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次火头刚伸嘴来吃食的时候他都高高的把身子抬起,一连试了几次彻底得将那大家伙激怒,火头猛然窜出水面一尺多高,将绳子咬断。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割麦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割麦

    “姑父,姑父,你看看这是啥东西,我刚才在后边抓的。  ”这还不到一天的功夫,张倩的小侄子就对刘军浩亲热的不能行,基本上刘军浩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活脱脱的小跟屁虫。

    张妈很无奈的暗中叮嘱了自己的孙子几次,让他改口叫刘叔叔。  可是这小家伙不知道哪根筋错了,怎么也不改口。

    小孩子的玩性大,来到刘家沟之后,小家伙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对什么都好奇。  而刘军浩在他的眼中也如同英雄一般,撵野鸡、抓兔子、捉刺猬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能。

    “这东西叫大绿头,就是书上说的蝈蝈。  你怎么都把它的腿弄断了,等会我给你捉两只好点的放在笼子里玩,它叫起来可好听了。  ”刘军浩看了一眼他手中那只被拍的半死的虫子说道。

    大绿头有音乐家的美誉,它的叫声悦耳清脆,天气越热叫的越欢。  它是农村孩子很喜欢的玩具,一到夏秋季节,那些半大的孩子们都会到地里捉几只放在家里养着。

    晚上躺在凉席上听蝈蝈悦耳的叫声,自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和自得。

    这东西的食物也很杂,什么胡萝卜皮、豆角、菜叶、辣椒等都可以喂。  尤其是辣椒为上佳,大绿头吃了之后叫的格外响。

    “好呀,那我们快点去吧,后边很多呢,我就是抓不到”小泽宇听他这么一说。  又急急的拉着刘军浩到后院中捉蝈蝈。

    其实大绿头并不好抓,这东西反应灵敏,弹跳能力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刻息声隐蔽起来。

    直到觉察到外界没有危险了,它才会再次发声。  因此抓蝈蝈需要很强地耐性,要做到“敌静我也静,敌动我也动”。  一旦再次确定方位。  就要猛然猛扑过去。

    即使如此,十次也有七八次是扑空的。  这东西常常会顺着手指的空隙中逃生。

    大绿头很喜欢吃红薯秧,因此院子里也不少。  小泽宇刚进入后院就听到那片墙角下又有“蝈蝈”叫声传来,赶忙用手指了指。

    刘军浩自然也听到了动静,让他停在原处,自己一个人蹑手蹑脚的走过去。

    他循着声音,很快就找到了那只正在红薯叶子上欢叫的蝈蝈,可是还没有等动手呢。  那家伙已经躲进了叶子当中。

    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刘军浩就抓了两只大绿头,接着他又到门口的柴垛上折了几根高粱杆,撕开上边地篾子编织了两个小巧玲珑的蝈蝈笼。

    小孩子地兴趣转移的很快,这家伙刚玩了一会儿,却又对莲藕池里那些小鱼小虾产生了兴致。  他看的心痒痒的,最后干脆将鞋子一脱,挽着裤腿就要往水里跳,却被他**紧紧地拉住。

    小泽宇性子来了谁都拦不住。  非要捉小鱼玩,于是刘军浩只得给他做了一个水扳笼。

    水扳笼是一种简单好用的捕鱼工具,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在竹筐、罐头瓶或者馍筛上边罩一层窗纱,然后在中间撕个麻杆那么粗的圆洞就算完事。

    竹筐用一个绳子绑在竹竿上,再往里边放上一些馒头麸子之类的诱饵丢入水中就可以等鱼上钩了。

    这种捕鱼方式张倩来刘家沟后见过几次。  因此也不觉得稀奇。  倒是张妈和儿媳妇很好奇,也蹲在水边观望。

    过了五六分钟,刘军浩将竹竿提上岸,打开竹筐上边地纱布,里边已经多了二三十条活蹦乱跳的肉麦丝。

    这下几个人都来了兴致,纷纷一一尝试这种捕鱼的快感。

    一上午就这么过去,虽然张倩和刘军浩极力的挽留,但是吃过午饭张母还是要领着儿媳妇和小孙子离开。

    走之前她倒没有再对二人做过多的交代,只说了一句你们先就这样吧。

    虽然不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却也令刘军浩欣喜不已。  至少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回到家中他完全松弛下来。  为了应付丈母娘的审查,这一天他地精神一直绷得紧紧的。  丝毫都不敢放松。

    躺在院子里,刘军浩偷偷打开石锁观察。  没有想到他立刻就发现了异常情况,那些瓜秧好像又落了不少黄花。  除了最初看到的几个西瓜外,就再也没有长出小西瓜。

    这又是怎么回事?刘军浩万分惊讶。  当他的目光投向那个小小的蜂窝时找到了原因。  当初他捉的十几只蜜蜂现在都跌落在沙滩上,死得不能再死。

    看来在石锁中养蜜蜂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想法,蜜蜂可能对里边的环境根本适应。  他思前想后也找不到原因,最后只得到互联网上查找。

