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鱼个头虽然不小,可是比起刘军浩上次钓的那条火头来,斤两上还相差很大。

    大堰塘水深面广,那些几斤重的大鱼基本上是经过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的考验存活下来的。  都相当聪明,很少跑到岸边的浅水区,因此他们没有钓到大鱼也纯属正常。

    等转一圈回来,赵教授的水桶中又多了一条半斤重地草鱼。  而那三个女孩子竟然还钓了几只龙虾,一个个兴致勃勃的让他们参观。

    “刘叔叔,过来给我换鱼饵”小囡囡见他们回来,又立刻叫了起来。  她这竹竿短,只能够往水面上扔出两米多,因此也没有钓到什么大鱼,不过这一会儿工夫数量却增加了不少。

    小孩子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  没有了大人的夸奖,小囡囡就有些坐不住了。  她不住的转着头和刘军浩讲刚才钓鱼的趣事。  突然水面上的渔浮子“嗖”地一下消失不见,而她手中的细竹竿也猛地被扯掉。

    “大鱼?!”刘军浩立刻惊动起来,忙伸手将落入水中地竹竿重新抓起来。  刚碰到竹竿他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更让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快把鱼弄上来呀。  ”小囡囡抓着他的衣角催促道。

    “别慌,这次小囡囡可能钓到大鱼了。  ”刘军浩面色沉着的说道。

    “大鱼?”庞旭这吃货一听赶忙凑了过来。

    “姑姑,我钓到大鱼了,”小囡囡又兴奋的叫嚷起来。  三个女孩子听了干脆把鱼钩一扔,也围了过来。

    “有你院里的火头大没有?”赵教授地声音从背后传来。

    “没有那么重,估计有七八斤呢”刘军浩这些日子一直抓黄鳝,手感练得相当敏感,只拽了几次鱼竿,他就明白这鱼的大致重量。

    鱼在水中的力气特别大,竹竿很快就被蹦的弯如圆弓。  刘军浩害怕竹竿被大鱼扯断,因此只能小心翼翼的开始放绳子。  直到竹竿完全绷直后才一点一点的朝岸上拉。

    一见那么多人围在他后边,附近的钓友都知道是钓到大鱼了,纷纷围上来询问,还不住的出主意。

    比起上次他钓地那只大火头来,这次的鱼儿还真算不上什么。  争斗了三四个回合后,它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一条青灰色的大草鱼不停地在水面上窜动着。  水花四溅,将近水处的搅的一片浑浊。

    围观的人也发出几声惊叹,纷纷猜测这草鱼地重量。

    用了五六分钟时间,这条大鱼终于被刘军浩拽上近岸,那草鱼的力道已经明显减弱了。  因为担心竹竿被折断,他就让庞旭继续拽着,自己则挽起裤腿跳进水中,将大青鱼抱上岸边。

    “好大的草鱼呀!”

    “这鱼真大,光是肚子里的东西都能做两盘菜了”

    这草鱼长五六十厘米,鱼鳞比手指甲盖还大。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不少人还拿出相机拍照。

    “我也要抱。  我也要抱”小囡囡看自己挤不进去,顿时急了起来。  不住的冲着苏娜娜叫嚷,这鱼也算她钓到的呢。

    等众人都抱了一圈照过相之后,终于轮到这个小丫头了,谁知道她刚抱起来就大声叫道:“姑姑,赶快照,我抱不动了!”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拿了大秤过来称量,七斤二两,已经不算小了。

    小囡囡这下子更高兴了,立刻让苏娜娜给她爸妈打电话上报喜讯。

    草鱼不比火头,刚离开水不大一会儿就有些蔫,刘军浩只得快速将它送回家,放养在水沟中。

    钓鱼大赛到十一点半的时候就结束了,原本以为这次的钓鱼大赛小丫头肯定是第一名。  没有想到她只排在第三,人家第一名一上午的功夫钓了二十多斤鱼呢。

    中午地时候赵教授夫妇也过来搭伙帮忙,大家一致同意将那条大草鱼红烧掉。  只是这么大地块头根本没有办法囫囵做菜,只能够从中间一切两半做。

    王老师做红烧鱼也是一把好手,其中还掺杂了自己独特的浸炸工艺。  那草鱼外表嫩黄,鱼肉素白,丝丝片片之间热腾腾地冒着热气,用筷子一夹非常烂货。  上边再洒上小葱、辣椒、香菜等搭配,红红绿绿的非常惹眼,光看菜色就让人忍不住的口中生津。

    为了表彰小囡囡这个功臣,大家都让她先动第一筷子。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字辈

    第一百零五章 字辈

    大家都饿半天了,现在看到这么鲜嫩的鱼肉,也都不再客气。  小囡囡开动后,一个个用筷子飞速的夹动起来。

    这草鱼最起码在水里长了四五年,肉特别厚实。  加上王老师用姜片葱头将腥味完全消除,因此吃起来非常香。

    庞旭更是胃口大开,用筷子夹了一大块子白嫩鱼肉放在碗中,直接端起自己的碗吸溜起来。  这吃货的吃鱼技术绝对高超,一边用嘴快速的吐掉鱼刺,一边直咂嘴吞咽鱼肉。  最后将鱼肉消灭完毕后口中还不忘赞叹:“正宗的草鱼就是好吃,鱼肉特别香,小囡囡你这次可立了大功了。  ”

