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鼎祚周易集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翻曰:否终必倾,盈不可久,故“先否”。下反于初,成益,体震,民说无疆,故“后喜”。以阴剥阳,故不可久也。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崔觐曰:否终则倾,故同于人。通而利涉矣。
 
 (离下乾上)。同人:同人于野,亨。
 郑玄曰:乾为天,离为火。卦体有巽,巽为风。天在上,火炎上而从之,是其性同于天也。火得风,然后炎上益炽,是犹人君在上施政教,使天下之人和同而事之。以是为人和同者,君之所为也。故谓之“同人”。风行无所不遍,遍则会通之德大行,故曰“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崔觐曰:以离文明,而合乾健。九五中正,同人于二,为能通天下之志,故能“利涉大川,利君子之贞”。
 
  《彖》曰:同人,
  《九家易》曰:谓乾舍于离,同而为日。天日同明,以照于下。君子则之,上下同心,故曰“同人”。
 
  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蜀才曰:此本夬卦。九二升上,上六降二,则“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下奉上之象,义同于人,故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虞翻曰:旁通师卦。巽为同,乾为野。师震为人。二得中应乾。故曰“同人于野,亨”。此孔子所以明嫌表微。师震为夫,巽为妇,所谓二人同心。故不称君臣、父子、兄弟、朋友,而故言人耳。乾四上失位,变而体坎,故曰“利涉大川,乾行也”。
  侯果曰:九二升上,上为郊野,是“同人于野”而得通者,由乾爻上行耳。故特曰“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何妥曰:离为文明,乾为刚健。健非尚武,乃以文明。应不以邪,乃以中正。故曰“利君子贞”也。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虞翻曰:唯,独也。四变成坎。坎为通、为志。故“能通天下之志”。谓五以类族辩物,圣人作而万物睹。
  崔觐曰:君子谓九五。能舍已同人,以通天下之志。若九三、九四,以其人臣,则不当矣。故爻辞不言同人也。
 
  《象》曰:天与火,同人。
  荀爽曰:乾舍于离,相与同居,故曰“同人”也。
 
  君子以类族辩物。
  虞翻曰:君子谓乾。师坤为类,乾为族。辩,别也。乾,阳物。坤,阴物。体姤,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以乾照坤。故“以类族辩物”。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故于同人象见,以“类族辩物”也。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虞翻曰:乾为门,谓同于四,四变应初,故“无咎”也。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崔觐曰:刚而无应,比二以柔,近同于人,出门之象,“又谁咎矣”。
  案:初九,震爻。帝出乎震。震为大涂,又为入门出门之象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荀爽曰:宗者,众也。三据二阴,二与四同功,五相应,初相近,上下众阳,皆欲与二为同,故曰“同人于宗”也。阴道贞静,从一而终,今宗同之,故“吝”也。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侯果曰:宗,谓五也。二为同人之主,和同者之所仰也。有应在五,唯同于五,过五则否,不能大同于人,则为主之德吝狭矣。所同虽吝,亦妻臣之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虞翻曰:巽为伏,震为草莽,离为戎。谓四变时三在坎中,隐伏自藏,故“伏戎于莽”也。巽为高,师震为陵,以巽股升其高陵。爻在三。乾为岁。兴,起也。动不失位,故“三岁不兴”也。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崔觐曰:与二相比,欲同人焉。盗憎其主,而忌于五,所以隐兵于野,将以袭之,故曰“伏戎于莽”。五既居上,故曰“升其高陵”。一爻为一年,自三至五,频遇刚敌,故“三岁不兴,安可行也”。
  案:三互离巽,巽为草木,离为戈兵,伏戎于莽之象也。
 
