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天帅-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奸淫太后!你想造反不成!”一声娇喝传来。只见万年公主刘慕怒气冲天地站在门口,身后苏慧杀了几名守卫后,紧紧跟着刘慕。
董卓见万年公主这等美女在前,又起色心,想一并收了。大笑道:“哈哈!公主,来得正好,哈哈!”
刘慕快步走向董卓,伸出玉掌,欲打董卓。董卓手快,抓住刘慕的芊芊玉手,顺势一拉,将刘慕拉进怀里。苏慧从后面赶到,见董卓欲对刘慕不利,提剑刺向董卓。董卓不备,左手臂被狠狠刺了一剑,当下吃痛,大力将刘慕推开。口中大叫:“来人,快来人!”
苏慧见一剑不成,欲刺第二剑。董卓慌忙避开,往外跑去,逃之夭夭了。苏慧欲追,但却被刘慕阻止道:“别去!追上去也是白白送死。”
听刘慕命令,苏慧也就作罢。
刘慕走到榻边,见何后如此摸样,全身光溜溜的,嘴角带血,脸颊红肿,就知道刚刚董卓对她做了什么,关心道:“太后,你没事吧!”
何后见刘慕赶来将她从那肥猪手中救下,抽泣着说道:“慕儿!若不是你赶来,哀家险些失身于那贼人!”待说完,扑到刘慕怀里痛哭流涕,刘慕见何后哭泣,觉得心疼,安慰何后道:“太后,没事了,没事了。”
待何后停止哭泣,穿戴整齐,询问万年公主为何会来永安宫。
原来万年公主刘慕近日听闻董卓暴行,又闻何后被禁永安宫,欲去探望,遂与苏慧一同前去永安宫。刚到宫门口,就听见何后的尖叫声,刘慕立即加快脚步,虽然那些守卫阻挡,但是被苏慧解决,遂二人顺利来到永安宫,然后就见到董卓剥光何后衣服的场景了。
听完刘慕的述说,何后悲凉地叹了口气,悲痛道:“董卓这匹夫,越来越不将陛下放在眼里,陛下终日受他摆布,在朝堂上胡作非为,大肆淫辱先帝妃嫔,还将哀家软禁于永安宫,大臣们敢怒不敢言,不想这皇宫被董卓弄得鸡犬不宁,哀家还闻陛下夜夜偷偷哭泣,哀家却无能为力!唉!”
刘慕不解,问道:“这朝廷大臣竟会如此没用,就没人治得了董卓?”
何后叹息道:“慕儿,你没有接触过朝堂之事,故有所不知,先帝卖官售爵,朝廷诸位大臣上到三公下到九卿皆是碌碌无为之辈,皆畏董卓兵锋,投鼠忌器,不提也罢!以哀家看来今日慕儿手下伤了董卓,明日董卓必定报复,哀家劝你,还是赶快离开皇宫吧!”
刘慕知道以董卓的性格必定会报复,但是让她逃跑,丢下亲人她绝对做不到,朗声道:“我若走了,皇弟与太后那该如何是好!”
何后叹气道:“哀家被那董卓软禁,他日下场可想而知,想那董卓现在还不敢动陛下,你趁着董卓还未报复,还是快逃吧!”
刘慕倔强不走,此刻她想到了一个可以救她们全家的人,遂说道:“太后,有一人可保我等无恙?”
何后奇道:“何人?”
第二十四章 废立之议
刘慕轻轻一笑,道:“郑永圣!”
何太后不知永圣姓名,问道:“郑永圣?!何人也?朝中好像并无此人。”
刘慕解释道:“他确实不在朝中为官,但此人乃慕儿之友,求他帮忙他必定不会推迟。”
刘慕的朋友,不在朝中为官,难道是那日救下她的那位少年英雄,何后当下问道:“莫非是那日与苏护卫一同救驾的那位少年英雄?”
刘慕点了点头说道:“他神机妙算,有通天彻地之能,只要他出面董卓何惧之有?”
何太后见刘慕把永圣说得如此本事,本着对他的好感遂也相信她的话,说道:“那慕儿你赶快去请那少年英雄。”
刘慕明白这事情耽误不得,遂告辞。特地将苏慧留下保护何后,自己急匆匆的往自己寝宫跑去。
刘慕来到永圣府邸后花园,轻车熟路地奔向永圣卧房。永圣此刻又是在饮酒消磨时间,见刘慕来,笑道:“刘慕,来陪我喝酒。”莲儿在一旁见刘慕来了,欲起身行礼,可却被永圣拦了下来。
刘慕应道:“本公主不是来喝酒的。”永圣让莲儿为他满上,小酌一口道:“哦?莫非是有事找我?”刘慕嫣然一笑道:“还真给你猜对了,本公主的确是有事找你帮忙。”
永圣道:“说来听听。”当下刘慕将董卓的事告诉永圣,希望永圣出来帮助皇帝或者希望永圣可以将董卓杀了。永圣听完,喝了口酒道:“这忙我还是不帮了。”
“为什么!?难道你愿意看到太后与我被那董卓欺负?”刘慕质问道。永圣笑道:“呵呵!难道我就成了你免费保镖了吗?实话告诉你,你弟弟这个皇帝毫无威信可言,就算我帮你杀了董卓,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董卓出现,此乃治标不治本。”顿了顿又道:“你们刘家江山,'奇*书*网…整*理*提*供'在你老爹死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动乱的序幕,你应该听莲儿说过她的来历,应该知道现在有多少百姓没饭吃,你这刘家江山气数已尽,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历史之规律也,此等破败不堪的江山,必要经历一场大战乱,而后再有一人将其一统,方能让失落的皇权重新回到一人手中,这样天下才能得到安定。”
刘慕听完永圣的话后脸色苍白,颤声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刘家江山可能不保?”
