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教会历史-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在化与私人化,信仰不仅於私人生活中有效,也是关乎公共生活的。
  社会要被上帝的工作所更新。教会要与社会合作,建立福利事业,保障公义,照顾贫穷人。
  K.经济观
  在经济思想方面,许多人也许都听过'韦伯与唐尼理论'(Weber…Tawney Thesis)。他们认为加尔文对勤劳的强调,受托精神(stewardship)的提倡,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精神动力。加尔文相信预定论,但人却又无从知道他们自己是否上帝所拣选的,於是恒常落在一个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中。他们如何获得救恩的确据呢?唯一途径就如耶稣基督所说的:「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太七18)他得藉著各方面的努力,多结好果子,以显示自己蒙上帝赐福,位列在得救者的行列中。加尔文将职业视为上帝对人的呼召与委托(vocation),故他们得竭尽管家的职分,努力工作,处事认真,做出优越的成绩,证明自己是与葡萄树相连接的枝子。基督徒商人努力赚钱,不是为了谋取私利,乃是藉做生意来荣耀上帝,并证明上帝对自己的赐福及保守。加尔文在强调努力工作的同时,又主张人得适度禁欲。信徒应该过一个简单俭朴的生活,戒绝铺张奢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本不属於自己,我们不过是上帝的管家而已,滥用物资乃属罪恶。
  资本就是藉生产而创造的财富,经扣除必要的开支和消耗後,剩下的可以用作累积及再投资。人们努力工作,却又不甚消费,那他们必然可以累积再投资的资本,扩大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韦伯和唐尼认为,更正教的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韦伯等的理论是否站得住脚,学术界长久以来都存在著很大的争论,在此不拟多说。我们要知道的是,加尔文的经济思想其实是相当保守的,他遵从圣经的均平主义思想,认为有钱人得将财富与穷乏人分享,反对贪得无厌地追求利益,反对争竞而主张合作,他也要求限制利率、控制价格,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很不同。
  不过,加尔文的经济思想也有较前卫的一面,譬如说,他不认为圣经禁止放债取利的规定可以适用於十六世纪,因为那只是为了禁止有钱人剥削穷人而作的保障条款,对他而言,以借贷的形式集资来作生产是可行的。不过,他仍反对有人专门以放债取利作为其职业,反对向为生存而非为生意的穷人放债赚息,而贷款的利息也不应太高。他容许借贷的做法,为商业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L.政治观。
  加尔文相信政府的权力来自上帝,为要订定法律,建立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活的福祉,并且对犯罪者执行公众的报复(publicvengeance)。
  他相信人的理性和意志,强调人有自理能力,可以参与社会和教会的工作,许多人认为这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结构上的可能性。不过,加尔文本人并不完全赞同民主的政治形态,他相信这很容易沦为暴民统治,使社会失去正确的目标和秩序。与当代许多民主论者不同的是,加尔文不是一个知识或道德的虚无主义者,他不认为主权在民的意思是人民有权做任何的选择,社会的目标和秩序不是由人订定的,而是源自上帝的律法:因此,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确保社会能朝向其神圣目标进发,而不会被庸俗的、错谬的个人选择(尽管最大多数的个人)所左右。他的理想政治形态是一种民主政治和专家政治的混合体。
  加尔文没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不认为每个人有权决定自身的命运,个体不是自足的,却是与其他人乃至整个社会互相依存的。他有一个'约' (covenant)的观念,这最初是指上帝与人的关系,但套用在政治层面,便强调统治者要与人民立约,决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彼此向对方负责。任何一方的权力都不是绝对的、无限的,也不能是单方面的。这成了日後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的'民约论' (Social Contract Theory)的基础。
  M.文化观。
  加尔文非常注重教育工作。前文已提过,他在 1541年重回日内瓦以後,除大力改善现存的学校外,便著手筹建一所大学,训练政府和教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样重要的是,他即时著手编撰一本为儿童而写的学道集,这本书的初稿於 1545年问世。
  加尔文抗拒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但对人文科学却抱正面的态度,认为它们是有价值的学问。他虽然确认人的犯罪堕落,却相信人性中仍存有特殊的美善能力,特别是他们的上帝形象,而这是他们与其他动物分别的所在,他们可以创造各种文化。这也是上帝给人的普遍恩典。这个恩典使人能够运用理性,发现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所布署的秩序,就是所谓自然定律。加尔文相信,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由天赐下的知识。
  加尔文强调教育和研究工作。影响所及,苏格兰是欧洲第一个;推行普及教育的地方。而北美的新英格兰一由清教徒所开拓的城市,教育也甚为普及,有名的长春藤大学便是在那里建立的。
  加尔文的神学是更正教阵营中最有系统、最旗帜鲜明的传统,它也是更正教神学的主干,影响及於德国、北欧、英国、法国、苏格兰、瑞士、荷兰、匈牙利、波兰、南非、美国,及许多其他地方。这些地方的加尔文派自称篇'改革宗' (Reformed),但其广泛的代表性却几近乎宗教改革(Reformation )本身。这是为何我们要花以上的篇幅来说明加尔文的神学大纲的原因。
  讨论问题:
  1.试述加尔文神学思想的要旨,其主要特色何在?
