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官-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勇没有入座,扭头就走。

李铭然几个人对视一眼,都不禁苦笑起来。

虽然同为副县长,排序都在后面,但前一位和后一位还是多少有些差别的,这大抵代表着领导成员的政治地位。董勇对此看重无可厚非。只是他怒火涌头,缺乏基本的判断力了。

他也不想想看,王浩怎么敢在这种事情上做手脚——擅自改动领导排序,这是大忌讳,除非王浩不想干这个县府办主任了,否则他不敢。

至于摆放出错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因为领导的排序在机关上是非常严肃的问题,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对此不重视。

董勇气冲冲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砰的一声把门关紧,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点上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

外边。

彭远征缓步而行,王浩紧随其后。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门,彭远征见董勇的位置上还空着,又见几个副县长的脸色有些古怪,心下洞若观火,却是不动声色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定。

然后环视众人微微一笑,又向王浩扬扬手,“王浩,去喊下董县长。让他抓紧一点,同志们都在这里等着!”

王浩点点头,硬着头皮走出去喊董勇。

王浩敲了半天的门,里面才传出一声不耐烦地应声:“谁?进来!”

王浩推开门。也没有进去,站在门口轻轻道:“董县长,彭县长让你过去开会,时间到了,其他领导都到齐了!”

董勇望着王浩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有些事情心里固然怒火熊熊,但嘴上却无法宣泄出来。只能冷哼一声:“我身体不舒服,这个会不参加了!”

王浩哦了一声,转身就走。

王浩走回会议室向彭远征恭谨道:“彭县长,董县长说他身体不舒服,今天的会就不参加了。”

彭远征哦了一声,出人意料地挥挥手,“好,那就以董县长病假来作记录。好了。同志们,我们开会。”

“今天的会议议程有三项。第一,传达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有关精神;第二。讨论修改县府机关用车制度;第三,讨论上新项目。”

彭远征说完,抬头向王浩示意。王浩赶紧起身,将自己提前让人复印好的市委组织部文件发给了每一个县府班子成员,孙胜俊拿到手扫了一眼,果然是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对与邻县政府班子的最新排序文件。

彭远征向李铭然点点头,李铭然会心一笑抓起文件就读了读,众人沉默不语。因为大多数人的排名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有孙胜俊和董勇两个人,两人调换了位置。

彭远征、李铭然、严华、郭伟全、孙胜俊、董勇、宁晓玲。

众人由此也就明白。董勇的桌签为什么会变了。

彭远征抬头向王浩示意,“会后,让人把文件给董县长送一份过去。”

王浩赶紧应是。

彭远征笑了笑,“这是上头的精神,没什么好说的。下面,请李铭然同志谈一谈关于机关用车制度改革的问题。”

李铭然点点头。这事儿都是两人事先商量好的,在会议上李铭然牵头,彭远征推动,争取就把这事儿给做成了。

李铭然清了清嗓子道:“大家都知道,因为县里用车比较紧张,不仅县府这边,县委那边也是如此。机关很多职能部门因为没有公车可用,办事很不方便,导致工作效率极低。这是一个现实困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关上各种车辆加起来,只有九辆。虽然与别的区县相比,这个数字少得可怜,但我们是一个穷县,暂时没有购车的预算。”

“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为了提高现有车辆的使用率,我和县府办的同志商量了一下,拿出了一个初步的设想,请彭县长和同志们审议。”

“现有车辆我们在座的领导同志使用了大多数,机关十几个职能科室只能公用两辆车,捉襟见肘,调配不开。我们设想是这样:领导同志的车,包括彭县长的车在内,在上班时间,全部归县府办统一调配。领导成员用车的优先安排,不用车的时候,就划拨给机关同志使用。当然,县府办要做好协调和服务,必须要确保县府领导有车可用,不能耽误工作。”

李铭然的话一出口,在场副县长都大吃一惊,包括郭伟全。因为此举相当于取消了县府班子成员的专车归属权,拥有专车可是领导干部最主要的权力表征之一,领导的车就是闲着也不能乱动——这在官场上,是多么根深蒂固的潜规则!

没见董勇因为没有专车专用,闹腾出这么大的动静!

而这,彭远征竟然要加以冲击!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无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的明明是心里很不满,却说不出口来——因为彭远征这个主要领导要带头,如果他这个县长的车都能“贡献”出来,这些个副县长还能说什么呢?

