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乾隆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肌<洹肚迨沸驴肌罚123页。有意思的还在后头,袁崇焕的后人被编入了汉军正白旗,渐从满俗,六世孙富明阿官至吉林将军,七世孙寿山曾在甲午战争中英勇抗击日寇,历官至黑龙江将军,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将领。袁崇焕生前,绝不会料到如此。    
    乾隆按照封建正统观念,表奖殉难明臣,给予谥号,入祀忠义祠,又保留其著作,刊刻其奏疏,都是打着“至正无私”的旗号进行的。但他的真实意图在于彻底清除反清复明思想的滋生土壤,博取过去敌对势力后代的好感,笼络士人。根据史载,予谥殉难明臣达三千六百人之多,他们的后代、族人、亲属恐怕要有几十万,政治影响更无法以数字计算。乾隆捐弃前嫌,意在化敌为友,使人们在思想上承认清政权是正统所在,要人们效忠服从其统治,不敢再存任何非分之想,达到统一思想之目的。


盛世修书褒忠贬奸:贬斥“贰臣”(1)

    明清之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与明朝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中,曾采用争取明朝降官降将的政策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战役,崇德七年(1642年)松山、锦州战役,清军入关和南下的进程中,先后有大批明朝文官武将降清并受到重用,其中许多人为清统治的确立建有不世之功,称得上清朝的开国元勋。    
    降清还是抗清,曾是清初衡量人们政治立场的大是大非,而今乾隆提出要改变这个标准,不问降清反清,唯以忠君为准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帝读文人钱谦益《初学集》,题诗曰:“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他指责钱谦益降清为失节,欲重新评价历史上曾投降清朝之明臣。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正式提出编纂《贰臣传》,按照忠君标准,重新评价那些降清的明朝官僚。乾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称为“贰臣”,说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辄复畏死幸生,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清高宗实录》,卷1022,3页。?从封建道德出发,乾隆斥责这些明朝官员“大节有亏”,说尽管这些人的子孙还在本朝做官,也不能隐匿原谅他们的变节行为。他下令国史馆编纂《贰臣传》,将在明和清两朝做官之人收录其中,以为“万世子孙树纲常”。乾隆举出洪承畴、祖大寿、冯铨、王铎、宋权等十几个人做收录标准。乾隆又说,出现贰臣现象,当皇帝的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一味责怪做臣子的不忠,像洪承畴这些人,本身原有若干才华,得以担任各级官僚,明朝皇帝腐败昏庸自覆宗社,本来没有贰臣,“所以致有二姓之臣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清高宗实录》,卷1051,25页。。他们不得已降清之后,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清朝赤胆忠心,积有功勋;另一种人颜持禄,毫无建树。乾隆指示编纂人员要加以区别,“入贰臣传诸人详加考核,分为甲乙二编,俾优者瑕瑜不掩,劣者斧钺凛然”,据史直书,以待天下后世公论。分为甲乙两编以示区别,反映出乾隆的精明之处,继续坚持了忠君标准,那些效忠清朝之降官可以列入甲编,使他们的后人感到乾隆的通情达理,减少了抵触情绪。对明清两不尽忠的人列入乙编,更加证明编辑《贰臣传》的必要,容易与汉族知识分子得出共识,达到统一思想、瓦解民族意识、维护统治的目的。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七十八、七十九两卷中,共收明末清初人物一百二十余人,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在明朝为低级末员,降清后忠贞效力得以高升,如李永芳。李永芳为辽东铁岭人,明万历末年任抚顺所游击,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首先进攻抚顺,李永芳未经抵抗即投降。努尔哈赤将李永芳所部降民一千户迁居赫图阿拉,按明制设官管理,擢李永芳为三等副将,并以阿巴泰女妻李永芳。李永芳为明朝职官降清第一人,当时明辽东巡抚王化贞多次派人招回李永芳,来人都被他捉住送交后金。后金进攻铁岭、开原、沈阳、辽阳,征朝鲜,李永芳均参与其间献计献策,功勋卓著,因此被免死三次。《清史列传?贰臣传甲?李永芳》,卷78。李永芳子李率泰、巴颜等人随清军入关为领兵重要将领。李永芳四世孙李侍尧少年即任清宫侍卫,深得乾隆信任,称为天下奇才,破例授满洲副都统。吏部以李侍尧为汉军,不能任满洲官缺,乾隆回答:“李永芳孙,安可与他汉军比也?”数年即擢至两广总督。李侍尧历任两广、陕甘、闽浙总督,所在贪赃纳贿数额巨万,都因乾隆怜其才而获赦免,其宠信非同一般。但对李永芳降清一事,乾隆说:“律有死无贰之义,不能为之讳。”与李永芳相似的还有孟乔芳、张存仁、祖可法、鲍承先、耿仲明等人,都被列入甲编。    