  2.'惟独上帝得荣耀' 的重要性在哪里,对更正教的神学思想有何重要之处?
  3.在对成圣的看法上,加尔文和路德的分歧在甚麽地方?试略述他们在这方面的思想要点。
  4.试简述加尔文的经济观、政治观和文化观。
  5.更正教(以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对教会的看法与天主教有何不同?
   

第七课  卫斯理与福音主义




  
  I.引言:宗教改革仍须改革。
  '福音主义'(Evangelicalism)是一个绵延了百多年的基督教运动。先说福音主义一词,它在历史上有好几个不同的含义:第一,它是指基础信仰而言;在德文的用法,福音主义教会便是更正教教会,因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正是要求教会重新恢复原初的福音精神。所以, Evangelical Lutherans不应译作「福音派信义宗' ,而是「更正教信义宗'。第二,它是指在十八世纪末,由卫斯理约翰(John Wesley, 1703-1791)所开始,在英、美教会绵延个多世纪的福音主义运动。顾名思义,这运动是以传讲基要福音为主的。第三,它是指二十世纪中叶以後,脱胎自基要主义( Fundamentalism,参页 377-384 )的福音派,就是坚守传统基要教义、尊重圣经权威的信徒,这是今天最多人明白的意思。在第十课讨论到司徒德(John R.Stott)时,我会详加讨论二十世纪的福音派。这里且专注福音主义一词的第二个含义——卫斯里约翰的福音主义运动。
  过去我们曾讨论更正教的崛兴与缔造。在第五课,我们特别关注更正教的兴起。宗教改革是由马丁路德在十六世纪的德国所推动的圣经神学运动,目的是要恢复原初的福音精神,重建早经失落的属灵传统,以及最基本的教义——因信称义的真理。在第六课有关加尔文的讨论中,我们探讨更正教的教义如何被搭建起来;这运动不单为了纠正天主教的错谬、回应天主教的攻击,更是要重新建造合乎圣经直接真理的教义。但三百年後,另一运动——福音主义运动却又兴起来纠正更正教会的错误。历史总是如此。
  本课会先检示三百多年後更正教会的危机,从而了解福音主义运动产生的因素,接著探讨卫氏的生平及循道主义的发展,最後以福音主义运动对今天基督教的影响作结。
  II.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更正教世界。
  更正教经过三百年(由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历史发展後,教会本身亦开始出现各种危机,其中最严重的是信仰体系渐呈僵化,再难以有效地回应时代的转变,且看看这三百年来英国圣公会因著社会的转变而面对的危机。
  A。理性主义的危机。
  1.缘起。
  更正教在十六、十七世纪面对最迫切的需求,是建立自身的神学教义及教会体制的规模。一方面,更正教得确立自己的信仰身分。无疑它是因著要纠正天主教的错谬才出现,但它不能永远担任反对派的角色,却须把各条争拗串连起来,正面地建立自己的信仰体系。另方面,十六、十七世纪亦是天主教与基督教互相攻击最为激烈的时期;基於护教的原因,将自己的信仰立场辩证清楚,也是刻不容缓的事。事实上,当时天主教与更正教的主要冲突,都不是在上帝论、基督论的大课题上,此时为著要突显天主教与更正教的不同处,故争论点便尽往细微处走。因此,十七世纪是更正教的所谓'经院神学' 时期,教会充斥著既为数众多又繁琐复杂、枯燥乏味的教义讨论。
  2.危机。
  研究教义者所追求的,主要是理论的和谐一致、首尾相贯,因而往往无视了现实的复杂与多元性。神学家若要将原本充斥著矛盾冲突的现实压平,好能套进他们所刻意营建的精致理论系统,无可避免地会践踏了现实,亦冒犯了信徒的信仰感受和经验。一个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十七世纪有关上帝的拣选是在人的堕落前抑或堕落後的争论。
  信徒在生活层次上,甚少涉及繁琐复杂的教义问题。对一般信徒而言,他们既无法明了这些技术上的神学争论,亦看不出这些讨论在教会生活层面上的价值。此时教会领袖及神学家若专门讨论与日常生活无甚关连的课题,那整个教义讨论及教会发展方向,便与一般信徒脱节了;理性主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但教会却变得枯燥乏味;教会空有一堆礼仪及教义,却欠缺生命与激情。这样的情况在英国的圣公会里最为显著。
  理性主义之所以轻易在英国圣公会里取得优势,与英国宗教改革的背景极有关系。
