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回家,刚好遇见苏静森将苏致平和苏致安两兄弟也接过来了。之前苏董氏做新饭的时候,苏静木和苏五婶也要回来,所以就半路将苏致平和苏致安也带回来了。吃完饭,照样是得送到学堂才行,哪怕就半天的功夫,也不能耽误了他们学习。

“今儿那陈家和董家是怎么说的?”苏静森进了厨房,一边舀了半瓢的凉水喝,一边随意问道,苏致平和苏致安则是在院子里端了盆子,直接用凉水擦脸。

“真以为咱们苏家是好欺负的啊?”苏张氏笑着说道:“最后一家拿出一两银子来,虽然不多,但是也算一笔钱,差不多能填上清兰她娘的嫁妆了,这笔钱,大嫂送到咱娘那里了。”

“那咱娘知道今天的事情了?”苏静森有些担心的问道,苏张氏点点头:“肯定得让大嫂过去说,要是让娘从别人那里听了闲话,那才更生气呢。这笔钱,就说是给清兰留着当嫁妆的,以后三哥也动不了。”

“陈家可真是不像话,董晓娥的嫁妆自然是人家董晓娥的,这都改嫁了,他们还想扣着董晓娥的嫁妆,还用自家孩子来威胁董晓娥,根本就是心思不正。”

苏张氏唠唠叨叨的说道,苏静森点点头:“就是,那董晓娥的嫁妆也不过是几两银子,还有些布匹首饰什么的,他们倒好,要是那孩子长大后想明白了,肯定不和他们亲了。”

“我估计着,他们也不想要那孩子,毕竟只是个女孩子,还是个庄稼孩子,将来就是能嫁好了,也不过是十来两银子的聘礼。嫁的不好,也提携不了他们陈家。等到那孩子嫁人,可得十来年呢。”

苏张氏将包子放到蒸笼上,吹了吹有些热的手心,转身拿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粥:“我估计着,事情还不算完,不过那陈家人肯定不敢来咱们村儿了,估计要上董家去闹事儿。”

“闹就闹呗,反正和咱们没关系,三哥那里是怎么说的?没怪咱们给董晓娥难堪吧?”苏静森不意的说道,苏张氏撇撇嘴:“三哥丢的人还小啊?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苏静森想了想,觉得也是,反正整个村子都知道这事情了,那难不难为董晓娥,其实也没多大区别了。反正,得挽回一下他自己的面子才是大事。

“对了,明儿给我几两银子。”苏静森皱皱眉,有些郁闷的说道:“难怪别人说上学要花钱呢,养不起。这才半年,学堂的先生就让我买新书了,致平和致安一一本,得小五两银子呢。”

“又买新书啊?那上五弟的书铺看看,若是有,就便宜点儿买下来。”苏张氏顿了顿又说道:“这书不是也能自己抄写吗?要不然,咱买点儿纸张,回来让他们自己抄写?还能练练字了。”

“他们这会儿能认识几个字?万一抄错了,那可是大事情。”苏静森说着,又有几分得意:“书买的快,说明咱儿子聪明,我们有些学生,进学堂两年都不一定换一本书,咱们儿子半年就换一本,今儿先生还对我夸奖他们了呢。”

“真的?”苏张氏也很高兴,问了几句,兴高采烈的掏银子给苏静森:“儿子出息,那书肯定得买,不过,咱们得想个办法赚银子了,家里剩下的银子不是很多了。”

夫妻俩又凑一起核算了一下家里的存款,然后就认识到了,这银子不赚是不行了,孩子上学要银子,吃穿花销要银子,地里的粮食能几个钱啊?加起来险险够两个孩子一年买书的钱!

“爹,等我的黄金米长熟了,咱们家明年多种点儿,就能赚很多很多银子了。”苏清荷从门口探进个脑袋,笑嘻嘻的说道:“大家都没吃过这东西,肯定能卖很贵很贵的。”

“你那黄金米,还不知道能不能长成呢。”苏张氏打趣道,倒是苏静森,特别宠爱这个能给家里带来好运的闺女,当即夸奖道:“好,咱们小荷又聪明又能干,肯定能种好那黄金米的,然后咱们就能卖很多钱了。”

苏清荷嘿嘿笑了两声,转身又跑去苏致平的房间,坐回到自己的专属座位上,拿着农书翻了两页,递到苏致平面前:“大哥,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个字是怎么念的?”

