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王将相与中华美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诬陷于他。    
    同治二年,新任台湾道台到任。他听说民间对朱大人口碑极佳,十分疑惑。他是一生只信奉“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的奸官,每到一任,极尽搜刮民脂民膏之能事,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便认为朱才哲也只不过是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绝对不可能是什么“清官”。    
    这一天,正是朱大人全家登船返乡之期。众官员列队送行,新任道台也来凑热闹。本来他只是应付差使而已。哪知海边民众聚集人山人海扶老携幼,但见垂泪送别的不尽其数,这让新道台很不是滋味,但又不好发作。只见此时朱大人的船上整齐地排放着三十只大木箱,立时引起了道台大人的惊讶。他故意问:“朱大人在台多年,积攒的私房银子想必不少。这些大箱子也够沉重的啊!”朱才哲会心地笑道:“大人是否怀疑箱内皆为金银财宝?”道台大人讽讥地说:“若非金银,还会是石子不成?”朱才哲顿时气上心头,正色道:“值此睽睽众目之下,大人不可戏言!”道台沉下脸来,说:“但可开箱一验。如若不是金银,某情愿开一箱赔两箱之宝。”朱才哲作色道:“君无戏言!”道台坚持说:“但请开箱吧,我就不信内中清白。来人开箱!”一时间,岸边噪动起来,人们纷纷为朱大人不平,只是也有少许不知情的人,还在为朱大人耽了一份心,捏着一把汗呢。在朱才哲指点下,家人一一大开箱盖后,里面竟全是鹅卵石子!一箱接一箱开验,全无二致。那道台大人只得堆上笑容,向朱才哲陪罪,道:“朱大人果然两袖清风,人称‘朱青天’绝无虚言,在下算是心服口服了。”    
    朱才哲大煞了奸官的威风,让民众人心大快,嘲讽和讥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过后,道台大人又问船载卵石为何用意。朱才哲说:“大海行船,有风浪惊险,会使船不稳。今以石下沉船舱,我自然不再怕它海上兴风作浪了。再说下官一生清白,只有带些卵石回乡的本事。他日也可相赠弟子学生,权作读写文章的镇纸之用。”道台连称:“朱公高见,佩服,佩服。只是那赔元宝的事——”朱才哲不等他开言,便接道:“赔元宝,就不必再提及此事了。下官若要大人兑现诺言,还只怕元宝仍出自台湾百姓的民脂民膏。那岂不玷辱在下清白?”最后还是朱才哲令家厨献上了湖北家乡肉肴款待了道台大人。那肴惟有鸡蛋和肉烧制却冠以“元宝肉”美名,实为反腐倡廉之意。    
    从这时起,“元宝肉”的故事便在台湾流传了下来,“元宝肉”也成了台湾城乡宴席上的名肴。这道菜入口滑润烂糯,油而不腻中稍带有干咸菜的独特香味。    
    “元宝肉”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与辅料——    
    带皮猪五花肉500克,鸡清汤500克,去壳熟鸡蛋12个,酱油、白糖、湿淀粉各25克,葱花、黄酒、姜末、味精各5克,盐2克,八角一颗,桂皮一小片,植物油1000克。    
    制作技艺——    
    1.将五花肉切成2厘米的方块,在开水中烫2分钟捞出,用凉水漂一下沥干。    