    查过了相关的信息之后他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原来一个蜂群单单依靠工蜂是不能存活的。

    既然不是石锁的原因,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自己还是引进一些土蜂子吧,它们肯定能够适应。

    刘军浩说干就干,冒着被蜇住的危险蹲在芦苇垛边守候,一看到有土蜂子钻进芦苇杆中,他就急忙将芦苇折断,然后扔进石锁内。

    * *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麦子说熟就熟,难得这些日子一直是好天气,因此家家户户都忙着到田里割麦子。

    刘军浩倒是依然闲暇如故。  吃罢饭,他刚准备搬把椅子坐在杨树下看书呢,张倩却喊他去给六婶子家割麦子。

    女朋友有令,他自然要遵从。  更何况六婶子家的确也困难。  别看她家才种了六亩麦子,可是也够忙乎上半个月地。

    张倩虽然出发之前手中挥舞着草帽,信誓旦旦的表决心,可是真正到了割麦子的时候却是叫苦连连,这才割了四个麦捆就不住地捶着后腰,说是腰杆弯地发酸,连小阿琴都不如。

    刚开始分配任务的时候他们三个大人每人割五垄麦子。  不到五分钟。  张倩一个人就远远地被抛在了后边,她口中直叫刘军浩割慢一点。

    给人家干活哪有少干地道理。  因此刘军浩只得回来重新帮她割了一段。  哪知道张倩一事刚完又来一事,竟然割到手了。

    刘军浩看她疼的直皱眉头,还以为是多大地伤口,着急忙慌的扔下镰刀,找了几棵刺脚芽揉成软团来给张倩包扎伤口。  谁知道拉过她的手一看才知道只是把皮肤割破了少许,现在连血都不流了。

    “会不会留下伤疤?”张倩却很是担心的问道。

    “没事,只要注意别碰水。  半天伤口就能长好。  ”刘军浩笑着安慰。

    得了,这下她成伤员,自然不用再割麦子了。

    刘军浩害怕她热到,还特意用麦捆堆了一个小垛让她坐在背阴处乘凉,自己则继续挥舞着镰刀。

    其实割麦子也是一个技术活,第一需要手快,第二就是需要握镰刀的姿势正确。

    刘军浩身架子大,手臂粗长。  一下子就能抱住几垄。  因此挥舞起镰刀来,自然动作飞快。

    他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刷刷的一路追赶,很快就追上了阿琴,继而又撵上了六婶子。

    “小浩哥就是自动收割机”阿琴看了之后惊叫不已。  就连六婶子也不住地劝说他慢一些,别累住了。

    割麦就是一股冲劲儿。  刘军浩此刻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一般,一路直朝前冲。

    阿琴刚开始也鼓足劲头呢,可是过了一会儿看着自己的老师坐在阴凉处悠闲地喝着茶水也开始羡慕起来,很快动作就慢了下来。

    刘军浩一看干脆也不让她割麦了,只让她给自己做捆麦用的麦腰。

    阿琴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扔下镰刀跑了过来。  这活非常轻松,一大捆麦子只用一个麦腰就可以了。

    刚开始她还能够跟上节奏,但是随着刘军浩越割越顺畅,她竟然跟不上节奏来,最后只得将张倩也喊过来帮忙。

    省去了做麦腰的时间。  刘军浩的速度更加快了。  一次割下去就是一大抱子恰好能凑一个麦腰。

    六月初的天气已经热燥起来,他的衬衫很快就湿漉漉地。  汗水也顺着脸颊吧嗒吧嗒的直流,冲出一道道小溪。

    张倩心疼的叫了几次让刘军浩停下来都没有用,最后自己也看的不好意思起来,戴上手套,接着开始割麦。

    就这样大家你追我赶,一上午的功夫,八分地的麦子竟然割了一个净光。

    接着是装车、堆垛,刘军浩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这些农活自然不陌生。  他和六婶子在麦场里忙碌,张倩则带着阿琴回家做饭。

    午饭其实很简单,一人两个咸鸡蛋,菜就是凉调地香醇。  刘军浩出了半天力气,早已经饿了,也不讲究饭菜的好坏,拿着馒头就大口开吃起来。

    下午的时候虽然他依然干劲儿十足,但是张倩三人的动作却彻底的慢了下来。

    这也难怪,上午是一鼓作气,可是经过中午的休息,人的肌肉就会变得浑身酸疼,加上午后的阳光毒辣,晒的人晕晕乎乎的,根本提不起力气。

    即使如此,他们下午仍然割了七分多地麦子。

    “累死我了”张倩一到刘军浩地院子里,立刻浑身软瘫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

    “现在知道干农活,没有那么容易了吧?”刘军浩此刻依然神采奕奕。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粽子

