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回忆录之孤军奋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事关重大,所以我请求在我答复之前,让我和我的同僚们出去商议一下。
    于是哈利法克斯勋爵和比弗布鲁克勋爵以及其他随行人员走出市政府,来到一个流
    水漏漏、阳光灿烂的花园里,我们在那里商量了半小时。回到室内后,我又重申了
    我们的立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同意单独媾和。我们作战的目的仍是
    要彻底击败希特勒,我们感到仍然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我们不能同意解除法
    国的义务。但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会责难法国;然而这与同意法国不履行诺言
    是两码事。我竭力主张,法国应向罗斯福总统发出新的、最后的呼吁,我们会在伦
    敦给予支持。雷诺同意这样做,并且答应在知道呼吁结果之前,法国仍将坚持战斗。
      会谈结束后,雷诺先生将我们领进隔壁的房间,众院议长赫里欧先生和参院议
    长让勒尼先生都坐在屋里。这两位爱国者都情绪激动地说要誓死战斗到底。当我们
    走过拥挤的过道来到庭院时,在门口我见到戴高乐将军面无表情地呆立着。我低声
    地用法语向他致意,称他为“应运而生的人”①。他仍然无动于衷。庭院里大约有
    100来位法国领导人物,其状极为悲惨。有人将克列孟梭的儿子领来见我,我紧紧握
    住他的手不放。“喷火”式飞机飞入空中,我在平安、迅速的归途中美美地睡了一
    觉。这样做很明智,因为在晚间就寝前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①原文指拿破仑·;波拿巴。
               *  *  *  *  *
      晚上10点15分,我向战时内阁作了新的报告。我的讲述得到了两位同伴的认可。
    我们正坐着开会的时候,肯尼迪大使到来,给我们带来了罗斯福总统答复雷诺6月10
    日呼吁书的电报。罗斯福答复道:
      你的电报使我深受感动。我已对你和丘吉尔先生说过,我国政府正竭尽全力使
    盟国政府得到他们目前急需的物资,我们正加倍努力以给予更多的援助。我们这样
    做是因为我们相信和支持盟国为之奋斗的理想。
      法国和英国军队所进行的顽强抵抗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使我本人感动的是:为了捍卫民主,你宣布法国会继续战斗下去,即使因
    此而逐渐撤退、甚至撤退到北非和大西洋上也在所不惜。请记住,法国和英国舰队
    继续控制大西洋和其他大洋,这一点至关重要。还要记住,所有军队都需要外援物
    资才能维系。
      我也深为丘吉尔首相几天前就大英帝国继续抗战发表的讲话所鼓舞。这样的决
    心也同样适用于领土遍及各大洲的法兰西帝国。海军上将达尔朗深知:在世界事务
    中海军的力量仍然须接受历史教训。
      我们都认为总统已给予了极大帮助。他授权雷诺公布6月10日的电报,并阐明其
    全部含义,如今又送来了这封强有力的回电。如果法国因此而决定进一步忍受战争
    的痛苦,美国则更进一步地承担投入战争的义务。无论如何,总统的回电中包含倾
    向于战斗的两点:第一,答应予以各种物资援助,也就意味着积极援助3第二,号召
    法国即使在政府被逐出法国后也要继续作战。我立刻致电总统以示谢意,高度评价
    了总统致雷诺的电报。也许我不该过度地强调这几点,但是我们必须尽量利用一切
    现有的或能够得到的有利因素。
      第二天,总统发来一封电报,解释他不能同意发表他致雷诺的电报。据肯尼迪
    先生说,总统本人是希望发表达封电报的,无奈国务院虽一方面同情总统的看法,
    另一方面却看到了危险的严重性。总统就英法部队的英勇作战向英法政府道贺,他
    再次保证给予一切物资援助。可是他接着说道,他的电报毫无使美国政府出兵参战
    的意图,况且他也无权这样做。因为根据美国宪法,除国会外,任何人无权作出这
    种性质的承诺。他尤其挂念法国舰队的问题。在他的要求下,国会已拨款5000万美
    元用来给法国境内的难民提供食物和衣物。
      这是一封令人失望的电报。
      在座的所有人都充分了解,总统的答复表明,他冒着被指责为偕越宪法权限的
    危险,而这种指责会使他在即将来临的总统大选中败北,导致我们自身的命运以及