  九四:乘其庸,弗克攻,吉。
  虞翻曰:巽为庸,四在巽上,故“乘其庸”。变而承五。体讼,乾刚在上。故“弗克攻”,则“吉”也。
 
  
《象》曰:乘其庸,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王弼曰:处上攻下,力能乘庸者也。履非其位,与三争二。二自应五,三非犯已,攻三求二,尤为效之。违义伤礼,众所不与。势虽乘墉,义终弗克,而得吉者,以困而反正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虞翻曰:应在二。巽为号咷,乾为先,故“先号咷”。师震在下,故“后笑”。震为后笑也。乾为大,同人反师,故“大师”。二至五,体姤遇也,故“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侯果曰:乾德中直,不私于物,欲天下大同,方始同二矣。三四失义,而近据之,未获同心,故“先号咷”也。时须同好,寇阻其途,以言相克,然后始相遇,故笑也。
 《九家易》曰:乾为言。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虞翻曰:乾为郊。失位无应,与乾上九同义,当有悔。同心之家。故“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侯果曰:独处于外,同人于郊也。不与内争,无悔吝也。同人之时,唯同于郊,“志未得也”。
 
  《序卦》曰: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崔觐曰:以欲从人,物必归已,所以成大有。
 
 (乾下离上)。大有:元亨。
  虞翻曰:与比旁通。柔得尊位大中,应天而时行,故“元亨”也。
  姚规曰:互体有兑,兑为泽,位在秋也。乾则施生,泽则流润,离则长茂,秋则成收,大富有也。大有,则“元亨”矣。
  郑玄曰:六五体离,处乾之上,犹大臣有圣明之德,代君为政,处其位,有其事而理之也。元亨者,又是能长群臣以善,使嘉会礼通,若周公摄政,朝诸侯于朋堂,是也。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王弼曰:处尊以柔,居中以大。体无二阴,以分其应,上下应之,靡所不纳,大有之义也。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虞翻曰:谓五,以日应乾而行于天也。时,谓四时也。大有亨。比初动成震为春;至二,兑为秋。至三,离为夏。坎为冬。故曰“时行”。以乾亨坤,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荀爽曰:谓夏,火王在天,万物并生,故曰“大有”也。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虞翻曰:遏,绝。扬,举也。乾为扬善,坤为遏恶,为顺。以乾灭坤。体夬,扬于王庭。故“遏恶扬善”。乾为天休,二变时,巽为命,故“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虞翻曰:害谓四。四离火,为恶人,故“无交害”。初动,震为交。比坤为害。匪,非也。艰,难,谓阳动比初成屯。屯,难也。变得位,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虞翻曰:害,谓四。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虞翻曰:比坤为大车,乾来积上,故“大车以载”。往,谓之五。二失位,变得正应五。故“有攸往无咎”矣。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卢氏曰:乾为大车,故曰“大车以载”。体刚履中,可以任重,有应于五。故所积皆中,而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虞翻曰:天子谓五。三,公位也。小人谓四。二变得位,体鼎象。故“公用亨于天子”。四折鼎足,覆公餗,故小人不克也。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虞翻曰:小人,谓四也。
 
  九四,匪其尫,无咎。
  虞翻曰:匪,非也。其位尫。足尫,体行不正,四失位,折震足,故“尫”。变而得正,故“无咎”。尫或作彭,作旁声,字之误。
 
  《象》曰:匪其尫,无咎,明辩折也。
  虞翻曰:折之离,故“明辩折也”。四在乾则尫;在坤为鼠;在震噬用胏得金矢;在巽折鼎足,在坎为鬼方;在离焚死;在艮旅于处,言无所容;在兑睽孤孚厉。三百八十四爻,独无所容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虞翻曰:孚,信也。发而孚二,故“交加”。乾称威,发得位,故“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侯果曰:其体文明,其德中顺。信发乎志,以覃于物。物怀其德,以信应君。君物交信,厥孚交如也。为卦之主,有威不用,唯行简易,无所防备。物感其德,翻更畏威,威如之吉也。
 
  上九:自天右之,吉,无不利。
  虞翻曰:谓乾也。右,助也。大有通比,坤为自,乾为天,兑为右,故“自天右之”。比坤为顺,乾为信。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履信思顺,又以尚贤,故“自天右之,吉无不利”。
  王弼曰:余爻皆乘刚,已独乘柔顺也。五为信德,而已履焉,履信者也。居丰富之代,物不累心,高尚其志,尚贤者也。爻有三德,尽夫助道,故《系辞》具焉也。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右也。
  《九家易》曰:上九说五,以柔处尊,而自谦损。尚贤奉已,上下应之,为乾所右,故吉且利也。
  《序卦》曰: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崔觐曰:富贵而自遗其咎,故有大者不可盈。当须谦退,天之道也。
 
