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等等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开放性的规律。尤其是〃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使其成了英特尔公司的发展指针。摩尔定律神奇地灵验了30多年,连摩尔自己也惊讶不已。〃摩尔定律告诉我们是什么把电子产业从歇业中拯救出来,又把制造者和消费者从价格波动的'过山车'中解放出来。
如今人们最关心就是摩尔定律何时终止。摩尔本人认为它还会延续今后几代产品。未来10年内,翻一番的速度会明显下降。〃我没有去估算具体的速率,但可能会慢一半左右。翻一番的时间将会是3年而不是18个月。〃
非同一般的前进步伐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商业环境,这可描述成有控制的疯狂。如果你没有创新,没有降低价格或者什么都没做,那么你的对手现在或将来肯定要把你赶出竞争行列。〃沸沸扬扬的DNA芯片和有机半导体技术,摩尔则表示怀疑:〃我是一位化学家,我不相信这种技术。我不认为现在的技术会被淘汰。但是我也有可能错了,可能过于局限于我们自己的技术。〃
摩尔不仅以著名的摩尔定律而闻名,更有意思的是,他曾讲过一个关于微处理器的寓言:我们需要为芯片找寻一种基质,因此我们考察了地球的基质。它主要是沙粒,所以我们使用了沙粒。我们需要为芯片上的线路和开关找寻一种金属导体。我们考察了地球上的所有金属,发现铝是最丰富的,所以我们使用了铝。
不会〃挥斧头〃的〃偶然企业家〃
摩尔是一个害羞的、有条理的人,他有讲究的外表,好像一生都在使分子运动。他很早就发现了格罗夫身上有种特别的东西,并决定加以培养。1970年,两人在华盛顿动物园散步,摩尔对格罗夫说:〃有一天你将管理英特尔〃。此后20年,摩尔用各种事锻炼格罗夫。格罗夫说:〃他是一个父亲的形象〃。
摩尔甘于默默无闻,但他是英特尔的〃心脏〃。在硅谷历史上,摩尔不是个抛头露面的人物,在他事业的生涯中,经常被他的同伴遮去光辉。但在硅谷,尤其是在英特尔,摩尔是最令人敬佩的公司创始人之一,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他比其他人更能体现英特尔的模式:才华横溢,说话温柔,自我超越。
当然人无完人,摩尔是位杰出的实验室研究人员,一位无与伦比的幻想家,但他绝不是一位企业中〃挥斧头〃的人。而格罗夫正好是这种人。〃像我这样的'偶然企业家',是要等着被推进或者跌到机会里,才会焕发出'企业精神'。〃他和诺伊斯一起呼吸着自主经营的新鲜空气,忽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我们创建英特尔的打算是努力制成更复杂的集成电路,我们把半导体存储器看成数字设备提供产品的机遇。
1969年,英特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产品,双极处理64位存储器芯片。为了防止其它公司侵入,公司将扩大规模定为第一目标。但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厂商还是将英特尔逼入困境,1985年市场崩溃时,日本的公司占领了内存芯片市场,英特尔已握有更大的利器:微处理器。在英特尔做出退出内存芯片业务的决策过程中,摩尔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这种转型是一场赌博,CEO戈登·摩尔问格罗夫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被扫地出门,董事会就会找一个新的CEO,你认为这个新任的CEO会怎么做?〃格罗夫的回答是:〃当别人把我们扫出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那么甘心的离开呢?难道我们不能再走进公司的大门,做那个新的CEO可能要做的事呢?〃
公司不但有幸逃过一劫,而且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微处理器成了摩尔定律的最佳体现,这种芯片是计算机的〃大脑〃,英特尔成为这项高利润和革命性技术的霸主。也带着摩尔本人的名望和财富每隔18个月翻一番。1989年,摩尔从主席职位上光荣退休。1990年,他从当时布什总统手中接过了美国技术奖。而今,他仍坚持在半导体业的第一线。他创立了电脑产业发展的第一定律。
2001年4月15日,英特尔公司宣布,该公司刚刚完成董事会的改组工作,选举前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53岁的里德·亨特(ReedEHundt)为公司新任董事,接替5月份退休的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改组董事会意味着英特尔公司已经结束了一个时代,即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尽管摩尔将退出英特尔的董事会,但仍然担任公司的顾问和名誉董事。英特尔现任总裁兼CEO贝瑞特指出,〃我想,我们仍然需要他的观念和思想〃。同时,这位温和而慷慨的老人将在一个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基金会中扮演慈善家的角色。
