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35-我在"小鹰"号亲历战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处战争之中,随军记者也有一部分军事化生活。例如,舰上按尺寸为每人订做了一套防生化武器袭击的服装和防毒面具,并对大家进行了培训。舰上一般每星期都举行军事演习,内容包括防生化武器袭击、消防、“有人落水后的紧急集合”等。碰到军事演习,记者和水兵一样,不管你在舰上什么位置,必须在4分钟之内到指定地点报到。不过,记者只需呆在指定位置,不需要和水兵一样戴上防护用具参加演习。    
    虽然舰上对随军记者报道作了许多限制,但航母上的采访环境比我想像的要好。新闻官员上午9点半、下午6点半一天两次通报战况。采访上校以上官员和飞行员等需要通过新闻官安排和陪同,但记者可自由采访普通水兵。除限制区域外,也可在航母上自由走动。记者们抱怨比较多的是,飞行员是航母上飞往伊拉克作战的主要人员,限制采访对记者的工作很不利。    
    舰第一天晚上,正好赶上7点到9点全舰进行防生物、化学和放射性武器袭击的演习。舰上戒备森严、舰员各司其职,给人以大战将临的感觉。    
    


第一部分近观飞行训练

    3月11日    
    上舰第二天,“小鹰”号出海第47天。天气:晴;风向和风力:南间西南5…10节;气温:最高71度(华氏),最低63度;日出:5点53分,日落:17点46分    
    备战气氛浓    
    登上航空母舰已经两天。尽管记者住的三层铺大舱距飞行甲板还有三层,但战机起降的轰鸣声和在甲板上的撞击滑动声仍清晰可闻。    
    从上午、下午到晚上,美军战机的飞行训练就一直没停。记者上午穿戴起救生衣和防护钢盔,跟随美军官员登上航母的飞行甲板上,观看了起飞、投弹和返航的过程。    
    透过防风眼镜放眼望去,面积大小相当于3个足球场的飞行甲板上,停放着各种各样的战机,其中包括F…14“雄猫”战斗机、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和E…2“鹰眼”预警机等。    
    执行飞行任务的F…18战斗机在甲板上次第排开,穿着各色衣服的机场工作人员忙个不停。一架战机就位后,后侧的坡型挡板随即翘起。飞机突然提速后,在甲板上的蒸汽弹射装置的帮助下,像一颗子弹一样飞出,并在甲板上“哧拉”划出一道火线,两边喷气口的火红光柱清晰可见。飞机离开甲板后一侧身,优美地划一道弧线,直插云天。    
    记者站的地方与跑道不远,飞机起飞时能明显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加上甲板上的大风,差点把记者吹倒在地。    
    十多架战机陆续起飞后,记者爬上了装满天线和雷达的舰岛。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些F…18战机或单或双,绕着游弋在海湾水面上的“小鹰”号进行投弹演习。炸弹扔进湛蓝的海中,听不见爆炸声,但能看见水面上有白色的烟柱升起,看上去威力并不大。    
    战机结束飞行任务后陆续返航了。降落时,战机像军舰鸟一样,先是追逐着“小鹰”号在海面上犁出的水波,但刚一贴上航母就被拦阻索勾住,在降落区嘎然而止。    
    一位航母塔台工作人员说,这种战前飞行训练上午、下午和晚上都在进行。    
    自3月1日开始,“小鹰”号航母战机加入伊拉克南部禁飞区的空中巡逻。其他战机则在航母上空进行飞行训练,为对伊战争作积极准备。    
    采访莫菲特少将    
    “小鹰”号航母及第5战斗群总司令马修·莫菲特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指挥的航母和战斗群已经作好准备,只等布什总统一声令下。    
    他说,对美国海军来说,让美国和其他国家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把记者“嵌入”“小鹰”号,就是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透明的环境,自由走动,自由采访,让世界了解美国。舰上有5000多人,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想控制是很困难的。    
