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回忆录之孤军奋战-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特别选拔出来的年轻军官,该军事组因此成为国防大臣办公室的参谋处。我对这
    个组的成员非常感激。随着战事的进展,伊斯梅将军、霍利斯上校和雅各布上校的
    军衔和名望不断提高,但他们当中谁也没有调换工作。在这样一个与机要事务如此
    密切相关的圈子里,调换人员对连续高效地处理事务相当不利。
      经过早期的人事变动后,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几乎保持了同样的稳定。1940年9月,
    空军参谋长纽沃尔元帅任期届满后调任新西兰总督,其职务便由一致看好的空军名
    将波特尔元帅接替。波特尔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与我共事。于1940年5月接替艾恩赛
    德将军职位的是约翰·;迪尔爵士,他在1941年12月陪同我前往华盛顿之前,一直担
    任帝国总参谋长,随后我任命他担任我与美国总统联系的私人军事代表兼我国驻美
    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中我方代表团团长。他和美国防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的私交
    成为我们一切事务中宝贵的纽带。两年后,他因公殉职,光荣地获难安葬在阿林顿
    公墓——这个烈士陵园此前是专门用来安葬美国土兵的。继迪尔爵士之后,艾伦·;
    布鲁克爵士担任帝国参谋总长,并与我共事直到大战结束。
      自1941年起,大约有4年的时间——其中最初的日子是在许多不幸和挫折中度过
    的——在三军参谋长和国防部参谋人员中,只是由于海军上将庞德的殉职,才有过
    一次人事变动。这在英国军事史上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纪录。罗斯福总统在他自己
    的圈子里也达到了同等程度的稳定。美国三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金上将和
    阿诺德将军,后来又加上海军上将莱希——从美国参战之初便在一起共事,并且从
    未变动其职。由于我国与美国当时组建了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所以人员稳定对大家
    都很有好处。同盟国之间类似这样的事是闻所未闻的。
      我不能说在我们内部从未发生过意见分歧,但我和英国三军参谋长委员会之间
    逐渐达成了一种谅解共识——我们要彼此说服而不是压服。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
    点当然得益于我们讲的是同一种术语,共同拥有一整套军事理论和战争经验。在这
    个瞬息万变的局势中,我们拧成了一股绳似的统一行动。战时内阁赋予我们更多的
    自决权,并且一如既往地坚决支持我们。如同上次大战中的政治家和军人一样,“
    大礼服”(高级文官)和“黄铜帽”(高级军官)之间没有产生不和,尽管这两个称谓
    是令人费解的可恶字眼。我们的确是亲密无间,彼此非常珍惜相互建立起来的友谊。
      战时政府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最高层当局下达的决定是否能得到严格地、忠实地
    和及时地贯彻执行。由于战时内阁对我们努力奋斗的基本目标抱有极大的诚意、透
    彻的理解和坚定的决心,所以英国政府在危急时刻能够高效运转。根据指示,船只、
    军队和飞机行动起来了,工厂的轮子转起来了。由于采用了这些方法,更由于大家
    对我的信任、宽容和爱戴,我不久便能对战争的几乎每一方面发出全面的指示。这
    在当时实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时局是那么糟糕。这一切办法被大家普遍接受,原
    因就在于每个人都认识到死亡和毁灭已近在眼前。这不仅是个人死亡——人生难免
    一死——的来临,而且是英国的生存,使命和荣誉都危在旦夕。比起个人的生死来,
    这无疑要重要得多。
               *  *  *  *  *
      如果不把我个人发给美国总统和其他国家与自治领政府首脑的一系列函电略加
    解释,就不可能充分阐明在联合政府领导下制定的政府施政方针,因此我必须叙述
    一下这些函电。一旦内阁作出有关政策的特别决定后,就由我亲自起草或口授文件,
    其中大部分是以发给朋友与同僚的便函的形式写就的。一个人用自己的话往往能够
    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只是偶尔才事先向内阁宣读函电的内容。正是基于对他
    们观点的了解,我才能放手干我的工作。我同外交大臣和外交部自然是密切配合的,
