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产值,1990年达到3530亿元,比1985年增长21。6%,平均每年增长4%(包括村以下工业为6%)。工业总产值,1990年达到13240亿元,比1985年增长43。4%,平均每年增长75%(不包括村以下工业为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照1985年价格计算)将达到11170亿元,比1985年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分配方面,到1990年,国民收入达到9350亿元,比1985年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1990年,全国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平均每年增长42%,农村居民平均每年增长51%。五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1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8960亿元,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1600亿元,城乡个体投资2400亿元。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00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2760亿元;其他投资1200亿元。五年内,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将新增6000亿元以上。鉴于六五后期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过猛,七五前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体维持在年的水平,后三年再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一些。

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增长40%,并相应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舰模。在这五年内,继续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

七五期间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到1990年,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情况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23。9%下降为21%,轻工业所占比重由上升到39。4%,重工业所占比重由38。1%上升到39。6%。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21。3%上升到25。5%,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78。7%下降为三、七五期间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虑到六五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务院在拟定七五计划草案的过程中,在经济建设方面着重考虑和研究了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也是整个七五计划执行期间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率,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高效益地向前发展。七五计划规定的增长速度E垆六五期间实际达到的六五后期已经偏高的增长速度降低了一些。所以作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了经济生活中各种内在因素的变化和要求。今后农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需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的增长速度。就工韭来说,六五后两年的过快增长,主要是受过大的投资需求所刺激,靠大量进口原材料来支撑的。这种情况是难以长期维持下去的。同时,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很紧张,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适当控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有利于协调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的比例关系,协调生产和运输的比例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经济的致命弱点。七五期间对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提出适度的要求,有利于把各个方面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导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需要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而国内外的实践都反复证明,只有经济的适度增长,才能避免经济关系过分紧张,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2规定恰当的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这是七五计划的关键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七五期间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也关系到90年代以至更长时期经济发展的后续能力。七五计划规定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经过多方测算和对财力物力的反复平衡后确定下来的。投资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这是保证经济稳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把投资规模搞得过大,必然造成重大比例严重失调,使经济发展走弯路。六五后两年出现的投资过分膨胀的势头,到七五初期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间题,许多地方和单位仍然在盲目地上项目,铺摊子,使投资规模潜伏着继续膨胀的危险。因此,七五计划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上到下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务必要在七五期间把投资规模控制在国力所允许的水平上。

六五后期,不但投资规模偏大,投资结构也不合理,主要是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投资比重偏低,一般加工工业和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重偏高,更新改造投资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合理调整投资结构。七五计划规定七五期间调整投资结构的方向是:继续增加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投资,适当增加农业、科学、教育事业的投资,相应压缩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适当控制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增长;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提高更新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在投资的地区分布上,根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条件,确定不同的投资重点和恰当的投资比例,使东部地带的发展和中部地带以及西部地带的开发更好地结合起来。

建设项目过多,建设周期长,投资效益差,是长期以来的突出问题:七五计划要求,七五期间必须改变逍去那种争投资、铺摊子、长期不能竣工投产的状况,增强时间观念、利息观念和资金周转观念,坚决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从七五计划开始,新上大中型项目所需的资金、材料、设备必须落实,然后才能列入开工计划,并按合理工期分年拨足物资和资金,否则只能作为预备项目。在建的大中型项目要认真清理,进行排队和调整,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做到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

为了控制投资规模和调整投资结构,必须改革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体系和管理体制。七五期间要研究和制定科学的系统的投资管理和调控制度,并逐步加以实施。

要统一计划,综合平衡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正确划分中央、地方和企业的投资范围,并注重采取经济手段把不同主体的投资兴趣引导到宏观经济要求的目标上来。

3按照兼顾生产建设和生活消费的原则,恰当地确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幅度。

七五计划要求,七五期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要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必须使生产建设和生活改善相互协调地前进。同时也要注意,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只能依靠努力发展生产,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量力而行,而不能挤占必要的建设资金。生活消费的增长速度不能高于生产发展的速度,职工工资增长的速度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

