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1988年三星建立50年庆典上,他宣布集团的〃二次创业〃,将三星的发展方向定为21世纪世界级超一流企业。李健熙提出,要彻底改变集团〃只追求商社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的坏习惯。正是现年64岁的李健熙,带出了整整一代韩国电子产品崇尚质量的观念。
第48节:知识分子不是〃穷书生〃
作者 : 张剑
1993年,发生了几件令韩国企业界至今依然津津乐道的事情。当年年初,在美国的洛杉矶,李健熙带领三星的众多高级经理们,到当地的大百货商店考察。当时的三星产品虽然廉价,但在商店里总是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乏人问津。而索尼等世界名牌产品虽然价格比三星产品高出不少,可购买者趋之若鹜。当时,李健熙发给每位经理1000美元,让他们购买并使用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子产品,并把它们逐个与三星的产品进行比较。
国际市场把三星产品视为二流货,无疑给三星领导层以强烈的刺激。美国之行结束后,李健熙随即决定,在三星进行一个天翻地覆的彻底变革。
面对这样一个改革大工程,哪里是突破口?李健熙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品质就是企业竞争力的准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三万个人搞生产,六千个人搞售后服务,这样的企业拿什么和人家竞争?有品质问题找原因,想办法解决,要让我们的产品达到一流水准。哪怕把生产线停下来,哪怕会影响我们的市场份额。〃为此,他在〃新经营〃理念中,特别强调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彻底改变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中心〃的思想。李健熙会长先后同三星1800多名中高层人员一起召开会议,并于1993年6月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提出了〃新经营〃宣言,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吹响了〃新经营〃的号角。
事实证明,〃新经营〃使三星步入了品质取胜的良性发展轨道,创出了三星崭新的企业文化。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大宇、起亚等不少当年与三星齐名的大企业先后倒下,然而身强体健的三星却挺了过来,并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新经营〃改革,功不可没。
根植技术经营
在最核心的层面,三星的成功是技术的成功,是工程师造就的企业。学习经营管理出身的李健熙始终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在初期,他甚至亲自到日本、美国的公司就一些技术细节求教于普通的工程师。但是,核心技术的匮乏使三星不可避免地披上〃模仿者〃的外衣,这样的名声使他们一度是低档产品合适的代表。正因为如此,对技术的渴求始终贯穿在三星成功经历中。2001年他们在美国专利商标部注册的专利数量达到1450项,位于京畿道水源的三星的研究中心容纳了4200名研究人员。三星每年销售额的7%用于研发,这充分显示了三星令人信服的实力。
如今,三星电子不仅是韩国公认的销售额和净利润第一的企业,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持续升温,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三星能有今天的辉煌,显然与工程师出身的董事长李健熙分不开。李健熙也曾说:〃三星能有今天,我想是因为有技术作为后盾。虽然今天我们和世界一流企业之间都共同开发技术也共同行销,但是在早期别说是技术指导,就连花钱买技术都很不容易。再加上当时的韩国经营者总认为技术工作者只是工匠,并不怎么放在眼里,我只好站出来,就像对待客户一样,诚恳地向日本或美国的技术工作者一点一点地请教。幸好,我从小就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追根究底,所以一直很期待听到新的技术、好的技术。只要一有空,就会到先进的国家学习,向技术人员请教,再传授给我们的技术人员。〃
植根技术经营不仅是他一贯提倡的,也是他自任董事长以来坚持这样做的。他认为,作为经营者光重视技术是不够的,还要重视〃根植技术经营〃理念的实际操作。也就是说,技术人员不仅要精通技术,还要了解经营,这样才能根植技术经营的理念。正因为这样,三星公司在历经十多年之后,上至经营者下至现场员工才总算了解技术的重要,进而自动自发地努力研究开发,似乎也拥有了可以追赶一流水准的技术能力。
科学家与富豪融为一身的双面人
030摩尔定律:拯救将要歇业的电子产业
记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戈登·摩尔(GordonMoore)