 (艮下坤上)。谦:亨。
  虞翻曰:乾上九来之坤,与履旁通。天道下济,故亨。彭城蔡景君说:剥上来之三。
 
  君子有终。
  虞翻曰:君子谓三。艮终万物,故“君子有终”。
  郑玄曰:艮为山,坤为地。山体高,今在地下,其于人道,高能下下,谦之象。亨者,嘉会之礼,以谦而为主。谦者,自贬损以下人,唯艮之坚固,坤之厚顺,乃能终之,故君子之人有终也。
 
  《彖》曰:谦亨。
  《九家易》曰:艮,山。坤,地。山至高,地至卑,以至高下至卑,故曰“谦”也。谦者兑世,艮为兑合,故“亨”。
 
  天道下济而光明,
  荀爽曰:乾来之坤,故“下济”。阴去为离,阳来成坎,日月之象,故“光明”也。
 
  地道卑而上行。
  侯果曰:此本剥卦。乾之上九来居坤三,是“天道下济而光明”也。坤之六三上升乾位,是“地道卑而上行”者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
  虞翻曰:谓乾盈履上,亏之坤三,故“亏盈”。贵处贱位,故“益谦”。
  崔觐曰: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
 
  地道变盈而流谦,
  虞翻曰:谦二以坤变乾盈。坎动而润下,水流湿,故“流谦”也。
  崔觐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为变盈而流谦,地之道也。
 
  鬼神害盈而福谦,
  虞翻曰:鬼谓四。神谓三。坤为鬼害,乾为神福,故“鬼神害盈而福谦”也。
  崔觐曰:朱门之家,鬼阚其室,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其义矣。
 
  人道恶盈而好谦。
  虞翻曰:乾为好,为人。坤为恶也。故人道恶盈。从上之三,故“好谦”矣。崔觐曰:满招损,谦受益,人之道也。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虞翻曰:天道远,故“尊光”。三位贱,故“卑”。坎水就下,险弱难胜,故“不可逾”。
 
  君子之终也。
  孔颍达曰: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谦,而不逾越,是君子之终也。言君子能终其谦之善,而又获谦之福,故曰“君子有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
  刘表曰:地中有山,以高下下,故曰“谦”。谦之为道,降已升人,山本地上,今居地中,亦降体之义,故为谦象也。
 
  君子以捋多益寡,称物平施。
  虞翻曰:君子谓三。捋,取也。艮为多;坤为寡;乾为物,为施;坎为平。谦乾盈益谦,故“以捋多益寡,称物平施”。
  侯果曰:裒,聚也。《彖》云:天道益谦,则谦之大者,天益之以大福;谦之小者,天益之以小福。故君子则之,以大益施大德,以小益施小德,是“称物平施”也。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荀爽曰:初最在下,为谦。二阴承阳,亦为谦。故曰“谦谦”也。二阴一阳,相与成体,故曰“君子”也。九三体坎,故“用涉大川,吉”也。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九家易》曰:承阳卑谦,以阳自牧养也。
 
  六二:鸣谦,贞吉。
  姚信曰:三体震,为善鸣,二亲承之,故曰“鸣谦”。得正处中,故“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崔觐曰:言中正心与谦相得。
  虞翻曰:中正谓二。坎为心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荀爽曰:体坎为劳,终下二阴,君子有终,故“吉”也。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荀爽曰:阳光居五,自卑下众,降居下体,君有下国之意也。众阴皆欲捴阳上居五位,群阴顺阳,故“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捴谦。
  荀爽曰:四得位处正,家性为谦,故“无不利”。阴欲捴三,使上居五,故曰“捴谦”。捴,犹举也。
 
  《象》曰:无不利捴谦,不违则也。
  《九家易》曰:阴捴上阳,不违法则。
 
  六五:不富以其邻,
  荀爽曰:邻谓四与上也。自四以上乘阳,乘阳失实,故皆不富,五居中有体,故总言之。

  利用侵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