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这下有兔子肉吃了,下午我还遗憾呢,没有想到这么快就送上门来了。正好打了半天牌我也饿了,咱们把它炒了当宵夜吧?”庞旭到底是个吃货,几句话又露出本性。

    “才刚吃罢饭不到两个小时又吃,你不怕吃积食儿?”徐晓丽突然柳眉一竖,拿眼瞪着他,上午吃枣子的事儿她就觉得庞旭的吃相不雅,还恼了他半天呢,结果现在又来了。

    “我就是说说,说说而已”庞旭立刻蔫了。

    刘军浩心中直叹,这哥们以前看起来也是人五人六的,怎么找了个女朋友就变成了这幅德行,莫非是传说中的气管炎?自己以后找女朋友可要看好了,别步这哥们的后尘。

    经过那两只草狸子一折腾,众人更加精神起来,打牌一直打到十一点多,最后还是张倩实在熬不住率先提出散场,几个人才回去睡觉。

    张倩回屋睡觉的时候摸了摸水鸭子柔小的身子,觉得冷冰冰的,她害怕秋秋半夜被冻住,就将它从鸟笼中拿了出来,放在被窝中暖。

    刚开始她还不住的用手摸索,可是过了一会儿就昏昏沉沉的睡去。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还带着小鸭子一起散步呢。

    早上的时候她是被秋秋的叫声吵醒的,睁开眼睛一摸感觉到小鸭子浑身热乎乎的她这才放下心来。

    可是当她穿好衣服,准备叠被子的时候脸却又哭丧起来,秋秋在粉红的被单上拉了两大滩屎,非常显眼。幸亏昨天晚上她将自己的行李整理出来了,用的是自己的被褥,不然等下还不知道该怎么和主人解释呢。

    她胡乱的将被单窝成一团,就准备趁众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将它洗了,可是刚出屋门就看到徐晓丽和庞旭正站在院子里对树上的枣子指指点点呢。

    两人看到张倩抱着被单都很好奇,徐晓丽心直口快的问了出来,听她解释了原因后又哈哈大笑起来。

    上午庞旭开着小皮卡将张倩的东西一股脑送到村里的六婶子家,原本她想一个人住在学校呢,可是却被刘广聚拒绝了,说是他一个女孩子家住学校不安全,万一晚上出点啥事儿怎么办,还是住村里好。

    张倩听了也没有拒绝,听凭他的安排,刘广聚就把她安排在村头的老六婶子家里,吃住都在那里,村里每月帮忙报销三百块钱。

    老六婶子的丈夫前些年得病死了,死的时候家里就剩下她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因此日子过得有些艰苦,刘广聚看能帮一把自然就帮一把。

    下午的时候,虽然刘军浩再三挽留,可是庞旭和徐晓丽还是离开了,别看庞旭说的这么有底气,但是还是怕回校晚了被老师清查,到时候扣发毕业证。

    他们走的时候刘军浩把大花皮西瓜给他们弄了两个,虽然两口子一再说不要,但是还是被硬塞在车上。

    不过玉米棒子却是没有给他们弄了,因为这东西好像是突然之间在刘家沟变得值钱起来,一块钱三个,不少来这里游玩的人都纷纷下到田里去摘。

    刘家沟喂得牲口多,基本上每家都喂上一头牛,因此土肥很充足,地块中也就很少施化肥,土壤就没有造成板结。田里种出的玉米棒子不但结的大,而且口感很好,吃起来柔柔的,带着一丝清香,很受城里人欢迎,基本上回去的时候都要带上一些。

    像当初租地一样,他们到田里掰玉米并不是单纯为了吃,而是将这当成一种休闲。

    王医生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城里一个家,乡下一分地。在城市里住的烦了,就到乡下四处转悠转悠,歇歇脑子,全当是过了一次乡村游,这比你交几千块钱跟着旅游团到处瞎走强多了。回城的时候在拎上一些正宗的农村土特产送给亲朋好友,在他们羡慕的目光中享受那种自我满足的乐趣。”

    大概像他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来刘家沟的人才越来越多,他们回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空着手的。什么正宗的土鸡蛋,风干的野鸡,刚挖的野菜等等总会带上一些的,尤其是刘军浩家的黄鳝更是回城必备的东西。

    刘家沟的人对他们这些举动从最初的不解到见怪不怪,其实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本帐,这些城里人出手大方,自己家的东西不出村就能够卖出个好价钱,何乐而不为呢。

    就拿这次掰嫩玉米棒子来说吧,三个一块钱,刘家沟的地块比较虚,一亩地能种五千多株玉米,这样算下来一亩地如果光掰玉米棒子就能收入近两千块。而等玉米成熟后打成玉米粒一斤才七毛多,一亩地收成好的时候也就能出一千二三百斤的玉米,合起来也不到一千块钱。

