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民帝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妹妹了,咱两家的自留地又挨着,你顺便给他照应着,绝不能荒了。〃
 
这时刘玉成翻好了自己的地,过来帮忙,郭存先问他:〃村上让各队组织大锨队,要将地深翻一米,然后再种麦子,说能治碱,你认为行吗?〃
 
刘玉成很干脆:〃绝对不行,庄稼只有在阳土里才能活,也就是常说的熟土,地里的所有肥力也都在阳土层里,你深翻一米把阴土都翻上来,把阳土压到下面,阴土就是生土,麦子种下去是白糟踏。〃
 
〃等一会咱俩去找郭存孝,你把这个道理跟他讲讲,让他做个样子应付一下上边就行了,别动真格的糟踏了麦种。〃
 
刘玉成赶紧后退:〃存先大哥这可不行,你不想想我是嘛成分,这不是没病找病吗?〃
 
郭存先苦笑:〃那就我自己去吧。〃
 
存志拦他:〃哥,你也别去,现在又不是队长了管这种闲事做嘛?再说郭存孝又是个肉头,弄不好再出点事,就会把你给卖出去。〃
 
郭存先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可心里又有所不甘:〃正因为他是个肉头才不能不给他提个醒,他就是卖我又能卖到哪里去?不然明年收不上麦子,倒霉的还不是咱自个。〃
 
存志和刘玉成都有些奇怪地看着他,大概心里都在叨咕:他现在还不算倒霉吗?要是明年收不上麦子大家都倒霉,或许你就不算倒霉。如果现在你就挑头想让大伙不倒霉,没准倒霉的就是你自个。抢洼还不算个例子?
 
孙月清看见郭敬时带回来一大把碱蓬,欢喜的不得了,站在院子里又择又洗,嘴上还问这问那。说也怪,疯子二叔对他嫂子竟是有问必答。
 
这么好的碱蓬是从哪儿打的?
 
蛤蟆窝边上多的是。
 
东洼还有水吗?
 
坑坑凹凹的地方还有水。
 
道上能走人吗?
 
能。
 
洼地上有稗子吗?
 


  
  

第65节:7 〃土〃与〃壤〃(7)
   

有。
 
熟了吗?
 
看着有熟的了……
 
朱雪珍蹲在灶台前烧火,见锅里的水快开了,就抄起瓢到西屋去擓面子。西屋的炕对面,贴着北墙有一拉溜大缸大盆、坛坛罐罐,哪个里边都有点能吃的东西,可哪个里边都不满,有的里面甚至只剩下了一两把。比如原来放白面的就是口好缸,现在缸底还盖着薄薄的一层,划拉划拉撑死能够烙两张饼的。不到万不得已这是不动的,缸底还有点白的,就说明家里还趁白面,心里能多少活得踏实点。如今家里有点白面,更多是一种象征意味,并不是为吃。还因为现在能吃的东西花样太多,所以占的家伙就多,光是干菜就有十多种,萝卜缨子、马齿菜、苣霉菜、酸苞芽、青青菜、草鞋底儿……红薯又分生红薯、红薯干、红薯干磨成的面。因为每顿饭都像抓药一样,这个搭配一点,那个抓上一把,而且每顿饭搭配的东西都不一样,早饭跟晌午饭不一样,晌午跟晚上又不一样,男人们活重是一种搭配,活轻又是一种搭配,阴天下雨不出工就得换药方,多搭配干菜少加粮食。他们家之所以过得比别人好一点,以前郭存先能挣外快是一个原因,但他挣的外快也不够敞开肚子吃的,主要的还是仰仗孙月清会算计。每天除去国家配给的三两粮食,自己再贴补二两,耐保证每人吃上半斤,早晨一两半,晌午饭二两半,晚饭一两。小姑存珠住在学校里没回来,家里还有五口人,早晨是雷打不动的熬黏粥,一共七两半,其中三两棒子面、二两半高粱面、二两红薯面。雪珍先抓了两把棒子面,小心地放进黄铜做的圆秤盘子里,由于右手没有根,秤砣放的太靠外,左手一提称,秤砣没动秤盘子却一翘老高,险些没有弄洒了面子。 
往常做饭秤粮食都是婆婆的事,只让她打下手,可这样像闺女一样宠着她,反把她给惯坏了,真就笨到连一锅黏粥都熬不成?她耳朵听着外间屋的动静,锅里的热气已经顶得锅盖噗噗乱响……心里越着急,手里的秤就越看不准。她急中生智干脆不想用秤了,反正是自己吃,拿手抓两把,差不多大概其就行了。她正要将面子下锅,孙月清及时赶了过来,嘴里呵呵的笑着,从儿媳妇手里接过秤杆子,很麻俐地先秤出二两棒子面倒进瓢里,并嘱咐儿媳妇:你以为我顿顿过秤就不嫌麻烦?所有死人的和全家浮肿的人家,都是凭着肚子吃饭,而不是叫秤管着吃粮,有粮了就图个饱,没粮了就闲着半挂肠子。可挨饿不是三天两早上的事,也不是饿个仨月五月的就过去了,自打大跃进以来饿了两三年啦,想活下去就全靠自己会掂对。今年对咱们家来说最较劲,存先不仅不能出去挣钱,还要出河工,那可是要卖大力气的,不让他吃饱了可不行……她说着说着突然改主意,临时决定今个早上得换饭,存先他们哥俩在自留地里抡大锨,你二叔也跑了一大早晨,都得吃点硬实的。她吩咐雪珍先抓两把干菜扔到锅里,再把瓢里她秤出来的棒子面打到锅里,加盐熬成咸菜粥。
 
