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大转弯,急刹车,从而开始了以后三年经济上的治理整顿。

实际上,国家有关部门在1987年下半年已经觉察出了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安排198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全国计划会议提前于1987年9月与体制改革会议同时召开,目的是为了使改革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一些重大方针问题和改革部署进行共同讨论和安排(一般年份是在11月-12月份召开)。国家计委在会上提出了1988年计划安排的总方针和1988年宏观控制的六个具体目标。安排1988年计划的总方针是:收紧财政和信贷(即实行双紧政策),控制需求,稳定物价,保持经济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1988年宏观控制的具体目标是:

1控制货币增发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率与计划的物价上涨率之和。2财政赤字低于1987年计划水平。除了调整职工工资、物价补贴和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等需要增加的支出之外,基本建设拨款、各项事业费支出、行政费支出,必须低于或者大体维特1987年的水平。这方面需要增加的支出,必须在各自的预算范围内调整解决。财政赤字的弥补,不再采取向银行借款和透支的办法,改为由财政部发行国债的办法。3市场零售物价指数必须低于1987年的水平。4国家外汇结存略高于1987年末达到的水平。5农业生产保持4%的增长幅度;工业生产,在降低物质消耗、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增长8%6城乡人民的平均实际收入略高于1987年的水平。国家计委提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采取一些根本性措施,有一个连续三年的长期安排,而且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经过几年努力,把市场零售物价基本稳定下来,消除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作这样安排时,充分考虑到了采取从紧政策后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和造成的一些损失。但是,为了稳定经济,也只能如此,准备过几年紧日子。应该说,1987年9月份的计划会议对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客观的,安排也是稳妥的。

1988年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1987年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的经济工作,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进一步稳定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针,以改革总揽全局。

3月份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上的《政府工作报眚》提出,1988年采取放、调、管相结合的路子,来解决宏观失控问题,下决心使经济降温。

1988年3月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是根据以上原则和方针制定的。计划规定,1988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稳定经济,深化改革,以改革总揽全局,努力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按照计划安排,1988年计划的具体目标是:1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5%2农业生产增长4%,争取粮食产量达到41亿吨。工业生产在降低物质消耗、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330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2060亿元,略低于上年的实际水平。4货币增发量和信贷规模控制在适度水平,既要有利于币值的稳定,又要有利于经济的增长。5财政赤字控制在80亿元,维持上年的水平。除了工资奖金、价格补贴、科学文教卫生事业、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等支出适当增加外,基本建设拨款、行政费和其他事业费等支出都低于或大体维持上年水平。6城乡人民的收入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要比上年水平有所提高。

为了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怍:

1必须严格市场的物价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价格管理办法,坚决制止乱涨价、变相涨价和乱收费,严厉惩处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

2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适当控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幅度,并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杠杆,正确地引导消费,使之与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适应,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3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作用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1988年计划安排,在国家预算内和特别贷款投资总额中,用于能源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投资达到513%,比上年提高三个百分点。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并不是要扩大投资总规模。1988年必须继续贯彻三压三保的方针,严格控制投资总规模。要从严控制新上项目,在建项目也要进一步清理。已经动工进行新建、改建、翻修、装修的楼堂馆所,未经批准的,必须一律停下来。

4大力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做到:第一,大力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领域的经济效益,在这个基础上求得社会生产的增长。第二,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特别是坚决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1988年的社会篥团购买力指标,在1987年实际支出的基础上一律压缩20%并停止购买小汽车、沙发、地毯等19种国家专控商品。必须严厉制止乱发钱物的现象,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随意赠送礼品,精简压缩各种会议并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议食宿标准。实际上,根据以往经验,这个计划指标肯定会超过。之所以定得比较保守,就是考虑到了可能会超过的因素。预期的目标是实际增长幅度不超过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工业生产的增长幅度保持在12%上下,力争在二三年内能够消除不稳定因素。

(二)1988年控制经济过热的政策措施为了实现

1988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计划规定的目标,进一步稳定经济,国务院从年初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首先是要稳定物价。1月5日,国家物价局提出稳定春节市场物价的五项措施。

1月11日,国务院发布《重要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管理暂行规定》和《计划外生产资料全国统一最高限价暂行管理办法》。国务院在通知中指出,现在突出的是生产资料乱涨价、乱收费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影响整个物价的平稳和经济的稳定。稳定经济必须稳定物价。而稳定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管住国营企业和垄断行业的价格,又是稳定物价的重要环节。要坚决刹住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乱涨价、乱收费的歪风;要加强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的指导和管理,制止乱涨价、乱收费。重要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由国家物价局统一管理、制定和调整,关系重大的要报经国务院批准。对当前价格既高又乱,供求矛盾突出的能源、原材料和重要的加工产品实行全国统一最高限价。5月14日,国家物价局发布《关于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2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2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开支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基本建设单位年的社会集团购买力指标,一律在1987年实际支出的基础上压缩20%,在1988年内,停止购买小汽车、大轿车、彩电、复印机等19种专控商品。对直接用于生产经营、科研、教学、医疗和因特殊原因必须购买上述商品的,必须经各级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机关逐项审查,从严审批。严禁用公款购买实物和购货券发给职工,各种非业务性的研讨会暂停一年。严禁以开会出差为名,搞公费旅游。4月13日,国务院控制集团购买力工作会议强调,今年社会集团购买力压缩20%各地一定要严肃法纪,坚决执行。

