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洵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之无王者也。当尧之时,举天下而授之舜。舜得尧之天下, 
而又授之禹。方尧之未授天下于舜也,天下未尝闻有如此之事 
也,度其当时之民,莫不以为大怪也。然而舜与禹也,受而居 
之,安然若天下固其所有,而其祖宗既已为之数十世者,未尝 
与其民道其所以当得天下之故也,又未尝悦之以利,而开之以 
丹朱、商均之不肖也。其意以为天下之民以我为当在此位也, 
则亦不俟乎援天以神之,誉己以固之也。汤之伐桀也,嚣嚣然 
数其罪而以告人,如曰彼有罪,我伐之宜也。既又惧天下之民 
不己悦也,则又嚣嚣然以言柔之曰 :“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如曰我如是而为尔之君,尔可以 
许我焉尔。吁!亦既薄矣。至于武王,而又自言其先祖父皆有 
显功,既已受命而死,其大业不克终,今我奉承其志,举兵而 
东伐,而东国之士女束帛以迎我,纣之兵倒戈以纳我。吁!又 
甚矣。如曰吾家之当为天子久矣,如此乎民之欲我速入商也。 
伊尹之在商也,如周公之在周也。伊尹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 
解,周公为之纷纷乎急于自疏其非篡也。夫固由风俗之变而后 
用其权,权用而风俗成,吾安坐而镇之,夫孰知夫风俗之变而 
不复反也。 

… 页面 48…

苏洵集                                                              ·47· 

                               【春秋论】 

      赏罚者,天下之公也。是非者,一人之私也。位之所在, 
则圣人以其权为天下之公,而天下以惩以劝。道之所在,则圣 
人以其位为一人之私,而天下以荣以辱。 
      周之衰也,位不在夫子,而道在焉。夫子以其权是非天下 
可也。而《春秋》赏人之功,赦人之罪,去人之族,绝人之国, 
贬人之爵,诸侯而或书其名,大夫而或书其字,不惟其法,惟 
其意;不徒曰此是此非,而赏罚加焉。则夫子固曰:我可以赏 
罚人矣。赏罚人者,天子、诸侯事也。夫子病天下之诸侯、大 
夫僭天子、诸侯之事而作《春秋》,而己则为之;其何之责天下? 
位,公也;道,私也 。私不胜公 ,则道不胜位。位之权得以 
赏罚,而道之权不过于是非。道在我矣,而不得为有位者之事, 
则天下皆曰:位之不可僭也如此!不然,天下其谁不曰道在我。 
则是道者,位之贼也。曰:夫子岂诚赏罚之耶,徒曰赏罚之耳, 
庸何伤。曰:我非君也,非吏也,执涂之人而告之曰:某为善, 
某为恶,可也。继之曰:某为善,吾赏之,某为恶,吾诛之, 
则人有不笑我者乎?夫子之赏罚何以异此。然则,何足以为夫 
子?何足以为《春秋》?曰:夫子之作《春秋》也,非曰孔氏 
之书也,又非曰我作之也。赏罚之权不以自与也。曰:此鲁之 
书也,鲁作之也。有善而赏之,曰鲁赏之也,有恶而罚之,曰 
鲁罚之也。何以知之?曰:夫子系《易》谓之《系辞》言《孝》 
谓之《孝经》,皆自名之;则夫子私之也。而《春秋》者,鲁之 
所以名史,而夫子托焉,则夫子公之也。公之以鲁史之名,则 
赏罚之权固在鲁矣。《春秋》之赏罚自鲁而及于天下;天子之权 