    “那当然”这小丫头也不甘落后,虽然她筷子用的不是很熟练,但是却另有办法。  攥着筷子使劲在鱼身子上一戳,就扎了一大块鱼肉划拉到自己的小碗中。

    苏娜娜害怕她被鱼刺卡住,就将烧的透烂的鱼肉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挑出鱼刺后,让她自己夹着吃。

    “来来来,再尝尝我这鱼头汤做的怎么样,这可是我的独家秘方。  ”吃到半晌的时候,王老师又端出一个黑色的瓷钵子放在桌子上。

    奶白色的鱼头汤上边漂了一层晶莹透亮的浮油,还露着黑色的木耳,鲜嫩的蘑菇……那浓浓的香气再次勾起了人们的食欲。

    等王老师招呼后,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拿起勺子舀了起来。  刘军浩先给张倩弄了一碗后,自己也舀了一碗开始品尝。

    浓香爽口。  不油不腻,鱼汤入肚后,回味一下,觉得鼻腔里都有了香气。

    刘军浩满满地喝了一大碗,琢磨着想句诗来赞美鱼汤的美味。  可是憋了半天,啥也没有想出来,只得化诗意为饭量。  准备再舀大半碗。

    还没有等他伸手呢,坐在旁边的张倩已经伸着勺子在钵子里舀起来。

    汗一个。  记得刚才自己给张倩盛汤的时候她还一个劲的叫这么大一碗喝不完呢,这怎么又喝上了。

    张倩的饭量也不小呀,刘军浩虽然很想问问她平时的饭量怎么样,但是却也没有这个胆子。

    这顿饭一直吃到下午…,几个人才利索地将桌子收拾干净。  小囡囡兴趣不减,还想跑到大堰塘边钓鱼呢,却被苏娜娜拉住了。

    他们一个个撑得根本不想动。  都搬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这小丫头根本闲不住,自己跑到后边瞎鼓捣。

    当初刘军浩留下的几株喇叭花算是对了,现在那些挤挤挨挨地叶子已经将整片篱笆墙爬遍了。  有几条枝蔓顺着篱笆一路蔓延到院墙上,最后在大门顶部安下家。  虽然还没有开花,但是单这一片绿意就让人看的心旷神怡。

    小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发现新奇的事物。  这才一会儿工夫,小囡囡又拽一个洋槐树枝子得意洋洋的跑到前院,浑然不顾自己的袖子上挂了一个大口子。

    “这又怎么弄的?”苏娜娜一看就头疼,赶忙把她拉了过来。  “挂到肉没有,疼不疼?”

    “没事,没事”小丫头没事一般,不住的扬着自己手中地树枝说道,“刘叔叔,这是什么树。  开的花真香!”

    “院子里的洋槐树开花了?我看看”刘军浩一看那雪白的花穗,顿时来了兴致,从她的手中接过来,摘了两个放在嘴里品尝。

    他上午在大堰塘的时候还在想着过几天勾些槐花吃呢,没有想到自家的槐树早开花了。

    “嗯,那棵树上开了好多,我个子小够不到。  ”小囡囡点头应道。

    “这可是个好东西呀,做蒸菜比榆钱还好吃呢”赵教授也跟着感慨道。

    槐花一开,满树雪白。  那一粒粒,一穗穗沉甸甸的挂在树上煞是喜人。  走到树下满树飘香。  惹人陶醉。

    它不仅闻着香。  而且吃着甜。  一到槐花盛开地季节,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捋上几穗尝尝。

    更有甚者用竹竿钩子勾一些回去做蒸菜吃。  做法也非常简单。  把采摘的洋槐花穗捡了洗净,拌上面,摊在拍子上蒸,不到二十分钟就完全熟透。  然后拌上香油,再浇上蒜汁、葱花等,绝对好吃。

    几个人看到小囡囡吃的那么香,也都来了兴致要到后院看看。  一看才知道他们昨天为什么会没有发现,槐树上开出的花恰好被椿树挡住了,如果不是跑到跟前,根本不显眼。

    庞旭这吃货刚要站起来用手扳树枝呢,突然一个白头小舞动着翅膀叽叽喳喳的从树上飞出来乱叫着。

    刘军浩立刻意识到这树上肯定有个鸟窝,他仰头查看过去,果然发现庞旭动的那个树枝上有一个用团破布、鸡毛和结巴草等垒出地鸟窝。

    “别动了,你头上一个鸟窝,看到那块破布没有。  ”他立刻出声叫道。

    破布……等等,刘军浩又仔细看了一遍。  这不是自己上个月晒在院子里的棉袜子吗,怎么成了白头小垒窝的材料了?当时他还以为被风吹掉了呢,在院子里一阵好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没有想到是被这小东西叼走了呀。