    许多其他东西都要因此而发生转移。我确信,为了处于极度危险中的世界自由事业,
    不要说总统的职位,就是牺牲生命他也心甘情愿。但那样又有什么用呢?遥隔大西
    洋,我能体会到他的痛苦和白宫的苦恼与波尔多或伦敦的苦恼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然而就个人的痛苦程度而言则没有什么不同。
      在回电中,我就一旦欧洲沦陷、英国战败,美国将面临的危险提出了一些论点,
    以供罗斯福总统去说服他人。我不是在谈论情感问题,而是在谈论生死存亡的大问
    题。我在电报中说道:
      正如我曾经提过的,英国舰队的命运将决定美国的未来。因为假如英国舰队被
    并入日本、法国、意大利的舰队,再加上德国强大的工业资源,那么势不可挡的海
    上霸主非希特勒莫属。当然,希特勒也许合适度地使用这种力量;另一方面,他也
    未必这样做。海上力量的对比可能迅速发生剧变,而且必然会早在美国能够应付之
    前发生。如果我们战败,你们就将面临一个纳粹统治下的欧洲联邦,它远比新大陆
    人数更多,力量更强,并且装备更为精良……
               *  *  *  *  *
      与此同时,法国前线的局势愈加恶化。德军在巴黎西北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使我
    们丧失了第五十一师,并使敌军推进到塞纳河和瓦兹河的下游。在沿河南岸,被击
    溃的法国第十和第七集团军的残部匆匆组织防御,他们被敌人从中央突破。为了封
    闭这一缺口,首都卫戍部队——即所谓的巴黎兵团——已开出巴黎进行战斗。
      再往东,沿着埃纳河,第六、第四和第二集团军的状况较之要好得多。他们有
    3个星期的时间站稳脚跟,部署防线,而且吸收了调来的援军。在敦刻尔克之役和敌
    军向里昂推进的期间内,相对来说,他们并未受到打扰;但是,要固守一条长达上
    百英里的战线,他们显然力不从心,况且敌人利用这段时间已集结了许多兵力,要
    对他们进行最后一击。6月9日,这条战线陷落了。尽管法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他们当时作战非常坚决——德军还是在埃纳河南岸从苏瓦松到雷代尔建立了桥头阵
    地,并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一直扩展到马恩河。曾在海岸长驱直入、横行一时的德国
    坦克师,也被调过河来加入新的战役。8个装甲师两次猛攻。,将已遭挫败的法军打
    得溃不成军。法军元气耗尽,一片混乱,根本无法抵挡在人数上、装备上和技术上
    都占优势的强敌。4天之后,到6月16日,敌军已抵达奥尔良和卢瓦尔河;而在东部
    的另一支敌军也发起猛攻,连续突破迪戎和贝桑松,几乎到达瑞士边境。
      在巴黎以西,第十集团军的残部不足两个师,被德军逼迫着,沿西南方向从塞
    纳河向阿朗松退却。首都于14日沦陷;巴黎的守备部队第七集团军和巴黎兵团被击
    溃逃散;西部微弱的英法军队便和其余部队以及一度十分自豪的法军残部隔断了。
      马其诺防线——法国的后盾和捍卫者——的情况如何呢?直到6月14日,德军也
    未对它直接进攻。当时已经有一些作战部队离开了守卫部队,凡能加入的都加入了
    中部迅速撤退的行列,但还是为时已晚。就在当天,马其诺防线在萨尔布吕肯被突
    破,敌军从科耳马尔越过莱茵河;撤退的法军被敌人追上,交上火后无法脱身。两
    天后,德军打到贝桑松,切断了法军的退路。40多万法军被包围,毫无逃脱的希望。
    包围圈内的许多守军拼死抵抗,拒绝投降。直到停战后,法国军官被派去下达投降
    命令。最后一批堡垒到6月30日服从了投降命令,但他们的指挥官抗议说,防御工事
    的每一个据点都还完好无损。
      就这样,在法国战场上,这一规模庞大但缺乏组织的战役结束了。至于英军所
    能起的微小的作用,留待后文补叙。
               *  *  *  *  *
      布鲁克将军在率军撤往敦刻尔克时曾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比军投降后留下
    的缺口处打了漂亮的一仗。我们因此选派他指挥留在法国的英国军队以及所有的增
    援部队,直到凑足人数,再由戈特勋爵去担任集团军司令员。此时,布鲁克已到达
    法国,于14日会见了魏刚将军和乔治将军。魏刚将军声明,法军已经丧失了组织抵
