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晌,随着极富节奏感的镰刀声,方才还绵延成金色海洋的稻田,此刻只剩下一大片整整齐齐的稻茬,田里顿时显得开阔。
这边,张虎等人卖力地收割着水稻;那边,捞鱼的张文张武和赵瑜也毫不含糊,一上午的功夫,就捞了上百斤鱼,将水田里的鱼捞起来一大半。
张文等人捞鱼时,村民们就纷纷跑来围观,看着那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大家都羡慕不已,对李明珠竖起大拇指。
一时间,田头人潮涌动,说笑声和赞叹声不断,就好像赶集般热闹非凡。
之前村民们对稻田养蛙养鱼还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但现在眼见为实,所有人都相信稻田不仅能养鱼,鱼粪还能让水稻丰收,因此心里都暗下决心,下回自个儿家也要这么养殖!
午饭后,众人接着干活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来到田边。
流苏车帘被香雪掀开,沈富贵神情闲适地走下车。
一见沈老爷驾到,村民们连忙殷勤地行礼问候,有些胆小怕事的,打完招呼就偷偷溜走了,深怕等会儿一个不小心惹祸上身,被沈富贵杀人灭口。
“李明珠,你的算盘打得不错啊!”沈富贵调侃道,“昨晚我算了一下帐,今年的鱼价格比较高,8文到10文钱一斤。稻田养鱼每亩可收鱼300多斤,大概净赚2800文钱。我有900亩水田都养了鱼,每亩让你抽成百分之三的纯收益,这样算下来……”
“沈老爷!如果您闲得发慌,不如下田帮我们捞鱼吧!”李明珠气得半死,沈富贵以前是马匪头子,财不露白的道理难道他不懂吗?
为毛他还神经兮兮向村民们宣扬自己赚了他的钱,这不是明摆着想让小偷和强盗光临她家吗?!
“你今天火气怎么那么大,是不是葵水来了?”沈富贵似笑非笑地斜睨李明珠一眼,“我帮你捞鱼也可以,但是你要招待我吃晚饭。”
李明珠没好气地说:“我们家粗茶淡饭,恐怕不符合您老人家的胃口。”
沈富贵笑道:“不会的,只要你做的,我就喜欢吃。”
“我做的砒霜你也吃?”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难道这话你没听说过吗?”
“……”李明珠一口鲜血差点喷出来,无语地瞪着沈富贵。
“就这么说定了,我帮你捞鱼,你今晚下厨给我做晚饭。”话音一落,沈富贵就足尖轻点,身轻似燕般掠向水田。
身为马匪头子,沈富贵武功高强,只见他在水面上几个蜻蜓点水,就轻轻松松地捞上来许多鱼,而且姿势优美飘逸,惹得附近围观的姑娘个个双眼冒红心。
死老头,你到底是在捞鱼,还是在秀轻功?
李明珠眼珠一转,恶作剧之心突起。
“沈爷爷——我不会做饭,只能送您几条鱼——”李明珠强忍住笑,两只小手围在嘴边,圈出喇叭的形状,“您赶快上来吧,别再捞鱼啦!您年级大了,可千万别闪了腰——”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同时“嘶”地倒抽冷气。
李明珠真是胆大包天!
虽说沈富贵的年龄确实可以当她的爷爷了,但从没有哪个年轻人敢直呼他为“爷爷”,都只敢尊称“老爷”!
听到李明珠竟然叫他爷爷,沈富贵嘴角一抽,差点真的闪到腰,直接摔进水田里,不过幸好他反应快,在空中连翻几个跟头,这才险险回到田埂上。
“你刚才叫我什么?”沈富贵看着李明珠,皮笑肉不笑地问。
“明珠刚才叫您沈老爷。”张文唯恐沈富贵发怒,立刻替李明珠回话。
“才没有,我是叫他沈爷爷,”李明珠笑嘻嘻地说道,“沈爷爷,我不会做饭,等会儿就送您几条鱼吧!”
