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陶渊明集译注-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旨:《山海经?西山经》:“钟山,其于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呸(按:呸原作鸦,据《后
汉书?张衡传》注引改)杀藻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哑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
黑文白笆,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鹊,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
白首,见则其邑大旱。”是说钦■与鼓谋害了藻江,结果受到夭帝的惩罚。
(3)窫窳强能变:《山海经?海内西经》:“寞肃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又《海内南
经》:”窫窳龙首,居弱水中,? 。其状如龙首,食人。”郭璞注:“窫窳,本蛇身人面,为贰负臣
所杀,复化而成此物也。”强:尚,还能。祖江:即藻江,见注(2),郭璞注:“傈或作祖。”
(4)鉴:照,审察。履:行。
(5)枯:当作“桔”,指臣危被梏。固已剧:本来就已痛苦。剧:痛苦。鵕、鹗:指鼓和钦■被
天帝杀死后的变形。恃:凭仗。
'译文'
贰负之臣逞凶暴,
钦■违背帝旨意。
窫窳虽死尚能变,
祖江死去永消失。
上天可鉴明审察,
作恶之举不可为。
臣危被罚甚痛苦,
鵕鹗之变不足恃!
其十一(1)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土(2)。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3)。
青丘有奇乌,自言独见尔(4)。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5)。
'注释'
(1)这首诗由鸱鴸和青丘鸟而联想到屈原的不幸,实则抒发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2)鸱鴸(chīzhū吃朱):逯本作“鵃(zhō舟)鹅”,今据李本、焦本改。《山海经?南山经》:? 。
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见(xiàn 现):
出现。放士:被放逐的贤士。
(3)怀王:楚怀王,战国末期楚国君主。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数来止:数次飞来栖息。指
屈原多次被放逐。
(4)青丘有奇鸟:《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
灌,佩之不惑。”自言独见尔:是说灌灌鸟独自出现,无人看见。尔:句末助同。
(5)这两句说:灌灌鸟本来就是为迷惑者所生的,不必用它来晓喻明达之人。
'译文'
鸱鴸出现在城里,
国内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国怀王时,
此鸟必定常飞至。
青丘之山有奇鸟,
独自出现人不知。
本来就为迷者生,
不必晓喻贤君子。
其十三(1)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2)。
何以废共鲸,重华为之来(3)。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4)。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5)!
'注释'
(1)这首诗是本组诗的最后一首,带有总结的性质。诗中总结历史的兴亡之道,关键乃在“帝者
慎用才”,对当世也寓有颇深的感慨。
(2)岩岩:本形容高峻的样子,这里代指显赫的大臣。《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
维石岩岩。赫赫伊师,民具尔瞻。”显朝市:显赫于朝廷之中。
(3)废共鲧(gǔn 滚):指帝尧的臣子共工与鲧,因不贤而被废弃处置。《尚书?舜典》:“流
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jí极,诛戮)鲧于羽山。四罪(处罚)而天下咸服。”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鳍窃帝之息壤以埋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羽郊。鲧复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重华:虞舜名。这两句是说:废弃共工与鲧,是帝舜所为。
(4)仲父(fǔ 斧):指管仲。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献诚言:进献诚挚之言。姜公:指齐桓
公,因其为姜姓。见猜:被猜疑。据《韩非子?十过》和《史记?齐太公世家》载,管仲命危时,齐
桓公问以国政,管仲说易牙、开方、竖刁三人不可重用。管仲死后,桓公未听其言,结果三人专权。
(5)临没告饥渴:《史记?齐大公世家》载,齐桓公病重,竖刁等三人作乱,桓公被禁闭,终以
饥渴而死。当复何及哉:又将怎么来得及呢。意谓已是后悔莫及。
'译文'
大臣显赫在朝廷,
君主用人当慎重。
共工与鲸被废弃,
帝舜所为除奸凶。
管仲临终肺腑语,
桓公到底没听从。
桓公临死困饥渴,
心中后悔有何用!
