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墓内文物究竟保存如何,只有等到椁盖打开之后才能见分晓。    
    吊车缓缓将每块重达数吨的椁板吊起运走后,人们并没有见到期待中的文物出现,只见盗洞下的淤泥和满室的积水。当盖板全部起出,才发现水面飘浮起10具彩绘棺。接着,考古人员就吊取彩绘棺,抽干墓中积水,并清除淤泥,一步步往下做。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一个巨大的、异常丰富的地下文物宝藏渐渐展露在人们面前。发掘人员连续作战,至5月30日,淤泥清理基本完毕,发掘出的大批文物令世人为之震惊。    
    


第三部分:古乐飘渺地深处 曾侯乙墓奢华的地下寝宫

    春秋初年,周王分封的诸侯国有140多个,大多是小国。在战乱中为了生存,小国经常会联合起来,以抗拒大国的侵犯。但是,联合失败后,它们又纷纷依附于大国,成为大国的附庸。至战国中期,联合发展为合纵连横形式,政治联盟和联姻成为诸侯国间在战争中常用的外交策略。而联姻是在统治阶层中进行的。男女双方都出身于诸侯、卿、士大夫家族,女方为了显示其高贵的身份,均赠送青铜器为嫁妆,并于器皿上刻有铭文。曾国为楚国附庸国,公元前433年,楚惠王专门为曾国君主曾侯乙制造了礼乐器铜钟。曾侯乙将钟悬挂于宗庙编钟架凸出部位,以显示其政治地位。当时的楚国与中原保持了一定距离。楚国疆域南及沅湘,北至淮水,西到巴蜀,东连吴越,成为地方五千里,甲兵百万,粮食可用十年的大国,拥有多达62个侯国,曾国便是其中之一。地下寝宫的发掘证明了曾国与楚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下寝宫的墓坑方向正南,墓口东西长约21米,南北宽17米左右,总面积为220平方米。坑内置有木椁,高3米左右,分为北、中、东、西四室,且均为长方形。其中中室面积最大,长约9。75米,主要放置整架的宗庙编钟、编磬和其他多种乐器,并有大量的青铜礼器。编钟靠近西壁和中室南部,其他随葬品的摆放;井然有序,这充分反映了墓主人饮酒作乐的生活场景。整个中室仅东北角盗洞下方的遗物较少,其余地方则保持完整性,这应归功于墓室的积水。中室出土的青铜礼、乐器上均刻有“曾侯乙作”的铭文,说明这些器物为曾侯乙所有,而器物的庞大组合说明这是一处礼乐宫,主要用于祭祀和宴请之用。在古代,因过于依赖自然界以维持生存,任何一种自然因素,如过量的雨水,干旱,风暴均会影响古人的生活,为保护自身的生活资料,祭神便成为古人寻找与自然相调和的手段。湖北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了楚地信巫好鬼的传统。    
    东室长9米左右,为墓主的“寝宫”,放置着墓主的特大型双层套棺和8具陪葬棺,以及11具葬宠物的狗棺,这显示了墓主人奢华的生活和显赫的地位。还出土了一些以琴、瑟为主的乐器及以剑为主的兵器。楚墓出剑比例增多,显示了军功人士的身份变化。在东周时代,只有贵族才有资格配剑,因而早期只有贵族墓才有剑出土,但后期则在平民墓亦有剑出土。说明军功人士在楚社会成员比率的变化。墓中人骨经鉴定,墓主人为男性,45岁左右;陪葬的均为女性,年龄在13~25岁之间,尤以20岁左右居多。这些应是曾侯乙生前的妻妾嫔妃。    
    各室中面积最小的是北室,南北长为4。25米,主要放置大量的兵器、车马器、皮甲胄,有两件高1。3米、重300公斤的大铜缶用以盛酒,并有240多支竹简,简文记载的是用于葬仪的车马兵器,有自制的,也有赠送的。从大量兵器的发掘,可知楚国尚武风气之盛。    
    西室与中室并列,长8。65米,主要放置了13具均为女性的陪葬棺,除了极少一些玩具与服饰外,再无其他葬品。    
    6月底,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出土文物共有7000件之多,如此众多的文物,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乐器1200件,包括编钟64件;礼器、宴器、杂器140件,而兵器最多,共计4500件,由此可一窥当时楚国强大的武力。随葬品还包括一些木制生活用具、金玉服饰等。史料记载,古时楚地身份较高的贵族以青铜礼器及成套乐器、车马器随葬。青铜礼器包括楚人特有的按单数成列的束腰平底鼎,其他鼎类多成双,有别于中原地区以单数组成的列鼎之制。如此众多的随葬品充分说明了墓主人曾侯乙的地位,因为,此墓中的随葬礼器中有显示相当于天子之身份等级的九鼎人簋,以及编制庞大的编钟、编磬等,与在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情况下有僭越行为的列国诸侯的身份是相符的。由于受到楚国的保护,国内相对安宁,能够避免直接战祸,曾国的社会生产力才有了较好的发展,制造出的编钟、纺织品等具有较高工艺水平的产品。    
    