一名安详和实在的富翁,又是一名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运用摩尔定律,非同一般的突破了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紧密联系,创造了世界IT业空前的发展和独特的商业环境,可描述为有控制的疯狂。石油和煤炭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芯片也已成为了左右经济的重要力量。摩尔在70年代反复宣讲的哲学:〃和变化结盟〃,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和洞察力,充分享受急速变化带来的巨大商机。这位在1990年从美国布什总统手中接过〃美国技术奖〃的摩尔,也创造了谁拥有知识就会拥有财富的第一神话,知识分子不是〃穷书生〃。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摩尔个人净资产55亿美元,排行第75位。1929年1月3日,戈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的Pescadero,距离旧金山以南50英里,是一个邻海的小镇。父亲17岁时因祖父早逝而退学养家,担任该县司法长官的帮办。母亲则中学毕业,家庭环境并没有给他的成长带来多少熏陶。十一二岁时,他忽然对化学产生兴趣,立志要当名化学家。当时邻居的孩子有一个独特的圣诞礼物:一个化学装置。里面是许多真正的化学试剂,可制造炸药等许多东西。摩尔经常去找邻居的孩子,私下里想玩玩那些试剂。这项爱好成全了他日后的远大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中学毕业后,摩尔如愿以偿考入计算机重镇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他向往以久的化学专业。1950年,摩尔获学士学位,继续在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深造,1954年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这无疑是摩尔家族始料不及的荣誉。
摩尔曾想在家乡附近的西海岸过平静的学院研究生活。他进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两年漫无目的的研究工作,改变了他的思想。当时他的方向是观察红外吸收线性状和火焰分光分析。不久研究小组因两个上司的离去而名存实亡。〃我开始计算自己发表的文章,结果是每个单词5美元,对基础研究来说这相当不错。但我不知道谁会读这些文章,政府能否从中获得相应的价值〃。摩尔还拥有多项重要专利。摩尔准备放弃不着边际的基础研究,这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走访了几个地方,包括科弗莫尔实验室。十分凑巧的是,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正在招兵买马,他获准查阅利弗莫尔实验室申请职位人的档案。在那里,肖克利发现了摩尔。他想在加州建一个半导体公司,正需一个化学家。对摩尔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第49节:将8个人一锅端了
作者 : 张剑
1956年,摩尔加入肖克利设在望山的实验室,与另外7位优秀人才组成了前所未有的天才大集合。但肖克利虽是伟大的科学家,却是最不好的老板。家长制的作风以及散漫的管理使8位年轻人难以忍受。不久就背叛而去,时称〃叛逆八人帮〃。摩尔自然是帮中一员,从此踏上了创业之路。1957年9月,〃八叛逆〃手拿《华尔街日报》,按纽约股票栏目挨家挨户寻找合作伙伴,最后圈定了35家公司。但这些公司理都不理就拒绝了,倒是仙童公司正对技术产生兴趣,将8个人一锅端了,创办了极具神话色彩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诺伊斯担任总经理。因为他待人处事的方法具有〃光圈效应〃,是一位天生的先行者,也是一位善于催人奋进的鼓动家。
摩尔开始是技术部经理,后执掌研发部,从事的是肖克利实验室搞过的2N692双扩散晶体管项目。摩尔和赫尔尼负责扩散工艺。当时刚租赁的房屋还未最后竣工,甚至没有通电。大伙只好与农民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仙童提供150万美元的资金,生产硅晶体管。公司设立两个小组,探索最佳结构,最后摩尔领导的小组因生产率高而获胜。摩尔直接向诺伊斯报告工作,进一步促成了未来共同创业的志向。
为体验刺激而创建英特尔
摩尔的长相和个性与诺伊斯完全不同。诺伊斯身高177米,头发乌黑,而摩尔身高超过18米,头顶光秃。在每次晚会上,诺伊斯都是热情奔放,全身心投入饮酒、唱歌、耍弄花招,施展谋略,而且从不认输,敢于迎接任何挑战。而摩尔总是同几个最亲近的朋友围坐桌旁,轻声细语地闲聊。摩尔的性情相当沉着、平静。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在岸边执杆垂钓;二是在湖上滑船游憩。
但在科研工作上,摩尔各方面都同诺伊斯一样,是个伟大的工程师。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他是个奇才,手中握有诀窍。如果你遇到一个难题,他看来可能有五六种解决方案,大多数工程师会浪费大量时间去一一探索,然后逐个淘汰那些不可行的办法,但摩尔决不会这么做,他所选定的那一种探究问题的途径,往往是效果最佳的。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还是个迷,他自己也说不清。在为他人答疑解惑方面,摩尔颇有传奇色彩。很多人都发现,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摩尔15分钟的启示,比他们几个月独自无援的苦战更有效果。摩尔还擅长倾听,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作出判断。只有在讲话者极其唠叨、极其无聊时,他才会耐不住性子。1968年,有记者问摩尔,为什么他会和诺伊斯创建一个新公司,摩尔的回答是,他俩想再体验一下在迅速发展的小公司中奋斗的刺激性。
