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回忆录之孤军奋战-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船“巴士德号”转而驶往英国港口。莫内正积极制订一项计划:如果法国单独媾和,
    就将法国与美国所订的所有军火合同都转让给英国。他显然已预料到了这一点,所
    以希望尽可能地从他所认为的世界大毁灭中多救出一些物资。在这方面,他的态度
    帮了我们大忙。随后他话锋一转,要求我们将所余的全部战斗机中队派往法国,去
    参加法国最后一役,这一战役实际已成过去。于是我告诉他,已经没有打这一仗的
    可能了。即便在这个时候,他还搬出老一套的论点:“决定性的战役”,“机不可
    失”,“如果法国沦陷,一切就完了”等等。但在这方面我无法帮他的忙。这时我
    的两位法国客人站起来朝门口走去,莫内走在前面。他们到门口时,始终一言未发
    的戴高乐转过身来朝我走了两三步,用英语说:“我认为你做得对。”从他泰然冷
    静的举止中,我感觉到他能忍受惊人的痛苦。同这位身材高大、沉着冷静的人接触,
    我始终保留着这样的印象:“此人才是法国的管家。”当天下午,他乘着我派给他
    用的英国飞机回波尔多,但他在那里不会呆太久。
      那天,战时内阁会议一直开到6点钟,阁员们异常激动。使他们寝食难安的是法
    国的沦陷和法国的命运,而我们自己的困境,我们要面对而且要单独面对的局面似
    乎反而退居其次了。大家都为我们盟国所遭受的苦难而感到悲痛,希望力所能及地
    给予帮助,人们当时的心境大多如此。另一件无比重要的事便是确保法国舰队。再
    者,几天前我们已拟就了英法联盟宣言,规定英法公民享有双重公民身份,两国拥
    有执行国防、外交、财政和经济政策的联合机构等等。除了联盟的总的优点外,还
    有一个目的便是要给雷诺提供一点生气勃勃、振奋人心的新事实,以便他能够把大
    部分阁员迁至非洲去继续作战。内阁会议结束后,我带着英法联盟宣言,由工党和
    自由党的领袖们、三军参谋长以及各方面的重要官员和将领陪同,准备动身去法国
    执行另一项使命。一列专车正在滑铁卢等候,两小时后我们就可以抵达索斯安普敦
    3以航速30海里的速度乘一夜巡洋舰,17日中午便可以到达会晤地点。我们已在列车
    上就座,我夫人也已送行完毕,开车的时间却奇怪地推迟了。显然是发生了什么事
    故。这时,我的私人秘书气喘吁吁地从唐宁街赶来,带来了我们的大使罗纳德·;坎
    贝尔爵士从波尔多发来的电报:
      已出现内阁危机……可望在午夜时分获悉消息。同时,预定明天举行的会晤已
    无可能。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唐宁街。
               *  *  *  *  *
      下面是雷诺内阁的最后一幕。
      雷诺先生对于《联盟宣言》所寄托的厚望顷刻间便消散了。这样一项宽宏的建
    议遭到如此恶意的对待是罕见的。总理向内阁会议宣读了两遍文件。他宣称自己极
    力拥护,并说他正安排次日同我会晤以商讨细节。可是,这些心情焦躁的部长们—
    —有的闻名退还,也有的微不足道——由于意见不同而四分五裂,他们在遭受失败
    的沉重打击后,都显得逞巡不前、犹豫不决。大多数人对于接受这一意义深远的计
    划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因此,绝大部分内阁成员都想全盘否决这个计划。他们感到
    惊讶,表示不相信;甚至连平素最友好、最坚决的人也感到困惑。内阁召集会议是
    希望听到英国对法国要求的答复,他们倒是一致同意要求英国允许法国解除自己所
    承担的义务,以便询问德国的停战条款是什么。如果我们早些给他们一个正式答复,
    也许有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使大多数人接受我们的首要条件:把他们的舰队开到英
    国,或者至少也会提出其他一些适当条件,从而使他们和敌人开始谈判。另一方面,
    如果敌人的条件太苛刻,他们还留有最后的选择:撤往非洲。然而如今现实却是典
    型的“秩序——反秩序——无秩序”模式。
      保罗·;雷诺根本无力扭转英法联盟这一建议造成的不良印象。以贝当元帅为首
    的一帮失败主义者甚至拒绝对它加以审查,加给它的却是种种强烈的指责,将它说
    成是“最后一刻的计划”,“突然袭击”,是“一个将法国沦为保护国或者掠取其
    殖民地的计划”。他们说,这样会把法国的地位降为英国的一个自治领。有些人抱
    怨说,英国甚至连平等的地位也不给法国人,理由是法国人只能取得英帝国的公民
    身份,而非大不列颠的公民身份,但英国人却能做法国的公民。这种说法和宣言原
    文不相符合。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论调。魏刚不费吹灰之力便说服贝当:英国已经完
    蛋了。法国最高军事当局说:“不出3个星期,英国便会像小鸡似的被人拧断脖子。”
    照贝当看来,与英国结盟无异于“同死尸合并”。伊巴勒纳加雷在上次大战中是那
    样顽强,如今却叫嚣什么“还不如作纳粹的一个行省,至少我们了解那是咋回事儿”。
    魏刚将军的密友,参议员雷贝尔宣称,该计划是要彻底毁了法国,至少分明是让法
    国隶属于英国。尽管雷诺回答:“我宁愿与盟国合作,也不愿与敌人为友。”但白
    费口舌。曼德尔也问:“你们宁愿作德国的行政区,也不愿作英国的自治领吗?”