    这下几个人的注意力又被鸟巢吸引了,纷纷让庞旭松开树枝,别把那个鸟巢弄掉了。  小囡囡更是伸着脖子直蹦,想看的清楚一点。

    可是她个头最小,加上树枝的遮挡费了半天力气啥也没有看到,最后还是刘军浩将她抱起来才算是饱了饱眼福。

    几个人拍过照片之后,都纷纷离开,生怕将老鸟惊得不再孵蛋。

    “你小子这里鸟真多,真成鸟的天堂了。  ”重新回到前院,庞旭也忍不住的感叹了一句。

    “呵呵,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主要是环境好。  ”刘军浩也对自己大院的居住条件相当满意,因此说起话来也带着几分自豪。

    “扯蛋,看把你得瑟的,农村谁家院里没有几个鸟窝。  ”庞旭恨恨地咬了几下牙,怪自己最贱。

    “你这是赤果果地嫉妒”刘军浩无视他的话。

    要说上市电视台地好处就是显而易见,五一来刘家沟旅游的人数远远超出了村民们事先的估计,基本上家家都住的满满的。

    而钓鱼大赛更是一天比一天火爆,第二天他们赶到大堰塘的时候,都被边上那一溜车惊呆了。  这场面虽然没有上次唱戏时的场面大,但是也绝对让人赞叹,村里开小卖铺的刘启华甚至将摊子摆到了堰塘边。

    这小子看到刘军浩几人过来赶忙打招呼:“小浩叔,你们也来了,就是这小丫头昨天钓了一条大草鱼吧?”

    “嗯,就是我”小囡囡见被人认出了更加兴奋,点着小脑袋认真的回答。

    “我看看你这都卖的啥东西?网兜、鱼竿……还有蚯蚓,这玩意儿也卖,你小子真是钻窟窿打洞的想着挣钱,不怕人戳你的脊梁骨?”刘军浩凑到他的摊子前打量着,看到那用瓶子装的蚯蚓时笑骂道。

    “叔,看你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  这蚯蚓是免费赠送的,谁来买东西都送,你们要不要,我这里挖的多得是。  ”刘启华赶忙开口解释道。

    “不用了,生意还不错吧,昨天咋没有见你摆摊?”

    “还行。  很多人来的匆忙,根本没有带钓鱼的家伙,因此鱼竿的销路还不错,这一会儿工夫已经卖了十几个了。  ”刘启华对自己的商业眼光也小佩服了一把。

    很多原本纯粹过来游玩的人看到别人钓鱼也弄得心中痒痒的,昨天上午不住的有人跑到他的小店中买鱼竿。  刘启华一看商机来了,就赶忙骑车跑到镇上进了一大批鱼竿回来卖,果然相当红火。

    “叔叔,这网兜怎么卖的?”小囡囡突然对那红色的小网兜产生了兴趣。

    “这个你要的话,就当我送给你的,不要钱。  ”刘启华也经常从刘军浩那里买黄鳝,还一直欠着人家的人情呢。  一个网兜进价才一块钱,他现在怎么好意思要钱。

    “别,你也是做生意,小孩子拿这东西纯粹是瞎胡闹,还是给钱吧。  ”刘军浩根本不在乎这些小钱,也不想占他的便宜,就掏出五块钱递过去。

    “小浩叔,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这小子说啥也不要。

    “叔叔,你为什么也问刘叔叔叫叔?”小囡囡这才发现两个人称呼上的差别。

    “咳……”刘启华顿时噎住了,“小丫头你还是叫我大哥吧”

    他和刘启勇一样,很为自己的辈分苦恼,为什么自家的老爹要把自己早生几十年,让他的辈分弄得这么低。  明明他比刘军浩还大几岁,可是见了人家还要叫叔叔。

    刘家沟是单姓,祖上都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过来的,以前老人们常唱的民谣里还有“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

    村里的字辈传到现在是“福、寿、洪、广、军、启、良”,以前人们起名的时候论的比较真,名字里边一定要包含字辈。  这样只要一说名字就知道是哪一辈的,比如说刘军浩自然是军字辈的。

    只是村里这些半大的熊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很多根本没有按字辈来。  毛孩子虽然是启字辈的,不过大名却是刘长林。

    这些东西刘军浩自然没有办法给小囡囡解释,只得忍着笑意说道:“你叫他哥哥就对了。  ”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红尾巴

    第一百零六章 红尾巴

    到最后刘启华也没有收钱,小丫头免费得了一个网兜自然高兴,扛着小鱼竿悠哉悠哉的在前面走着。

    苏娜娜看已经走很远了,就悄悄地咬着张倩的耳朵:“你要是结婚了可就平白无故的多这么一个大侄子。  ”

    “说啥呢”张倩红着脸推了她一下。

    几个人原本想在昨天钓鱼的地方再接再厉呢,谁知道那个位置早已经被人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