永圣点了点头,回答道:“名义上可能还可以存在几十年,可实质上却是名存实亡,你那弟弟皇帝此刻尽任受董卓摆布,他享受到皇帝应该有的待遇了吗?他现在只是个傀儡而已,这江山不是名存实亡是什么?”
永圣从从董卓问题上转到皇权问题,听得永圣质问,刘慕面色苍白,口中叨念道:“我不信!我不信!”
永圣见刘慕如此模样也不理睬,让莲儿继续斟酒。莲儿在一旁看着有些心软,对永圣劝道:“公子,公主如此模样你为何不帮帮她呢?”
永圣笑莲儿无知,说道:“莲儿,天下之事你不明白,这忙不是那么容易帮的,若是走上这条路,那就是一条不归路啊,何必多惹麻烦呢!等下吩咐下去,叫下人收拾收拾东西,过几天我们搬迁,洛阳这地方不能久待。”
莲儿见永圣如此说,她也不再多言。刘慕想永圣平时神机妙算,他没必要骗自己,难道大汉真的要亡?刘慕看着永圣,问计道:“难道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永圣念在刘慕好歹也与他相识五年,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朋友,遂也坦白道:“只要你家弟弟可以除去董卓,重握皇权与天下兵权,再废天下州牧,安排心腹执掌地方,这刘家兴许还可以坐拥江山几百年吧。”
刘慕摇摇头,这谈何容易!就凭一个董卓就让整个朝廷无法应付,还要手握天下兵权,废天下州牧,这天下州牧不造反才怪。叹气道:“这谈何容易啊!”
……
刘慕默然返宫,临行前永圣对她说的话还在她脑中徘徊。“你今日破坏了董卓的好事,这几日董卓可能思量着怎么报复你和何太后,但你们身份摆在那,董卓可能有所顾忌,不敢明目张胆,若我所料没错的话,你弟弟年纪较大,董卓不好控制,接下来他可能思量着废了你弟弟另立新帝,以扩大自己的威慑,到那时就是你们真正小心的时候……”这夜刘慕久久无法入睡,在案几前端详着一块金牌。
这夜,董卓与他女婿李儒商量着废帝一事。今日董卓被万年公主坏了好事心里憋火,回到自己府邸后先将手伤处理,而后又拉了几个侍女过来泻火。待完事后李儒听闻自己岳父受伤正巧赶来看望。董卓遂与他说了今天这事,何后与刘慕是皇帝的亲人,遂董卓又想起了刘辩这小皇帝又开始骂刘辩这兔崽子不是东西。对李儒说道:“我欲废了皇帝,立陈留王为帝,以显我之威势,让那何太后有所顾忌,到时候看那俩小娘们还不乖乖从我?但恐百官不从,你看有何良策?”
李儒想了想,废皇帝确实有好处,一、刘辩年长,已有十七岁,可亲自处理政务,若将他废了,立才九岁的陈留王,那到时自己岳父就是有功之臣,年小的陈留王相对而言比较好控制。二、废了刘辩,从而何后的外戚旧部就至此无势,到那时就可以更好的控制何进旧部,不必再顾虑何后登高一呼而群众应之。
李儒当下献策道:“趁现在朝廷还没有主事之人,赶紧行动,如果晚了恐何太后召集何进旧部反抗岳父,不如明日在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若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时。”
董卓大喜,遂于次日大摆筵席于温明园,遍请公卿。众公卿皆惧怕董卓,谁敢不到。董卓等到百官到齐,骑着匹骏马带上铁甲卫,于园前缓缓下马,带剑入席。
“董公到!”门侍朗声呼叫。
董卓见朝中大臣都来了,遂假意赔罪道:“老夫来迟,失礼失礼。”
遂请百官入座,酒过数巡,董卓朗声道:“诸位,卓自西凉来到京都,今日还望诸位关照一二,今日老夫略备薄酒,请诸位欢迎,诸位能光临不胜荣幸!哈哈哈!请!”待众官员饮罢,又说道:“自古以来,天子为万民之主,万乘之尊,无威仪不可执奉宗庙社稷,而当今圣上懦弱少威,君仪失度,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精明强干,可承大位。吾欲废帝而立陈留王承继大位,诸大臣以为何如?”诸官听罢,面面相视,不敢出声。董卓见无人回答又道:“如若诸位无有异议。”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此狂言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并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哼!汝此举形同篡逆!”董卓看了那人一眼,乃并州刺史丁原也。董卓拍案而起冷哼道:“哼!今日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说完拔出佩剑,欲杀丁原。丁原身前挡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李儒急劝董卓说:“岳父,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对众人嬉笑道:“呵呵!不谈国政!”众人起立皆劝道:“建阳息怒啊!建阳息怒啊!”
