,你刷牙没?”

    “我昨天晚上睡觉前刷的”

    “空腹吃饼干不好,你还是去做饭吧。早上有点冷,喝点热粥对身体有好处。”

    “你怎么不起来做”张倩反问。

    “我不饿”刘军浩打死都不想起床,他不相信等下老婆会单做一个人的饭。

    “一个人的饭不值得做,我还是吃饼干吧”张倩自然明白他的小九九,说着要翻身下床拿饼干。

    “要不咱们剪包锤吧,谁输了谁起来做早饭。”刘军浩看老婆不上当,只能退而求次。

    “好呀,三局两胜”三局之后,张倩相当郁闷的穿上衣服下床做早饭。等她把饭做好,老公已经规规矩矩坐在饭桌前等待了。

    吃过饭,刘军浩披上雨衣去后院查看排水情况。刚看没两分钟,他差点心疼的没跳起来。昨天刚开始那阵子雨下的急,院中的西瓜花儿不知道被打落多少。

    万幸的是几个水道眼没被阻塞住,流水相当通畅,因此院内并没有积到水。一夜之间,墙根的洋槐树下蘑菇倒是长出不少。看那些带着雨珠儿的蘑菇鲜嫩诱人,刘军浩就蹲下来摘了不少,准备中午做个蘑菇炒肉。

    瞧见蘑菇,张倩又想起等天晴组织学生上山采蘑菇,接着又联想到木耳。她扭头问道:“年前上山的时候不是发现了一棵毛枸树上木耳成堆吗?这都快大半年,几场大雨,估计木耳早长出来,等天晴你领着悟空再去摘一次。”

    “嗯”刘军浩跟着点点头,如果老婆不说,他还真忘了这事儿。

    正说这话,突然宝玉领着一家三口钻进屋子。那两个小家伙早已经和主人混熟,因此一进来就“吱叽吱叽”的叫着到处吮嗅,似乎对屋内的摆设很感兴趣。没两分钟,几只小狗狗也钻进来。再加上悟空和两只八哥,这下整个客厅彻底热闹起来。刘军浩立马觉得头大,这闹哄哄的和菜市场没什么两样。

    反倒是张倩觉得很有意思,不时的用相机拍几张照片做留念。

    实在呆不住,干脆披上雨衣到院外看看。

    远处的青山早已经遮挡在烟雨当中,四周雾蒙蒙的一片,那水沟中也显得特比寂静,只有几只青庄凑在路边来来回回的捉鱼吃。

    在院外站了半个小时,觉得没啥意思,他刚准备扭头进屋,却看到毛孩子披着雨衣从东边走来。

    “你干啥去了?”刘军浩有些疑惑的问道,今天不上学呀。

    “跟着我爸到地里掏墒,小浩叔,你家的脸盆借我用一下,我家的地块里水倒流,根本放不出去,我爸让我找个盆子泼水。”

    “我跟你一起去”刘军浩想着反正自己上午没什么事可干,还不如跟着毛孩子去掏墒。进屋给张倩说了一下,老婆点头同意,于是他也拎把铁锨跟上毛孩子。

    等走过河堤,他才知道昨天晚上的雨下的有多大。不少地方都是白花花的一片,刚出来没多久的庄稼苗完全淹没在水下,走到近处,勉强能够分辨出几分绿色。这个时候的庄稼最不经淹,如果连续几天这样,恐怕就只能等天晴的时候重新撒种了。

    一路走来,地块里边到处是掏墒的人。到了毛孩子家地块,刘军浩彻底傻眼,这地里边简直是一片汪洋,哗啦啦的水平排的朝地边的水沟中流。地块中间,不时可以看到鲫鱼壳拍着尾巴朝上游游动。至于庄稼苗,早冲的找不到。

    “军奇哥,你这地是咋回事儿,那么多水?”一路看过来,就他家地块里水深。本来是往水沟里边排水的,这地正好反了个过儿,竟然来个倒流。

    “别提,还不是毛孩子他**贪小便宜,想多种一点地,这不就将地头那个水坑给填掉种上高粱。想着没事儿呢,谁知道这大雨一下,北边的水倒流,南边流不出去,再加上我家的地块本来就低,结果水全阻在地块里。”刘军奇在心中不住的抱怨自己媳妇,这要是水坑没填上,自己的庄稼肯定遭不了灾。

    “你想垒个土埂用盆子往外舀?那可要费工夫了。”刘军浩也拎起铁锨上前帮忙,两个人忙乎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才堆了一个十来厘米高的土埂,勉强将流水阻挡住。

    接着他们又埋头舀起水来,刚舀了几盆水,刘军浩“啪”的将脸盆往水中一扔,愤愤的叫道:“他大爷的,不忙了,咱们舀的还没有老天爷下的雨水多。还是等天晴不下雨了补苗吧……”