但是,1988年上半隼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控制效果并不好。据8月18日新华社报道,1-7月份,全国社会集团购买消费品达36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为了保证重点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可对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以控制,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央基本建设基金制,从1988年1月1日起执行。基本建设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由建设银行进行管理。基本建设基金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生产力布局和中长期计划的要求,必须坚持量人为出的原则。

控制投资规模,重要的是控制自筹基本建设资金。为了限制自筹投资用于基本建设,1988年1月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按自筹投资一定比例购买重点企业债券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均应按当年自筹投资的一定比例认购重点企业债券;规定自筹基建投资必须按国家规定在建设银行存足半年才能使用;任何部门、地方、单位都不准占用流动资金、银行贷款、截留财政税收作为自筹投资来源和购买重点企业债券。

为了对楼堂馆所基本建设加强管理,控制楼堂馆所建设,1988年7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条例》规定,所有机关、团体、全民所有割企事业单位的楼堂馆所的建设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经批准建设的楼堂馆所必须列入部门、地方基建投资计划。任何单位未经报批程序不得擅自建设,不得搞计划外工程。

4认真清理在建项目。1988年5月27日,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6次常务会议,讨论了在京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清理问题。会议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对所在城市的楼堂馆所建设项目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6月1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通知,通知要求,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要亲自抓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工作,务求抓出成效;对在建项目、准备建设项目和规划设计项目要全面、认真地进行清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讨论,不得走过场,要坚决停一批,缓一批;从现在起,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投资,不论筹集渠道如何,一律先存入建设银行,接受监督,不得存入其他银行;今后审批楼堂馆所建设项目,必须按基建程序办理,不准各级领导者批条子上项目。

5严格控制信贷和货币投放。尽管年初提出了财政、信贷双紧方针,但1988年上半年的金融形势不容乐观。据《人民日报》8月17日报道,上半年全国金融形势严峻,货币投放过多,贷款增加较猛,储蓄存款出现滑坡现象。又据8月18日新华社报道,上半年全国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前7个月银行货币净投放达183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回笼44亿元,本年比上年同期实际多投放货币227亿元。为了实现1988年信贷投放的计划目标,8月11日,国务院批转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控制货币、稳定金融几项措施的报告》。国务院重申,任何单位、个入都不得强迫银行发放贷款或阻挠银行收回到期、逾期贷款;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任何部门都不得以任何名义成立或变相成立金融机构,办理存款、贷款等业务;对各地已经成立的各种信托投资机构,责成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顿。为了减少货币投放,增加吸收储蓄存款,中国人民银行还决定,从9月1日起提高银行各项存款、贷款利率。

(三)1988年计划执行情况

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1988年的计划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后三个月进入治理整顿阶段)。经济过热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峰,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剧,货币投放量过多,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也影响了改革的进展。

1988年主要计划指标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如下:

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l1。2%;国民收入11533亿元,增长11。4%。农业遭受了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粮、棉、油都有不同程度减产。粮食产量394亿吨,比上年减产880多万吨,没有完成计划指标;农业总产值5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没有达到计划增长4%的要求。工业总产值18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7%,不包括村及村以下的工业则增长17。7%。大大超过了计划增长8%的速度。

一批大中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投产。一批重点电站、煤矿、铁路、港口及科研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经济发展增加了后续能力。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穿、用商品普遍增长。

由于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1988年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进展。据海关统计,进出口货物总额达到10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总额475亿美元,增长20。6%;进口总额553亿美元,增长27。9%。扣除不收付外汇的来料加工和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等货物后,进出口逆差为31亿美元。

1988年经济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社会需求过旺,供求总量矛盾加剧。尽管采取了各项措施,但1988年社会需求总量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进一步膨胀。(1)投资需求继续膨胀。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预算外投资继续大量增加,198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加额673亿元,超过计划1014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2695亿元,增长17。3%,超过计划635亿元,都大大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全国在建工程投资总规模达到13000亿元左右,比上年扩大12%,明显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主要是新开工的非重点项目过多,预算外投资大量增加。(2)消费需求增势不减。银行对城镇居民支付的工资及其他现金比上年增长26。5%,社会集团消费达到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加剧了供求总量矛盾。

2工业发展速度过高,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突出反映在:

(1)工农业之间增长速度差距过大。这一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超过计划十余个百分点,农业增长速度因主要农作物减产而没有完成计划,农业发展滞后削弱了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2)农业内部主要农产品生产徘徊、产量下降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