    任何有分歧的意见都一起协商解决。我把这些电报送交战时内阁的主要成员传阅(有
    时是在发出以后送去传阅的);凡是同自治领大臣有关的也送给他们阅读。在发电报
    之前,我当然要同各个相关部门把要点和事实核查一下。所有军事函电几乎都是经
    伊斯梅之手送给三军参谋长委员会的,这些通信和大使们的正式联系或工作毫不相
    左。这实际上已成了协商重大事务的一种手段,它在我处理战争事务方面所起的作
    用并不亚于我担任的国防大臣一职,有时甚至远过之。
      在我周围经过精心挑选而形成的一小圈人,完全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但他们
    对我起草的函电几乎一致表示同意,这不由让我日益增强了信心。比如说与美国当
    局的分歧,在第二级是无法解决的,但通过最高一级的直接接触,往往几小时内就
    能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最高一级处理事务的效率显而易见,我得倍加
    小心,不能让它变成处理部一级普通事务的方法。我曾一再拒绝同僚就重要细节问
    题亲自致函罗斯福总统的要求。如果将这类问题不恰当地纳入私人信函中,那就会
    破坏私人函电的秘密性,破坏它的价值。
      我和罗斯福总统的关系逐渐变得如此亲密,以至两国间的重大事务实际上是通
    过他和我之间的私人函电进行处理的。这样一来,双方便赢得了充分的谅解。作为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罗斯福在各方面的发言和行动都享有权威3而在战对内阁的支
    持下,我几乎也能同样自由地代表大不列颠。因此两国间能够高度地协调一致,且
    大大节约了时间并减少了参与的人数。我把电报送到美国驻伦敦大使馆,由它通过
    特殊的密码电报机直接与白宫总统联系。获得答复和解决问题的速度恰好顺应了两
    地的时差。我在傍晚、夜间或凌晨2点拟就的任何电文,总能在总统就寝前送达他的
    手中;当我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往往能收到他的答复。我总共发给他950封电报,收
    到800封回电。我感到自己正与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保持联系,他同时也是一个热心的
    朋友,一个为了我们共同奋斗的崇高事业而冲在最前列的斗士。
               *  *  *  *  *
      1940年5月13日星期一,下院召开特别会议。会上我要求下院对新政府投信任票。
    报告了充实各部人员取得的进展情况后,我说:“我所能奉献给大家的,只有热血、
    辛劳、眼泪和汗水。”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中,没有哪一位首相能够向议会和人民提
    出这样一个既简明扼要又深得人心的施政纲领。我在结束时说: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赋予我们
      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威力在海上、陆地、空中进行战争;向人类罪恶史上最
      为黑暗、惨绝人寰、穷凶校恶的暴政开战。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只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勿代价去争取胜
      利,无论多么恐惧也要去争取胜利;不论道路多么漫长而艰辛,也要去争
      取胜利,因为得不到胜利就得不到生存。大家都要认识到:没有胜利就没
      有大英帝国的存在,就没有帝国所代表的一切,就没有人类向目标迈进时
      所需的时代要求和动力。我满怀希望地担负起我的工作。我确信,人们不
      会任凭我们的事业遭到失败。此时此刻我有权要求大家的支持。我说:“
      来吧,让我们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共同前进。”
      下院对这几句简单的话语全体投票通过,并且一直休会到5月21日。
      我们就这样一起着手进行我们共同的工作。在此后的5年中,我从国内各党派人
    士得到的忠诚和真挚的帮助是任何一位英国首相都未曾从其内阁同僚中得到过的。
    议会在自由地积极地进行批评的同时给予政府所提出的所有措施以一贯的、莫大的
    支持;全国人民空前团结,热情高涨。我们也的确应当如此,因为即将落到我们头
    上的事情远比任何人所能预料的更为可怕。
    
    文学殿堂 疯马扫描校对 
    yesho/wenxue/ 
         二战回忆录   第二十四章 法兰西之战
      1939年9月,战争爆发之初,德国陆军和空军的主力放在入侵和征服波兰的行动
    上。沿着整个西方战线,从埃克斯拉沙佩勒(即亚琛)到瑞士边界,驻有42个未配备
