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真没洗澡,你看头发都是干的。”毛孩子跟着插了一句,他还特意拽了拽自己的头发。

    “真没洗澡?”刘军浩面带笑意的开口问道。这点小伎俩能瞒过老婆,但是绝对逃脱不了自己的法眼。头发是可以晾干的,当年他就用这招骗过老师,自然知道如何揭穿。

    “真的没洗”毛孩子一看这人的笑容,顿时心中打鼓。他可是听他老子说过,小浩叔以前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没少干过。

    刘军浩啥话不说,直接上前抓住毛孩子的手臂,用指甲轻轻在上边划了一下,上边顿时显现出一道浅白色的痕迹。

    “洗了一小会儿……”这家伙看事情败露,立刻来个“坦白从宽”。

    “说谎,至少洗了半个小时”夏天在水中泡的时间过长,出来后皮肤会显得特别干燥,随便在皮肤上划一下会有痕迹,他就是根据这个判断出来的。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暴雨

    第三百六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暴雨

    被张倩抓了个现行。这些家伙才老实起来,纷纷保证下次再也不敢了。他们的态度看上去一个比一个认真,可是刘军浩却知道这些家伙只是说说而已,他们要能遵守才见鬼。话说相当年他为洗澡的事情不知道保证过多少次,可从来都是前脚刚保证完,后脚跟着又跳进河中。

    这鬼天气怕有三十多度,眼瞅着下午…多,温度一点都没有降低。

    小皮原本在狗窝中耷拉着脑袋睡觉,最后实在热的受不了干脆直直的跳进门前的水沟中。

    水沟中上下两层水温相差太大,刘军浩害怕这家伙被凉水冰到,忙将它叫到浅水处。

    还没等扭头离开,水面上又浮现出两个脑袋。是豆豆和点点两口子,难怪刚才在院里没看到它们,感情人家直接在水中安家落户了。

    点点是张倩给新来那只豹猫起的名字,几天时间,这家伙的腿上已经好得七七八八,浑身的皮毛也变得油光发亮。

    “赶快下场雨吧,这天气真让人受罪”回到屋里,刘军浩呆在风扇下彻底不想动了。

    “报的今天有阵雨,我看这样子估计下不成。”张倩刚查过天气预报,今天最高气温三十六度。据说是七月份的最高气温。

    也许是诚心感动老天爷,刚过了半个多小时,天气陡然转阴,继而狂风猛刮。

    “打雷了,下雨了,赶紧回家收衣服……”几个小家伙又兴奋起来,纷纷跑到屋里边找硬纸做风车,现在的天气放风车再合适不过。

    张倩看的颇为手痒,也从抽屉里找了张硬纸。这种纸质的风车做起来很简单,先把硬纸裁成正方形,然后沿对角线折叠,之后再折,展开。接下来用剪刀按折痕剪开,中心留有半厘米别剪。

    将剪开的四个角按照顺时针依次折向中心,最后用大头钉或者细竹枝固定小木棍上即可。

    难得老婆这么有兴致,刘军浩自然要打下手。说到玩,他没有不精通的,小时候做风车也是高手。他曾经有个伟大的设想是做一千个风车全部挂在院中,等风吹起的时候那场面绝对壮观。可惜这设想刚实施了一半就夭折掉……做出的风车全被刘老头扔进锅灶中烧掉。

    现在倒是没人管了,可是这设想怎么瞧着都有些孩子气。几个小家伙倒是很感兴趣,说要多做些风车放在院中。

    没等他们做出,豆大的雨点已经稀里哗啦的落了下来。没一会儿,整个院中齐刷刷的全是水。

    几个小家伙兴奋地差点没把房顶掀掉,有好几次都想披着雨衣往雨里冲。张妈害怕他们淋感冒,说啥也不让。

    无奈,浩宇等人只得撅着嘴在门口看雨。

    即使如此,他们仍然没有消停。不时发出一声惊叫。

    “快看,那个鲫鱼冲过来了”

    “还有黄鳝……小老鳖”

    雨下的急,院中的上水鱼也多,那些水鸭子青庄没命的在院子里抢食着大餐。

    “哇,知了”小彤彤正站在屋檐下接水珠玩,突然感觉到脚背上痒痒的,她低头一看,却发现一只知了爬到自己脚上了。

    “窗台上也有……”听他一喊,几个孩子纷纷转移视线,这下更多的知了被发现。

    雨下的越大,知了出洞的越多。这些家伙在雨中不能呆的太久,因此一钻出洞穴就没命的往屋檐下爬。倒是便宜了几个小家伙,他们十来分钟时间就捉了一网兜。

    “这雨下的及时,明天出的知了肯定多,再过几天,我就号召学生们上山打知了壳”张倩现在也童心大发,不时用手接水珠。

    “那是肯定的”刘军浩点点头,刚要继续说下去,屋里的电话响了。

    电话接通,刘广聚兴奋的声音传来:“小浩,明天就是星期六。你现在赶紧在网上发个信息,说咱们刘家沟准备举办摸知了大赛……这场雨下的及时,知了肯定很多。”