    2.在明朝位居高官,降清后更为信用,为清统一全国立下大功,如洪承畴。洪承畴,福建南安人,早在崇祯初,洪承畴已官至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为统一权力镇压农民起义,明政府命他兼督河南、山陕、川湖军务,负责协调各战场。他老谋深算,先后俘虏农民军领袖高迎祥,击溃李自成部,为扑灭农民起义立下大功,成为崇祯帝的心腹干将。皇太极建立大清改元崇德后,屡次进攻明朝,明关外防线频频告急。崇德五年(1640年)皇太极派八旗兵围攻锦州,洪承畴又受命总督蓟辽军务。次年洪承畴亲率八总兵、步骑共十三万人出关解锦州之围。洪承畴采取步步为营、以守为战的方针,屯兵松山城。但崇祯皇帝连下密诏,要他迅速发动进攻。洪承畴迫不得已率六万军队展开攻势,结果被擅长野战的八旗兵战败,又在高桥遇伏,死伤五万余人。洪承畴率败军退守松山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城被清军攻克,并被俘虏。皇太极非常重视洪承畴的才干,相传派孝庄皇后出面招降洪承畴后,又亲自宴请他。皇太极对洪承畴的优礼,曾引起满洲将领的不悦。皇太极问这些人:“我们几十年来拼命作战栉风沐雨,是要干什么呢?”诸将答:“欲夺取中原。”皇太极笑着解释说:“拿走路打比喻,我们这些人都看不见路,今天找到了一个向导,我怎能不高兴呢?”昭梿:《啸亭杂录》,卷1,8页。洪承畴降清后,即编入镶黄旗汉军。多尔衮率八旗兵入关,洪承畴入内阁总理军务,成为清统一全国的主要智囊人物。顺治二年(1645年),多铎占领南京后,清政府把稳定东南沿海地区的重任交给洪承畴,特地为他铸了一颗“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印”,准许便宜行事。在以后的时间里,洪承畴设法摧毁了南明唐王和鲁王政权,其间父亲去世,清政府都不允许他回籍守制。顺治十年(1653年),大西军李定国部进攻湖南,接连打败清军,洪承畴又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委以全权,规定巡抚总兵等大员俱受其节制,攻守便宜行事。洪承畴为消灭桂王政权及镇压大顺、大西农民军余部立下了汗马功劳,康熙即位后因病致仕。洪承畴可以说是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之一,松锦战役之后,崇祯帝误听洪承畴战死,赐祭十六坛,于城外建祠,准备亲临祭奠亡灵,听说他投降乃罢。洪承畴这样的人物入《贰臣传》,乾隆的心理是比较矛盾的,他既指出洪承畴以经略丧师俘擒投顺,大节有亏,又表示洪承畴宣力东南颇树劳伐,“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效忠于本朝”。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后人应该给予谅解,“则于洪承畴等又何深讥焉”《清高宗实录》,卷1051,24页。。    
    3.明清两朝均任高官,却系两朝奸臣,如冯铨。冯铨,字振鹭,顺天涿州人,明万历进士。他因卖身投靠大宦官魏忠贤,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后因与魏忠贤摩擦失势。崇祯帝诛除魏忠贤,查出冯铨给魏忠贤祝寿所著百韵诗,因此被免官为民。清军入关,征原明官僚入朝办事,冯铨闻命即至,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冯铨旧习不改,到处招权纳贿,御史李森先弹劾说“明二百余年国祚,坏于(魏)忠贤,而忠贤当日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此通国所知者,请立彰大法,戮之于市”,声名狼藉如此。当时掌权的摄政王多尔衮因冯铨带头剃发穿满装,怀疑汉大臣有意陷害他,故没有处理。福临亲政后,斥责冯铨受叛将姜瓖贿银三万两事被揭发后,就应当主动辞职,“乃隐忍居官,七年以来,无所建白”,勒令退休。后来因政治形势的变化,冯铨又复起为大学士,康熙初去世。《清史列传?贰臣传乙?冯铨》,卷79。清初的金之俊、陈名夏等人皆属冯铨一类人物,“在明朝俱跻显秩,入本朝仍忝为阁臣”,乾隆说当时为尽快实现统一,对他们“不得不加以录用以靖人心”,然而这类人“再仕以后,唯务颜持禄,毫无事绩足称”,因此被编入乙编。


盛世修书褒忠贬奸:贬斥“贰臣”(2)