第三部分:古乐飘渺地深处 曾侯乙墓别具一格的手工制品(1)

    在古代文献中,关于楚国及其附庸的记载很少,因此,具有大量珍贵文物的曾侯乙墓的发现和发掘,有着重大意义。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统治工具和财富象征,因而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手工业。楚国的铜矿资源丰富,为各国所羡。今人在湖北大冶铜绿山和湖南麻阳九曲湾都发现了矿冶遗址,当时采矿已运用竖井、平巷、盲井、斜井等方式,而且冶炼方式的先进性令今人吃惊,由出土有水波纹状的炉渣中知道,冶炼炉渣的流动性非常高,其含铜量仅为0。7%,竟与现代粗铜冶炼的标准完全一致。曾侯乙墓能一次出土青铜器达100吨,所需冶炼矿石至少500吨,正是依赖楚地丰富的矿源和先进的冶炼技术。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器种数量之多、器型之大、铸造之精、纹饰之美,保存的完整,在历来出土的青铜器群中独占鳌头。这批青铜器的材料主要为铜、锡、铅合金体,铜占80%左右。工匠们很好地掌握了合金的特点和各种原料的配比,因为纯铜质地太软,大型器具很难成形,而锡、铅恰好硬度大,熔点低,工匠们把三者结合起来,就制造出了既精美又实用的器皿。从曾侯乙墓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来看,工匠们采用熔模法(失蜡法)制器,这把中国使用熔模工艺的时间从汉代提前到春秋中晚期。出土的这些青铜器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有5件超过了100公斤,另有两件大尊缶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酒器。如此巨大,造型复杂的器皿往往采用分段烧铸再拼合的工艺,器皿的耳、足及饰物则采用先成形后嵌入主体器皿浇柱或焊接上去的办法。令人吃惊的是,铸镶法首次发现于曾侯乙墓的青铅器上。铸镶法就是把原来的器皿上镶入红铜纹饰,改成置于铸范内与器体一次浇铸,这很好地避免了嵌入红铜纹饰易脱落的现象,是当时青铜冶铸技术进步的典型例子。曾侯乙墓出土有20件鼎,有圆腹、双附耳、三蹄形足3种基本形状。按其形制,这些鼎又可细分为3种样式:第一种为形体巨大的大鼎,第二种为束腰平底鼎,第三种为盖鼎。束腰平底鼎即春秋时有名的“楚王问鼎”中的升鼎。升鼎是王权的象征,商灭殷,周灭商,都是得到了前朝的升鼎才算真正的灭国。曾侯乙使用九鼎,证明了当时的礼制已遭破坏,天子威严已不复存在。    
    在出土的这些青铜器中有一件造型精巧、结构复杂的尊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好酒的民族,统治阶层更是常常饮酒作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精致的酒器也就应运而生了。尊是一种盛酒器,盘则是一种盛水器,出土时,尊盘浑然一体。以结构来看,由本体、龙形附件和透空附饰三部分组成,分别采用浑铸法、分铸法和熔模法(失蜡法)。熔模法构造出的透空附饰,是由表层纹饰和内部多层次的铜梗支撑,而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构成了一个千丝万缕的整体,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达到了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它是此墓中除了编钟外最珍贵的文物,在所有传世和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一件杰作。人们在惊叹它的精美时,不禁要问:在制作工具很简陋的时代,这些错综复杂的纹饰到底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研究表明:尊分4个部件,通过56处铸焊而成一体;盘分38个部件,通过44处铸焊而成一体。镂空附饰的铸造即采用了熔模法(失蜡法),此工艺在20世纪仍用于制造精密的机械零件。    
    熔模法(失蜡法)工艺,是先将易熔化的黄蜡制成蜡模,然后用泥浆多次浇淋,并涤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做成铸型,再经烘烧使黄蜡熔化流出,形成模腔,最后浇铸铜液成器。曾侯乙尊盘是中国第一件得到科学鉴定的熔模法(失蜡法)所铸标本,将中国使用这种先进工艺的历史提前了200多年。    
    漆器是指表面髹漆的器物,胎骨有木、竹、荜、丝麻等多种,以木为主。漆器最早见于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商和西周时期,漆器制作讲究,绘有雕花,镶绿松石、蚌泡、玉。纹样有饕餮、雷、蕉叶等。在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纹饰华丽、器体较大、制作古朴的漆器。这批漆器也是先秦墓葬中迄今发现最多最好的。当时楚国西部有很多漆树林,漆原料极其丰富,加之南方湿润的环境易疏松陶质器皿、锈蚀铜器,故楚人除将漆器作为礼器外,还广泛用于生活、乐器和葬具。此外,许多陶器、铜器也往往髹漆,如在铜镜的背面、铜尊的内壁。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彩绘和雕刻以鸟兽形纹、几何纹和龙形图案为主,大多是木制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包括衣箱、食盒、餐具、梳妆用品等,其中以5件衣箱和一件鸳鸯形盒的彩绘最为出色,透雕或浮雕以4件盖豆和一件禁器见长。    
    衣箱,从刻文和文献资料分析,应为宫内后妃所用之物,由此大致可推断东室的陪葬棺为妃嫔陪葬棺。衣箱周身彩绘图案,其中又以箱盖图案最为丰富多彩,有的绘传说“后羿弋射”图,有的绘神话“夸父追日”图,或绘简单几何纹和龙形兽形纹样。其中最珍贵的是箱盖上绘有二十八宿名称和青龙白虎抽象图案的衣箱,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第三部分:古乐飘渺地深处 曾侯乙墓别具一格的手工制品(2)