她随即又干净利索地秤出一斤棒子面、半斤高粱面,倒进和面盆,加水揉巴好,再拍打成长圆的饼子,贴到热气腾腾的大铁锅四周。手上一边干着,嘴上还一边继续给儿媳妇讲着道理:干活的男人不能太亏,怎么也得让他们吃个六、七成饱,要省也只能从老娘们儿嘴里抠缩。但你不能抠缩,你太抠缩了就怀不上孩子。郭家店上千户人家,两年多了就没有坐月子的,老这样下去不就都绝户了吗!朱雪珍听了半天这才听明白,原来这个家里该挨饿的就只有婆婆一个人。她的心里发烫,就像守着灶火膛。孙月清将一斤半两搀和面正好贴了六个饼子,盆里干干净净,一点面子没糟践。锅里的每个饼子大小一样,相隔的距离一样,这手活漂亮得直让朱雪珍眼馋。
 


  
  

第66节:7 〃土〃与〃壤〃(8)
   

婆婆贴好饼子,扣上锅盖,又用湿沾布围着锅盖四周塞严实,让雪珍看着灶膛的火,自己放下案板,将洗好的碱蓬切碎,盛了满满一瓷盆子。然后剥了两头大蒜,放在板上用菜刀拍烂,再切成碎末撒到碱蓬上,最后倒上醋,点上几滴香油,用筷子一拌,满屋子喷香。雪珍抽抽鼻子,娘,你做的这是嘛菜,挺好闻的。婆婆得意,不光好闻,还好吃哪,等会你就知道了,特别下饭。你们山里大概没这个东西,咱这里离海近,盐碱地多,特别是水大的年头,庄稼越不行,碱蓬、稗子就越长得好。等吃完饭收拾利索了,娘带你下洼,闹好了能弄上个十几二十斤,搀到粮食里挺好吃的。
 
早饭确实吃得很香,三个男人一人一个两合面的饼子,干菜咸粥随便喝。孙月清另掰开一个饼子,放到自己眼前半个,逼着雪珍将另外半个吃了。雪珍只好张大嘴咬小口,慢慢磨蹭着,趁着婆婆张罗这个张罗那个地到外屋盛粥,就把自己的饼子掰成三份放进三个男人的碗里。而孙月清眼前个那半个饼子却始终没动。她见大家都说醋拌碱蓬好吃,拌了一盆子竟很快就见底了,便许愿说晌午饭给你们做碱蓬烀饼。存先哥俩上午要先把自留地的菠菜种上,一撂筷子就走了。孙月清婆媳俩心里也有事,手脚麻俐地洗涮完,拿上两条布口袋,挎着篮子,锁好院门后便直奔东洼。
 