    忙乎了半天还没有卖玉米棒子挣钱,农村人当然会算这笔账,因此也乐于他们到自家的田里掰玉米。

    不过这嫩玉米棒子的采摘期也就是十来天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吃了,田里剩下的玉米棒子还是在多数。

    等玉米熟的时候,刘军浩就跑到二麻子家的田里帮忙掰,上次吃了人家那么多玉米棒子,总要过来帮帮忙,反正自己闲着也没事。

    结果他到了田里左右开弓,手动迅速,“哗哗哗”剥皮玉米叶非常麻溜,弄得二麻子家的小子跟在后边都接不及,最后还是让二麻子上场才稳住阵脚。

    刘军浩这段日子可以算是心宽体胖,啥烦心事儿也没有,吃啥啥香,再加上泉水的作用,因此身体的素质非常好,干起活来一个人顶两个人。一上午的工夫,就将二麻子家的二亩多玉米全部掰了个精光,他们一家三口弄得也不过和刘军浩相当。

    中午的时候二麻子的婆娘早早的回家做饭,刘军浩则帮着他们将一袋袋玉米扛到屋里,忙乎完的时候,他原本想回去呢,可是二麻子却说啥也不让他走,非要他在家吃饭。

    当然下午地里还有别的活,他们就没有喝酒。

    刘军浩回到家的时候却看到院门紧锁,不知道赵教授到什么地方转圈子了,他现在对村里的人和事儿都相当的熟悉,经常闲着没事就到山坡或者河滩上四处瞎转悠,顺便采些野花野果回来。

    院子里就自己一个人,有些无聊,刘军浩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树下看起书来,旁边的大青石上放着一大茶杯野ju花茶,里边加了两块冰糖,闻起来清香扑鼻,喝上一口苦涩中带着一股甘甜,说不出的享受。

    说是看书,可他的心思却大部分都没有用在书上,打量着院子里的东东西西,刘军浩感到一阵满足,自己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小富即安型?

    其实他发现自己的理想真的不高,能够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当初那些不切合实际的远大理想随着这些日子慢慢的消散,连带着身子骨最近也越来越懒散了,就好像鲁迅先生说的“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上午忙乎了半天,现在后果出来了,胳膊一直酸酸的,使不上太大劲儿。

    以后还是要发愤图强些呀,他懒懒散散的想:今年就不说了,明年是不是也学一下二麻子上几个新项目,这样才算充分利用自己的泉水?

    现在石锁中的那眼泉水好像又增大了几分,里边的黄鳝苗一如既往的多。他从书上看到黄鳝一般生殖季节在5到8月,盛期在6到7月,可是自己石锁中的黄鳝好像突破了这个常理。据他推测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原因,这泉水的温度一直不高不低,保持在二十多度,非常适宜黄鳝的生存,再加上里边不断有达到性成熟的小黄鳝,因此才造成了黄鳝苗的繁殖生生不息。

    里边那十来只小乌龟也长大了不少,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黄鳝的幼苗。刘军浩琢磨着是不是找个机会把它们弄出来,毕竟让它们一直在里边祸害也不是个事儿。

正文 第四十八章 瓜子飘香

    他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那只抱窝的老母鸡领着那群水鸭子“啾啾”的来他跟前,不住的在地上啄弄着,这些水鸭子因为生长环境的原因,并不怕人,还有几个大胆的上前啄刘军浩的裤脚。

    要说母鸡领着一群水鸭子也算是奇景了,这些小家伙可能是天性如此,很喜欢在他院子的水沟里祸害,将那些黄鳝个个吓得都不敢露头,连带着水沟中的小鱼小虾也遭殃了不少。尤其是那些小泥鳅,这些水鸭子似乎特别喜欢吃,经常可以在院子中看到两个小家伙一只啄着泥鳅头,一只啄着泥鳅尾巴争夺着。

    不过它们倒是聪明,从不靠近养火头的池子,大概也知道那东西惹不起吧。池中的火头这几个月长势良好,鳞甲越发黝黑,个头也大了许多,看样子这些日子最少长了五六斤。不过它凶性倒是减弱了不少,而且对人也不再害怕,完全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每次看到刘军浩和赵教授它都会从水中浮出来,游到岸边摇摆着尾巴等待着他们喂食物。

    这一躺就到了下午四五点,正当他朦朦胧胧要睡着的时候,突然门口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刘军浩,你在院子里呀?”