  因著篇幅所限,这里无法详细交代英国的宗教改革及圣公会产生的经过。简单地说,英国宗教改革有别於德国由平民发动的情况,它是从上而下的,由英国国王的一桩离婚案件,触发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决裂。可以说,这宗教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它不是从神学立场出发,否定天主教的各样教义与礼仪建制,从而开展一系列的更新改造,而只是在组织上脱离罗马教廷,自立门户。所以,无论在教会、礼仪、组织等各方面,圣公会仍维持与天主教非常相似的形式;除了由英国国王控制教会,取代昔日罗马教皇的地位外,一切都无大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英国教会存在著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举例说,它一方面拒绝罗马教皇的绝对领导,另方面却主张接受国王为其至高元首。它的理据何在?英国教会一方面要破除传递了千多年的教统,另起炉灶,但却又坚持使徒统绪的观念,确立从传统获得合法性与权威的主教制度,这又如何说得过去?根据马丁路德及加尔文的看法,所有不符合圣经教导的传统都要废去,教会必须奠立在圣经基础上;但英国圣公会从罗马天主教会所承继下来的传统,很多是难寻圣经根据的,那如何为它们的合法性作出辩护呢?在十七世纪,不少圣公宗的神学家为要合理化他们圣经以外的传统,都指出真理有两个根源,首先是圣经,其次是人的理性;後者是上帝设署在世界上的自然规律,虽未为圣经提及,但教会可以按著上帝给人的智慧,籍以建立符合上帝心意的教会传统。理性成了建构教会传统的合法基础。
  B.民族主义的国局。
  更正教另一危机,源自其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宪制的宗教改革,基本上是藉民族感情的鼓动、且在政治力量的支持下,才获得成功的。为了抵抗来自罗马教廷及其他天主教国家的压力,改教领袖不惜容让政府领导层介入、控制及干预教会事务,他们更以「信徒皆祭司' 的教义来合理化这种政治对宗教的干预。宗教改革受到当时鼓吹绝对王权的君主支持,因此所建立的教会,即使不是国家;化的,亦至少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因着受到较狭隘的民族主义影)响。英国教会不大热衷於跨种族与跨地域的传福音工作。
  及至工业革命以後,英国国力迅速抬头。为了开拓独占市场与寻求生产原料,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主义勃兴。在1914年,世界85%的地区由欧美国家所占据,其中尤以英语国家具压倒性的优势;英国是十九世纪的世界霸主,美国则在二十世纪取代了其位置。
  帝国主义的扩张开阔了欧洲人的眼光,让他们注意到那个辽阔的非基督教世界。原本'自保型' 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思想逐渐被'扩张型' 的超民族主义(Supernationalism)所取代,民族主义的困局才得以打破。基督教会自然亦受此时代观念所影响,从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海外宣教运动(参第八课)。
  C.社会与文化的激变。
  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1780-1830)是继六千年前的农业革命以後,人类另一场重要的革命,对政治、社会及文化每个层面,皆造成深远的影响。随着生产形式的改变,生产力大增自然不在话下,生产关系亦有重要的变化,它促成两种新社会阶层——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出现。
  1.中产阶级兴起。
  中产阶级是指一群藉工业生产或贸易而致富的社会新贵,他们对原来的社会权力分配深感不满,既要求在社会上有更多自由、更大的发言空间,也要求在政治上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从君主手中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此时期,有组织的教会(institutional church,无论是天主教抑或国教性质的更正教)由於与以君权为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