沈富贵哭笑不得,本想发怒,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好苦笑。
见沈富贵终于吃瘪一回,李明珠顿觉神清气爽。
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上次喂我吃羊菊花,这次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我出口恶气了!
就在其他人暗自为李明珠捏把冷汗时,沈富贵最终还是没对李明珠发火,而是跟她东一句、西一句地话家常。
李明珠虽然不想跟沈富贵闲聊,但想着那百分之三的提成还没到手,所以只好跟他寒暄几句。
到黄昏时,李明珠等人的那一亩半稻田,总共收获红鲤和草鱼360斤,当场卖给事先联系好的鱼贩子,卖了整整3000文钱。除去成本,大约净赚2两银子。
李明珠和张家五兄弟笑得合不拢嘴,而沈富贵心情也不错,硬是到李明珠家蹭了顿晚饭。
为了还没到手的提成,李明珠只得忍辱负重,亲自下厨替沈富贵熬了一锅鱼汤,又炒了几个简单的家常菜。
沈富贵虽然平日里口味很刁,但也没挑剔李明珠做的菜,反而和其他人一起,满面春风地大吃一顿。
饭后,李天佑、刘小芳等人先后离去,临走前,李明珠给每人都送了几条大鱼。
直到其他人都离开,家里只剩李明珠和五兄弟时,沈富贵才将高达76两左右的提成给了李明珠。
李明珠第一次亲眼看到那么多钱,激动得小脸通红,一时间,居然越看沈富贵越顺眼——
起码他没有食言,也没有借故拖欠提成,倒是个讲信用的人,这一点,倒是值得肯定的。
沈富贵离开张家院子后,三个村民就找上门来,吞吞吐吐地表示想买稻田养蛙养鱼的详细方案。
李明珠早就猜到有人会对这个方案眼馋,于是搬出对付沈富贵的那一套,告诉村民说,让他们自己选一条路: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马上还有一更




、45晒谷子

要么明年她免费教授他们稻田养鱼的方法;要么她现在就教他们,但他们必须将今年第二季稻田里卖鱼得来的纯收益抽成百分之三给她。
至于为什么明年就免费教他们,当然是因为她家经济条件不好,她希望改善自家的经济,等自个儿富裕了,再帮助其他村民们一同致富。
桃花村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域,每年可以种两季水稻,现在收割的是第一季水稻,初冬时还可以收割第二季。
三个村民一听,认为李明珠的话合情合理,毕竟谁也不是圣母,不可能把自己的赚钱法子白白奉献出来,而且百分之三的抽成其实挺少,并没有占他们多大便宜。
于是乎,前思后想,三个村民就声称要回家与家人商量,等过两天再来给李明珠答复。
李明珠当然不着急,她急什么?
第二天,她先给亲朋好友和邻居都送了些鱼,然后就让张家五兄弟到处放出风声,说明年她会免费教授村民们稻田养蛙养鱼的方法;今年也可以教,但是如果谁想今年学这个方法,就必须将今年卖鱼得来的纯收益抽成百分之三给她。
风声放出之后,桃花村里顿时炸开了锅。
今年的第一季水稻已经收割,但第二季水稻仍然可以用稻田养蛙养鱼。
虽然众人都想占便宜,想明年免费得到李明珠的办法,但转念一想,赚钱自然要越早越好,最好是乘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法子时,自己却知道,这样才能赚钱;若是等到明年,别人都知道这个法子了,估计自己也没多大赚头。
就这样,抱着早赚钱的心理,大多数村民都私下里找到李明珠,声称想购买稻田养蛙养鱼的法子,并愿意提成百分之三给李明珠。
见一切尽在掌握,李明珠暗自兴奋不已,立刻请来身为捕头的姐夫赵瑜,请求他帮忙作证人,目睹她和村民们签署协议的全过程,以免将来有人赖账,不肯给她提成。
当然了,李明珠也不会白白让赵瑜帮忙,而是很有眼色地给他送了10两银子的大红包,牢牢地傍住赵瑜这棵衙门里的大树——如此一来,若是将来和那些赖账的村民打官司,于情于理,赵瑜都会帮着她,而不会帮着外人。
其实赵瑜是个比较正直的人,本来不愿意收红包,但李明珠硬是死皮赖脸地送给他,还说是小姨子给姐夫的辛苦费,并非是贿赂官爷的银钱。如果赵瑜不肯收红包,那就是不把她当亲戚看,是看不起她。
李明珠都扯到亲戚关系了,赵瑜只好收下红包,不过为了不让李明珠吃亏,他居然用那10两银子买了两亩地送给李明珠。
如今每亩地大概价值5两银子,10两银子刚好买两亩地,李明珠嘴角抽搐地拿着赵瑜给她的地契,不由哭笑不得。
这下红包不等于白送了吗?