    2.炒锅置旺火上,下植物油烧七成热时投入熟鸡蛋,炸到虎皮色时捞出沥油,然后用竹签在鸡蛋上戳些小眼以便入味。    
    3.将姜末入油锅中稍煸,再将肉块放入煸,烹入黄酒、酱油、白糖、盐、八角、桂皮、鸡汤,待烧沸移小火上烧30分钟,再放进炸好的鸡蛋、味精。烧到卤汁浓稠时拣去八角、桂皮,用湿淀粉勾芡,撒上葱段装盘即成。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太后御厨“八宝饭”

    八宝饭是甜食中的大件,各地做法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湖北名产“荆州八宝饭”    
    可称为其中的一流食品而享誉中外。    
    据说西太后慈禧很爱吃八宝饭。清宫御膳房有位肖代师傅擅长做此馔,很讨西太后的喜欢。别人看了眼红,不知暗中费了多少心机,总想把八宝饭做的比肖代更高明,可是一个个      
    都落空了。同行是冤家,肖代免不了被人暗算。西太后耳边吹进了不少流言,说肖代的餐具不够卫生,用料搭配不合常情,背后对太后不敬……最后,肖代终于失宠,被逐出清宫,流落江湖。    
    肖代身怀绝技,怎甘沦落。在江陵地方,巧遇荆州聚珍园餐馆主人。二人相见如故,主人替肖师傅大鸣不平,诚心相邀,并愿重金相酬。于是肖代决心在荆州地面重新闯出一条路。他潜心设计,精心制作,不久“荆州八宝饭”的声誉便鹊起,远近知名人物无不争相前来品尝曾在御膳房效过力的名厨手艺。据说有一位朝廷命官,从辽宁一路巡访,来到了荆州。地方官设宴相请,命官极力称赞“荆州八宝饭”,并即席赋诗一句:“辽沈无双味,江陵第一园。”当聚珍园主和肖代师傅一起出来相见时,京官才恍然大悟。原来御厨肖大师是过去早就听说过的,自然艺高无双了。    
    “八宝饭”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和辅料——    
    (以1份计算)糯米500克,蜜枣片10克,桂圆肉片、红绿瓜细条各10克,瓜子肉5克,糖莲心、青梅片各10克,白糖150克,板油丁25克,豆油150克,猪油50克。    
    制作技艺:1.糯米用水淘洗干净,放在容器中加冷水浸2~3小时捞出,放入笼屉中摊开,盖严屉盖,用旺火蒸20分钟左右出笼。    
    2.把饭倒入容器内,加入白糖150克、猪油50克搅匀。    
    3.取大碗1只,先在碗内壁上涂一层熟猪油,摆上桂圆肉、蜜枣、红绿瓜、瓜子肉、糖莲心及青梅,摆成各种鲜艳美观的形状。然后取一部分糯米饭摊成碗形,中间放入拌匀的板油豆沙,摊开,再取余下的部分糯米饭盖牢、沾光,待用。    
    4.把它放入笼屉中用旺火蒸透,蒸至油、糖、饭融合在一起出笼。待第二天,再上笼蒸透经过3次反复蒸制,饭呈红色时,覆在盆中,拿掉扣碗即可食用,也可浇上糖卤食用。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慈禧蒸鲥鱼”与阿坤

    鲫鱼肉质细嫩肥美,以味鲜醇厚著称于世。它既是古代的贡品,又在湖北享有“江汉三鲜”之首的美誉。    
    大约是在1905年的北京故宫里,年迈的慈禧太后突然心血来潮想吃鲥鱼。这可急坏了宫中的御厨了。因为要保持鲥鱼的特有鲜味,又不能让太后久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侍候不好这位既嘴刁,又脾气大的老太后,肯定要招来杀头之罪呢!    
