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茶人三部曲-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亨颐的第三条罪状,便是“默许“施存统非孝了。
这篇发表在学生刊物《浙江新潮》上,被那些道貌岸然者惊呼为洪水猛兽的、红头发绿眉毛的《非孝》其中心思想,不过是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罢了。原来,施存统母亲生了重病,他赶回金华老家一看,一件破单衣,一些冷硬饭,没人医治,没人照料。家人把钱宁愿花在求神求鬼做寿衣上,也不愿给她添床棉被做件衣服穿,说:“活人要紧,她横竖迟早就要死的。”
施存统再三恳求父亲,父亲不理。施存统两夜睡不着,想:我是做孝子呢,还是不做孝子呢?
我是在家呢,还是回校呢?
我要做孝子做得到么?
我对于父亲要不要一样地孝呢?一样地孝是不冲突的么?我究竟怎么样孝法呢?我做孝子于父母有利么?
我在家看到母死就算是孝子吗?
我能够忍得住么?我不会比母先死吗?我死了,于母亲又有什么利益呢?
施存统终于非了孝,三天以后“含泪抛弃垂死的母亲,决然半途回校“,并写下《非孝》一文。
文章发表一个月后,母亲死了。
施存统非孝,非了当局的祖宗,外号“琉璃蛋“的吉林人省长齐耀珊、教育厅长夏敬观双脚跳了起来,再容不得经亨颐了。他们一面查封《浙江新潮》一面唆使议员们抛出“查办“案,沈绿村在其间,竟也起了关键性作用,告经亨颐“非孝、废孔、公妻、共产“,污蔑四大金刚不学无术,并撤换了经亨颐的校长之职。
一师风潮,就在1920年2月寒假之中,掀了起来。
2月10日、15日、19日,一师学生徐白民、宣中华连发三信,给在家度寒假的同学,告知经师被免消息,并言,经校长之去留,关系吾校前途甚大,关系浙江文化非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此,以“挽经护校“为号召,揭开了“一师风潮“的序幕。
3月13日,到校同学已达二百余人,嘉和、嘉平两兄弟自然便是中坚分子。同学大会一致通过决议:维持文化运动,坚持到底,无论何人不得有暴行;校事未妥善解决以前,无论何人概不得擅离本校;留经目的不达,一致牺牲…·3月29日晨,五百多军警包围一师,声称省长有令,要遣送学生回家。秀才遇见了兵,兵们拖着秀才就往外拉,三百多名学生迅速围坐到了操场,群情激愤,呼声迭起。
墙外,杭州学生联合会发动的全体学生,包括方西岸和她的女同学们,抬着面包筐,从墙上往墙里面扔馒头,只听得墙里面的声声呼喊:“我们宁愿为新文化而牺牲,也不愿在黑社会中做人!”
方西沙此刻也已热泪盈眶,不能自已,一边往里扔食物,一边跟着喊:“我们的学生犯了什么罪?你们这班警察这样虐待他们!”
方西冷方小姐的嗓子不喊则已,一喊就如金石裂帛,惹得路人都停住了脚步。说来也是巧,恰恰此时,方小姐那在司法厅工作的父亲方伯平也赶来现场,处理这越演越烈的局势,没料到一师的学生还没开始处理,倒要先开始处理自己的女儿了。他本是夏敬观的同学,又在政府部门任了要职,心里也是不满经亨颐这一干人的标新立异的,见了自己女儿站到对立面去,又气又急又不敢叫,一声不响走近了去,一把抓住女儿扔馒头的手,说:“给我回去!”
不料女儿在光天化日之下,竟如变了一个人一般,说:“不去!”
“你敢顶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女儿猛地挣脱了父亲的手,便往一师的大门口冲去。
此时,一师操场已经大乱特乱,五百多名警察冲向学生,团团围住,警长高声喊道:“省长已经下了决心,再不走,我们可要动手了。”
一声令下,数百警察便扑向了学生。此时,一位围白围巾的少年突然冲了出去,叫道:“谁再敢上前一步,我就和他拚了!”
方西冷小姐身上的血,侧的一下全部冲向了头顶!那不是上半年在忘忧茶庄看到的杭家少爷吗?看他英姿飒爽,多么英武啊!
然而方小姐头上的血又一下子扑向脚心,因为他看到一群警察疯狂地向她心上的英雄扑去。但是他非但不跑,而且一个箭步上前,拔下警长的刀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喊道:“同学们,杀身成仁的时机已经到了!”