真别说,这个姐夫还蛮有意思的,不贪小便宜也不受贿,对李秀莲挺好,对她这个小姨子也不错,对她父母更是恭恭敬敬。
也不知道李秀莲上辈子到底烧了什么高香,这辈子才能碰到赵瑜这样堪称完美的高富帅。
只是,赵瑜对他们一家人这么好,万一假玉镯的事露馅儿,赵瑜不知道有多伤心?
想到假玉镯的事,再想到赵瑜的良好人品,李明珠越发觉得这事儿不能再隐瞒赵瑜,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假如把真相告诉赵瑜,赵瑜大发雷霆怎么办,气得休了李秀莲怎么办?
被休后,李秀莲的名声肯定一败涂地,肯定不能改嫁到好人家。若是李秀莲无人撑腰了,李明珠和五兄弟无权无势,要是将来有点什么难处,又该求谁帮忙?
李明珠越想越头大,只得暂时不想,将假玉镯的事搁置到一边。
十天后,水田里的水稻收割完了,鱼也卖掉一干二净,除去成本,再加上先前卖掉的鱼,加上从沈富贵那里得来的提成,李明珠和五兄弟大概净赚80两银子。
此外,将近五十户人家都和李明珠签订了提成协议,而李明珠也把稻田养蛙养鱼的法子告诉他们。
与此同时,由于几个月前张木匠的会员卡已经被村民们所抛弃,所以乘着签订协议的机会,李明珠就将新制作的会员卡送给那些村民,以便让他们今后前来购买张木匠的木制品。
等到提成和会员卡的事一并忙完,李明珠卖鱼赚来的80两银子中的40两买了8亩地,这样一来,她和五兄弟就有13亩半的田地;
接下来,李明珠用5两银子给五兄弟添置夏衣、草鞋,给自己买了几样首饰和绣花鞋,再留下15两银子当作应急钱和平常的家用;
剩余20两银子去疏通关系,给村长和县令等干部一一送礼,以确保她和五兄弟能在桃花村站稳脚跟,在将来遇到麻烦时,也能找到门路帮忙。
本县县令是赵瑜的爹赵刚,由于担心将来假玉镯的事败露,所以李明珠狠下心给县令夫人和李秀莲分别买了一支漂亮金钗,又给县令买了一支百年野人参和两瓶好酒。
赵瑜的娘朱秀兰有些傲气,并不如赵瑜那般平易近人。最初见李明珠找上门来,朱秀兰还以为她有事相求,于是对她不冷不热。
当得知李明珠只是单纯来送礼,却并无相托之事后,朱秀兰才对李明珠刮目相看,觉得她无论谈吐还是气质,都比李秀莲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心下还暗自可惜,为什么赵瑜没娶李明珠,反而娶了李秀莲。
至于县令赵刚,总的来说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时不时还是会受贿。
当李明珠特地挑选赵瑜外出办案的时间,去登门拜访赵刚时,赵刚并不像他的儿子赵瑜那样拒绝收礼,而是高高兴兴地收下厚礼,还连夸李明珠伶俐懂事,扬言要是她今后有难,他一定出手相助。
得到赵刚这个护身符,李明珠就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满面春风地回到家中。
这时已经是七月中旬,天气也一天天热起来。