         
    其实,鲥鱼鲜美的味道主要来自它的鱼鳞。所以烹调一般是不去鳞的。如将鱼鳞刮去了,鱼肉的味道就会比普通的鱼都差多了。但是不管是清蒸还是红烧鲥鱼,因为鱼身有许多细小的鳞片,吃时要一一吐去就很麻烦。要做出既不失鲥鱼的本味,又没有吃鲥鱼时吐鳞的烦恼可就不容易了。    
    有个从苏州松鹤楼餐馆来的阿坤师傅,平时就肯动脑子,也几次得过慈禧褒奖,这天他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把鱼鳞先刮下来,漂洗好多次,全装在一只纱袋里。再在蒸笼盖顶加一个钩,挂上沙袋。当盖严盖子时,又把纱袋对准鱼盘,再用文火蒸熟,等取出鱼盘时,就能看到鱼鳞上的油质全都滴进盘里。吃的时候,完全保住了鲥鱼鲜味,又找不出一点鳞片来了。当这条鲥鱼送上御膳桌时,慈禧太后果然分外满意:一只喷着热气的鲥鱼,横卧在青花细瓷海碗中间,乳白色美的鱼汤上,浮着一层淡黄色鱼油,加上火红的火腿肉丁,绿油油的葱叶、淡紫色的嫩姜片……这些色彩衬托雪白肥嫩的鲥鱼真有点儿让老太后眼花缭乱,不忍下筷子呢。    
    这一顿鲥鱼佳馔,大饱了慈禧太后口福,吃完便召见了巧烹美味的阿坤师傅,赏赐了许多银子。后来这种清蒸鲥鱼的制作方法又从宫廷传到了民间,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典故,便叫它“慈禧蒸鲥鱼”。阿坤师傅的大名自然与美食一起,永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清蒸鲥鱼”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和辅料——    
    鲥鱼3000克,猪板油25克,冬笋25克,水发冬菇25克,火腿1。5克,盐1。5克,白糖1克,料酒25克,葱姜少许。    
    制作技艺——    
    1.把鲥鱼剖腹,挖去内脏,斩去头尾,洗净,取中段肉半爿(约1000克)。猪板油切丁,用糖1克拌匀后,铺在盆底。    
    2.冬笋、冬菇、火腿切成2寸长、二分厚的薄爿,然后按一块笋、一块冬菇、一块火腿的次序,铺在猪板油上,排列整齐。    
    3.将鲥鱼(鳞面朝下)放在火腿、冬笋、冬菇片的上面。鱼上加盐、糖、酒、葱姜,上笼蒸约15分钟取出。除去葱姜,滗去汤汁,将鲥鱼翻身,覆在另一只盆中,再把汤汁重新浇在鱼鳞上即可上桌了。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彭尚书“玉麟香腰”

    “玉麟香腰”是湘菜名馔。它形似宝塔,用料丰富,且味多而鲜,因其造型为七层不同菜馔叠在一起,故而又有“七层塔”和“宝塔香腰”的美称。据说它与清末兵部尚书彭玉麟有不解之缘呢。    
    彭尚书祖籍湖南衡阳,后来进京当了大官。他爵位显赫,生活奢华,惟有时常想起湖南家乡菜。所以家厨对此也很留意,每隔数日便烹制几款湘菜,讨大人欢心。有一天彭尚书想      
    宴请一位当朝重臣。只因此人很受皇上器重,所以接待不可等闲视之。大人找来家厨说明此意,厨师自然心领神会,表示一定要将家宴办得富有特色。彭尚书说湘菜创新更佳。家厨想了想,说:“若将大人家乡菜中的鱼丸、锅烧丸、炸芋艿、黄雀肉和腰花等全汇集一碗,依次叠成七层,做成下面大上面小的玲珑宝塔形状,一定十分美观。而且此馔寓有祝福贵宾官运亨通、步步登高之意。不知大人以为如何?”彭大人立即表示赞赏,吩咐家厨一定要做好此菜。    
