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小海盗-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继光可不愿意帮助**哈赤,哪怕是间接性的帮助。
    但唐继光也没有去提醒淮安府的地方官应该注意流民,唐继光准备顺其自然。
    唐继光自己则在靠海的云梯关一带架起大铁锅煮粥,一方面救济流民,另外一方面也招募流民。招募流民非常简单,流民往往一文钱也不要就愿意为奴为婢,只要一个要求,就是能够吃饱饭。唐继光花费最多的钱,反而是签订契约的公人所费的钱财。这个公人其实就是公证人,由衙门中人担任,一般会抽出百分之六作为公人藈。?
    唐继光索性给衙门送去了一千两,衙门登时无视其中的一切,还给唐继光送去印章,也就是说唐继光想买多少个人就买多少个人。这大概相当于包月吧!
    其实也怪不得衙门的官吏如此爽快,皆因正常买卖一个人三十两,他们收取的公人税也不过是一两八钱,一千两就相当于买五百个人才有的了。而现在更是奴隶价格直线降低,他们去做公人,最多也就得到几百文。
    唐继光又花费五百两买通了云梯关的卫所士兵,流民从容在云梯关一带出海。不过让唐继光郁闷的就是,他的海船太少了。十艘海船一共才可以运载六百名流民左右,来回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可以多运一些的,但那样生活环境太过恶劣了,恐怕途中会死不少人,唐继光不采纳这个方法,这才使得运送人数如此少。
    幸好的是万历的圣旨也下来了,万历赐唐继光武举同进士出身,福建海防游击,领千户衔。让龙江船厂、五虎门船厂协助唐继光组建水师。
    唐继光这个时候可以打着组建水师的名义,向明国各地下订单,制造海船了。
    唐继光立刻向龙江船厂下一艘一千料的大船,让唐继光傻了眼的是,昔日修建了明初鼎鼎大名的三宝船队的龙江船厂,最多居然只能够建造五百料的海船。唐继光无奈了,改为向龙江船厂索要两艘五百料的海船,每艘海船造价二千两。
    反倒是福建的五虎门船厂可以制作一千五百料的海船,而且制造周期只需要七个月。皆因每年派船出使琉球,都是从福建出发,制作的海船自然也是在福建制作。当然了,制造周期如此短,这海船性能上自然不能够和战船相比,只能够算是普通商船。
    别的不说,战船上的龙骨就需要是从广西运过来的铁木,光是这路费就要命了。幸亏唐继光需要的并非是战船,只需要能够载人的就可以了。唐继光迅速向五虎门船厂下订单,一共三艘一千五百料的海船,每艘造价五千两白银。
    其实如此低的价格,一方面是明国造船技术出色,另外一方面是,用的工人是匠户。这些匠户和军户一样,工资低的可怜,连温饱都成问题。如果不是要喂饱那些太监,恐怕价格更加低。另外在潘相的帮助下,海船的制造周期被缩短到六个月。
    同时还向泉州、福州、福州等民间船厂下订单,一共是三艘五百料的二号福船,十艘二百五十料的海沧船、二十五艘一百五十料的苍山船。
    不过其中最快的苍山船也需要八十天制作周期,几乎三个月时间。
    漫长的制造周期,使得唐继光原本准备在台湾今年开垦的计划失败了。为此唐继光不得不联络昔日帮助过他的晋江船主杨天生,让他帮忙从广东购买五万石粮食到淮安府。
    之所以是淮安府而非台湾,都是因为流民都滞留在淮安府那里。唐继光也为此还以每石一两二钱的重金购买这些粮食,一共花费了六万两白银,平时也就花费五万两而已。甚至大规模购买还能够打折。
    唐继光的流动资金经过这些日子来的消耗,更是只剩下一百万两。这也多亏唐继光从日本带来的全是黄金的缘故,要不然恐怕唐继光的日子更加难熬。
    P:感谢书友‘人生无语’的打赏,另外已经可以确定!今天能够成功三更!
    木木本来还怕会食言,都不敢说出来!
    求推荐票鼓励一下!