    抗和协调行动的能力。法国陆军己被切成四段,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法国第十集团
    军。魏刚还告诉他,盟国政府已同意在布列塔尼半岛建立桥头阵地,由英军和法军
    大致从北到南穿过雷恩一线共同防守。他命令布鲁克将他的军队部署在穿过该镇的
    防线上。布鲁克指出,这条长达150公里的防线至少需要15个师的兵力把守。魏刚则
    告诉他应当把他接受的指示看作是命令。
      6月11日,我和雷诺在布里阿尔的确曾一致同意穿过布列塔尼半岛最下方布置一
    条类似于“托里希—佛德腊希战线”①的防线。然而,这件事在当时就搁下了。尽
    管这一计划有它的价值,但从未付诸实施。这一计划本身是正确的,可惜事态发展
    已经不允许将它变为现实。一旦法军主力被击溃或者消灭,这一桥头阵地即便很有
    价值,在德军集中火力猛攻之下也不可能长期固守。然而,即便在这里只抵抗几个
    星期,也能够保持和英国的联系,同时也可以便大批法国部队从这条一度辽阿、现
    已撕成碎片的战线的其他地方撤往非洲。如果在法国境内的战斗要继续下去,那就
    只能在布雷斯特半岛和孚日那样的崇山峻岭地区进行,否则,法国就只能投降。因
    此,任何人也不能嘲笑在布列塔尼半岛建立桥头阵地的构想。后来在艾森豪威尔(当
    时还是一个无名的美军上校)指挥下,盟军在付出很大代价后又把它替我们夺了回来。
      ①托里希—佛德腊希,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北43公里,1810年英国威灵顿将
    军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联军统帅与拿破仑作战时,曾在此建立“托里希—佛德
    腊希”防线。
      布鲁克将军和法国司令官交谈之后,又在自己的指挥部对不断恶化的战况作了
    一番估量,接着便向陆军部报告,并通过电话告诉艾登先生,局势已无可挽回。所
    有的后继增援应立即停止。留在法国的英国远征军现已达到15万人,应立即重新上
    船。因为他认为我很固执,便在6月14日晚间打电话给我,一番周折后,他很走运地
    将电话打通了,他颇费口舌地竭力劝说我接受他的观点,10分钟后我终于被他说服
    了。我们英军必须离开法国。于是,我们按照他的意见下达了命令,他从此不再接
    受法军司令的指挥。运回大量物资、设备、士兵的工作又开始了。已经登陆的加拿
    大师先头部队又回到船上,第五十二低地师中的大部分兵力还未投入战斗也撤回布
    雷斯特。到6月15日,我们部队不再接受法国第十集团军的指挥。第二天,我军向瑟
    堡移动。6月17日,贝当政府宣布了要求停战的消息,该政府命令所有法军停止战斗,
    但对英军竟连这个消息也不通知一声。因此我们命令布鲁克将军尽量抢救装备,尽
    量携带士兵登船回国。
      这时,我们又重新上演了敦刻尔克撤退的一幕,规模也相当可观,只是使用的
    船只要比上次大得多。有20000多名波兰军人拒绝投降,奋力打到海岸,也搭乘我们
    的军舰到达英国。德军处处追击我军。在瑟堡半岛,德军于18日晨在距港口以南10
    英里的地方和我军后卫交上了手。最后一艘船在下午4点离开法国,当时隆美尔指挥
    的德国第七坦克师离港口还不到3英里。我方被俘人员很少。从法国各港口撤退的英
    国军队共136000人,大炮310门;连同波兰人总计156000人。
      德国大肆轰炸英军运输舰。17日,在圣纳泽尔发生了一件可怕的意外。载有5000
    人的两万吨邮轮“兰卡斯特里亚号”在刚准备启航之际遭到轰炸。船上有3000多人
    丧命。其余的人被小船从敌人连续的空袭下奋不顾身地营救出来。那天下午,我在
    寂静的内阁办公室里获悉了这一消息,我禁止将之公布于众。我说:“至少今天报
    纸上的灾难事件已经够多的了。”我原来打算几天后再发表这一消息,然而接二连
    三的意外事件是如此令人沮丧,致使我忘记了解除禁令,因而过了好久,公众才得
    知这一骇人听闻的不幸事件。
               *  *  *  *  *
      我们现在暂且放下军事失利的战场,去看看在波尔多的法国内阁的剧变以及该
    内阁周围的人物。
      6月16日下午,莫内先生和戴高乐将军到内阁办公室拜访了我。戴高乐将军以国
    防部副部长的身份刚刚下达了一道命令,命令正从美国运载武器到波尔多的法国轮
    船“巴士德号”转而驶往英国港口。莫内正积极制订一项计划:如果法国单独媾和,
    就将法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