挽歌诗三首
'说明'
挽歌,哀悼死者的歌。陶渊明卒于宋文、元嘉四年(427)十一月,享年
六十三岁。《挽歌诗》和《自祭文》是作者生前最后的作品。这组自挽的《挽
歌诗》便作于逝世前的两个月,即九月。
“挽歌诗”,逯本作“拟挽歌辞”,今据萧统《文选》所引第三首及陶
本改。
其一(1)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2)。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3)。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4)。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5)。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干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注释'
(1)这首诗写刚死人敛的情景,表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
(2)非命促:并非生命短促。意谓牛死属于自然规律,故生命并无长短之分。
(3)昨暮:昨晚。同为人:指还活在世上。今旦:今晨。在鬼录:列入鬼的名册,指死去。
(4)魂气:指人的精神意识。《左传?昭公七年》疏:“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散何
之:散归何处。枯形:枯槁的尸体。奇空木:安放于棺木之中。
(5)索:寻找。
'译文'
人命有生必有死,
早终不算生命短。
昨晚生存在世上,
今晨命丧赴黄泉。
游魂飘散在何处?
枯稿尸身存木棺。
娇儿找父伤心啼,
好友痛哭灵枢前。
死去不知得与失,
哪还会有是非感?
千秋万岁身后事。
荣辱怎能记心间。
只恨今生在世时,
饮酒不足大遗憾。
其二(1)
在昔无酒食,今但湛空觞(2)。
春醒生浮蚁,何时更能尝(3)!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4)。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5)。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6)。
'注释'
(1)这首诗写亲友祭奠和出殡的情景。诗中以生前无酒饮同死后有酒不能饮相对比,旷达幽默之
中,深含无限的酸楚。
(2)湛(zhàn 占)空觞:是说往日的空酒杯中,如今盛满了澄清的奠酒。
(3)春醪(lǎo 劳):春酒。浮蚁:酒面上的泡沫。《文选?张衡》:“醪敷径寸,浮
蚁若萍。”刘良注:“酒膏径寸,布于酒上,亦有浮蚁如水萍也。”
(4)肴(yáo 摇)案:指摆在供桌上的盛满肉食的木盘。肴:荤菜。案:古代进食用的一种短脚
木盘。盈:指摆满。
(5)荒草乡:指荒草丛生的坟地。按:逯本据(乐府诗集)于此句后校增“荒草无人眠,极视正
茫茫”二句,为诸本所无。然此二句与第三首“四面无人居”、“荒草何茫茫”等句重复,故当删去。
(6)出门去:指出殡。良未央:未有尽头,遥遥无期。良:确,诚。
'译文'
生前贫困无酒饮,
今日奠酒盛满觞。
春酒清香浮泡沫,
何时能再得品尝!
佳肴列案满面前,
亲友痛哭在我旁。
想要发言口无声,
想要睁眼目无光。
往日安寝在高堂,
如今长眠荒草乡。
一朝归葬出门去,
想再归来没指望。
其三(1)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2)。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3)。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4)。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5)。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6)。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7)。
向来相送入,各已归其家(8)。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9)。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0)。
'注释'
(1)这首诗写送葬时的悲哀之情和萧条之景,十分感人。结语以“托体同山阿”的达观态度,体
现了诗人一惯持有的委运任化的人生观。
(2)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萧萧:风吹树木声。(3)严霜:寒霜,浓霜。送
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4)无人居:指荒无人烟。嶕峣(jiāo yáo 交摇):高耸的样子。
(5)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6)幽室:指墓穴。朝(zhāo 招):早晨,天亮。
(7)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8)向:先时,刚才。已归:逯本作“自还”,今从《文选》改。
(9)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10)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托体:寄身。山阿(ē啊):山陵。
'译文'
茫茫荒野草枯黄,
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
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
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
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
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
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
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
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
寄托此身在山冈。
联句
'说明'
联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相传此体
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后人多疑此诗为伪托)。初无定式,有一人一