第157章 万历四十四年【下】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万历四十四年五月,从饥荒爆发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饥荒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爆发蝗灾。严重的地区,扑灭的蝗虫积地尺许深,可见蝗灾之严重。
    山东农民更加苦逼,淮北流民数量激增到近四十万人,这也多亏山东靠近京师的缘故,要不然淮北流民破百万也不是什么问题。
    唐继光唯恐爆发起义,农民军会盯上他那几万石粮食。连忙招募流民,在海边用买来的硬木,私自修筑了一座坚固的堡垒,用于存放粮食。云梯关的官兵都被唐继光买通了,明知道唐继光这样做不合法,但他们都没有理会。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唐继光意料。起义倒是爆发了,但并非是在淮安爆发发生起义。反而是在人口已经变得有些稀少的山东武安发生了起义。六月二十日,三千山东武安饥民杀死了县丞孙光耀,抢掠官仓。
    朝廷也知道其中利害关系,山东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山东北接北直隶行省,南并南直隶,往西就是河南。一旦这些起义军壮大,无论走那一个方向都叫人有心,往北就不用说了,甭说打不打下北京城,光是一个惊扰京师就足够人头痛了。
    往南那可很接近中都凤阳府,凤阳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龙兴之地!还有明皇陵,那是什么地方。?可是藏着朱元璋老爹老娘的墓地,依照农民军仿佛蝗虫一样的风格,肯定挖墓的。这墓被挖了出来,叫万历的面往那里放。?叫内阁还有什么颜面继续当下去。?
    往西也好不到那里去,河南和山东都是灾区。农民军在那里可以很轻松的得到大量的兵源,短时间内扩大到几十万人。
    正因为知道其中厉害,这一次明朝内阁前所未有的团结,并且以极快的速度下令。用时任辽东巡按的熊延弼为将,率领三千辽东精骑火速南下山东,平定这次民变。熊延弼不愧是明末的顶梁柱,抵达山东后,用了不过是三天的时间就平定了起义,极大的震慑了附近蠢蠢欲动的流民。
    不过熊延弼是楚党的人,虽然立功,但并没有被任命留守山东,担任山东巡抚之类的,而是被排挤回到辽东。
    但明朝的灾难还没有完结,在六月二十八日,河南朱家口缺堤波及陈、杞、睢等五个县。不过内阁首辅方从哲也明白其中利害了,加重对山东、河南救灾,截留了不少漕粮。
    同时方从哲还派御史巡视山东、河南两省,打击各地不法商人,勒令他们以市价供应粮食。方从哲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山东、河南两地情况得到良好的改变,最直观的就是淮安一带的流民已经有部分选择返回故土。
    而福州制作的苍山船也制作好了,一共二十五艘,每艘苍山船都可以运载四十四人,其中四人为水手。这也就是中国硬帆,如果是西方软帆要多上几倍的水手才可以。
    如此一来一趟就可以运送一千六百人了,再加上唐继光听到刘大山他们说,台湾当地的土人似乎非常敌视汉人。为此他们还打过一仗,凭借火铳的锐利,击杀二十三名土人,伤四十七人,土人再也不敢来犯。不过经过这些日子的准备,土人似乎联系了其他土人部落,有准备卷土重来的迹象。
    唐继光不再留守淮安府了,让莫师爷坐镇淮安府,留一百名日本武士和二百名水手保护粮食。唐继光就和船队一同出海,前往台湾了。
    海上航行并不轻松,不少人第一次出海,不少人都不适应还上的颠簸。虽然来的时候是一千六百名流民,但当抵达的时候只有一千五百六十七人,三十三人死于海上,都是儿童、老人。
    历时二十一天,唐继光终于来到了这一片还叫小琉球的土地上。
    一座井字形的小寨沐浴在阳光下,小寨并算坚固,完全木质,为了放火也不过是在外面涂抹了一层泥巴,高不过丈许。不过对付还处于原始状态的土人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井’字的八个端口则是修建有和城墙连接的箭塔。
    百姓则居住在‘井’的中间那个口那里,农田则开垦在外围,以箭塔保护。
    看到这个布置唐继光立刻就皱起眉头,说道:“你们如此修建岂不是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负责处理开垦的阿福和刘大山立刻对唐继光吐槽。“少爷你不知道了,那些土人多么可恶,打不过你,就来偷袭。偷袭不到人,就破坏农田,我们不这样做,今天开垦的田地,明天就一片狼藉了!”
    “如此麻烦?”唐继光闻言登时眉头紧锁。
    如果有可能,唐继光可不想和当地土人的关系闹得太僵了。倒不是唐继光心慈手软,而是唐继光知道现在的台湾可是有很多疟疾、瘴气等等。而当地人则是掌握有对付或者压制疟疾、瘴气的药方,这些对于外来的汉人适应这里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你们可派人和他们谈判过吗?给点钱他们,就当买了这块土地吧!”唐继光说道。
    阿福闻言立刻不满的说道:“光哥,我还以为你来了会杀光他们。你怎么如此软弱。!我们有的是火铳,大不了放火烧山就是!”
    唐继光瞪了阿福一眼,说道:“你知道什么呢!这些土人熟悉地形,他们给你们天天玩偷袭,你认为谁玩得过他们。?至于你说放火烧山,你烧得了多少座山。?他们完全可以走到另外一座山那里!”