    4.前后在两朝做官,又暗中诋毁清朝。所谓既做婊子又想树贞节牌坊之人,如钱谦益。钱谦益,字受之,常熟人。明万历进士,擅长诗赋知名。本为东林党人,崇祯继位后官礼部侍郎。明亡后他拥立潞王,与拥立福王的马士英不合。福王为帝后,钱谦益为保全自己,上疏颂马士英拥立之功,反而升为礼部尚书。多铎率清军进入南京城,钱谦益是迎降清军官位最高者,降清后为礼部侍郎、明史馆副总裁。钱谦益在所著《初学集》、《有学集》中,利用文字攻击清朝,以掩饰自己的秽行。乾隆特别痛恨钱谦益,在没有编纂《贰臣传》之前,乾隆就大骂钱谦益是一个“有才无行之人”。他说:“钱谦益果终为明臣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誊谤,尚在情理之中。而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吠之语刊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清高宗实录》,卷836,5~6页。乾隆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烧毁钱谦益的著作,以两年为限。待编《贰臣传》时,又专门指出:“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齿于人类矣。”    
    5.明清之际,存在明、清与农民军三股政治势力,有些明朝官员,先投降李自成农民军,后又降清,不只当一回贰臣,如龚鼎孳。龚鼎孳,字孝升,崇祯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李自成攻进北京,授龚鼎孳为直指使,负责巡视北城。清军入关,龚鼎孳又降清为太常寺少卿。顺治三年(1646年),龚鼎孳以父亲去世请赐恤典,给事中孙垍龄上疏反对说:“鼎孳辱身流贼(指李自成),蒙朝廷擢用,曾不闻夙夜在公,惟饮酒醉歌,俳优角逐。闻讣仍复歌咏留连,冀邀非分之典,亏行灭伦,莫此为甚!”由此可知他并不为清朝出力做事,因此恤典未得又受降二级处分。《清史列传?贰臣传乙?龚鼎孳传》,卷59。龚鼎孳曾弹劾冯铨“为(魏)忠贤义儿”,冯铨反唇相讥说:“何如逆贼御史!”龚鼎孳说,魏徵也曾投降过唐太宗,当时在场的多尔衮讽刺龚鼎孳道:“人果自立忠贞,然后可以责人。鼎孳自比魏徵,而以李贼比唐太宗,可谓无耻。似此等人,只宜缩颈静坐,何得侈口论人!”他就再不敢讲话了。乾隆说,“龚鼎孳曾降闯贼,受其伪职,旋更投顺本朝,并为清流所不齿”,点名将他列入《贰臣传》乙编。    
    凡被编入《贰臣传》的人,在明末清初之际,有不少是清朝花费相当工夫争取之人,若祖大寿。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之役明军弹尽粮绝,祖大寿投降后,佯称助皇太极取锦州,回锦州即毁前约,坚守锦州十余年。松锦战役后又降皇太极,照样受其优礼。因此,他们降清后对清朝忠心耿耿,效力卖命者多,孔有德战死,耿仲明自杀,尚可喜因其子叛清忧愤而死。他们哪里会想到,百余年后竟被录入《贰臣传》中,连开国元勋范文程,在明朝并没任职,乾隆仍说,“范文程本系明季诸生,臣事我朝,致身通显,虽非如洪承畴等身事两朝可比,然与纯儒品节不无遗议”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下册,556~557页,上海书店。,他的忠君标准,达到极苛刻的程度。


盛世修书编满族要典:弘扬民族传统(1)

    乾隆在位期间,编纂了大量的书籍。据《清史稿?艺文志》统计,由乾隆发起编纂的书籍有一百三十种左右。乾隆年间编纂的这些书都有“奉敕”或“御定”字样,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书生皇帝。    
    满族出身的乾隆,非常注意编纂关于本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作为巩固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措施。自明末满族共同体形成以来,发展迅速,作用巨大,乾隆关心本族历史是自然的,但主要与现实政治相关。乾隆在位时,满族已入关百年,大批满族人离开东北老家与汉族杂居,使他们从语言文字到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已与汉族无明显区别。即使在东北,乾隆后期汉族人也在关外占多数。乾隆说:“八旗满洲、蒙古子弟自其祖、父生长京城,不但蒙古语不能兼通,即满洲语亦日渐遗忘。”语言文字改从汉族,意味着重要的民族特征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意识也渐趋淡漠。盛京有个叫世臣的礼部侍郎,他家久居北京,对到东北当官很不高兴,在诗中大发牢骚,有“霜侵鬓朽叹途穷”,“秋色招人懒上朝”,“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等句,全然忘记了东北才是满族人的老家,竟以宋代苏轼遭贬职自喻。乾隆得知后,非常生气,把世臣革职充军黑龙江。《清代通史》,卷中,29页。满族人的尚武风气也大不如前,甘肃巡抚鄂昌,听说从兄鄂容安参加平定准噶尔战事,竟云“奈何,奈何”《清史稿?鄂昌传》,卷338。。清朝以骑射定天下,八旗兵中的满洲八旗尤为国家柱石,民族意识的淡漠既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影响到对皇帝的忠心,长此以往,对拱卫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