    但所有这些争辩都无济于事。
      我们确知,雷诺在内阁会议上阐述了我们的建议后并没有付诸表决。就这样,
    这个建议自行消亡了。此时,这位苦苦抗争的总理的个人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标志着他在内阁的影响和威望已告完结。随后的一切讨论都转向停战以及探询德国
    的条件。在这些问题上,贝当先生表现得既冷静又坚决。我们就舰队问题发出的两
    封电报始终没有提交内阁会议讨论。我们要求作为与德国谈判的序曲,法国舰队应
    开往英国港口,这点雷诺内阁始终未予考虑,而这个内阁现在已完全解体了。8点钟
    左右,连日来心力交瘁、焦头烂额的雷诺向总统递交了辞呈,并建议总统召见贝当
    元帅。这一举动过于轻率了。他似乎仍然怀有次日与我会晤的希望,并把这个意思
    透露给斯皮尔斯将军。斯皮尔斯却说:“明天就是另一个政府了,你不能代表任何
    人说话了。”
      贝当元帅立即着手组建法国政府,其主要目的就是立刻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6月16日深夜,以贝当为首的失败主义者小集团已经成形并勾结在一起了,整个组阁
    过程历时不长。贝当先生(“探询停战条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接受”)是内阁副主席,
    认为大势已去的魏刚将军掌管国防部。海军上将达尔朗任海军部长,博杜安先生任
    外交部长。
      惟一的障碍显然是赖伐尔先生。贝当元帅最初给他的职位是司法部长,赖伐尔
    轻蔑地拒绝了,他要求出任外交部长,他以为单凭这个位置可以实现他的计划:彻
    底改变法国联盟,与英国断绝关系,在纳粹统治的新欧洲中甘当一名小卒。这位可
    怕人物在一番叫嚷之后,立刻使贝当元帅屈服了。博杜安先生虽已接管外交部,但
    他确知自己完全不能胜任,因而准备马上放弃这一职位。然而,当他同外交部常务
    次长夏尔—鲁先生提及此事时,这位次长很是气愤。他身后有魏刚的支持。当魏刚
    走进房来同这位显赫的元帅谈话时,赖伐尔竟然暴跳如雷,以致两位军事领袖都感
    到悄然。这位次长断然拒绝在赖伐尔手下供职。面对这一局势,元帅又一次作出让
    步,一阵激烈的争执之后,赖伐尔怒气冲冲地走了。
      这时刻真是紧要关头。4个月以后,赖伐尔终于在10月28日就任外交部长,然而
    其时人们对战局估计已有了新的认识。英国对德国的抵抗已成影响战局的因素。很
    明显,这个岛国是完全不可低估的。无论如何,她没有“在3星期内像小鸡似的被人
    拧断脖子”,这是一个让整个法兰西民族感到欢欣鼓舞的事实。
               *  *  *  *  *
      根据内阁的愿望,我在6月17日晚广播了以下声明:
      从法国传来的消息相当糟糕,我为陷入可怕厄运的英勇的法国人民深感悲痛。
    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我们对法国人民的感情或使我们失去法兰西终将东山再起的信
    念。法国发生的一勿并不会影响我们的行动和目的。我们现已成为武装捍卫世界正
    义事业的惟一的战士。我们要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负这一崇高的荣誉。我们要保卫本
    岛,只要大英帝国存在一天,我们就将不屈不挠地战斗下去,直到将希特勒给人类
    造成的灾祸彻底铲除。我们确信,正义终将战胜一切。
      当天早上,我在内阁对同僚们谈及我夜间和斯皮尔斯将军在电话中的对话。斯
    皮尔斯说,他认为他在波尔多的新政府中再也不能做什么有益的工作了。他还焦虑
    地谈到戴高乐的安全问题,斯皮尔斯显然已感到,照事情的发展趋势,戴高乐最好
    还是离开法国,我欣然同意对此事进行妥善安排。就这样,戴高乐就在当天(17日)
    上午到斯皮尔斯在波尔多的办公室,下午安排了一些约会以掩人耳目,然后一同驱
    车去机场为斯皮尔斯送行。他们握手告别,就在飞机开始起飞移动时,戴高乐猛然
    跳上飞机,“砰”的一声关上了机舱的门。飞机腾空而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法国