去冬洼的道不是很干,漓漓拉拉的还拖泥带水,她们拣着高地方走,倒还干爽。离村子一远,洼里就没人了,地里的庄稼烂的烂,塌秧的塌秧,四外没挡头,眼睛一看老远。大涝后天地干净,空气潮乎乎的一点尘土没有,下边有小风吹着,上边有太阳晒着,娘俩觉得好舒服。雪珍一路上只顾低着头看道,偶尔一抬眼看见前面有一大片水,白茫茫望不到边,一下子叫出了声:娘呵,那就是海吗?孙月清也兴致很高,傻丫头那可不是海,是蛤蟆窝,正名叫大东淀,有百八十里地宽哪!
 
在蛤蟆窝附近是一大片盐碱滩,滩上长满碱蓬颗子,大的有多半人高。碱滩上还有一疙瘩一块的湿地,湿地上却长着成片的稗子。稗子籽比碱蓬籽更好吃,也更有营养,孙月清就教给儿媳妇先选着熟稗子籽捋。一人一个篮子,捋满了篮子再倒进布口袋,有时看到附近的碱蓬好,就捋下来装进另一条口袋。娘俩都很兴奋,话也多,都觉着从心里又亲近了许多。雪珍问,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没人来弄啊?
 
婆婆说可能是道不好走,大伙还都没想到这一点。
 
怎么二叔就想到了呢?
 
你二叔成精了,他跟别人总是想的不一样。现在的人呐,一受灾就打蔫儿,一打蔫儿就不愿意动弹。再加上吃不饱,身上没劲,一天到晚的就想赖在炕上,要不就倚着墙根唠闲嗑。这就叫越饿越懒,越懒越饿。
 
婆媳俩干活很欺,到快晌午的时候竟将两只布口袋装满了。婆婆喊着雪珍在一块高地埂上坐下来,想歇一会再回家。这半天时间她们的眼睛只平盯着稗子和碱蓬,这时候孙月清不知怎么往脚下一瞧,发现地表面有一种类似小蒜苗的东西,半尺多高,又有点像索草秧,她眼睛一亮:这不是地梨儿吗?
 
雪珍问嘛是地梨儿呀?婆婆说一会你就知道了,说着就蹲下身子,用手一个个地抠出来。果然像大蒜头,但比大蒜要小许多,跟枣的大小差不多大。孙月清抠了一把,交给雪珍到水洼里洗干净,用牙嗑掉皮,放到嘴里一尝,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栗子的香味,雪珍说比树上结的梨还要好吃百倍。
 


  
  

第67节:7 〃土〃与〃壤〃(9)
   

孙月清说那是当然了,树上的梨谁没见过,谁没吃过?地梨就不一样了,就算我们生在蛤蟆窝边上也是难得一见,得赶上雨水大,大涝后还得赶紧打起天来,涝跟涝可不一样,蔫涝就不长地梨儿,今儿个是咱们娘俩有福气。雪珍撒了泼似地索性脱了鞋袜,扑进湿地里拼命地挖,一把把地往地边上扔,婆婆负责拿到水里洗干净……
 
过门这么长时间,孙月清还没见过文静的儿媳妇这样撒过欢儿,心里也美得不行。这就老天爷,把你的庄稼都淹死了,还会给你别的,就看你会会找、会不会拿了?她抬头看看太阳,再看看眼前的一堆地梨儿,只好把雪珍喊了上来:傻丫头,我看你快跟疯子二叔差不多了。这会儿家里还不知急成嘛样了?这么多东西光咱们俩是弄不回去了,你洗洗脚穿上鞋,赶紧回家叫个人来帮着拿东西,我在这儿守着。她还不忘抓一把地梨儿递给儿媳妇,让她在路上吃。临走还又嘱咐道:回到家你就别再回来了,择一盆碱蓬的嫩叶,洗干净剁碎了,再秤一斤棒子面放盆里,等我回去给他们烙糊饼……
 