苏致平给她解释了之后,苏清兰抓了抓苏清荷的手背:“小荷,咱们出去玩会儿吧?都看半天书了。”

“四姐,读书要认真,你要是背会了这一段话,咱们今天晚上去抓鱼。”苏清荷笑嘻嘻的说道,苏清兰有了目标,又充满了干劲儿,低着头开始嘟嘟囔囔的背书。

苏清荷笑了笑,接着低头看自己的书。有些有用的东西,她就自己动手做个笔记。

吃了晚饭,兄妹四个拐到苏大伯家和苏二伯家叫了另外几个,一群人就浩浩荡荡的去了河边。天气热了,河边的人也多了,有孩子拖着网兜跑来跑去的,也有拿着扇子在旁边纳凉的。

不过,都是聚堆儿的,大人也总是勒令自家孩子不准往偏僻的地方去。其实这河水并不是很宽,河水也不急,真就是掉进去了,危险也不是很大。

“咱们在这儿吧?”苏致山是老大,他说的话还是比较管用的。苏清花和苏清芬因为年纪大了,也该找婆家了,所以这会儿晚上是不能出门的。

苏致岩拎着网兜点头:“好,就在这里吧,这儿人不多,距离那边人群也近。”四个人摆好姿势,就开始专心致志的网鱼了,苏清荷和苏清兰闲着没事儿做,就在一边撕芦苇叶,这个也是能编东西的,不过只能编一些小玩意儿,不能拿出去卖。

村子的小孩子没事儿就来这河边钓鱼,所以河里的鱼也没多少。苏致山他们蹲在河边半天,都没网上来一条,索性扔了网兜去旁边和别人聚堆儿说闲话了。

晚上没什么事情做,大部分人就是出门说说闲话打发时间。

苏清荷就听见有个老太婆笑着问道:“致山年纪也不小了?家里给你相看了没有?”

苏致山有些不好意思,天色太黑,又看不清楚脸上红晕,那老太婆就又说道:“致山长的也好看,将来啊,你娘肯定给你找个最好看的媳妇,我瞧着村西头的二丫就不错,致山喜欢不?”

那老太婆苏清荷是认识的,那会儿她刚穿越过来,村子里的事情有很多不知道,就抽空跟在这老太婆身边,不到半个月,就将村子里的人认了个齐全,谁家里有什么事情,也都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老太婆,可是村子里最能说闲话的一个人了。她连自己儿子儿媳的闲话都能说,转头有人问道:“王婆婆,你媳妇最近还老实不老实?”

“哎,老实个屁啊,那婆娘,一天不偷就皮痒痒,前几天,拐子又教训了她一顿!”老太婆嘟嘟囔囔的说道,旁边一群人跟着起哄,苏清荷眼睛尖,瞧着另一边有人一瘸一拐的过来,赶紧拽着苏致山离开。

随后就听见那拐子大声喊道:“娘,你又胡说什么呢?赶紧回去,爹不得劲,你回去给伺候着!”那老太婆有些不高兴:“又不得劲?别是晚上吃多了吧?行了行了,我这就回去。”

说着,就拄着拐杖出了人群,跟着王拐子回家去了。

有些小媳妇抱着孩子说道:“王婆婆这么说家里的事情,拐子叔和王爷爷就不管管?”

“咋不管啊,王婆婆脑袋有问题,十来年前跌了一跤,摔到了脑子,这才有些乱说话的,管也管不住,总不能不让她出门吧。”另外一个人笑道,先前那小媳妇有些好奇:“那她说的英婶儿的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可说不准,也有人见过王兴半夜往拐子家去。不过,这些年拐子都没和英子和离,也有点儿说不准。”又有人嘻嘻哈哈的接口:“他家那俩孩子不小了吧?要是知道自己亲娘是个偷人的,以后可怎么活?”

“嘁,能怎么活?还不就是那样?他们爷爷能干着呢,再说,人家拐子也有个手艺,还怕养不了两个孩子?”

众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也不知道怎么着,话题就转到苏静林身上了:“苏家那新媳妇叫个啥?今儿那小姑娘,是她前头的闺女吧?那可真是,够厉害的啊。”

苏致岩回头看那姐妹俩:“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去吧?走的太晚了就看不清楚路了,万一摔跤了疼的可是我们自己。”

苏清兰有些不高兴,苏清荷拽了她一把:“嗯,二堂哥,我们回去吧,我娘说了,今天四姐睡我们家,和我一个屋。”

“那成,我就将你们送到四叔家。”苏致山一边应了一声,叫回了苏致平和苏致安,将他们给送了回去。

闲话这种东西,越是在意,传的就越多越广。苏清荷总是跟着苏清兰,听见有议论,就将苏清兰给拽走,反正,这些话只要不影响到苏清兰的名声就可以了。

几乎是转眼之间,就到了十月份,不光是地里的花生又熟了,就是苏清荷那一块地里的玉米,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35、写信汇报

苏清荷也没劳动苏静森等人,早上等苏静森和苏张氏出了门下地,她就自己跨着个篮子,开始掰玉米。不过,玉米穗上面的粉尘,要是落到身上,会特别痒,再加上玉米叶子也特别的割人,苏清荷不得不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掰下来的玉米先扔到墙角处,地也不是很大,但苏清荷一个人弄,也弄了三天多。等全部弄完,再一个个剥掉外面的玉米皮,露出金黄色的玉米棒。