    这人……刘军浩对他的反应已经习以为常,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评价。

    暴雨一连下了半个小时,雨刚变小,浩宇等人就忍不住了,穿着雨衣提着小桶就到冲到院里捉知了。

    刘军浩和老婆没有捉知了的心思,不过他们也撑着雨伞走进细雨中。

    雨后的刘家沟有一种别样的美丽,远处雾蒙蒙的一片,增加了不少梦幻的色彩。近处,草木变得更加清脆,池塘里的荷花也愈发鲜艳,有几朵苞蕾竟然迎着细雨开放,淡香透过雨雾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此情此景,刘军浩诗兴大发,忍不住想凑出两句古诗应景。只不过他肚里的诗词实在有限,憋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

    “对了,彩豚”张倩目光触及到那些被暴雨打得东倒西歪的荷叶时,突然想起其中一个荷叶上还有彩豚做的窝呢。刚才那雨太大,十有八九将彩豚窝冲掉。

    “可不是”刘军浩也没了诗兴,赶忙凑过去寻找。两人瞪大眼睛找了四五分钟,结果根本找不到那片承载鸟窝的荷叶。

    就在他们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突然荷塘中传出一声“嘎嘎”的尖叫,接着一只彩豚从荷叶下飞出。

    鸟窝竟然没冲走?两人很是有些惊讶的看着彩豚飞出的地方。

    以前由于荷叶的阻挡,他们并没有看出那鸟窝的庐山真面目,这次荷叶被雨水冲散不少,他们才得以看清楚。原来那鸟窝并不是独立在荷叶上的,它周围还缠有不少细长的蒲草。感情人家彩豚早考虑到这种情况了。先前他们还以为这蒲草只是长在荷叶旁边呢。

    动物远比人们想象的要聪明,两人最后只剩下一声感叹。

    “刘叔叔,赶紧过来帮我们捉知了,太多了,我们都捉不及,另外把你家的水桶提过来”那边小彤彤又扯着嗓子叫道。

    “你们捉了多少知了还想用水桶装?”张倩好笑的回答道。

    “你过来看看就知道,到处都是知了。”小丫头的声音显得很兴奋。

    看她一脸兴奋的样子,两人都走了过去。

    “这么多?”他们看到小桶中的知了数量吃了一惊。才不到十分钟,那小油漆桶就被装到满满的。

    “嗯,树上多得很,一棵树上最少有三四只,很多都脱了壳呢。我们刚才捡了很多知了壳,最少能卖十块钱。我和他们商量好了,晚上吃脱壳的知了。那些没脱壳的放到后院中,等明天起来捡知了壳,到时候卖的钱平分。”小丫头现在也泡到钱眼里了,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出土的知了的确很多,刚才这地方被小浩宇他们捉过一次,可是一路走来,刘军浩又捉了十来只。

    彤彤让提个水桶来算是对了,到天黑地时候,那水桶已经捉有大半桶,刘军浩提的手都发酸。

    知了壳怕也有一斤多。另外就是刚出壳的知了,单这些他们足够他们晚上吃。

    “小浩,你们这是挖到知了窝还是怎么了?”赵老爷子看到那大半桶知了时也吓一跳,这一桶怕有七八百只。

    “正常,前几天天气一直干燥,地下的泥土板结,知了很难爬出地面,都在土层里边等待呢,一场雨,它们全钻出来了。”刘军浩开口解释道。

    按照小彤彤的建议,尚未脱壳的知了全部扔到后院中。等明天早上再去捡知了壳,估计应该还能捡上一斤。

    哥们也可以在后院中养些知了呀,提着空桶回来的时候刘军浩突然脑海中冒出这么一个念头。这么多知了撒到后院,等秋天肯定会在土里边产卵,自己完全可以像养黄鳝那样,一茬一茬的收割。这东西十来块钱一斤,养好的话也是个致富门路。

    不过他想了想又放弃掉,这些家伙在地下的生长周期太长,一两年根本见不到收益,它们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更有近二十年呢。

    在石锁中养一些倒是可以,任它们自生自灭,总有一天能有收益的。

    很快,他就为否定这个念头感到庆幸了。后院那些知了变老后立刻开始鸣唱。你可以想象几百只知了集中起来嘶叫是什么感觉,院中完全变成了噪声集结地。

    他和老婆被这声音折磨的差点没晕倒,两人领着几个小家伙拿着武器去后院灭知了。经过大半天的努力,那知了终于被消灭干净。

    刚坐下来准备休息,那边刘广聚又把电话打过来了。

    “小浩,特大新闻。赶紧带着数码相机过来,有人在鲫鱼骨挖到千年野人参,快有一斤重,你拍两张照片……”