    时隔多日,彭玉麟的兵部尚书府一派欢乐气氛,尊贵的客人一一到来。盛大的宴席早已准备停当。宾主携手入座,面对丰满的菜馔,个个兴奋不已,酒过三巡,彭大人向当朝重臣专门介绍其中一款特色菜馔,说:“此菜乃老夫家乡特色风味。衡阳地方有猪腰入菜习俗,且美名曰‘香腰’。此馔名为‘七层塔’,又曰‘宝塔香腰’,今日定要请列位品评品评了。”说罢恭请动箸,众宾客边吃边谈,竟是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其间一位善辩之士提议:“深感彭大人今番盛情相邀,又献绝美佳馔于席。为答谢大人美意,我提议将‘宝塔香腰’易名为‘玉麟香腰’,好为日后留下永久的纪念,不知诸位尊意如何?”在座佳宾一致拥护,都说改用尚书大人名字命名,是再妙不过了。一番议论,将宴会更推向了高潮。    
    后来“玉麟香腰”在京师盛行一时。湖南衡阳地方更广为流传,至今民间红白喜事举办时,此馔成为宴席的“头碗”。湘菜大席上,也少不了“玉麟香腰”这道“重头戏”名菜呢。    
    “玉麟香腰”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和辅料——    
    猪腰100克,猪肥瘦肉各200克,猪肥膘肉100克,带皮猪五花肉250克,净鳜鱼肉100克,芋艿500克,荸荠300克,水发玉兰片50克,水发香菇25克,面粉100克,干淀粉50克,湿淀粉20克,鸡蛋5个,绍酒75克,八角粉1克,葱段15克,姜片10克,酱油25克,味精1。5克,胡椒粉0。5克,精盐7。5克,肉清汤300克,芝麻油1克,熟猪油1000克。    
    制作技艺——    
    1.生芋艿去皮,切成0。5厘米厚的菱形片,用绍酒25克、精盐1克拌匀,腌10分钟,沥去水,放入六成热的油锅里,炸呈金黄色时捞出,放在大碗里垫底。    
    2.五花肉洗净,切成7厘米长、1厘米厚的片,盛入碗内,用酱油5克,绍酒25克。精盐少许腌2分钟,上笼蒸熟,连同原汁倒入大碗内,将五花肉排列在芋艿上。    
    3.荸荠洗净去皮,切成末。肥膘肉50克剁成肉泥,加荸荠末、八角粉0。5克、精盐1克、面粉50克调匀,挤成直径1。5厘米的荸荠丸,放入七成热的油锅里炸呈金黄色捞出,放在碗内五花肉上面一圈。    
    4.将肥瘦肉300克洗净,全切成三角形片,用绍酒25克、八角粉0。5克、精盐1。5克调匀,腌10分钟,打1个鸡蛋,加面粉50克、干淀粉50克、清水少许使肉块挂糊调匀,逐块放入六成热的油锅内,炸熟并呈金黄色时捞出,一块块靠紧,砌在荸齐丸上面。    
    5.碗内磕一个鸡蛋,放精盐0。5克、干淀粉0。5克、清水少许搅匀。炒锅内刷15克油,用小火烧热,倒入蛋液,摊成荷叶鸡蛋皮。另取肥瘦肉100克剁成泥,加精盐0。5克、干淀粉4。5克、鸡蛋1个和清水少许调匀。将蛋皮铺开,倒上肉泥,用刀抹平,卷成蛋卷,装入瓷盘,上笼蒸熟取出,斜切成14片,齐砌在黄色肉块上面。    
    6.将鱼肉、肥膘肉50克分别剁成细泥,同放一碗内,放入2个鸡蛋清、精盐0。5克、葱姜汁调匀,用刀刮成6厘米长的橄榄形鱼丸14个,装入瓷盘,上笼蒸熟取出,整齐摆在蛋卷上。炒锅放火上,下熟猪油50克烧热,倒入肉清汤,加酱油15克、精盐0。5克、味精1克烧开,倒入大汤碗,上笼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    
    7.猪腰切开去腰臊,直剞斜刀,切成均等长片。玉兰片与香菇切成长薄片。炒锅放猪油250克,烧七成热时,将腰花用湿淀粉、精盐少许拌匀,下锅走油,倒出沥油。锅内留油30克,下玉兰片、香菇稍煸,放入腰花同炒,将精盐、酱油、味精、葱段、胡椒粉、芝麻油、湿淀粉均少许调匀,下入锅内,颠翻几下。起锅倒入大碗里蒸好的菜上即成。


第二部分:赤壁大战“逍遥鸡”“油淋庄鸡”布政使

    湘菜中有一款“油淋庄鸡”被誉为三湘名菜的代表作。该馔入口香酥软烂,味美无比,食后口齿留香。为何名为“油淋庄鸡”?原来与清朝光绪年间在长沙任职的湖南布政使庄赓良有瓜葛。    
    庄赓良是江苏武进人氏。他生长在官宦之家,早就见识过不少南北大菜,是一个美食家。自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