就那么将玉米棒扔在院子里晒个十来天,等干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剥下来了。

那会儿,地里的事情也差不多干完了。苏静森和苏张氏两个人肯定是干不完的,再加上今年苏致平和苏致安都上学了,家里也没个人帮忙,所以他们索性是请了人来做的。

将花生晾出去之后,苏静森和苏张氏就来给苏清荷帮忙了:“闺女,你说这个东西,剥下来就可以了?这要怎么吃?”说着,苏静森捏了一个玉米粒放到嘴里,嚼了嚼,皱皱眉:“有点儿甜,不过,还有点儿涩。”

“爹,这个就跟小麦一样,打成面吃的。”苏清荷笑嘻嘻的说道,拿起一个已经剥了子的玉米轴和一个还没剥子的玉米棒,上下使劲蹭了一下,就蹭出来个豁口,苏清荷示意了一下:“就是这样剥掉上面的子,这个轴别扔掉,咱们冬天用这个生火呗。”

苏静森看了看,拿起两个开始动作,几乎是转眼之间,一个玉米棒就脱完了子,变成了一个空的玉米轴。苏清荷嘴角抽了抽,果然是干了一辈子活计的,这手快的,看都看不过来。

苏张氏也帮忙,一边做活一边问道:“小荷啊,你之前不是说,那个沈公子留下了种子当定金的吗?你看应该给他送多少过去?一半够不够?”

“娘,那个沈公子说,还想看看做成吃食是什么样子的,等咱们弄完了,先磨一点儿黄金米面,然后做点儿东西吃,回头让大哥给那沈公子写一封信,然后带去一布袋种子就行了。”

苏清荷笑嘻嘻的说道,从三月份那沈公子离开,到现在十月份玉米都收获了,那沈公子都没有送过来一样种子,说不定是不记得这个事情了,她得提醒一下才行。

“对了,爹,那个杆子我觉得挺结实的,你前段时间不是说,牛棚太矮了吗?用这个扎起来,竖着,够不够高?”苏清荷比划了一下,苏静森瞧了一眼,笑着点头:“倒是不错的,还不像是芦苇,太细了。这个好,地里的那个杆子不还没铲掉吗?我这就去给铲掉。”

说着,扔了手里的玉米轴,到杂物间拿了铁铲出来,直奔后院去了。苏清荷则是想着将黄金米的名字给改掉,她比较习惯喊玉米,以后要是说漏嘴了,可就不太好了。

等苏致平回来,苏清荷就拉着他开始写信。这信的内容,还不是一星半点,先要写苏清荷的种植过程。

“小妹,你哪里施肥了?我都没瞧见你做过这些,这样写不好吧?”苏致平有些为难,苏清荷瞪他:“谁说我没有施肥了?我也是施肥了的,只不过大哥没瞧见,真的,你不信仔细去地里瞧瞧,我撒了东西的。”

“你撒了什么?”苏致平有些吃惊,他是真没瞧出那块地施肥了,平日里也就见自家小妹捉捉虫子拔拔草,或者是背着个小锄头松松土什么的,撒肥料什么的,难道是半夜做的?

“我挖了河泥,烧了烧,然后撒地上了,你自然是瞧不出来的。”苏清荷眼珠子转转,笑嘻嘻的说道,苏致平想了一下,恍然大悟:“就是这黄金米开始抽穗的时候,你让我和爹到河边去挑回来的河泥?”

苏清荷点点头,苏致平又有些疑惑:“你那时候不是堆在院子里就不管了吗?”

“那是沤肥,书上说了,肥料沤一下更好用,好了,大哥,你赶快写吧,写完了咱们去磨面。”苏清荷催促道,苏致平要是再问下去,铁定得出现破绽。

苏致平低头写字:“抽穗之前施以河泥肥料……外皮青嫩之时可掰下来水煮,待外皮发黄,剥□叶掐米粒不见痕迹之时,可收获,米粒能磨面,多种实用方法。空轴可用来打成末,马匹爱吃……”

写到这里,苏致平又停下来了:“小妹,这个马匹爱吃是怎么回事?咱们村子里没有马,你从哪儿知道马匹喜欢吃这些的?还有那个杆儿,你说也能打成末,你什么时候打过?”

“大哥,你肯定不知道了,我做这个的时候你不在家。”苏清荷嘴角再次抽了一下,深深的觉得,自己找大哥来写信,那就是一个错误,就应该自己写的,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只可惜了,自己是个女孩子,所有对外的信件,都只能让自家大哥或者二哥来代笔,要不然,下次找二哥试试?或者,二哥没那么多问题要问吧?

“我没在家?什么时候的事情?”苏致平绷着脸问道,苏清荷皱着脸回想:“啊,对了,就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之前我不是给大家煮黄金米吃吗?后来剩下的空轴,以及杆儿,我都没扔,都放到后院去了,那天我本来是打算到河边玩儿的,后来瞧见河边停着一匹马,我当时不认得,看了好几眼,然后旁边站着的人就说那是马匹,那马老是凑过来闻我手里的空轴,我就扔给它啃了,不过估计太大了,它没啃动。”

苏致平皱眉,更是不高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今年才七岁!河边有人还敢凑上去?就不怕是拍花子的吗?万一那人是坏蛋,将人扔河里了,或者是直接绑走了,你以后可就见不到爹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