李铭然知道这事儿肯定会让人不满,但彭远征执意如此,他也只好遵命行事。

李铭然说完,彭远征笑了笑接过了话茬去,“我同意李铭然同志和县府办同志的建议。但是,你们要出台详细的细则,同时——这必须是一个暂行规定。另外,领导成员的上下班用车接送,也必须要保证。”

“同志们,我们是一个穷县,我们的财政非常紧张。因此,现在我们必须要过苦日子,勒紧裤腰带。但是我可以向大家保证,顶多一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就会彻底改变——等我们的财政富裕了,不用大家说,我就会向市里打报告,购置一批新车,让在座的同志们都鸟枪换炮!”

“请大家理解。”彭远征说着,竟然起身向众人鞠了一躬。

郭伟全苦笑起来:“彭县长,你这么一说,反倒显得我们没有风格了呵呵,就这样,我同意老李的意见和县府办的建议,大家都说说吧。”

郭伟全表了态,严华也当即表态,剩下孙胜俊和宁晓玲,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能跟风点头。

“好,这事告一段落。会后,王浩,县府办要出一个详细的细则,我不管你们怎么操作,但有一点:县府领导的用车不能耽误,听到没有?”

彭远征故作严肃地望着王浩,王浩恭谨点头,“请彭县长和各位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领导和同志们服好务。”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他之所以强调这是“暂行规定”,同时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并不完全是故作姿态,还有考虑到班子成员形象和面子的因素。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而言,车子、帽子和位子,三位一体。少一样,都不能称之为领导干部。他拿班子成员的“车子”下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忌讳。也只有彭远征敢做和能做,因为他在邻县县府系统,具有无人可以抗衡的权威地位。

而这个消息一旦传出,无论是在邻县,还是在全市,都相当于一场无形的、变相的官场地震——其震撼力和冲击力,不亚于腐败大案。

“同志们,最近我外出考察了一个行业,觉得很有可行性,符合县里的实际。”彭远征微微笑着,“就是新材料产业。”

“大家对于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我来简单解释一下。所谓新材料产业,就是化工新材料、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石墨材料、建筑材料、纳米材料等等——而切合实际的,个人感觉是电子信息材料和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这是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就是为日后必将蓬勃发展的计算机产业和家电产业提供的原材料。”

“计算机、移动电话、各种家电等未来十年内将大面积的普及,这一点,毫无疑问。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这是必然的。而在这个产业领域,已经有不少地方的企业开始试水。”

“我在江南省考察了一家相关企业,他们专门为现在的高科技企业定向、定型生产化纤塑料材料和传感材料,效益非常好。据我所知,已经有几家外商正在洽谈之中,未来一年内可实现出口对外贸易。”

彭远征说着环视众人笑了起来,“我初步跟他们的老板接触了一下,他们目前要上规模、建设产业基地,但在本地无论是土地成本还是劳动力成本都比较高。因此,他们有意来我县投资建厂。这个项目如果能谈成,累计投资将高达十个多亿,是我们前面几个项目的总和。”。。)

598章无耻之极!

“这家企业就是江南省最大的、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江南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更新最快78xs他们是这个新兴产业的领头羊,也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企业,如果能跟他们合作,做成这个新材料项目,对于县里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彭远征说到这里,清了清嗓子,喝了口水,“大伙讨论一下吧。如果觉得有可行性,那我们就派个考察团去对方企业考察一次,同时进行合作洽谈。”

李铭然笑了笑,“我觉得可以谈——不管项目怎么样,先谈谈再说嘛。”

郭伟全却是皱了皱眉道:“彭县长,新材料产业我也有所了解,据我所知,这种企业多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依托一些相关产业生存。在我们江北,发展这个产业,是不是有些”

郭伟全这么一说,其他正准备附和的副县长就都闭住了嘴巴。

彭远征面带微笑望着郭伟全,没有因为郭伟全的质疑而不高兴,而是有些欣慰。在这些副手里面,能在经济建设和项目推进上给他“打下手”、且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也就只有郭伟全了。

郭伟全不仅有才学、有能力,还对金融和经济工作非常熟悉,这样的实打实的县级干部其实是不多的。

“老郭,我们要谈的是他们企业本身附带的产业基地,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把产业的初始环节放在我们县里。而生产终端还是在南方。”彭远征笑着,“正如你所言,我们要打造这样的完整产业链条是不现实的,最起码目前来看不可能。所以,我的思路只是想从他们的完整产业链条上分一杯羹,而不是全部。”