    野人参?一听说是在鲫鱼骨挖到的人参,刘军浩第一反应就这事儿不怎么靠谱。那地方虽然偏僻,可是并不是没有人去,村里时不时有人过去挖野菜的。

    更何况这人参的个头太大了点,俗话说的好“七两为参,八两是宝,九两满山跑。”。按刘广聚在电话里说的,人参少说八九两,那年头最少也有几百年。这么长时间大青山会没有人发现?这话说出去恐怕谁都不相信。

    那游客应该是把某种植物的根茎当成人参了,还没看到实物,他已经下了结论。

    等刘军浩赶到村里见到眼前这东西,他又不敢妄下结论……看上去还真和传说中的人参真的很相像。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土人参

    第三百六十四章 土人参

    按照那游客的说法,这颗野“人参”得来的方式颇为传奇。他们两口子闲着没事在村口的山溪边钓鱼,看到鱼浮子下沉的时候干忙把鱼钩提起,结果拉出来看到这么个东西。

    刘军浩拿着人参反复看了一遍,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然。长这么大,他还没有见过真正的人参,要不以前也不会把萝卜根当成野人参。眼前这东西有手脖子那么粗,表面还带着不少须根,用手摸上去相当粗糙。他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味道。

    这人参从游客手中挨个传过,大部分人已经认定是真的了,更有一些在谈论着泡参酒的事儿。

    “真的挖到人参了?给我看看,咱们大青山可有好几十年没听说有谁见过这东西。”众人正议论纷纷,刘五爷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看样子老爷子听说这事儿后也挺上心的,要不不会脑门上跑的全是汗。

    “给,老爷子你给鉴定一下。”一个游客赶忙把野人参递过来。

    刘五爷把这东西稍微掰开点,然后用舌头舔舐了一下,最后很失望的摇摇头,“这根本不是人参,是土人参根。”

    “土人参那不也是人参?”几个游客都觉得这话听着奇怪。

    刘军浩倒是反应过来,“五爷,你说这个是山萝卜根?难怪我刚才闻着怎么觉得味儿和山萝卜很像。”

    怎么又冒出个山萝卜,一时间游客们全泛起迷糊。

    “野人参切开后带着菊花纹,入口有一股香味。这个不一样,而且用舌头舔了有些麻麻的,两者很好分辨的。”刘五爷跟着又解释一句。

    老爷子和草药打一辈子交道,说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游客们听过之后已经相信了七八分。

    “小浩,你们说的那个山萝卜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以前怎么没听说过。”那人参拥有者心有不甘的问道。

    可以理解他失落的心情,原本以为自己撞了大运捡到价值百万的宝贝,结果转眼之间又变成一文不值的草根,任谁都难以接受。

    “呵呵,这东西太常见了,你们上山就能看到,那花一串一串的,是粉红色。结的是浆果,也是成串的,熟的时候是紫黑色。这东西喜阴,草丛中、道路边、山溪旁还有树林里边都能找到。”别看刘军浩说得头头是道,可他还真没注意山萝卜的跟长的是什么样子。主要是这东西除了好看外其他根本没啥作用,那浆果也不能吃,还有微毒性,人吃的多了会恶心呕吐,因此他平时没事根本不会碰这玩意儿。

    听他详细解释后,不少游客已经回忆起来,他们上山的时候的确见过这东西。

    “那就是这东西一点用也没有了?”人身拥有者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现在也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容易了点。

    “倒不是一点用都没有,这个是一味草药,用的好的话可以消肿通便的,不过它有毒,服用不当很可能会中毒,我建议你拿回去当个纪念算了,千万别吃。”刘五爷不放心的叮嘱一句。

    “那算了,我不要。”这游客听完,赶忙把山萝卜根扔在地上。如果是一般的植物带回去也行,可这东西有毒,总感觉不安全。

    弄了半天白高兴一场,刘军浩很郁闷的拿着数码相机朝回走,不过临走之前他用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准备等下传到网上给游客提个醒,别以后还有人把这东西当成野人参给挖了。

    “是不是人参?”刚进屋,张倩就迎头问了一句。

    “哪有这么容易,”刘军浩详细解释了一遍,然后又把照片放在电脑上让老婆看。

    “还真像,你们不会是认错了吧,有可能真的是人参。”张倩特意上网找了两个人参图片做对照,别说,从外形上真看不出明显的区别。

    “呵呵,咱们等会到沟边挖两颗就能看出来了。”他正好要拍几张山萝卜的生长照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