    装甲部队的德国师。法国动员以后,可以部署相当于70个师的兵力与德军对垒。但
    当时人们认为还不能对德军发起进攻,这一点上文已作过解释。到1940年5月10日,
    形势变了。摧毁波兰后,敌人利用8个月的间歇期,装备和训练了约155个师,其中
    有10个装甲师。希特勒与斯大林的协议使希特勒能够在东线投入尽量少的德军。据
    德军参谋长哈尔德将军说,他们对苏俄“仅仅部署了1支轻装的掩护部队,几乎还不
    够用来征收关税”。苏俄政府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未来;不久,他们将眼睁睁地
    看着自己在强烈要求并苦苦等待后才得以开辟的“第二战场”遭到德军的破坏。因
    此,希特勒得以集结126个师的兵力和10个坦克师的全部装甲武器,向法国猛攻。德
    军的坦克师拥有将近3000辆装甲车,其中至少有1000辆是重型坦克。
      这种阵势的精确实力及其兵力部署我们当然并不知晓,与之对峙的法国全部兵
    力加上英国军队共103个师。如果比利时和荷兰的军队也投入战斗,这个数字还得加
    上比利时22个师以及荷兰10个师。由于这两个国家紧接着便遭到攻击,因此到5月10
    日,盟国名义上可供调遣的部队达135个师,与敌人的兵力相当。如果这支兵力组织
    严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指挥有方,按照上次战争的标准,是很有希望能够阻
    止敌人侵略的。
      然而,德国人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进攻时机、方向和投入的兵力。法国军队有一
    半以上驻扎在法国南部和东部地区,因而比约特将军统率的第一集团军的51个法国
    师和英国师,加上比利时和荷兰所能调来的援军,就不得不在隆维和海岸之间抵御
    博克和龙德施泰特指挥的70多个师的敌军的猛攻。德军曾在波兰小规模地联合使用
    防弹坦克和俯冲轰炸机,结果大获成功。这次又采用这种伎俩作主攻的前锋,由克
    莱斯特指挥德国集团军所属5个坦克师和3个摩托化师,从阿登向色当和蒙泰梅进攻。
      为了抵抗如此现代化的战争,法国部署了约2300辆坦克,其中大多数是轻型坦
    克,他们的一些装甲部队配有很强的现代化装备;但为了配合步兵作战,他们的装
    甲兵力有一半以上被编人分散的轻坦克营。法国拥有的6个装甲师①,本来能够抵御
    德国坦克师的密集进攻,可是这6个装甲师在前线部署得很分散,无法集结起来配合
    作战。英国本是坦克的诞生地,可此刻才刚刚完成它的第一个装甲师(328辆坦克)的
    组建和训练工作,而且坦克还在英格兰。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时,集结在西线的德国战斗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超过了法国飞机。在法
    国的英国空军有10个“旋风”式战斗机中队,它们是从关键的本土防御中抽调出来
    的,另外还有19个其他战斗机中队,但法国和英国空军当局都未给自己的空军配备
    俯冲式轰炸机。这种俯冲式轰炸机在波兰战役中已大显神威,在当时已广受关注,
    它们后来在挫败法国步兵(尤其是其黑人部队)的士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①这一数字包括拥有坦克的所谓的轻型摩托化师。——原注
               *  *  *  *  *
      5月9日到10日的夜间,以大规模空袭飞机场、交通线、指挥中心和军火库为前
    奏,德国部队倾巢而出,跨过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向法国扑来。战术上,德军
    几乎每次奇袭都能成功。黑暗中猛地冒出无数支武装精良、士气高昂的突击队,许
    多德军还配备了轻火炮,在拂晓前使长达150英里的前线成为一片火海。在没有丝毫
    借口或警告的情况下,荷兰和比利时突遭德军袭击,只能大声呼救。荷兰曾寄希望
    于他们的水上防线,凡是未被占领或未被出卖的水闸全部打开了,他们的边防军也
    与入侵者交上了火。
      柯立恩先生任荷兰首相时曾于1937年访问过我,他向我解释了荷兰水防的惊人
    效力。他只需从恰特韦尔的午餐会上发布一道电话命令,便可以按一下电钮,用无
    法逾越的水障挡住侵略者。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在现代化的装备条件下,
    一个大国用来侵犯一个小国的军事力量是无法抵御的。德军突破了每一个阵地,在
    运河上架起桥梁,夺取了水闸和河水的控制设备。1天之内,荷兰整个外围防御工事
    便被攻占。同时,德国空军开始向这个没有设防的国家滥施淫威。鹿特丹被烧成一
    片废墟。海牙、乌得勒支和阿姆斯特丹也面临同样的命运。荷兰人希望还像上次大
    战一样,以为德军右翼会从荷兰绕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