2001年10月28日,摩尔向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捐款6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单一学校获得的最大笔捐款记录(此前最高记录是2000年2月28日,IDG创始人麦戈文宣布向其母校MIT捐赠35亿美元,2001年5月,HP共同创始人威廉·休利特向斯坦福大学捐献4亿美元)。这项捐款,将用于该校未特指的项目,捐款将在10年内付清。72岁的摩尔说:〃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历史上曾创造过巨大科学贡献。我的捐款最好不要用于盖楼房,而应该用它干一番新事业。〃这位身价近100亿美元的70多岁老人要在余生,将自己的财富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个意义不亚于他在英特尔的贡献。
如果说英特尔制造的芯片是整个IT业的〃大脑〃的话,那么戈登·摩尔则是英特尔公司的〃大脑〃。在英特尔公司的〃大脑〃光荣引退之后,英特尔这家新经济的旗舰级企业将驶向何方,大家拭目以待。
031硅谷首富拉里·埃里森
他是世界上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的老板,他的产品遍布全世界。他是陌生的人,但谁都似乎无法离开他。埃里森在32岁以前还一事无成。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文凭;换了十几家公司,老婆也离他而去。开始创业时只有1200美元;却使得Oracle公司连续12年销售额每年翻一番;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他自己也成为硅谷首富。但世人知道,这期间他经历了多么漫长的人生奋斗历程。
20年奋斗成就硅谷首富
埃里森被《财富》杂志列为世界上第五富的人;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他的个人净资产为187亿美元,排名第十二位。他拥有的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Oracle公司也许并不为大众所知,但当你从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或者在航空公司预定航班;或者将家中电视连上Inter网;你就在和Oracle打交道,Oracle的客户大多是赫赫有名,名列财富500强的大型公司。埃里森以乐于享受、好勇斗狠、傲慢自大还有和漂亮女人交往而出名。在32岁以前他一事无成。
第51节:没拿到一个文凭
作者 : 张剑
读了三个大学没拿到一个文凭
埃里森是美国犹太人;俄罗斯移民,出生在1944年的曼哈顿;他的未婚妈妈只有19岁。埃里森由舅舅一家抚养;在芝加哥犹太区中下阶层长大,那时贫富的差别没有现在巨大。学生时代的埃里森并没有显示出超人的素质和成绩;在学校他非常孤僻;独来独往;不过却十分注意打扮和享受;在别的孩子还是由父母来理发时;他却请专业理发师打理。
1962年埃里森高中毕业;进入Illinois大学就读;二年级时离开了学校。商业周刊报道他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平均成绩没有达到及格水平,但他却不置可否。过了一个夏天他进入Chicago大学;同时还在Northwestern大学学习;虽然经历了三个大学,最终他没有得到任何大学文凭。
1966年埃里森离开家乡,来到加州的伯克莱,准备就读研究生,同时开始工作赚钱。他学习了电脑编程;主要是为IBM大型电脑开发;他并不想投身高科技;只不过想赚点生活费。他的工作是给一些大公司开发应用程序,那时的软件开发意味着:挂上磁带,备份数据,工作单调也没有挑战性。远不能和现在的程序员相比。
关于学位;埃里森认为:〃大学学位是有用的,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去获得一个或者更多,但我在大学没有得到学位,我从来没有上过一堂计算机课,但我却成了程序员。我完全是从书本上自学编程的。〃
不断跳槽换公司老婆离异家破裂
在伯克莱·埃里森认识了主修中国历史的AddaQuinn,他们很快就结婚了。60年代的美国是动荡和巨变的时代,中东战争,越南战争……。埃里森不停地更换工作,虽然挣钱不多(夫妇俩月收入合计1600美元),花钱却十分大方,他甚至借了3000美元购买一条34英尺的帆船。同时还在分期付款购买另一条小帆船。埃里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从来不操心账单,Quinn却受够了,1974年他们离婚了。埃里森劝她说:〃我会成为百万富翁的,如果你和我在一起,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Quinn却不相信,不过她最后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1973年埃里森在Amdahl工作;Amdahl是和IBM竞争的生产大型电脑的公司;有45%的股份是日本富士通的;埃里森所以有机会去日本出差;他被京都东方异国情调给迷住了;日本的禅学和文化给埃里森深刻的影响,他成了一个日本文化艺术的终身爱好者。
离开Amdahl,埃里森加入Ampex;这是硅谷一家生产影像设备的公司,在那里他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BobMiner和EdwardOates。他们一起研究如何有效存储读取海量的数字信息,埃里森转向了市场和销售工作;他们的项目最终失败了,埃里森将这归咎于公司管理不善,〃我比公司的头儿们懂技术,也比他们懂市场,如果他们能经营公司,我也能。〃
就在他们打算成立公司时;另外两个传奇式的公司也产生了,一个是苹果,一个是微软,虽然公司产品、理想、文化完全不同,但却有着同样成功的模式:创立者都是一个有梦想精神的技术企业家和一个技术天才,BillGates有PaulAllen;SteveJobs有SteveWozniak;Larry埃里森有BobMiner。