他竟一刀要往自己脖子上割去,方小姐吓得尖声叫了起来,这一叫,那刀犹疑了一下,立刻便被人夺了下来。方小姐浑身一片的冷汗,一下就瘫坐在了地上。
此时,杭州城中学生们背着铺盖,源源不绝地进了一师,以示声援。梁启超、蔡元培等纷纷来电斥责当局。声势浩大,群情激愤至此,当局如何想得到。
方小姐也急着回家打铺盖,要与她那个心里的英雄共存亡。方伯平也不阻挡,见她真要出门,才说:“你也不用再去了,这回学生也算是体面了。”
方小姐这才知道,学生们赢了。当局推荐的校长,吓得谁也不敢到任,解散一师的话题,谁也不敢再提了。
中学生们在杭州中河边学校大操场里静坐抗议杀身以成仁时,龙井村狮峰山的新茶绽开又被摘落,万物成长,持之以恒。
嘉和却陡然感觉到了一切事物的那种神秘的联系。为什么在他们兄弟俩最声气相投之时,来了北方的信函了呢?嘉平的在北方的同志们亟呼嘉平进京,共议大事。这一次进京和上次不同,完全可以说是出走性质了。行前只告诉了嘉和一人,匆匆忙忙,他们甚至什么告别的话都没有说。半夜里起了床,从后院小门中溜出,嘉平才想到要和嘉和握一握手,再交代几句。不料嘉和手先送过来了,递过半只沉甸甸的黑瓷碗:“是你的御字,带着做个纪念。”
嘉平用手掌托了一托,笑着说:“你还记着这兔毫盏啊。”
嘉和也笑了,小心捶他一拳:“难说,或许这一走,你就去了日本,见了叶子拿这盏片一晃,就认出来了。”
“说到哪里去了,你这里还有那'供'字的一片呢。”
说到这里,两兄弟突然同时激动伤感起来,似乎这时才明白,他们是真的要分手。嘉平很想一把拥抱住嘉和说点什么,但是想到他的信仰的准则,便只是拍拍嘉和的肩,说:“全靠你了!”
嘉和没有回答他,他沉浸在自己的离愁别绪中。嘉平觉得有必要安慰他,便说:“我们一南一北,分头干吧。我在那里搞工读,你不是可以在这里搞农读吗?我能离开家,为什么你就不能离开家!”
嘉和拍拍大弟的肩膀,点点头。嘉平就笑得露出了白齿。他觉得整个杭家,只有他和大哥心心相印。
从忘忧茶庄后门出来,是一条小河,河上有古老的石桥,翻桥而过,便是南方那些密密麻麻的蛛丝马迹般的小巷,它们织就的迷宫使人在黑夜中感到深不可测,但嘉平绝不怕这些拐弯抹角。他从小就在这样的迷宫中摸爬滚打,他从心底里蔑视这些绳子一样的小巷。他怀着“你休想缚得住我“的勇士精神,大步穿越,向光明的火车站奔去。即便在黑暗中,他也像路灯一样通亮。这使送他上路的哥哥嘉和心中又羡慕又伤感。嘉和是多么向往那晴朗的万里无云的白雪晶莹的北方啊!但是他又知道,北方不是他的,是嘉平的,而他则只可能属于这迷宫一般的潮湿的南方。这一点弟兄俩心照不宣:一个不提出,一个也不邀请,在旁人看来这岂不就是命运吗?那么,是什么力量迫使嘉和留在南方了呢?孤独一人从火车站回来的嘉和,并不清楚是谁把他留下了,他只以为是他的家族离不开他。从骨子里说他没有一分钟是无法无天的无政府主义者,这一点其实嘉和也清楚,只是羞于承认罢了。
杭嘉和重新从后门进来时遇见了等候在门口的父亲,这说明他对儿子们的浪迹行为一清二楚。无论经受怎样的打击幻灭,都不能使杭天醉从此对生活麻木不仁,这可真是他要了命的悲剧性格。他眼巴巴地躲在暗处,看着儿子们收拾行装,“吱呀“一声开了门,宽宽的肩膀消失在南方浓雾升起的夜晚。那些雾发出了寒冷的蓝光,把他的心浸淫得一片五碎冰销。
嘉和被父亲的眼神和举止吓坏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向他解释,他结结巴巴地说:“嘉平…··说,怕你们伤心,……走了以后,再说。”
杭天醉摇了摇手,轻声地结巴地念叨着说:“我没没、没伤心……我没伤、伤、伤心,我没伤心、心……“嘉和知道,这就是父亲伤心后的表情,恍馆而受惊吓的,否定着的,一步步退向黑暗深处;嘉平对这样的伤心总是心不在焉,无法涉入。但嘉和却不是这样的,他正面地渗透到父亲的这种伤心里去,但他对这样的伤心却又无能为力。
就这样,他重新来到了她的身旁。就像一个梦游的人,一圈一圈地在幽冥处晃悠,不知不觉便又推开了自己家的门。他伤心透了,失望透了,他丧魂落魄极了,所以——他不再怕眼前这个女人了。
他陈海地笑了几声,冒着傻气。女人醒了,吃了一惊,跳坐了起来,看出是他,一时怔住,两人便温和地胶着住了。现在他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心思,他们把对方的心病看透了。因为看出了对方和自己的一样,都是别有一番情怀之人,他们又生出了从未有过的同病相怜和相德以沫,这样一份相通,竟又生出了一份友情和怜悯来了。
女人的记忆力一定还深刻地印记着当年新婚时的耻辱,这使得她长久地不再把丈夫当男人看了。白天她甚至把他和嘉和弟兄们一起归类。但夜晚真是不可思议,况且是这样月色撩人的夜晚,这样突如其来的带有攻击性的遭遇。
“你来干什么,你不是不要我吗?”