    警察和官员。这架小小的飞机载着戴高乐,也载着法国的荣誉离去了。
    
    文学殿堂 疯马扫描校对 
    yesho/wenxue/ 
         二战回忆录   第三十一章 
达尔朗与法国舰队及奥兰事件
      法国沦陷后,我们所有朋友和敌人的头脑中都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英国也
    会投降吗?”就从我们不顾事态发展发表的公开声明来讲,我曾以英王陛下政府的
    名义一再宣扬我们单独继续作战的决心。在6月4日敦刻尔克救援以后,我说过这样
    一句话:“如果必要就打上几年,如果必要就单独作战。”这句话并不是漫无目的
    地随便说的。法国驻伦敦大使第二天便奉命前来询问我那些话的确切含义。我回答
    他:“就是所说的那个意思。”6月18日,即波尔多沦陷的翌日,我在下院发表的讲
    话使人们回想起了我讲过的这些话。随即,我“列举了一些我们毫不动摇地继续作
    战的决心所依据的确切理由”。我能够向议会保证,三军的参谋们都抱有信心,认
    为取得最后胜利的希望是美好的、合理的。我告诉他们,我已收到我们所有4个自治
    领总理的电报,他们支持我们继续战斗的决策,并且宣称他们甘愿与我们同命运、
    共呼吸。“纵观这可怕的全局,以清醒的目光审视我们的危险,我们完全应该提高
    警惕,加倍努力,却丝毫没有恐慌或害怕的理由。”我又说道:“在上次大战的最
    初4年间,协约国遭受的都是灾难和失望……我们曾反复自问‘要怎样做我们才能赢
    呢?’可是谁也不能精确回答这问题。直到最后,大大出乎意料,突然之间,我们
    凶恶的敌人就在我们眼前崩溃了。然而我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糊里糊涂地又失去
    了胜利的果实。”
      我在结束时说:“魏刚将军说‘法兰西之战’已告结束,而我预计‘不列颠之
    战’即将开始,基督教文明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我们英国自身的存亡以及我们的
    制度和帝国能否维系长久,都要取决于这场战争。敌人的全部威力和嚣张气焰不久
    将要转向我们。希特勒明白,他要不在这个岛上摧毁我们,他就会在这场战争中败
    北。如果我们能顶住他的凶焰,整个欧洲就可获得解放,整个世界便可进入阳光普
    照的辽阔境地。但是,如果我们失败,那么整个世界,包括美国,包括我们所知和
    关爱的一切国家,都将坠入一个新的‘黑暗世纪’的深渊。而且由于滥用科学知识,
    我们遭受的灾难将更凶险,历时也许更长。因此,让我们忠于职守,并且要始终如
    一地忠于职守,倘若英帝国及其联邦得以永世长存,人们仍将会说,‘这是他们最
    光辉的时刻’。”
      所有这些常被人引用的话在胜利之时都已一一兑现。但是,当时还仅仅是纸上
    谈兵。外国人不了解曾经称雄全球的不列颠人的脾气。当英国人热血沸腾、群情激
    昂时,他们还以为那只是虚张声势,作为和平淡判的筹码。希特勒急需结束西欧的
    战事,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他有可能提出最诱人的条件。那些像我一样曾研究过
    他的动机的人都认为,他并非没有可能同意不向不列颠和英帝国及其舰队动武就缔
    结和约,以便取得里宾特洛甫在1937年和我谈到的在东欧潇洒行事的自由,而在东
    欧挥洒自如正是希特勒的主要心愿。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给希特勒造成重创。当
    他赢得法兰西之战的胜利时,我们确实只有失败。很多国家的精明的分析家大多不
    了解海上入侵的问题或我们空军的素质,他们眼里看到的和心里想着的只是德国的
    强大和恐怖,因此他们没有被说服。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呢?并非每一个政府(不论
    生来独裁或民主)和每一个民族(在相当孤立甚至似乎要被人抛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