    谈到海湾局势和美国的军事准备,莫菲特说,美国在海湾集结了相当规模的军力,有三艘航母在海湾,还有两艘在地中海。只要布什一声令下,他下辖的战斗群就立即执行。美国不是强制兵役指,舰上的5000多人来自不同种族,有中国人、墨西哥人等,他们都是自愿服役的。有的想通过当兵获得美国公民资格,有的向跟着军舰看看世界各地,有的还想通过当兵这一途径获得上大学的助学金。    
    针对有关“小鹰“号每天180架次的飞行这一报道,莫菲特说,”小鹰”号最近并没有像外界传说的那样增加战斗机投弹飞行的频率,而是保持在几天飞行一天休息的状态。不过,他的部队确实是处于戒备状态,每天都在加紧训练,以充分作好准备。飞行员的有关训练包括投弹、射击等。    
    莫菲特透露,美军这次如果空袭伊拉克,将使用90%的准确制道导弹。他说,这样做有三个考虑,一是美国不想重复在越南战场上30架飞机轰炸一个目标的做法。使用准确制导导弹后,一两枚炸弹就能攻击一个目标。二是想尽量减少误炸造成的伤亡。三是也想加快战争的进程。    
    莫菲特对他指挥的航母显然感到骄傲。他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机场能像航母那样既有攻击又有防守系统,因此,他对其航母的安全系数还是有信心的。我问“小鹰”号是否会成为向伊拉克发动袭击的首舰,他避而不答。    
    莫菲特少将是在“小鹰”号航母开往海湾途中才受命担任战斗群司令的。    
    2月13日,原来隶属于美国第七舰队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正在浩浩荡荡驶往海湾地区。就在这一天,第七舰队司令部发言人布朗中校宣布,该战斗群司令史蒂文·昆克少将涉嫌与一名海军女军官有“不正当关系”,因而被就地解除职务。在莫菲特就任前,“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参谋长卡普斯暂时代理司令职务。    
    误闯军事禁区    
    登舰后一直没有时间和地方测试海事卫星。航空母舰就像一个钢筋做的城堡,卫星信号进不来,而在航母上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又何其困难!听说舰岛上有信号,今天下午下决心去试一试。    
    背着海事卫星和笔记本电脑走出去,刚转了两圈就迷路了。在航母上,走到哪里都是几乎一样的门,一样的密密麻麻的电线,一样的钢板。越走越可怕,一是担心误闯不该去的军事禁区,二是担心走进“死胡同”出不去。好在迷路时都会碰到水兵,他们会把你带到所要去的目的地。    
    正在纳闷该往哪儿走时,过来一位热心的年轻水兵。我告他去舰岛,他听后二话不说就带我走,一直爬到舰岛第8层,把我交给了门口一位像是站岗的。门口写着禁区字样,他带我进去,把我交给了指挥官。我一看是舰长指挥台,有的拿着望远镜在看,有的在监视仪表盘。心里直犯嘀咕,但既然人家带我来,指挥官也没有表现出一点惊奇的意思,也就不往心里去了。    
    舰长不在,由甲板长担任指挥官。他打了个电话,说一会儿有人来带我去,叫我在一个高凳子上坐着,边看飞行甲板上正在起飞的战机,边等人。过了10分钟左右,来了两个小伙子,我背上东西,跟他去雷达下面的一处空旷地,掏出指北针找到南北方向后,就开始寻找我要的印度洋卫星和发送接收信号的岸站。不过拿着天线怎么对,电话上一点信号也没有。    
    我又到舰岛的下一层去,拿出卫星电话来测试,这回不仅没有信号,而且连电话电源也关不上了。我吓得出一身汗,说不试了,赶紧回去吧。回到宿舍后拿出电话,一试可以关上,这才松了一口气。但电脑怎么也打不开了。还好我带了一个备份电脑,要不然,吃饭家伙也丢了,叫我怎么交代。一位日本记者说,别的记者以前也发生过这种情况,以后要小心点。    
    到晚6点半每日例行吹风时,布鲁克说,你到我这儿来一下。我心想坏事了。他问我有没有去过不该去的地方,我问他是不是指我下午去的地方。他说,那儿不是平时说的试海事卫星电话的地方,而是舰长指挥台,门口明明写着未经允许不得入内。我向他作了一番解释,我说的是舰岛试海事卫星的地方,而人家把我带到了舰长指挥塔,把我的电脑和电话都弄坏了。他倒没有小题大做,只是说下次注意,关键是不要让他的顶头上司不高兴。    
    后来我才明白,在航母上,舰长指挥塔是舰长下达指令的地方。在海上航行时,舰长一般在甲板长的协助下发布指令,通过甲板长向舵手下令把握航母方向。    
    