做妻子的便这样说。
杭天醉心里燥热起来,好像骨头架子里面打开了弹簧似的,撑出了另一副骨头架子。他一把抓住了绿爱,厉声说:“谁说我不要你?谁说我不要你!”
绿爱抬起的目光,已经有些迷离,天昏暗着,沉沉地就要将息,天醉看着这个一缕月光下照耀得如水一般的女人,他觉得不可思议。他为什么要怕她?为什么不敢征服她?他这么想着的时候,另一种的痛便在心里暴跳。他狠狠地咬着牙根说:“谁说我不要你!”
双手使劲地对着女人的领口,下死劲地一撕,女人月白色的大襟衫,嘶的一声,撕成了两半,他又对着胸口往下一扒,束胸被当腰拉断,一对胸乳便如白兔一样蹦跳了出来。在月光下,颤抖不已。女人半低着头,闭上了眼睛,头发一绝一绝地,缓缓地从上往下掉滑下来。杭天醉一口便咬住了女人的右胸乳,女人发出了略带嘶哑的一声尖叫,这叫声使杭天醉兴奋。他一把抱起了女人,把她就按在了床上。悲痛欲绝竟给他带来这样大的欲望和力气,却是他自己怎么也不曾想到的。
那天夜里,这对成亲快二十年的夫妻,第一次疯狂地放肆地做爱。一次又一次,无休无止,他们几乎一夜无话,呻吟与喘息取代了一切。刚刚平息下去的身心一次次地又被唤醒,推向高峰。女人被男人一次次征服之后,陷入了半迷醉状态。男人却前所未有地清醒,快天亮时他悄悄起身,取来一支蜡烛点亮了,站在床头,他股股陇陵地用烛光照耀着裸体的丰满的女人,唉……唉……他叹息着,他是多么痛苦啊,他能感受到骨肉分离时的那种痛苦,伤心伤肝,痛彻全身;同时他又感受到了一种牵肠挂肚的依恋。这可真是一种令他憎恨的要了他命的依恋哪!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他无法不想起他当年出走未遂的夜晚,而他对这样的往事,又是多么地不堪回首!唉,唉,他这表面上没有多大波折的生涯,骨子里却经受了多少惨烈事件,真是伤痕累累,不忍细说。当他费尽心机、千方百计想要摆脱对人世的一往情深时,实际上却始终无法摆脱他对人的一往情深——无论男人和女人。他热恋,他仇恨,他回避,他隐忍,他绝望,他冷漠,到头来,这一切却都是他离不开人的一种姿势和呼救罢了。
这可怎么得了啊!杭天醉想,他是深深地绝望地沉溺在人之中了。他依旧迷恋着烛光下这个女人的身体,同时,他也迷恋着那个夺去过这个女人之心的男人的友情。同时他再一次感到尖锐的痛苦,肉体的迷恋并没有消化这种痛苦,现在,是这种痛苦来撞击肉体的迷恋了。
女人醒来了,她看见了拿着烛光的丈夫,她有些难为情了,把自己更深地埋进了被窝。她说:“小心着凉……”
丈夫摇了摇头。妻子仿佛感觉出了怜悯,有点警觉,妻子说:“如果你觉得还是在禅房更好……”
天醉吹灭了烛火,不让绿爱再说下去。他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像是一把被暴雨袭击着的火把,冒着烟气和小火苗。他需要别人来烘烤自己,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烘烤自己的能力。
黑暗中他再一次被忧伤击倒,他隔着被子一把抱住绿爱,不由地悲从中来,他沙哑着嗓子,痛切地哺哺私语:“绿爱啊,绿爱啊,我们的儿子,他跑了……”

第一部:南方有嘉木
第二十七章
一个自由而混乱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当杭嘉平北上的时候,他一向崇拜的先生赵寄客南下了。赵寄客这一次的南下目的很明确,他在日本学到的机械知识再一次有了用武之地——朋友们将在杭州筹建汽车公司,并聘任他为总技师。
此一阶段的浙江省,恰由北洋皖系军阀卢永样执政。为迎合社会舆论,以图长期控制,实行军阀割据,他也开始寻找“车同轨“的途径。赵寄客带着一只手臂从教育救国的战线上撤了下来,又进入了实业救国的行列。他子然一身,无牵无挂,飘忽东西,爱骑一匹白马。和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渐老,长长的身影后拖上了一团团家业的浓荫,赵寄客没有。他依旧是杭州城里一股带有快客风骨的自由风。人们看到他便不由得想到那十年前的义举之夜,他自己也对那段历史津津乐道。可以说此后他虽也曾经历枪林弹雨九死一生,但终无法和那最辉煌的辛亥革命相提并论。因此他开始沉浸在这样一种自我营造的英雄气氛之中了。
他虽已年过四十,且又少了一臂,但看上去挺拔精悍,风采不减当年。所以当他前往忘忧楼府拜见朋友之时,他的确心中暗暗地吃了一惊。他没有看到他的老朋友杭天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