… 页面 49…

苏洵集                                                              ·48· 

也。鲁之赏罚不出境,而以天子之权与之,何也?曰:天子之 
权在周,夫子不得已而以与鲁也。武王之崩也,天子之位当在 
成王,而成王幼,周公以为天下不可以无赏罚,故不得已而摄 
天子之位以赏罚天下,以存周室。周之东迁也,天子之权当在 
平王,而平王昏,故夫子亦曰:天下不可以无赏罚。而鲁,周 
公之国也,居鲁之地者,宜如周公不得已而假天子之权以赏罚 
天下,以尊周室,故以天子之权与之也。然则,假天子之权宜 
如何?曰:如齐桓、晋文可也。夫子欲鲁如齐桓、晋文,而不 
遂以天子之权与齐、晋者,何也?齐桓、晋文阳为尊周,而实 
欲富强其国。故夫子与其事而不与其心。周公心存王室,虽其 
子孙不能继,而夫子思周公而许其假天子之权以赏罚天下。其 
意曰:有周公之心,而后可以行桓、文之事,此其所以不与齐、 
晋而与鲁也。夫子亦知鲁君之才不足以行周公之事矣,顾其心 
以为今之天下无周公,故至此。是故以天子之权与其子孙,所 
以见思周公之意也。 
      吾观《春秋》之法,皆周公之法,而又详内而略外,此其 
意欲鲁法周公之所为,且先自治而后治人也明矣。夫子叹礼乐 
征伐自诸侯出,而田常弑其君,则沐浴而请讨。然则天子之权, 
夫子固明以与鲁也。子贡之徒不达夫子之意,续经而书孔子卒。 
夫子既告老矣,大夫告老而卒不书,而夫子独书。夫子作《春 
秋》以公天下,而岂私一孔子哉!呜呼!夫子以为鲁国之书而 
子贡之徒以为孔氏之书也欤!迁、固之史,有是非而无赏罚, 
彼亦史臣之体宜尔也。后之效夫子作《春秋》者;吾惑焉。《春 
秋》有天子之权。天下有君,则《春秋》不当作;天下无君, 
则天下之权吾不知其谁与。天下之人,乌有如周公之后之可与 
者?与之而不得其人则乱,不与人而自与则僭,不与人、不自 
与而无所与则散。呜呼!后之《春秋》,乱耶,僭耶,散耶! 

… 页面 50…

苏洵集                                                              ·49· 

                      嘉祐集卷七·洪范论 

                              【洪范论叙】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 
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 
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 
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瑕 
垢以见圣秘。复列二图,一以指其谬,一以形吾意。噫!人吾 
知乎,不吾知,其谓吾求异夫先儒,而以为新奇也。 

                              【洪范论上】 

       《洪范》之原出于天,而畀之禹。禹传之箕子,箕子死, 
后世有孔安国为之《注 》,刘向父子为之《传》,孔颖达为之 
 《疏》。是一圣五贤之心,未始不欲人君审其法 ,従其道矣。 
禹与箕子之言,经也。幽微宏深不可以俄而晓者,经之常也。 
然而所审当得其统,所従当得其端,是故宜责孔、刘辈。今求 
之于其所谓《注》与《传》与《疏》者而不获,故明其统,举 
其端,而欲人君审従之易也。夫致至治总乎大法,树大法本乎 

… 页面 51…

苏洵集                                                              ·50· 

五行,理五行资乎五事,正五事赖乎皇极。五行,含罗九畴者 
也。五事,检御五行者也。皇极,裁节五事者也。傥综于身, 
验于气,则终始常道之次靡有不顺焉。然则含罗者,其统也, 
裁节者,其端也。执其端而御其统,古之圣人正如是耳。今夫 
皇极之建也,貌必恭,恭作肃;言必従,従作乂;视必明,明 
作哲;听必聪,聪作谋;思必睿,睿作圣。如此则五行得其性, 
雨、旸、燠、寒、风皆时,而五福应矣。若夫皇极之不建也, 
貌不恭,厥咎狂;言不従,厥咎僭;视不明,厥咎豫;听不聪, 
厥咎急;思不睿,厥咎蒙。如此,则五行失其性,雨、旸、燠、 
寒、风皆常,而六极应矣。噫!曰得,曰时,曰福,人君孰不 
欲趋之;曰失,曰常,曰极,人君孰不欲逃之。然而罕能者, 
诸儒之过也。夫禹之畴,分之则几五十矣。诸儒不求所为统与 
端者,顾为之传,则向之五十又将百焉。人之心一,固不能兼 
百,难之而不行也。欲行之,莫若归之易:百归之五十,五十 
归之九,九归之三。三,五行也,五事也,皇极也。而又以皇 
极裁节五事,五事得而五行従,是三卒归之一也。然则所守不 
亦约而易乎。所守约而易,则人君孰欲弃得取失,弃时取常, 
弃福取极哉!以一治三,以三治九,以九治五十,以五十治百, 
天意也,禹意也,箕子意也。 

                        【洪范论中〈并图〉】 

      或曰:古人言《洪范 》莫深于歆、向之《传》,吾尝学而 
得之矣。今观子之论,子其未之学耶,何遽反之也。子之论曰: 
 “皇极裁节五事,其建不建为五事之得失 。”《传》则拟五事 