“可是彭县长,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的生产制造流程脱节,势必拉大他们的运营成本,而他们为了降低成本。就会在我们这一头大做文章。这样一来,我担心他们企业会把利润转移到终端环节,而把成本压在这边。直接导致我们白白为别人做嫁衣裳。”

郭伟全继续质疑。

他的话其实李铭然这些人基本上听不太懂,但不论如何,作为副手,一而再、再而三地当众质疑一把手的决策,这本身就是一种忌讳。

何况,彭远征只是说谈谈这个项目,而不是一定会上这个项目。

严华扫了郭伟全一眼淡淡道:“伟全同志,成与不成,先谈一谈再说嘛——当初上小商品城项目的时候,有些同志也有质疑。说如何如何,结果咋样?事实证明,小商品城项目上得好、上得及时——我可是听说有其他地区正准备效仿我们。”

郭伟全转头望着严华,苦笑。

彭远征朗声一笑:“老郭啊,不愧是经济方面的大行家。几句话就说到了真正的点子上。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预防他们上的规模越大,消化的劳动力就会越高,而这本身对县里就是有好处的。”

“至于利润分配问题——我是这么想的,我们在谈这个项目的时候,必须要约定。他们要在本地纳税、消化本地的劳动力——我们不能给他们当仓库,这是不行的。”

郭伟全沉吟了片刻,“彭县长,倒也可行,我们本着这个原则,可以跟他们初步谈一谈。”

“行,如果其他同志没有不同意见的话,我看就让郭伟全带经贸委的同志尽快去一趟江南,做一个全面的市场考察,同时也跟对方进行一次正式的接触。”彭远征笑着挥了挥手,半开了一句玩笑:“老郭,你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郭伟全汗颜:“”

县长办公会结束以后,消息接连传了出去。

果不其然,彭远征改革机关用车制度,主动拿领导层下手“壮士断腕”,不仅在县里引起巨大的波澜,在全市来说都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震荡。

会后,王浩就让县府办的人把市委组织部的排序文件和本次县长办公会的会议纪要报给了董勇。董勇其实已经得到消息,烦躁地在办公室里几乎要暴走。

他的“脑子”已经走向了某种情绪化的误区——如此种种,他认为这都是彭远征专门针对他的——排序调整是彭远征背后“使坏”,而所谓的机关用车制度改革更是为了向他开火。

上午,应急办的人找他汇报工作,被他借故“训斥”了一番,发泄了一些愤懑的情绪。而到了下午,他又找上县府办,要求县府办给他更换办公室的沙发,被王浩拒绝了。

听到王浩口口声声“彭县长如何如何”,董勇气不打一处来,撇开王浩,一时脑热就气冲冲地向彭远征的办公室奔去,意欲跟彭远征“谈一谈”。

彭远征正在跟宁晓玲谈给县一中拨款的事儿。县一中的校舍严重老化,各种教学软硬件资源都比较落后,一中和县教育局向县里打了好几次报告,要求县财政拨款进行修整,县里都没有同意。

“彭县长,一中的情况确实比较糟糕,我看真是到了不修不行的程度了。我们整天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就是县财政再紧张,我觉得都要拿出钱来改善一中的办学条件。”宁晓玲皱着柳眉轻轻道:“财政局的人不太好说话,还是得你出面敲打他们一下!”

彭远征笑了笑,“大概需要多少钱?”

“我让一中和教育局的人初步估算了一下,大概需要一百多万,这因为同时还需要更新一部分教学设备。”宁晓玲拿出了教育局的申请报告来递了过去。

不过,彭远征却没有看,直接把报告推到了一旁。

“晓玲同志,你有没有数:如果是新建一所现代化中学的话,需要多少钱?”彭远征笑吟吟地道。

宁晓玲一怔,旋即狂喜:“彭县长,如果是新建学校的话,按照现有学生规模,配套齐全,达到市里中学的标准,我估摸着需要四五百万吧。”

彭远征点了点头,“教育不能落下,不要说县财政这两年会大有好转,就算是我们仍然很穷,也不能在教育上不投入。我早就有这个想法,要分批分次逐步改善全县公办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新建一所上规模的现代化中学。”

“这样,晓玲同志,你先去让教育局选一块地,然后打一个报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