    木雕鸳鸯形盒似一只鸳鸯,头部雕琢形象逼真;颈与身交合处做成活拓,使鸳鸯头颈能自由转动;鸟翅上翘,尾平展,足蜷曲。器身上下两半交合,背上开长方形孔,内部雕空放置东西,上用浮雕龙纹的长方形盖扣住。全器施黑漆彩绘,每个部位的色彩与图案各不相同,主要绘几何纹和简单的龙纹。最别致的当属鸟腹两侧中心的两幅极精彩的漆画:右侧为两兽共一人击鼓起舞图;左侧画面则为两马衔悬挂二钟二磬的编乐器,一似鸟似人者正在击钟。两画皆形象生动,简洁明快,极富观赏性。    
    有盖豆和禁器从形制到纹饰都模仿青铜同类器,然而精致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盖豆器身由整木挖削成型,然后细致地雕出龙纹方耳(内、外、顶、两旁五面的龙纹形态各异,连龙的耳、目、嘴、角、鳞、爪都刻画入微)、圆弧大把手,并施黑漆彩绘。4件盖豆制作都相当精致,尤其是盖及耳上的仿铜浮雕和满身鲜艳的彩绘,使得整件器具的外形变得非常生动活泼。禁器横截面呈方形,也由整木制成。面板附8个龙形角饰边饰,其中四角各为双龙,四边当中各为一首双身龙。面板图案分成兽。全身以黑漆为底,朱绘花纹。两器雕与绘完美结合,图案纹饰也相互配合,但不放置一处,原来是否成套就不得而知了。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是现今所见的先秦最早最重要的完整漆器之一,许多器型如衣箱、食具盒等为此墓独有,彩绘简单中不失别致,尤其是多种龙的生动形象,在先秦漆器中是非常少见的。    
    曾侯乙墓共出土了5012件漆器,由此可见,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漆器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中原地区,其古朴的风格、精良的制作工艺使漆器成为楚文化的特色,也反映出战国时期漆器的空前繁荣,品种庞多,工艺水平高超,而且管理非常专业化。据云梦出土的秦简《秦律杂钞》所载,若漆园被评为下等,负责人便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在各地楚墓中经常可见器型相同、制作规整、纹样一致而缺少个性的作品,这可能就是漆器生产出现专业化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器极少,曾侯乙墓出土的金器数量甚少,有一些为墓主生前实用之器,如腰间的4个皇带钩,皆为黄金铸成,制作精美,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令人爱不释手。经检测,其含金量在90%以上。同时发现了一件金制酒器,是带盖、方唇直口,浅腹平底矮足,双环耳名“盏”的酒器,是迄今出土的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重约2150克。    
    考古人员从墓主人尸骨周围清理出500多件玉饰品。因为先秦诸侯下葬时往往头戴饰满珠玉的冠帽,身挂佩饰。从它们在棺内的位置及与死者的关系来判断,可分出两类,一类为墓主人生前用品,一类是死后的陪葬品。按照当时的风俗或礼仪,用来陪葬死者的玉器为“墓玉”,是专门为了保存尸体而制。墓中出土的玉器大部分制成了种种动物形状或雕绘纹饰,是这批玉器中最精彩的部分。,即上置于口中的玉器,这位墓主人口中竟含了21件玉雕动物,如玉牛、玉羊、玉鱼等,迄今仅此一例。尽管这些器物小如豆,却都刻画出细如发丝的线条,特征明显,比例协调,栩栩如生。曾侯乙墓出土的玉缨是一件16节的龙凤玉挂。龙凤自古就是帝王和王妃的象征,曾侯乙的许多佩饰就是两者的形象。这件玉挂通长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全器用玉料5块,每块之间用活环或玉销钉串接,可自由卷折,第一节顶端穿孔套在冠上,全器为一变形龙。各节分别透雕成龙、凤或壁、环状,并两面相似雕刻或阴刻这些龙凤的细部,或加刻龙凤蛇和谷纹、斜线纹等。整件玉挂集透、平、阴雕等玉雕技艺于一身,共刻有大大小小的37条龙、7只凤及10条蛇,皆栩栩如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