… 页面 52…

苏洵集                                                             ·51· 

而言之,其咎、其罚、其极与五事比,非所以裁节五事也。子 
又曰 :“皇极建则五福应,皇极不建则六极应 。”《传》则条 
福、极而配之貌、与言、与视、与听、与思、与皇极,又非皇 
极兼获福、极也。然则刘之《传》,子之论,孰得乎? 
      曰:尔以箕子之知《洪范》与歆、向之知孰愈?必曰:箕 
子之知愈也。则吾従之。彼歆、向拂箕子意矣,吾复何取哉。 
虽然,彼岂不知求従箕子乎?求之过深,而惑之愈甚矣。歆、 
向之惑,始于福、极分应五事,遂强为之说,故其失浸广而有 
五焉。今其《传》以极之恶、福之攸好德归诸貌;极之夏、福 
之康宁归诸言;极之疾、福之寿归诸视;极之贫、福之富归诸 
听;极之凶短折、福之考终命归诸思。所谓福止此而已,所谓 
极则未尽其弱焉。遂曲引皇极以足之。皇极非五事匹,其不建 
之咎;止一极之弱哉?其失一也。且逆而极、顺而福,《传》之 
例也。至皇之不极,则其极既弱矣,吾不识皇之极,则天将以 
何福应之哉?若曰:五福皆应,则皇之不极,恶、忧、疾、贫、 
凶短折,曷不偕应哉?此乃自废其例。其失二也。箕子谓咎曰 
狂、僭、豫、急、蒙而已,罚曰雨、旸、燠、寒、风而已,今 
 《传》又增咎以眊,增罚以阴,此其揠圣人之言以就固谬。况 
眊与蒙无异,而阴可兼之;而别名之,得乎?其失三也。《经》 
之首五行而次五事者,徒以五行天而五事人,人不可以先天耳。 
然五行之逆顺,必视五事之得失;使吾为《传》,必以五事先五 
行。借如《传》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则木不曲直, 
厥罚常雨。其余亦如之。察刘之心非不欲尔。盖五行尽于思, 
无以周皇极,苟如庶验增之,则虽蠢亦怪骇矣。故离五行、五 
事而为解;以蔽其衅。其失四也。《传》之于木,其说以为貌矣, 
及火、土、金、水,则思、言、视、听殊不及焉,自相驳乱。 
其失五也。夫九畴之于五行可以条而入者惟二,箕子陈之,盖 

… 页面 53…

苏洵集                                                              ·52· 

有深旨矣。五事一也,庶验二也。验之肃、乂、哲、谋、圣, 
一出于五事;事之貌、言、视、听、思,一出于五行,此理之 
 自然,可不条而入之乎?其他八政、五纪、三德、稽疑、福极, 
其大归虽无越于五行、五事,非可条而入之者也。条而入之, 
非理之自然,故其《传》必钩牵扳援,文致而强附之,然后可 
以仅知此福此极之所以应此事者。立言如此,其亦劳矣。且传 
于福、极既尔,则于八政、五纪、三德、稽疑亦当尔。而今又 
不尔,何也?《经》曰 :“五皇极。皇建建其有极。敛时五福, 
用敷锡厥庶民 。”此言皇极建而五福备。使《经》云皇极之不 
建,则必以六极易五福矣,焉在其条而入之乎?且皇极,九畴 
之尤贵者,故圣人位之于中,以贯上下。譬若庶验:然“曰雨、 
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时于雨、旸、燠、寒、风, 
各冠其上耳,又可列之以为一验乎?若是则刘之《传》惑且强 
明矣。 
      噫!《传》之法,二刘唱之;班固志之。后之史志五行者, 
孰不师而效之?世之读者久,孰不従而然之?是以胶为一论, 
莫有考正,吾得无言哉!○一图指传之谬出猎不宿,饮食不享, 
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木不曲直貌之不恭,是谓不 
肃。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说曰顺之,其福攸好德。 
      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火不炎上言之不従, 
是谓不乂。厥咎僭厥罚常旸厥极忧,说曰顺之,其福康宁。 
      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稼穑不成视 
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豫厥罚常燠厥极疾,说曰顺之,其福 
寿。 
      好战功,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金不従革听之不聪, 
是谓不明。厥咎急厥罚常寒厥极贫,说曰顺之,其福富。简宗 
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水不润下思之不睿,是谓不圣。 

… 页面 54…

苏洵集                                                               ·53· 

厥咎蒙厥罚常风厥极凶短折,说曰顺之,其福考终命。皇之不 
极厥咎眊厥罚常阴厥极弱。○一图形今之意 
      皇极 
      之建貌恭肃 
      言従乂 
      视明哲 
      听聪谋 
      思睿圣木曲直 
      金従革 
      火炎上 
      水润下 
      土稼穑时雨 
      时旸 
      时燠 
      时寒 
      时风五福 
      皇极 
      不建貌不恭 
      言不従 
      视不明 
      听不聪 
      思不睿木不曲直 
      金不従革 
      火不炎上 
      水不润下 
      土不稼穑常雨 
      常旸 

… 页面 55…

苏洵集                                                              ·54· 

      常燠 
      常寒 
      常风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