郭家店派出去挖河的人都在龙凤合株底下集合,其他生产队的河工早就到齐了,惟四队的人迟迟不露面。等着为这些人送行的村支书陈宝槐,急得火冒三丈,赶紧派人去催,过了好半天连去催的人也没回来。大队长韩敬亭只好亲自去看看四队发生了什么事,不想他这一去也没有回音……眼看快晌午了,头一天开工郭家店的河工就迟到,陈宝槐怎么向公社领导交代?他还打算讲几句赶劲的话,造造声势,给大家鼓鼓劲,顺便也辟辟谣,告诉大伙出河工绝不像一般群众认为的那样是件倒霉的事……可现在说嘛都来不及了,他摆摆手让副大队长郭怀善带着已经来到的河工先走,自己也赶往四队看个究竟。
 
四队的院子里挤满了人,鸡一嘴鸭一嘴的乱了营,陈宝槐挤进人堆,高声镇唬着:〃怎么的了?嗯?〃院子里果然安静下来。他拿眼向四周踅摸,看到要出河工的人都在眼前,并不是他们集体罢工,心里便多少踏实了一些。
 
欧广明一梗脖子开腔了:〃陈书记你来了正好,让我出河夫没问题,我得问明白,别的队都是副队长带队,我只是个普通社员,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敢揽这个活。再说了,我家里有老人瘫在炕上不能动弹,我弟弟还小,又是个傻子,这大伙都知道,我走后家交给谁?出了事找谁?队里或村上要能给我写下个东西,我立马就走。〃
 
陈宝槐装傻,眼睛逼视着四队队长郭存孝:〃是啊,广明家里这么难,为嘛非叫他出河工?〃郭存孝是老实人,脸都憋紫了却不知该怎样回答,实际是不敢当面顶撞村里领导。这个问题欧广明早就问过三百六十遍了,刚才他也当着众人回答了,说是村上的决定,为的是让欧广明带队,当四队河工班的班长。可大队长韩敬亭来了以后却推说不知道这回事,明显地当众把他这个生产队长给卖了,好像是他在编瞎话。
 
其实郭家店的人谁心里不清楚,欧广明也不是傻子,心里更是明镜似的,郭存孝哪有胆子编这样的瞎话,这就是村里在捏估他。表面上看是给他个遭罪的小官当,实际上是把他踢出了村里基干民兵排。只要看看出河工的都是些嘛人,就没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第一类是出身不好的,或身上有黵儿,叫干什么都不敢说个不字的;第二类是老实巴脚、平常受气受惯了的,叫干什么说不出个不字的;第三类是头头不待见的,凡被村上重用的、正打要得烟抽儿的人,没有一个出河工的。既然上边把挖河说得千般重要、万分火急,为什么村上的书记和大队长不亲自上阵?从大队到生产队都是派个主不了大事的副队长带队,明显的是应付差事。偏巧四队没有副队长,也就是说村里的头头看不上欧广明,平时并没有打算让他当个队长副队长的,现在需要个倒霉蛋出河夫,就找到了他的头上。村里头头为嘛要这么琢磨他?还不是因为他参与了郭存先的抢洼活动,在这之前还因红薯秧子事件跟蓝守坤闹得不对乎,那家伙在后边肯定也没少给他捅棒槌,他欧广明岂能吃这种哑巴亏?憋了一肚子的邪火早就想放放了,今天这种时候再不闹出来,还留着让自己闹病啊!
 


  
  

第68节:7 〃土〃与〃壤〃(10)
   

陈宝槐见郭存孝吭哧憋嘟半天答不上话来,他也不想让这个窝囊废答出什么来,就临时决断:〃我看这样,广明家里有困难,可以先不去,等下午研究一下再说。其他人先出发,这回挖河是军队编制,县里是一个河工团,公社是一个营,咱们村跟王官屯、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