1977年6月埃里森他们3人合伙出资2000美元成立了软件开发研究公司,埃里森拥有60%的股份;占有这么多股份是因为成立公司完全是由于埃里森的鼓动,而且他有一个40万美元的项目合同;这一年他32岁。
〃好在经营软件公司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用点小钱就可以创业。所有伟大的软件公司都是这样开始的,也许不是所有的,但Microsoft和我们是的;我们比Microsoft资金更少;几乎一无所有。〃
IBM犯了上千亿美元的错误埃里森终于成功
1976年IBM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里程碑的论文,〃R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介绍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查询语言SQL;埃里森非常仔细地阅读了这篇文章,被其内容震惊,这是第一次有人用全面一致的方案管理数据信息。作者TedCodd10年前就发表了关系数据库理论,并在IBM研究机构开发原型,这个项目就是R系统;存取数据表的语言就是SQL;文章详细描述了他10年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实现的方法,埃里森看完后,敏锐意识到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可以开发商用软件系统。
那时大多数人认为关系数据库不会有商业价值,因为速度太慢,不可能满足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者大量用户存取数据,关系数据库理论上很漂亮而且易于使用,但不足就是太简单实现,速度太慢。埃里森认为这是他们的机会:决定开发通用商用数据库系统Oracle;这个名字来源于他们曾给中央情报局做过的项目名。不过也不是只有他们独家在行动,Berkeley大学也开始开发关系数据库系统Ingres
IBM却没有计划开发;为什么蓝色巨人放弃了这个价值上百亿的产品,原因有很多:IBM的研究人员大多是学术出身;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理论,而不是推向市场的产品,从学术上看,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论文和演讲能使他们成名,为什么不呢?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IBM当时有一个销售得还不错的层次数据库产品IMS;推出一个竞争性的产品会影响IMS的销售和人员工作,直到1985年IBM才发布了关系数据库DB2;Ellision那时已经成了千万富翁。
埃里森曾将IBM选择Microsoft的MS…DOS作为IBM…PC机的操作系统比为〃世界企业经营历史上最严重的错误,价值超过了上千亿美元。〃,IBM发表R系统论文;而且没有很快推出关系数据库产品的错误可能仅仅次之;Oracle的市值在1996年就达到了280亿。
我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还需要其他人都必须失败
几个月后,他们就开发了Oracle10,但这只不过是个玩具,除了完成简单关系查询不能做任何事情,他们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Oracle有用,维持公司运转主要靠承接一些数据库管理项目和做顾问咨询工作。
Oracle数据库的头两个用户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海军情报所,他们使用完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中央情报局用的是IBM大型机;海军用VAX机;而埃里森和Miner开发Oracle用的是Digital的PDP机;这迫使他们作出了重要而关键的决定:新版本30全部用C语言开发;因为C语言是所有机器支持的,而且C编译器很便宜。
埃里森向客户宣称Oracle能运行在所有的机器上;事实上当然不可能,但这是非常聪明的市场策略;大型公司和机构都拥有各种类型的电脑和操作系统,他们愿意购买一种能通用的数据库。
Oracle的成功除了有IBM的友好帮助外;还要记上Digital的一份功劳。IBM向埃里森提供了关系数据库理论;DEC提供了表演的舞台:VAX电脑;VAX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小型机。
第52节:天下家居第一家
作者 : 张剑
埃里森和Miner都十分好战;〃我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所有其他人都必须失败。〃虽然埃里森后来否认了他对新闻周刊记者说过的这段话;但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既使是在工作之余的体育比赛中他也总要争取胜利;他是相当不错的网球和棒球选手。为了胜利他可以不择手段,夸大其词和撒谎是家常便饭,Oracle的规模还很小;如果客户知道他们的实情只有四五个程序员,根本就不会购买他们的产品。
032从卖火柴的小男孩到天下家居第一家
他出生在穷乡僻壤,他起步于深山老林,可他心里装着的却是偌大的一个世界。他从7岁一边读书一边走村串巷卖火柴,如今已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