丁原与吕布走至门口,丁原转身对董卓喝斥道:“董卓老贼,你休想得逞!哼!”转而对吕布道:“我们走!”吕布临走狠狠瞪了董卓一眼。董卓见丁吕二人远去,方才将剑归鞘,狠拍案几对质问百官道:“适才老夫所言合公道否?”
这回在十常侍之乱中的头号功臣,何进以前的手下司隶校尉袁绍拱手说道:“董公!今十常侍新灭,朝廷初定,百废待举,不宜再生事端,以至上下不宁啊!”
董卓见袁绍那小子也出来反对,但现在人前说人话正经道:“哎呀!老夫此举正是为国家大事着想,本初何出此言啊!”
尚书卢植立于筵上对董卓说道:“明公所见差矣!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立二十七日,造罪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今天子虽幼,但聪明仁智,并无丝毫过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尹、霍光之大才,怎可妄谈废立之大事?圣人有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汝莫不待篡汉天下耶?”董卓大怒,拔剑直前欲杀卢植,叫道:“哼我先杀了你这逆贼!”群臣皆起大叫:“董公息怒!”袁绍这小子功夫好,欲拔剑给卢植壮壮胆,但被其叔父袁隗拦下,袁绍愤愤将剑归鞘。侍中蔡邕、议郎彭伯劝道:“董公息怒,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若杀之,恐天下震惊。”董卓见有人劝,也不好搞得太僵,将剑归鞘,朗声大笑道:“哈哈,诸公受惊了,来坐,坐!”河南尹王允见闹成这样也不能在呆下去了,遂出列说道:“诸位,适才董公所言废立之事乃国家社稷之大事,依老夫看不可于酒后相商,还是改日再议。”
曹操这时候欲离去,从席上走下,看了王允一眼。王允对董卓问道:“董公你看如何?”见董卓不回答,当下拱手告辞。百官见有人打头告辞,遂也跟着告辞。于是乎百官皆散,只留下怒气未消的董卓。
第二十五章 吕布弑父
次日,丁原引并州军在城外叫战,董卓得到消息,点起兵马出城。吕布立于阵前,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骑一匹冲阵劣马,持方天画戟,往来驰骤,威风凛凛,貌若天神。丁原身披甲胄,见董卓引兵来战遂驱马向前对董卓骂道:“国不幸,宦官弄权,以致万民受于涂炭。尔乃凉州刺史,于国无寸箭之功,焉敢乱言废立,侮慢朝廷?实欲反耶!”董卓闻言大怒,呀呀大叫:“丁原匹夫,来人,给我取他头颅。”一小将飞马直奔丁原而去,吕布飞马挺戟向前挡住那人,一记横扫将那将扫落下马。董军见了又出几将来攻吕布。吕布冷笑一声,方天画戟挥舞,或刺或扫,无一合之将。吕布拍马直取董卓,董卓见吕布来了,舞起鬼头刀与吕布战。吕布见董卓是正主,方天画戟舞起直攻董卓,招招夺命。董卓堪堪撑过五个回合,招式就见凌乱,吕布何等人,见董卓如此挺戟取董卓人头。董卓也算是经验丰富的武将,感觉到危险,身体本能反应,头向下一缩,吕布画戟只是打落董卓头盔。董卓见自己头盔被打落了,知道吕布厉害哪还敢再战,拍马就逃,吕布欲追,奈何被董卓亲兵挡住。挥戟连杀数人。丁原在本阵看董卓逃窜,当下挥军掩杀。董军将士见自己老板都逃了,哪敢再战,纷纷跟着董卓而去,董卓军大败。吕布勇猛无比,一路势如破竹,要不是董卓手下人多,董卓不知还有没有性命逃回去。
董卓奔了三十里路,见丁原没有追来,松了口气,下令收军下寨。寨内,董卓手下们立在寨外,董卓脱下铠甲。看着寨外手下们一脸的窝囊相,气就不打一处来。西凉铁骑所向无敌,哪有今天这么窝囊过,被人打得只有跑的份。对手下发火道:“看看你们的样子,真是丢西凉军的脸,都给我跪下!!”手下们也感到挺丢人的,闻言跪下。
郭汜抱怨道:“主公,要不是吕布那小子勇猛无匹,我们西凉男儿怎会败得如此丢人!”董卓坐在帅位上闻郭汜之言叹息道:“我若得吕布何愁天下不得啊!哎呀!”
这时李儒与虎贲中郎将李肃进到寨内,闻得董卓之言。李肃拱手说道:“主公,我与吕布乃同乡,深知此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吕布来降。”董卓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