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
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而成诗。这首诗即属于前一种体式。
传世陶集诸本皆录此诗,为渊明与愔之、循之同作,内容为咏雁。然愔
之、循之姓名、事迹无考,且署名为渊明诗句者亦与渊明之他诗不类,故此
诗之真伪当存疑,有待进一步考辨。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1)?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2)!(渊明)
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3)?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4)。(愔之)
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5)。
霜露岂不切?务从忘爱翼(6)。(循之)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7)。
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8)。(渊明)
'注释'
(1)去去:不停地飞行。当何极:谓最终要飞到那里。
(2)居士:犹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胡居士,贤者也。”
(3)腾:腾飞。九万:指九万里高空。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这里形容腾飞的样子。这两句语
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传(tuán 团,拍、附)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王子乔:名晋,周灵王的太子。事见《连雨独饮》注(3)。云驾:云车,仙人所乘。饬(chì
赤):整治。指整治车马,准备邀游。
(5)侣:同伴,指雁。离离:忧伤的样子。(楚辞?九叹?思古):“曾哀凄欷,心离离兮。”
天侧:天边。
(6)切:切肤,痛切。指霜露寒气侵袭。务从忘爱翼:逯本作“徒爱双飞翼”,今从李本、曾本。
苏写本、陶本改。务从:务必相随,指跟上伴侣,以免掉队。忘爱翼:顾不上爱惜自己的羽翼,意谓
努力奋飞。
(7)高柯:指高树。擢:挺出,特出。
(8)思绝庆未看:仅凭想象而幸亏未曾亲眼所见。指“腾九万”、“王子乔”等事。庆:庆幸。
徒使生迷惑:徒然使自己产生许多迷惑。
'译文'
空中鸿雁乘风飞,
远远高飞去哪里?
想到世间穷隐士,
怎不感伤长叹息!(渊明)
虽想升腾九万里,
大鹏展翅凭何力?
远方招请王子乔,
准备云车驾云气。(愔之)
大雁徘徊顾伴侣,
忧伤翱翔在天际。
寒霜岂不相侵袭?
奋飞相从不自惜。(循之)
高高大树枝挺立,
远眺天边同一色。
想象幸亏未曾见。
徒然自我寻迷感。(渊明)
陶渊明集卷之五 赋辞
感士不遇赋并序
'说明'
这篇赋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为陶渊明晚年的作品。士,这里指有才华、
有抱负而不被重用的善良正直之人。赋,是一种半文半诗的文学体裁、讲究
文采与韵节。
这篇赋的主旨,是抨击当时社会政治的腐朽与道德风尚的败坏。正直善
良而有才华之士,本怀大济苍生之志,但在虚伪、黑暗的社会中,不是被埋
没就是遭到毁谤谗害,往往使他们进退两难,慷慨悲愤。陶渊明以其丰富的
社会阅历与切身体验,对世俗社会早已领悟甚深,所以他“宁固穷以济意,
不委曲而累己”,决心保持高尚的道德与纯朴的节操而远离尘俗之网。昔董
仲舒作《士不遇赋》(1),司马子长又为之(2)。余尝于三余之日(3),讲习之暇,
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4);生人之善行(5),抱朴守静(6),君子之笃
素(7)。自真风告逝(8);大伪斯兴(9);间阎懈廉退之节(10),市朝驱易进之心
(11)。怀正志道之土(12),或潜玉于当年(13);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14)。
故夷皓有“安归”之叹(15),三闾发“已矣”之哀。(16)悲夫(17)!寓形百年(18),
而瞬息己尽(19),立行之难(20),而一城莫赏(21)。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22),
屡伸而不能己者也(23)。夫导达意气(24),其惟文乎(25)?抚卷踌躇(26),遂感而
赋之(27)。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28)!禀神志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29)。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30);靡潜跃之非分,常做然以称情(31)。世流
浪而遂祖,物群分以相形(32)。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33)。彼达人之
善觉,乃逃禄而归耕(34)。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35)。望轩唐而永叹,
甘贫贱以辞荣(36)。淳源旧汩长分,美恶作以异途(37)。原百行之攸贵,莫为
善之可娱(38)。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39)。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
闾(40)。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41)。嗟乎(42)!雷同毁异,物恶其上(43);
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44)。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45)。虽怀琼而
握兰,徒芳洁而谁亮(46)!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47)。独抵
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48);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49)。无爱生之
晤言,念张季之终蔽(50);憨冯史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51)。虽仅然于必知,
亦苦心而旷岁(52)。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