    * * *

    这场雨比人们预计的都要长一些,时下时停,断断续续的一直下了五天。原本苏娜娜很早就叽咕着要过来吃西瓜的,结果这场雨愣是把她阻隔在了市里边。

    第六天,天气终于放晴。到下午的时候,太阳开始毒辣起来,将近一周的沉闷气息也彻底的散尽。

    天刚刚放晴,那几只水獭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洞边。先前它们不进洞的原因已经找到,那就是雨水早已经将洞内灌满。

    刘军浩本想上前帮它们将洞穴内的水排干净,谁知道宝玉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半片河蚌壳,接着小爪子抓着河蚌壳开始舀水。

    “我X……”他差点傻眼,这水獭真成精了。如果是悟空做出这动作,他倒没有如此惊讶,可是水獭……难不成也有这么高的智商。记得以前历史说上学过,能够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眼前这景象该怎么说。难不成泉水真的可以让提高动物的脑容量?刘军浩一时间脑海中冒出一个荒诞的想法,不过很快他就摇头否认掉。似乎自己和老婆也经常喝泉水来着,除了能够让皮肤变细腻,身体健健康康外,并没有其他特别的功效。

    他快速回屋把相机拿出来,对着水獭猛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传到论坛上,标题名称就是“我家的水獭成精了!!”为了表示惊讶,他特意加两个感叹号。

    没一会儿,上边的回复就多起来,大部分都是打酱油路过帖,除了惊叹外并没有给出什么说辞。就在他刷新一遍准备关掉的时候,一个新回复映入眼帘:“不是水獭成精,而是楼主低估它们的智商了。这种群集的动物一般都能够较好的传承上一代的经验。你家的水獭应该属于聪明的那种,但是还没有到成精的地步。”

    那网友还在后边跟了个实例说明,一个是美国动物学家的实验:他故意在水獭洞穴的不远处设置了一个水轮,水轮上吊着一个带铁罐。流水冲动水轮转动的时候,铁罐就会发出刺耳的噪音。他想看看水獭到底会作何反应。结果那两只年轻的水獭对此毫无经验,围着铁罐转了将近半个小时也没有解决问题。无奈,它们又从别处“请”来一只老水獭。那只老水獭围着水轮吮嗅了一会儿,最后从不远处找来一根木棍塞在水轮中。

    这样一堵塞,水轮彻底不转,那铁罐也没了声响。

    看了这个实例,刘军浩心中平静下来,感情自己这水獭还算比较正常的那种呀。

    他正想回复一句谢谢,结果却听到赵教授在院外大嚷:“小浩,赶紧过来看,这蜻蜓是怎么回事儿了,多的吓人。”

    “蜻蜓多有什么奇怪的,以前不是看过了吗?”刘军浩跟着回应了一声。夏日午后蜻蜓群集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飞虫一般在空中交尾,比较相对密集,因此蜻蜓也会出现群集捕食的现象。

    “这个和那个没法比,你快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老爷子在外边催的急,刘军浩只好关掉电脑出门。

    蜻蜓真的很多……这是他的第一感觉。天空中、陈刺边、水沟旁到处都是飞舞的蜻蜓,简直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院中那些母鸡一个个好像发了疯一样,不住的窜动着捕捉可口的美食。

    院外已经停了不少游客,他们也拿着相机拍个不停。

    “怎么样,这蜻蜓够多吧?”赵老爷子开口问道。

    “不算太多”刘军浩端详一阵子,最后摇摇头,“我见过更多的,雨后过蜻蜓是很正常的事情,”

    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蜻蜓太多并不是好事,一般都是涨大水的前兆。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 道理其实很简单

    第三百二十七章 道理其实很简单

    “不是吧,比这还多,你小子不会是骗我的吧?”赵教授有些发懵,眼前这场面有上万只蜻蜓他都觉得是奇观了。按照刘军浩的说辞,那蜻蜓估计有七八上十万呢,这想想也不大可能。

    “呵呵,老爷子你是小庙的神,没见过大供香。告诉你吧,你以前肯定没注意,夏天只要下过几场连阴雨。这蜻蜓就跟赶会一样,到处都是。要不相信的话我等下给你拿出来证据。”刘军浩说完转身朝屋里边走去,他对这种蜻蜓云集的情况熟视无睹,最近几年这种场面少见多了。前些年那蜻蜓才叫多呢,黑压压的遮天蔽日,只是这现象一般会引起其他鸟儿的疯狂抢食。