第二部分记者舱被盗

    3月12日    
     星期三; 上舰第三天,“小鹰”号出海第48天。天气:有雨;风向和风力:东南10…15节;气温:最高73度(华氏),最低63度;日出:5点52分,日落:17点47分    
    一直忙到早上4 点才上铺睡觉。正谁得香,迷迷糊糊间听到《朝日新闻》记者石原刚文在宣布一个消息,说是公关部的德瓦尔特来电,今早可以去舰岛拍摄采访,急急忙忙起来,跑去拍了几张照片。没有拍摄到往飞机上装炸弹的照片,只拍了几个补给船准备给“小鹰“号航母补充给养和直升机在两舰间飞行的镜头。    
    舰上公关部每天给记者举行两次吹风会,一次早上9点半,一次下午6点半,一般是安排当天和第二天的活动。吹风会原来在8点半进行,但每天8点到9点是全舰大扫除的时间,所有地方都要擦洗清扫,走动不太方便,所以吹风会改成9点半了。    
    9点半的吹风会没有什么特别内容。克莱策女士提醒大家,摄像机和照相机上的锡纸务必固定好,不要让它在飞行甲板上飞起来卷进飞机涡轮,以免造成飞行事故。原来,昨天韩国记者拍摄时F…18战斗机起飞时,摄像机上的锡纸被风吹到地上,好在一名甲板人员眼疾手快,一脚踩住后赶紧捡起来。锡纸是为了防止雷达波对机器造成损害的,所有记者按要求都自己带来了锡纸。    
           今天照例有几十架飞机在飞行甲板起飞降落。我昨天刚去过,今天就不想去了。德瓦尔特让我们自行安排。前几天给了一大堆材料,加上刚上舰晕头转向,不辨东西南北,许多海军术语还来不及消化。今天让自己安排活动,还真有点无处下手的。对舰上的一切都感兴趣,去哪里看看呢?两位韩国记者也有同感,他们决定拍摄点随军记者生活的片子传回去。我正好要买一个洗衣用的袋子和肥皂盒,建议一起去理发店和商店看看。李珉柱说,看到记者住的条件这么差,但愿他的老板会感动。    
    李先生让我当一 回演员,爬上床后倒腾倒腾相机,装模作样在笔记本上记点什么。他说我的演技不错,很自然。然后他叫一些记者一起从舰舱里钻出来,作出准备出去采访的样子。    
    理发店就在我们的下一层。我们到那儿时,里间有些海军士兵正在理发,外间还有人坐在椅子上等待理发。接待室墙上除了有海军官兵的标准发型外,还挂着海军官兵守则等规章制度。    
    据理发师介绍,舰上共有2个理发店,他工作的理发店是给所有在册人员理的,上面3层还有一个军官理发店。他的理发店工作人员7人,一天24小时营业,分日夜2个班次,白班4人,晚班3人。平均每星期大概为500水兵理发一次。    
    商店主要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纪念品,我们去时顾客不多,价钱比陆上商店要贵一些。我在店里买过一把挂锁,5。9美元;一个洗衣袋,3。7美元;一枚洗衣袋大别针,1。15美元;一个肥皂盒,0。50美元。    
    我问店员为什么价钱比陆上要贵。他说,这主要是根据进货情况而定。最近从日本进的货贵,成本提高了,店里的东西就贵一些。我付款时发现收钞机前贴了一则“安民告示”:由于成本增加,一些商品零售价有所上涨。造成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该店负责人介绍,他们也是24小时营业,分2个班次,白班4人,晚班2人。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可达上万美元呢。    
          
    相机“不翼而飞”    
    “小鹰”号航母上虽然安全严密,但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情况时有发生。刚上舰时,美军官员一再提醒保管好自己物品,我们这些记者还有点不以为然,但到11日晚美国电台记者米勒·里查德丢失相机后大家才提高警惕。    
    里查德说,失窃事件大约发生在凌晨3时左右。里查德50多岁,人挺随和。他是个夜猫子,每天晚上泡在军官餐厅的休息室写稿,总是到凌晨才回来,很少见他与其他记者抢用宿舍仅有的四台电脑。他说:“我平常还是比较小心的,但昨晚回来有点累,一犯懒,没有把照相机锁在柜子里。”他睡前还看过放在包里的相机,但第二天一起来只剩下了一个相机套。放在一起的香烟也不翼而飞了。    
    其实,随军记者宿舍兼工作间每隔两小时就有舰上宪兵来巡逻一次。据下午到这里来巡逻的黑人宪兵莫顿介绍,舰上共有60名宪兵,分几个班次24小时在各处巡逻。这些宪兵除负责安全外,还有权对士兵衣着不整进行干涉。不过,莫顿说,巡逻也只是起个威慑作用罢了。照相机失窃不归他们管,而归调查部管。    
    航空母舰上的安全确实不好管理。舰上有5000多人,平常自由流动,房间之间虽然都有能封得严严实实的铁门,但不上锁,丢失东西也就难以避免了。    
    新闻官布鲁克12日晚在吹风会宣布,里查德丢失佳能数码相机一架,价值823美元。他已经写了一个报告,请调查部门处理了。    
            照相机失窃后,大家都提高了警惕,小心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住在我最下铺的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石原刚文到餐厅去喝杯水,也不忘叮嘱我帮他照看一下没有关上的电脑。    
      航母上还设有一个监狱,关押那些犯事的水兵。 据报道,2002年下半年,“小鹰”号舰上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