    “但是就这样服软,我不甘心。!”阿福嘟囔道。
    唐继光对此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摇摇头,看向刘大山。刘大山本来不堪一用,不过经过这些年来的历练,也有了一些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再像之前那样什么都想着蛮干。
    P:第三更到!求推荐票!

第158章 红夷现台湾
    唐继光对刘大山问道:“这事情,你怎么看。?”
    “少爷的话有道理,我也认为对那些土人友善一些毕竟好。毕竟他们到底是当地人,熟悉路况,我们对他们赶尽杀绝要花费很多力气。更别说少爷现在铺开的摊子不少,日本、福州不说了,还有在淮北的难民。恐怕每个月的开销要差不多一万两。”刘大山到底是担任将领的人,当了将领后目光也不同往日,看事物也透切不少。
    唐继光深有同感的点下头说道:“你说的没有错,最近的开销不少。淮北那么我招募了两万流民,每个月哪怕吃粥,也要消耗我六千石。我在淮北准备的粮食,只是足够十个月而已。而且现在我只剩下一百万两白银左右,现在的担子对于我而言,他的压力已经足够大了。再说你们可别忘记,日本那里也不平静,大野治长那里对我可不友善。而且我们很可能会有一战”
    唐继光说到这里,禁不住想起自己和茶茶的事情。正所谓纸包不住火,自己和茶茶的事情也不知道能够瞒得住多长时间,小胖子知道了自己最亲近的两个人背叛自己,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唐继光想到这里又是一阵头痛。
    唐继光甩了甩脑袋,似乎想将烦恼甩出脑袋。“罢了!这日。本的日后再说吧!和土人的关系最快改善,你们可知道有熟悉土语的人吗?”
    “有!前段时间知道有一小伙汉人这里登陆。不过他们带有鸟铳,刀剑大弓也齐全,我们怀疑是海盗就派人捉了他们。但他们说自己是来这里收购鹿皮的商人,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好,于是我就将他们困在地牢那里,等少爷你来了再做处理。不过现在看来他们也应该派得上用处了!”刘大山有些得意的说道。
    “哦!这么说来,小琉球这里有很多鹿了?”唐继光诧异中带着三分惊喜,这可就意味这不少金钱。
    不知道什么原因,日本人特别喜欢鹿,富人穿的皮鞋内侧用的就是鹿皮,武士铠甲内侧用的也多是鹿皮。使得鹿在日本数量剧减,不少商人都从广东、安南购买鹿皮运到日本贩卖。在广东一块鹿皮不过是一两银左右,但卖到日本却是二两四钱有余。如果制成皮革制品,赚取的利润还更加多。
    还有鹿茸这些补品,对于奢侈成风,青楼林立的江南,这可是非常畅销的热卖品。
    “是的!不过据说南方的鹿更加多,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被红夷人发现了当地的鹿皮特产,高价抬起来向土人收购。那些被我们捉了的人,他们因为没有本钱和红夷人竞争,于是就来北面碰碰运气!”刘大山解释道。
    “红夷人?”唐继光登时心头一凛,他想不到西方人居然如此快就插足中国了。而且看样子他们似乎已经看上了台湾这一片土地,只是不知道是那一国的人呢?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呢?希望是荷兰人吧!西班牙人有菲律宾作为立足点和跳板,对上他们可不容易。
    看样子有必要加快对台湾的移民,巩固自己在台湾的势力才可以。
    唐继光下了船后,当即顾不上检查小寨屯田情况,立刻让人带了那些自称是商人的家伙来见他。
    一共七个人,有老有嫩,各自之间,面相也有着几分的相似,看样子似乎是一个家族的人。为首的是一个四十二三的大汉,漆黑的脸容,刀削斧劈的深沟皱纹,一看就知道是海上讨活的人。
    “你叫什么!”唐继光看着为首的中年人,沉声问道。
    那中年人还没有说话,旁边的一名少年已经昂起脖子,暴起青筋,激愤道:“你是什么人!我们是泉州同安郭家的人!你是识趣的就放了我们!要不然有你好看的!”
    唐继光听清楚自己被威胁后,怔了怔,旋即哈哈一笑,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你是谁?一看就知道是倭寇了!小小一个倭寇也敢犯我大明子民!”少年眼中闪过一抹狡黠。显然他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愣,至少也知道区分对待。
    唐继光侧过头对刘大山问道:“看守他们的肯定是日本武士吧?”
    “少爷英明!”刘大山敬佩道。他这话可不是奉承的,是真真正正的敬佩。“只是少爷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小子既然误会我是倭寇,肯定是经常接触日。本。人的缘故了!”唐继光不以为意的说道。
    旁边的中年人脸色登时微微一变,从这细微的地方,他就看出来,唐继光不是一般的好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