    不用转头,就知道这个人是谁,转眼之间,张倩到刘家沟教学已经快一个月了,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节奏。每天放学后她都喜欢到院里转转,顺便假公济私的让秋秋在水沟里捉些小鱼小虾吃。

    “嗯,下课了?今天怎么放学这么早,好像还没有到点吧?”刘军浩坐直身子问道。

    “这几天下课都早,现在正秋收呢,早早的放学让他们回去帮些忙也好,再说今天是星期五,早点放学让他们过一个美好的星期天也是应该的。”张倩喜欢到这里玩是有原因的,第一就是好像整个村子除了他就没有别的闲人。即使有闲人也是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说起话来非常唠叨,谈论的不是地里的庄稼就是家长里短的,这些她根本插不上嘴。还有就是刘军浩院子里的枣子最近也到了成熟的季节,这东西吃起来蜜甜蜜甜的。她吃了几回,一直念念不忘,而且今天来就是为枣子的事儿,她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想趁这个星期天带点东西回家看看父母。

    她到乡下支教的事儿最初根本不敢告诉父母,害怕她们担心,因此只给自己的哥哥说了一下,可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还没有半个月,张母就知道这件事儿,那天她正在上课呢,电话就打了过来,一个劲儿的叫她辞职,说什么也不同意她在山沟里呆着。

    张倩这次回家就是准备好好安抚她老人家,在带什么东西上她却愁了一阵子,最后想到的就是这里的大枣。

    刘军浩听她说完自己的来意后,二话不说拿起专门制作的打枣子的长竹竿,使劲的勾住一个枣树枝子,然后站在树下哗啦啦的摇晃起来。

    那枣子好像下暴雨一样“吧嗒吧嗒”的一阵急落,打的刘军浩直咬牙,而张倩则顶着个竹筐在树下忙乎着捡枣子,一边捡一边还口中叫着:“够了,不要了,已经够了……”

    一直连晃了两个枣树枝,刘军浩才停下手和张倩一起捡枣子,今年枣树挂果多,就这两个枣树枝就能够捡大半筐。

    等张倩将枣子都捡到筐里才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说道:“这是枣子钱……”

    “要啥钱,你再这样我可生气了。”刘军浩抓起竹筐就朝院子外走,“我给你送回去吧,这么多估计你也拿不动。”

    “不行,你不要我钱我就不要枣子。”张倩说什么也不同意,平常吃一些还可以理解,但是要连吃带拿的她却不好意思,更何况人家的枣子本来就是用来卖钱的。

    这片枣子从刚发酥的时候就不断有熊孩子过来打,刘军浩也没有说啥,等成熟的时候远远地望去,红通通的一大片,仿佛村口飘了一朵火烧云。

    那些城里人也都好奇的跑过来,在品尝之后纷纷掏钱买。和大花皮不一样,他这几大棵枣树上都有十几年的树龄,结的枣子怕有几百斤呢,单凭他和赵教授两人怎么吃也吃不完,于是刘军浩就按市价三块钱一斤往外卖,当然在院子里你想吃多少都是不要钱的。

    结果再次出乎了刘军浩的意料,就这几天的功夫,他单卖枣子就收入了小一千块钱。可是树上的枣子却依然密密麻麻的,看样子还能再打下三四百斤。

    “好吧,那就收十块钱”刘军浩看她推辞的坚决,无奈只好接了十块钱,然后又问道,“你还准备带点什么回家,要不要弄两几斤黄鳝,或者我让小皮抓个兔子给你带回去?”

    “不用了,我坐的是公共汽车,那些东西都不好拿,”张倩连忙开口推辞,这些她最初都考虑过,可是乡下的公共汽车少,坐车的人又多,大包小包的根本不好拿。

    “那这样好了,我给你煮点西瓜子你带回去,保管你妈吃了之后不再唠叨你”这西瓜子他一直都想炒,可是说了几次却只停留在嘴上,今天恰好是个机会。

    “西瓜子我们那里也有卖的,还是不用麻烦了吧”

    “呵呵,我这西瓜子绝对和市场上卖的不同。是用汤水煮的,吃起来不但有瓜子的清香,还有的肉香,等我弄好了你就知道了,绝对好吃,让你恨不得连瓜子皮都吞下去。”

    “会不会太麻烦了?”张倩听了他那诱人的描述顿时口中生津,没有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吃零食,而瓜子话梅更是最常吃的东西。

    “不用,很快的”刘军浩将枣子送到她的住处后,两人又一起到河滩上找赵教授,果然他和小皮正在那里逛游呢。

    赵教授一听他要煮西瓜子也来了兴致,让小皮在河滩上一阵乱跑,不一会儿就抓起了一只野兔。

    回到家里刘军浩利索的将兔子开肠破肚,然后又在案板上切剁成小块倒在清水中漂洗血沫。

    这边赵教授却开始烧了大半锅开水,当然锅中已经放上了早准备好的纱布包,纱布里边是八角、桂皮、茴香、干辣椒等等佐料。

    等水烧开之后又过了一阵子,刘军浩才将野兔肉从清水中捞出放进锅里用文火炖,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他掀开锅盖,顿时肉香四溢,让在厨房中等待的三人都吞了一口口水。

    “这还没完呢,等下才香呢”刘军浩看着他们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