李明珠和五兄弟将新买回的10亩地种上时令蔬菜,每天定时定量施肥浇水,悉心照料蔬菜,日子渐渐过得充实起来。
眼看手头有些余钱了,李明珠便买了几匹上好的绸缎,分别送给五兄弟的二姑,表哥表嫂,以及自己的大哥李天佑。
此外,李明珠还偷偷塞给大嫂刘小芳五两银子的红包,说是感谢她近年来对自己的照料,感谢她和大哥曾经雪中送炭给了她二两银子的嫁妆。
本来李明珠想将五两银子给李天佑,可又猜到李天佑一定不会收,所以就私下里给了刘小芳,反正大哥大嫂是一家人,银子放在大嫂那里也一样。
刘小芳没料到李明珠居然一下子给她五两银子,不禁吓了一跳。她知道李明珠利用稻田养蛙养鱼赚了一笔钱,但没想到李明珠出手竟如此阔绰,竟愿意将五两银子交给自己,而不是给李天佑。
于是,刘小芳当即就受宠若惊并有些内疚,虽然她也是善良厚道之人,但曾经在自家经济较艰难的情况下,李天佑竟然给了李明珠二两银子作嫁妆,刘小芳难免有些膈应。
当初刘小芳嘴上没说,可心里还是心疼那二两银子的,原本已经不指望那二两银子能回来了,谁料李明珠居然知恩图报,经济上稍有起色后,就立刻拿了五两银子的红包给自己帮补家用……
再想想自己当初的小心眼儿,刘小芳简直悔不当初。至此,对于李明珠这个小姑子,刘小芳终于彻彻底底地接受,并打从心底喜欢上了。
李明珠可不知道刘小芳的心理变化这么大,给刘小芳送完红包后,她和五兄弟就开始忙活晒谷子的事儿了。
前些天收割的早稻已经脱完,现在迫在眉睫的就是晒谷子,否则若是谷子发霉,一家人几个月的心血就毁于一旦了。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里,五兄弟各自挑着满满一箩筐稻谷,将它们倒在后院的晒谷场上,又用耙子令谷子均匀地洒满一地,再除去其中的稻叶。
每隔一会儿,李明珠就用竹制篱爪将谷子翻动一番,以便让每一粒谷子都能沐浴到阳光。
谷子一般需要暴晒三五天,让阳光将其水分蒸发完。
晒谷子时,李明珠和五兄弟就搬了木塌放在樱桃树下,一边说笑一边喝茶。
现在他们一共有13亩半田地,日子也不像以前那样紧紧巴巴,而是渐渐宽裕起来。
只是,让张文张武发愁的是,由于以前被村民们孤立,所以虽然现在沈富贵不再打压张木匠,但张木匠的会员仍旧很少,每隔几天才有一、两个村民找上门,许多村民都成为了其他木匠的会员,这让张文张武很是沮丧。
李明珠安慰张文张武不要着急,还说她会想办法。
正当众人讨论怎样才能让张木匠的名声东山再起时,盛夏的天气说变就变,一阵猛烈的狂风忽然刮来,天空中的黑云越来越低,好像要坍塌下来。
张文脸色一变,站起身道:“糟了,要下暴雨了,赶快收谷子!”
此言一出,众人都急了,慌慌张张地冲向晒谷场抢救一家人的心血。尽管众人的动作已经非常麻利,但仍旧来不及了。
刹那间,狂风四起,周围飞沙走石。一道道蓝紫色的闪电,凌厉地劈开黑沉沉的天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