加州最安详和实在的富翁
1999年,已经70岁的戈登·摩尔可以从容地享受荣誉和财富的到来。作为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地位已无人可居其右。比他更出色、更高的另一位创始人鲍伯·诺伊斯死于1990年,如今安静地在公司大厅内15米高的黑白照片里微笑。格罗夫登上了《时代》风云人物,但论成就和财富,也只能望其项背。
摩尔作为公司的名誉主席,仍然每周工作3天,他的影响力仍弥漫在这家利润最高的公司之中。当然,摩尔也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情,扛一根钓竿,到硅谷港区钓鱼,享受宁静的晚年时光。英特尔在1998年遭受了一点挫折,但年底势头重起,股票节节上扬,使拥有公司9000万股股票的摩尔,财富达到了100亿美元左右,虽难以与盖茨争锋,却一举击败了前几年最为风光的拉里·艾里森,成为加利福尼亚的首富。在这财富肉博的世界里,摩尔大概是最安详和实在的富翁了。
摩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工程师,但是人们提起他,并不是因为这个,也不是因为他的财富和职位,而是因为他34年前提出的〃摩尔定理〃。它最早出现在1965年发表的一篇极不起眼的文章里,但却象一股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统治了硅谷乃至全球计算机业整整30多年。这个定理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每隔一年半左右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高一倍。英特尔正是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冲破层层技术难关,逐渐脱颖而出,并走上光明前途。而今仍是公司至高无上的指挥棒。至于整个计算机产业,则跟随英特尔而走。
仙童半导体起飞了。1960年,〃八叛逆〃忽然发现每人拥有25万美元的公司股票。对这帮科学家来说,无疑这是一笔意外之财。但是,喜悦没延续多久,公司就开始地震。人心浮动,经营失控,以往团结一致的整体开始涣散。诺伊斯回忆道:〃记得我站在公司的前院跟戈登·摩尔说话。我告诉他,我将从仙童辞职。他也许是公司里与我最亲近的人,我指的是,他曾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共同创始人,我觉得应该将这事告诉他。我们就此事商谈,诸如'你打算做些什么',推测这一领域的下一件大事是什么。那时我们就意识到,也许我们合伙共事一定会很有意义〃。1968年8月,诺伊斯辞职。一个月后,负责研发的技术天才摩尔也追随而去。同行的还有当时尚没有什么名气的格罗夫。
3人一致认为,半导体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存储器芯片。这一市场完全依赖于高科技,你在一个芯片上放尽可能多的电路,谁的集成度高,谁就是这一行业的领袖,就能创造奇迹。3人首先拜访风险资本家之王阿瑟·罗克。他是当年最早帮助创建英特尔的人。起初,摩尔担任执行副总裁,1975年成为公司总裁兼CEO,1979年,更成为公司主席兼CEO,其中CEO的头衔保持到1987年,主席一职保留到1997年,接替这些职位的就是格罗夫。
不经意间发现的摩尔定律
1965年,有一天摩尔离开硅晶体车间坐下来,拿了一把尺子和一张纸,画了个草图。纵轴代表不发展的芯片,横轴为时间,结果是很有规律的几何增长。这一发现发表在当年第35期《电子》杂志上,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文章。这篇不经意之作也是迄今为止半导体历史上最具意义的论文。
〃当时我在写一篇集成电路的文章,要旨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产品更为便宜。我发现并在文章中描绘了它增长方面的复杂性:一个芯片的容量会逐年递增。从60个元件扩展到64000个,每年翻番,而价格上则是相应的逐年递减,当时买一个元件的价格10年后可买一个集成芯片,这是一个长期推断。它的事实曲线比我想象的更好〃。摩尔指出,工艺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性能保持几何级数增长。这种增长非常有规律。由于其可预见性和重要性就被正式定义为摩尔定律:微处理器芯片的电路密度,以及它潜在的计算能力,每隔一年翻番。
第50节:一生都在使分子运动
作者 : 张剑
为了使这个描述更精确,1975年,摩尔做了一些修正,将翻番的时间从一年调整为两年。实际上,后来更准确的时间是两者的平均:18个月。〃摩尔定律〃不是一条简明的自然科学定律,而是一条融自然科学、高技术、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开放性的规律。尤其是〃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使其成了英特尔公司的发展指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