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喻世明言-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石口称“难得”,便分付家童治饭款待。沈小霞问道:“父亲灵柩,恩叔必知,

乞烦指引一拜。”贾石道:“你父亲屈死狱中,是老夫偷尸埋葬,一向不敢对人

说知。今日贤侄来此,搬回故土,也不枉老夫一片用心。”说罢,刚欲出门,只

见外面一位小官人骑马而来。贾石指道:“遇巧!遇巧!恰好令弟来也。”那小

官便是沈袠。下马相见,贾石指沈小霞道:“此位乃大令兄,讳襄的便是。”此

日弟兄方才识面,恍如梦中相会,抱头而哭。

贾石领路,三人同到沈青霞墓所。但见乱草迷离,土堆隐起。贾石引二沈拜

了,二沈俱哭倒在地。贾石劝了一回道:“正要商议大事,休得过伤。”二沈方

才收泪。贾石道:“二哥、三哥当时死于非命,也亏了狱卒毛公存仁义之心,可

怜他无辜被害,将他尸藁葬于城西三里之外。毛公虽然已故,老夫亦知其处。若

扶令先尊灵柩回去,一起带回,使他父子魂魄相依,二位意下何如?”二沈道:

“恩叔所言,正合愚弟兄之意。”当日又同贾石到城西看了,不胜悲感。次日,

另备棺木,择吉破土,重新殡殓。三人面色如生,毫不朽败,此乃忠义之气所致

也。二沈悲哭,自不必说。当时备下车仗,抬了三个灵柩,别了贾石起身。临别,

沈襄对贾石道:“这一轴《出师表》,小侄欲问恩叔取去,供养祠堂,幸勿见拒。”

贾石慨然许了,取下挂轴相赠。二沈就草堂拜谢,垂泪而别。沈襄先奉灵柩到张

家湾,觅船装载。

沈襄复身又到北京,见了母亲徐夫人,回复了说话;拜谢了冯主事,起身。

此时,京中官员无不追念沈青霞忠义,怜小霞母子扶柩远归,也有送勘合的,也

有赠赙金的,也有馈赆仪的。沈小霞只受勘合一张,余俱不受。到了张家湾,另

换了官座船。驿递起人夫一百名牵缆,走得好不快。不一日,来到临清。沈襄分

付座船:“暂泊河下。”单身入城,到冯主事家,投了主事平安书信,园上领了

闻氏淑女并十岁儿子下船。先参了灵柩,后见了徐夫人。那徐氏见了孙儿如此长

大,喜不可言。当初只道灭门绝户,如今依旧有子有孙;昔日冤家,皆恶死见报。

天理昭然,可见做恶人的到底吃亏,做好人的到底便宜。

闲话休题。到了浙江绍兴府,孟春元领了女儿孟氏,在二十里外迎接。一家

骨肉重逢,悲喜交集。将丧船停泊马头,府县官员都在吊孝。旧时家产,已自清

查给还。二沈扶柩葬于祖茔,重守三年之制,无人不称大孝。抚按又替沈炼建造

表忠祠堂,春秋祭祀。亲笔《出师表》一轴,至今供奉在祠堂之中。

服满之日,沈襄到京受职,做了知县,为官清正,直升到黄堂知府。闻氏所

生之子,少年登科,与叔叔沈袠同年进士。子孙世世书香不绝。

冯主事为救沈襄一事,京中重其义气,累官至吏部尚书。忽一日,梦见沈青

霞来拜说道:“上帝怜某忠直,已授北京城隍之职。屈年兄为南京城隍,明日午

时上任。”冯主事觉来,甚以为疑。至日午,忽见轿马来迎,无疾而逝。二公俱

已为神矣!有诗为证,诗曰:

生前忠义骨犹香,魂魄为神万古扬。料得奸魂沉地狱,皇天果报自昭彰。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