六五后期开始的在工资福利上的互相攀比、滥发现金和实物的做法,必须坚决制止,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必须严格控制。

后来的实际情况证明,以上考虑都是正确的。七五计划的安排和基本原则既是积极的,又留有余地,是比较恰当的。如果真正能够落实,将有利于克服经济主活中存在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顺利推进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进一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讲究经济效益上来,从而为全面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好的基础。但是,七五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了偏差,六五期间的主要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反而在加剧,经济持续过热使得整个七五期间在不断进行调整,七五后期不得不进行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四、七五计划的特点

从七五计划与以往历次五年计划的比较来看,七五计划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的计划编制工作长期以来单纯注重数量指标,把少数产品的数量指标作为主要奋斗目标,而忽略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长远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提出,这次制定七五计划,除了正确地确定必要的生产建设指标以外,必须充分重视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使之成为计划的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五计划的编制充分考虑了《建议》的要求,着重研究了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r七五计划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不仅提出了明确的生产、建设、科教文卫、人口等的发展目标,而且充分重视了产业结构、地区布局、投资结构、对外关系以及经涪体制改革等重大战略性问题,重视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数量和速度的增长与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这是计划工作的一个重大转变,有利于把注意力集中于研究经济工作的大的矛盾上面,解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为以后的五年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经验。

2计划中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以及三次产业的划分与统计。我国的计划和统计工作长期以来是以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综合指标。但社会总产值在计算上不能剔除重复计算的因素,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同时这种以物质产品平衡为标准的指标体系不能适应我国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统计上也不能以统一口径与多数国家的指标体系进行对照,从而看出我们的差距。为此,国务院决定,从1985年起,建立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统计,明确了三次产业的划分。七五计划在保留其他指标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作为计划、统计和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综合指标,同时在产业结构安排中,规定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特别是强调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是七五计划在计划统计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改进,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七五计划前期情况

七五计划提出七五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休制的关键时期,是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的更好发展准备条件的重要时期。七五时期也是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20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前十年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从计划执行的总的结果看,这一目标是达到了。但是,计划执行的过程并不顺利。七五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1986年到1988年9月,特点是经济发展持续过热,不稳定因素增加;后一阶段从1988年9月到1990年,为经济的治理整顿时期。

一、1986年经济过热形势的短暂缓和

(一)1986年的计划安排

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过热局面在六五期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根据这种情况,在七五计划的安排中规定,七五前两年,在经济建设方面,要着重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的问题,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基本平衡。总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使新的五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胜利实现七五计划非常重要。1986年1月11日,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坚持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是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并提出年的经济工作要执行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八字方针。据此,国家计委对1986年的计划作了安排。

根据1986年的计划安排,新的一年在经济建设方面总的要求是:要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同时努力改善供应,把各项生产和流通事业进一步搞活,力争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大体平衡,使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为此,要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在严格控制投资规模的同时,调整投资结构,加强重点建设和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努力提高投资效果;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外贸出口搞上去,引进必要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紧缺的原材料,减少一般设备和物资的进口,做到实际外汇收支的基本平衡。

1986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如下:(1)农业要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包括村办工业为6%),粮食产量4亿吨或者更多一些。(2)工业生产要在确保产品质量、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的基础上,保持适当增长速度,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8%(不包括村办工业为8%),其中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78%。(3)在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适当改善投资结构,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中央对七五前两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本维持1985年水平以实现稳定经济的要求,计划安排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570亿元,大体维持上年实际水平。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合计的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6。8%上升到51。4%。非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重由1985年的实际水平压缩10%-20%。必须坚决清理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4)安排好市场商品供应,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以适应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计划安排1986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加14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增加100亿元。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比上年增长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5)大力增加出口,进一步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计划安排198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5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比上年增加,进口总额比上年有所压缩。

要保证1986年计划的实现,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要在进一步搞好工农业生产、改善供应的同时,对过度膨胀的需求如以有效抑制。为此,1986年计划提出,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继续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关键是要有效地控制地方、部门、企业的自筹投资和银行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近几年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每年有700多亿元,相当于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左右。要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