    没两分钟,刘军浩从屋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大书递到赵教授手中。

    “乡志,这上边有记载?”赵老爷子疑惑的问道。这乡志还是赵光明送来的,那天他走的太急忘记带回去了。

    “嗯,你自己看,那场面才叫壮观呢,没亲身经历简直不能想象。”刘军浩跟着解释了一句。

    赵教授按照他的指点直接翻到奇闻异事那一页,上边的记载很清楚。1958年7月中旬,大青山连降暴雨,暴雨过后放晴。在三棵树乾塘处的麦场、菜园和陈刺树上,停留着空前罕见的大集群蜻蜓,数量在十万以上。一连数日,每天傍晚时分蜻蜓从四面八方飞来,遮天蔽日。蜻蜓引来无数鸟捕食,在方圆一公里的树枝、麦秸垛上,每棵树上站有鸟50只左右,站得密密麻麻。据当时数位老人反映,这种情况应该是涨大水的前兆。不出半月,白条河果然涨水,水势凶猛,给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

    “真的假的,蜻蜓可以预测灾难,这不和那个地震前兆一样?”刚才他们议论的声音挺大,两个游客也凑过来查看。

    “赵教授认为呢?”刘军浩卖了一个关子。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有些说不准”赵老爷子迟疑的回答。乡志上记载的东西自然做不得假,这也是为什么上次霍军看了上边关于金玉蜂皇蛹的描述后,决定立刻加价的原因。再说眼前的景象和乡志上的记载很相像,都是大雨过后蜻蜓陡然增多。这一会儿功夫,周围的树上已经热闹起来,不少捕食昆虫的鸟儿开始在这里聚集。

    “涨水的话你们刘家沟这个堤坝能不能挡的住,好像一直没有修过吧?”其中一个游客完全相信了乡志上的描述,心中已经在打算如何撤退的问题。毕竟那啥地震刚刚过去不久,人们的神经还绷得紧紧地,稍有风吹草动,立马和惊弓之鸟一般。

    “放心吧,真要涨水大家可以转移到山上。再说刚才不是说过了吗,这种蜻蜓云集的情况我一个人遇到过十几次,难不成每次都涨水?大家开动一下脑筋,其实道理很简单的,就是生物学上的食物链。”刘军浩赶忙将话题拉回来,他还真怕人们以讹传讹,把涨水的谣言越传越大。

    “食物链?蜻蜓吃蚊子……长期阴雨天气造成蚊蝇滋生,紧跟着蜻蜓多起来,而蜻蜓又引来鸟类捕食对不对?”到底是赵教授,他先前只是沉溺在蜻蜓云集的奇观中,现在略微一思索,已经将整个事情串联起来。

    “对头,”刘军浩打了一个响指,接着开口解释道,“蚊蝇喜欢在腐殖质丰富的地方产卵,麦场边的柴草被大雨淋上几天,自然会发霉变质,给蚊蝇提供了很好的产卵地点。还有这树林,里边的黄蒿草很厚,蚊子很喜欢躲在里边。”

    “原来如此”那游客也恍然大悟。有些事情你不知道道理之前觉得无比神秘,可是等明白其中的原因,顿时觉得稀松平常。拿眼前的景象来说,连绵了将近一个星期的大雨让蚊子陡然增多,这么好的觅食地方自然吸引了蜻蜓的到来,紧跟着飞鸟又过来捕食蜻蜓。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简单的食物链。

    仿佛是验证刘军浩的话一般,等天快黑的时候,周围的蚊子陡然增多起来。清一色的大草蚊子,飞到耳朵边嗡嗡直叫,跟小型轰炸机一样。刘军浩本来坐在院里乘凉,可是没一会儿他的腿上就被叮了几个大包,无奈只好倒些花露水涂在身上。可即使如此,也并不能阻止那些蚊子。

    “今天怎么那么多蚊子?老公你明天上街一定要买几盒蚊香呀。”张倩原本坐在屋里边玩电脑,一会儿她就坚持不住了,赶忙拿着蒲扇跑到院中叫苦。

    蚊子太可恨了点,在老婆白皙的皮肤上拧了几个大包,刘军浩相当心疼的帮她涂上不少花露水。别说人叮的受不了,院里的动物也不好受,赤兔不住的在马棚中直打转,花猫也不顾上晚上水凉,直接把身体缩在水池中,只露出个脑袋呼吸。

    猴子叮的没办法,只能学着主人的模样将花露水往身上猛涂。那花露水闻起来清香扑鼻,悟空似乎很享受这味道。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一大瓶子花露水几乎被这家伙糟蹋了二分之一。

    刘军浩见势不妙,赶忙从它手中夺下来。

    “蚊香也白瞎,只有门窗紧闭才能起作用。不过那样的话蚊子还没熏死,人倒是先晕了。”赵教授深有感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家也不比刘军浩这里好到那里去,屋内蚊子多的根本进不去人。晚上天热,两口子刚分食了大半个西瓜吃,现在也不饿,干脆过来聊天乘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