    第一百二十二章 粽子

    “张倩也在呀,正好我不用跑了,来尝尝我包的粽子。  ”听到院子里有声音,王老师赶忙端着钵子走了进来。

    “粽子,你怎么这个时候包粽子吃?”刘军浩干了半天活,也有些累迷糊了。

    “明天端午节”倒是张倩先想起来。

    “对,是端午节,我早上起来还记着。  这一忙就忘了,家里还没有割艾草呢。  ”刘军浩赶忙从桌子上拎起镰刀。

    “别忙乎了,你赵叔下午割了一大捆,等会儿给你弄一些过来,先尝尝粽子。  ”王老师说着将钵子放在桌子上。

    “我挑个大的”刘军浩小时候嘴巴特别馋,每次刘老头上街卖十三香的时候都要给他带点吃食。  那个时候食品单一,街上也没有别的吃食儿,除了粽子就是油条。

    剥开粘滑的粽叶,他在王老师的期待中咬了一口。

    “唔”刘军浩一下子捂住嘴,差点吐了出来,“这……这怎么是咸的,这么腥?”

    “很好吃呀,怎么了?”张倩却拿了一个粽子津津有味的吃着。

    “粽子怎么能做成咸的,要放白糖的。  ”刘军浩强忍着恶心将口中的粽子吞咽下去,不过他手中剩下的半个却说什么也不吃了。

    刘家沟其实并没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更别说赛龙舟了,村民们也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来过。  因为端午节前后正赶上小麦成熟,家家都忙着收麦子。  哪有那个闲工夫包粽子。

    当然有些习俗还是不会变地,早上要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到大河里洗脸,说是这天洗了脸,一年都不会害眼病。

    吃早饭之前还要喝上几口艾草水,不喝的话就会认为不吉利,有句俗话就是“五月当五不喝艾,死了变成老鳖盖”。

    “也有甜粽子。  是用白糖红枣包的,你尝尝”王老师说着翻出一个用稻草捆扎的粽子递过来。

    “还是甜粽子好吃”剥开粽叶。  白白粘粘的三角粽跳了出来。  咬上一口,黏、滑、香、甜的滋味一起涌入口中。

    张倩虽然今天没有干多少农活,可是却也累得浑身酸疼。  吃了几个粽子后,她就早早的回家睡觉。

    刘军浩吃过晚饭玩了一会儿电脑,也困得不能行,想到明天还要去六婶子家帮忙,他也早早上床睡觉。

    早上睡得正香。  却听到大门口被拍地啪啪作响,是毛孩子喊他去大河里洗脸呢。

    这熊孩子也不知道看看时间,才五点多就喊自己起床。  刘军浩揉了揉朦胧的双眼,领着小皮去开大门。

    “这才几点你就叫唤,你家大人起床没有?”他站在门口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叫道。

    “都起来了,你看漂亮不,我妈昨天晚上给我打地。  ”毛孩子捋起袖子显摆胳膊上的花花绳。

    花花绳就是用各种花线一捻一捻拧成五颜六色的绳子,这是五月当五小孩子必备的东西。  说是待在手上能够驱邪避祸的。

    原本以为自己起得够早的,却没有想到河边已经蹲了很多人。  一个个身边还放着镰刀,很显然是准备等会趁早割麦的。

    洗过脸之后,他就回家做饭。

    今天地早饭简单,主要就是煮鸡蛋、鸭蛋还有大蒜头。

    鸡蛋已经腌了一个多月,个个出油。  吃起来很有滋味。

    吃过饭,刘军浩将镰刀磨了几下就领着小皮出门。  昨天割麦子的时候有好几次都碰到了兔子,很可惜都让它们跑掉了,今天一定要抓上两只回家炖着吃。

    到六婶子家时,张倩和阿琴也推着拉车准备出门呢。  刘军浩将镰刀挂在车厢中,让她们两个坐在车上,自己套上牛车拉着走。

    到了地块,他依然如同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一般挥舞着镰刀刷刷的一路朝前开进。  张倩歇了一夜也没有恢复过来,此刻连手都不想抬,拿起镰刀也似乎有千斤重。  早知道刚才在六婶子家的时候她就应该想找个理由留在家中。

    “兔子。  兔子!!”一伙人正在田里忙得热火朝天的。  却突然听到二麻子的高呼。

    这兔子惊慌失措中竟然忘记了往麦地深处钻,而是顺着大路发疯般的朝他们所在地地块奔来。

    往小皮的嘴边送。  这不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吗。  小皮像利剑一样窜了出去,很快又噙着兔子跑回来炫耀。

    和昨天一样,今天上午也割了八分多麦子。

    中午收工的时候,阿琴美滋滋的用手捧着十几颗鹌鹑蛋回家,说是等下煮着吃。

    这鹌鹑蛋自然是刚才割麦的时候在地里捡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